等喝光了水,似乎是缓过气来了,他……
正文 第36章 你快走
他缓缓的睁开眼睛。
泛散的瞳孔慢慢对焦,当看清安安之后,眼睛突地一亮,似乎是无限的狂喜,却又突然一缩,像是见了鬼怪。
“你,你怎么来了?快……快……走……”
大约烧太久嗓子发干,猛然间开口呛着了喉咙,他话没说完就爆咳起来。
安安被他那一惊一诈的眼神彻底给弄懵~了,可是见他如此辛苦,又心有不忍,伸出手来,帮他拍胸,企图给他缕缕气。
哪知她不拍还好,一拍,张狗蛋却是咳得更厉害了,恨不得将心肺都给咳出来,安安吓得连忙收回手,这要是人没饿死却给她拍得咳死那她不得膈应死。
一阵咳嗽只将张狗蛋那白如金纸般的脸卡得通红,他强忍住咳,“你,你走开……不要……再靠近……我……”
真是好心没好报,劳纸又不是瘟神,你特么还敢嫌弃劳纸。安安瞪眼,“你当我想管你?要不是我进来,你死在这里都没有知道。”
张狗蛋面如死灰眼眸瞬间黯淡。
他不说话,安安也没指望他说什么。
如果原主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那这货就是十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她接收的原主记忆,似乎就没听这家伙说过几句超过十个字的话。
可他虽然很少说话,却不是一般的能干。
从早到晚的干活,真真就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的比猪差的典型,不但勤快而且做的活也漂亮,十里八村的就没一个小伙子有他这么能干的,换作别的家里,不知道要多招人疼,不知道多少小姑娘爱慕恨嫁。
可就这样一个又能干又勤快的人,却生生的成了别人口中的瘟神克星,连说句话都怕沾上晦气的存在。
这其中若没有他那狠心的后娘刘氏在后操控,安安打死都不信的。
偏偏这人,傻拉巴叽像被他那后娘洗了脑了似的,一天到底被在家不是打就是骂,还任劳任怨的干活养活一家老小继弟继妹。这不,人家后娘生的儿子十几岁都能娶上了新媳妇,他这个当兄长的不但连亲都没订,二十好几的人了,一身破破烂烂不说,还躺这里病得快死了都没有人问一下。
就这种少根筋的傻缺,安安真不愿意管他。
不过,出于人道主义,也因为这家伙从前帮过原主不少,她再烦,也不能真不丢下他不管。
最起码,也得帮他向家里人送个信。
管他家是后娘还是继弟,总归还有个亲生的爹吧。
更重要的是,安安本来也打算去张家的。
她得过去混饭吃啊。
张家今天大喜,齐氏带着阮老太一家子过去帮忙,按此地那种约定俗成的习俗,她蹭口吃喝,天经地义。
做了决定,安安也不犹豫,站起身子,一拐一拐的就出去了,自然看不到张狗蛋望着她背影那五味杂陈的眼神,几分痛楚、几分愧疚、几分不舍,逐一转换。
……
打滚求一波票票和评论,新书上榜需要小主们的大力支持!
正文 第37章 狠心后娘
时已下午,安安刚到张家门口的时候,新娘子将将进门,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欢声笑语,那是热闹非凡,与张狗蛋那冷火秋烟的凄凉破茅屋简直是极鲜明的讽刺对比。
要说这张家,在临南村那可是数得上的富户。
张家祖辈是屠夫,家里有十几亩良田,张狗蛋他爹老张头是独子,自小跟着父亲学杀猪也算是门手艺,后来一不小心伤了手,做不成了,只得将手艺传下去,可刘氏生的几个儿子要么懒要么嫌脏,最后只有手脚麻利的张狗蛋学会了。
张狗蛋脑子虽然少根筋,干活却是一把好手,不但会杀猪,农活、木工、打猎其它无一不精,还极勤快。
缝年过节有人家要杀猪的时候,他帮着杀猪。
有人家里要修房搭棚的他帮工拿些工钱。
没事的时候,他就上山打猎。
回来还得伺弄家里那十几亩良田,喂家里养的那几头猪,得了空还在山间里采些药材果子之类,一个顶四个,忙得陀螺转。
反观他那向个兄弟,一个比一个懒,却是吃饱穿暖都混得人模狗样。
新娘将进门,正在喜庆时间,张老头和刘氏带着儿子媳妇女儿们欢天喜地,笑嘻嘻的观礼呢,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家里少了个人。
关于张狗蛋的事,安安当然不打算和他那狠心后娘讲。
还好这进门礼很快就成了,人也散开了,刘氏和别家的媳妇子在那说话,安安趁机一拐一拐的走到张老头身边。
“张伯。”
老张头看了眼安安,以为安安是来要糖吃的,笑得很是和蔼,“大伯这里没有糖了,你跟丫头片子们一道那边玩去吧。”
“张伯,我不是来要喜糖的,我是来报信的。”
“报什么信?”
