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说,一边向阮老大使眼色。
阮靖云是阮奶奶的心,可那两个孙子就是阮奶奶的命啊,还有王氏肚子里也还有一个呢。
她再顾不得去想大儿子有没有害三儿子的事,直接扑到地上。
“谁若是想赶走我儿一家,就连我这个老婆子一起赶走好了。”
“娘……”
阮老大收到元娘眼色的时候,怔了怔,这时突然哭嚎一声,竟然昏了过去。
“啊,死人了,死人了,你们是要逼死人吗?”齐氏大嚎。
阮奶奶顿时受了刺激一般,眼神呆滞,还好大保上前,试了阮老大鼻息,“娘,奶奶,爹还有气。”
阮奶奶:“大保,还不去请郎中来。里正,谁要是敢赶走我大儿子一家,害死我大儿,我老婆子就撞死在这柱子上。”
安安本来一直还有些可怜这个阮奶奶,此时,想的却是,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村有村规,请里正村长族长族老们做主。”
不能因为一个人要死要活就坏了村里的规矩,这是临安村的规矩呢。
但是,也不能因为逐人出村,而罔顾了人的性命。
更重要的是那阮大宝并无恶行,阮家也要留个男丁支应门庭。
里正和村长对视了一眼。
里正说道,“有罪的是阮老大,稚子无辜,逐阮老大夫妻二人出临安村,永不得再入临安村户籍。至于阮大保,他已年过二十,已成人,就留在村里,领着弟弟妹妹过活。”
阮奶奶还要再闹。
族长挺身而出,“阮王氏,当年你男人逐这逆子出门,你也是这般闹,可还记得当初你男人说什么了,说若你再闹,便直接去祠堂伺候祖宗的排位。今日你若再闹,让里正改了主意,连着大保小保一起赶出村,再将你关到祠堂,只怕你就得偿所愿了。”
阮奶奶一听,吓得一哆嗦。
不敢再说话。
生怕再说一句,害大保小保也赶出村。
齐氏更不敢。
反正,里正和族长又没有明说将她一起赶走。
就算是嫁鸡随鸡,可是,她儿子在这里,她……也可以随儿子的吧。
里正看安安,“安安,你可有异议。”
安安还未说话。
元娘抢了过来,“我爹受了伤人又昏了,这样子离了村,只怕是死路一条,求里正和村长高抬贵手,放他一条生路,他日后定会悔改,而且,还有一个多月小女子就要大婚,求里正村长和族老看在元娘未婚夫家万县丞的面子上,给我爹一条生路,也全了我们临安村的脸面……”
她搬出来的是万县丞的面子,是临安村的脸面。
说得好是求,说得不好是威胁。
正文 第363章 帮衬
下了聘,过门的日子也定了,婚事是无改的。
可父母以这样的名声被赶出村子,她再厉害,将来也无法万家挺直脊梁。
再长袖善舞,也不能让所有人闭嘴。
这两个蠢猪。
怎么不早早死了呢。
这一刻,谁也看到低着头求肯的元娘眼睛里漫过杀意。
里正村长族长们的脸上都出现犹豫之色。
毕竟,临安村还没有出去官家。
乡亲们不可思议的看着元娘,拿着别人曾经未婚夫家的面子拿过来当自己的面子使。
这元娘可真的是太太太不要脸了。
这种话都说得出来,可见之前他们都被她骗了。
也是,这姑娘的名声早就坏了。
什么在山里和人私会。
什么和那李二赖有一腿。
推妹子下坡,用刀砍妹子……
那个万家还真挺倒霉的,换来换去,居然用珠玉换了这么一摊屎。
可是,谁又敢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
那边毕竟是县丞家的公子啊,日后还有可能中举当大官呢。
乡亲们面面相觑,安安挺身而出,“安安倒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临安村的村规要不要执行,与外县人的面子大不大有关系了。”
这句话很是讥讽。
但是,却也很有效。
里正那个人,很是刚正,至少面子上是这样,最是受不得人说他趋炎附势。
从上次,他在元娘与万家的订亲之事上就能看出。
果然,族长和村长还在犹豫,里正就马上表了态。
他说道,“村有村规,族有族规,此乃临安得保一方之本,谁的面子也没有村里的规矩大,谁也不能动摇族规,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这时,族长却接了口,“里正说的是,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规矩在,人情也在。”
说着,看元娘,“就看在邻县县丞公的面子上,准你爹在村里养伤,待你出门子的第二日,你爹就必须离开村子,不然,休怪族人无情,棍棒打出村去。”
这赶人出族的事,本来就是族长的份内事,族长这般说了,里正被族长抢了话头,虽然面有不愉,却也没有再说什么。
村长看他面色不好,小声在下面劝,“横竖不差这几天,这样也算是个迂回,万家要真的说起,也是一个交代,这也是为了临安村着想,免得为村里小辈树敌太多,在外行走不便。”
里面歉疚的看了看安安,安安倒是无所谓的摇了摇头。
她对这个结果其实并没有里正想像的那么不满。
毕竟上次浸猪笼的事,还是多亏了阮大保的女人王氏报信,才让宁方远在关健的时候赶到相助,这个恩,她还是要还的,她快生孩子了,总不能将她一并赶走,生在野地里吧。
再说了,一个多月,还有很多事要改变,阮老大和齐氏现在不走也好,到时候,有的是他们后悔的。
还有阮元娘。
“安安对里正和村长族长的决定没有任何异议,但经过此事,安安希望二婶一家能住回来,我父亲之前留下的财产,也最好是……“
正文 第364章 今晚大变故
“……希望我父亲之前的财产能重新分配,我还希望二婶一家今天晚上就能住过来,奶奶心绪不宁,家里事多,他们一家过来,也好与安安一起好好照顾奶奶,孝敬奶奶。”
当然要住过来,不然,晚上她都睡不安宁。
有了这一家三口子,就算阮老大醒过来想连着元娘做什么对她不利的事,她也有个帮衬。
当然了,她这是提醒里正,还有事没有说,关于财产田产的事,可不能忘了。
她一个女子不能有财产田产,但是,却绝不能,让元娘算计了卖了带走。
里正受了提醒,清咳一声,缕了思绪。
“事到如今,大房犯了这么大的错,是该让二房回到这个家里一起支应门庭。”
“阮家这所有的财产包括这院子都是阮家三房阮靖云后来置办的,去逝了按阮王氏的意思都给了大房,如今,情形有变,大房不中,二房也立了起来,那就将所有财产一分为二,大房一份,二房一份。大房里,由阮大保当家,等阮小保再大些,需要分家时兄弟之间再商量。二房里,由阮存发当家,阮家二房今天就搬过来。”
说着,他打量了一下院子。
“阮王氏住后院,大房人多住东厢,二房人少住西厢。明天一早,再去丈量田地。”
齐氏愣愣的。
一下子这院子居然就分了一半出去。
而且,她两个儿子,那边一个儿子,财产田产却是一样多。
这不公平。
还有,本来那靠着西边典给老刘家种的那块地,说好了要给元娘当陪嫁的,她要嫁的是官家,没有铺子总得有块地做陪嫁,方才说得过去。
齐氏张嘴就反对,“这不行。”
里正看了她一眼,并不理会她,也不屑于理会她,他只看向阮大保
“以后,你们大房就都是你说了算,你若觉得不公平也行,搬出这院子,将这院子全让给二房,由二房来孝敬阮奶奶,照顾安安。”
那怎么行?
离了这个院子,让他们住哪?
齐氏急红了眼,再要说话,却被元娘拉住。
只听阮大保说道,“里正分配得甚是公平,大保心里并没有任何不服。”
儿子这样说了,她再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
齐氏身子一矮,坐到地上,骂了一声阮大保“你个没用的窝囊废”后,委委屈屈的哭嚎了起来。
只要一想起,当初一家五口挤在一个破茅屋里,不遮风不挡雨的日子,她就惶恐不安之极。
李二婶被里正派人叫过来,一直都在那里忐忑。
先前她还以为是最近她闹得凶,里正要发落她,却谁知幸福来得这么快,这么意外。
简直让她不敢相信。
没想到,她真的还能搬到这个大院子里来,没想到,她儿子还能有田有地,能伸直了腰杆做人。
当下,拉着儿子女儿就给里正和村长一应人等跪下了,语无论次的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
又表态,她住进来得了田地之后,婆婆和安安就都跟着她吃饭,还住在原来的西厢不用搬,保证孝敬婆婆,对安安好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