“您大儿子狗蛋现在就躺在河边的小茅屋里发着高烧,刚刚都烧糊涂了,情况很是不妙,只怕……您还是赶紧的过去看看吧,顺便找个大夫一起去,要是迟了,可就……”
安安虽然不好在人家大喜的时候说那个不吉利的死字,却也没有轻描淡写,句句警示,可那张伯听完安安的话,眉头皱了皱后,只面带厌恶的“哦”了一声就没有下文了,见安安抬着头盯着他看,才又不耐烦的挥手道,“知道了。”
什么人嘛,亲儿子高烧不起快死了居然就这态度?
可这又关她什么事,左右她已经报了信了,也仁至义尽了,这亲爹就算不喜这大儿子可总不能看着自己亲儿子就这样病死吧。
安安想想之后也没有再说什么,转身进了厨房,准备先弄点吃的再说,然一进门正好撞见刚端着东西准备出来的齐氏。
齐氏翻了个白眼,呵斥道,“你来干什么?”
“我饿了,来弄点吃的。”
安安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让原本看到她就变了脸的齐氏脸上更不好看,若是平时,她早一个大耳刮子上去了,可厨房里还有别家来帮忙的妇人,又是张家大喜,她总不能在这个时候闹事。
正文 第38章 保证
安安话落,那张狗蛋的后娘刘氏走了进来。
新娘子进门,敬过茶之后,就要开席面了,她当然要到厨房来看一看。
刘氏一进门就听见安安说什么来弄点吃的,气不打一处来。
这丫头什么都没干,居然想来吃白食?
一挥手,“外面都要开席了,这会这里哪里有什么东西是你能吃的,滚滚滚,瘸腿柱拐的站在这里都不吉利。”
安安暗骂了刘氏一声:你这吸血的蚂蝗你才不吉利!瞥眼就看到齐氏眼里兴灾乐祸,这家伙是不能指望的,但却是可以利用的。
眼珠一转,特委屈的看着刘氏,“可是,我婶婶、我奶都在你家帮厨,家里没有开火,我不在这里吃,要‘滚’到哪里去。”
这话一出,别家来帮厨的几个婶子一下子看向刘氏目有不善,确实太过份了!
本来约定俗成的就是,乡里乡亲的过来帮忙帮厨就管一家人的饭,不然谁愿意帮忙,一天下来累得要死,一分钱不挣还一家老小的挨饿,这会这刘氏能赶安安走,等过一会,她们家的人来吃饭,是不是也要被像打发要饭的一样赶走?
刘氏也有几分小聪明,到底是怕犯了众怒,“这……这不是还没到吃饭的点吗?等客人都走了,大家伙将家里人都叫来一起吃,少不了你的,你先回去,你腿不好,磕了碰了可不得了。”
不得不说,这话说得漂亮,让几个婶子都很满意,虽然她们家或有这样或有那样的原因,一会不见得有多少人会过来吃饭,可来不来是一回事,人家请不请又是一回事。
所以,就有人帮腔了,“是啊,安安,要不你先回去吧,一会开席,这厨房最忙,人来人往的乱得很,免得不小心将你给弄摔了。”
她才不会空手回去,今天齐氏带着一家子在这里帮忙,家里晚上铁定不开火,回去她只怕连碗剩羹都捞不着,安安瞥了眼齐氏又看着刘氏说道,“本来,我受了伤,婶婶心疼我,在家一天都是三顿。可今天为了早点过来帮忙,家里早上只做了一碗糊糊汤,婶婶还说中午会让二丫给安安送吃的,可到现在安安快饿晕了二丫也没来。我知道婶婶一定不是故意的,应该是太忙了,所以安安才自己过来,这腿不好,走了一路好疼啊,婶婶。”
最后一句自然是对着齐氏说的。
你疼关我屁事,最好疼死。还有,她啥时说过中午要给她送吃的?
齐氏心里虽然这样想,却不能这样说。
这丫头刚才才说了她在家里对她好得很,要知道阮老大当初名声不好是被自家爹给赶出去了的,后来那丫头的秀才爹死了,他向村长和里正下了保证,说一定会对这丫头好,将这丫头养大成人,这才将这丫头秀才爹挣下的家业顺利接过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