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枝像是找到了组织,也跟着吐槽:“我家那根呆木头还不是一样,琴琴玲玲都是闺女,怀着宝儿的时候,我怕又来个闺女,他倒好,不安慰我不说,还让我挺着大肚子去拜菩萨,差点没把人气死。”
桑叶和月娘接不上话,毕竟她们俩没有这样的苦恼。也知道姑嫂俩就是说说而已,心里不会真记恨着自己的丈夫。
要是陪她们一起说大哥和妹夫(姐夫)的不是,那才会让她们不舒服。
等姑嫂俩吐槽的差不多了,于氏感慨道:“大家爱重儿子,轻贱女儿,要我说儿子有啥好,给攒钱盖房子娶媳妇不说,还要给他带娃受媳妇的气,指不定老了把你当包袱撇一边,哪有女儿来的贴心。”
桑枝附和的点点头,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便问道:“去年就听说你找媒婆给我大侄子说亲,这都几个月了,咋一直没个准信儿?你跟大哥是个啥章程啊?”
一听这话,桑叶和月娘来了精神,很是关心大侄子的终身大事。
小江是于氏和桑树的长子,是桑家的大孙子。算虚岁的话,年一过就十七了。十七岁不算大,但是也不小了,确实到了相看媳妇的年纪。去年秋收过后,于氏就托媒婆给小江说媒,只是一直没有什么后续。
于氏面色一苦,无力的摆摆手:“别提了,这臭小子犯拧呢,说他小叔还没娶妻,他不好赶在前头。我看他是太挑,看不上人家媒婆说的姑娘在找借口,差点没把我跟你们大哥气死。”
桑叶却不这么觉得,小江算是她看着长大的,是个脚踏实地的好孩子。要说他想等小叔娶妻再说亲,她信;要说是挑花了眼,还不如相信媒婆介绍的姑娘确实不合适。
心里这么想着,桑叶就问道:“媒婆说的姑娘是些什么情况?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一辈子的事总要娶个自己喜欢的,你们有问过小江喜欢什么样的姑娘吗?”
桑叶十分无语,暗暗心疼大侄子:“小江是个老实孩子,可又不是个傻子。这两年他跟着家里的账房学习一直学的不错,你们交代给他的事,他一次岔子都没出过,你们当爹娘的就这么小看他,认为他会受人欺负?”
于氏想了想,发现大儿子办事确实稳重,从来没有出过差错,不由得瞪了瞪眼,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这时,桑枝插了一句:“大姐说的没错,小江这孩子不孬,你跟大哥该放手时就放手,别总觉得自己安排的就是对他最好的,该听听他的想法才对。”
她家木头就孬的很,一个没看好就被人欺负了。可就算这样,她要干啥事,也会提前跟他商量,尽量夫妻一心把事儿办好。
两个小姑子都这么说,于氏不禁反思是不是对大儿子太不信任了。
月娘的心思更为细腻,想到了另一种可能,便开玩笑似的说道:“小江长的好,性子也好,咱家如今也越来越好,想嫁给小江的姑娘多的是,没准儿小江已经有喜欢的姑娘,又不好意思跟你们说,就这么拖着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
想到有几次撞见那臭小子兀自傻笑,于氏眼睛亮了亮,起身嚷嚷道:“还真有这可能!不行,我得赶紧去问问这臭小子。”
说着,就风风火火的要去找儿子。
桑叶眼疾手快,一把将人拉住:“依小江的性子,就算真有喜欢的姑娘,你这么直白的问,他能老老实实的告诉你?”
于氏急了,问道:“那咋办?我还等着喝媳妇茶抱孙子呢,总不能就这么跟臭小子耗着吧?”
“你先坐下来,咱们这么多人,还怕想不到法子?”把人拉回来坐好,桑叶笑道:“小江人际方面简单,要是真有情况,留心些肯定能发现。”
于氏冷静下来,点点头道:“听你的,先把事儿弄清楚再说。”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一阵,倒是有了几个不错的法子。
末了,桑枝羡慕道:“还是大嫂命好,儿女双全都懂事,再过两年就能抱孙子了。我家的几个不听话的,还不知道要操心到啥时候。”
于氏长长的叹了口气:“我有啥好羡慕的,小江是臭小子就算了,果儿是女儿家,今年虚岁也十五了,相看的事也得抓起来。只要一想到她要嫁人,伺候公婆还有男人孩子,我这心呐,就跟被挖了一样。”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话说的桑叶和桑枝两个有女儿的人,也跟着难受起来。月娘摸了摸隆起的大肚子,第一次如此强烈的希望是个儿子。
她能尽可能的当个好婆婆,却没办法让别人也这样。要是生的是女儿,在婆家受了欺负,可不就跟剜心一样的。
回家的路上,桑叶看了看右手牵着的胖闺女,好奇的问抱着胖儿子的丈夫:“要是以后汤圆儿在婆家受了委屈,你会怎么做?”
郑凛绷紧了脸皮,硬邦邦的说道:“婆家?哪来的婆家?我的女儿,只会待在家里,不让她受任何委屈!”
桑叶哑然失笑:“怎么,你想把闺女留在家里当老姑娘?也不怕闺女恨你。”
郑凛轻哼一声,冷冽的说道:“招上门女婿,孩子可以跟他姓,人必须住在咱们家。要是他敢让咱们女儿受委屈,老子打断他的狗腿!”
汤圆儿虚岁才三岁,女婿更是没影的事,可是看他这副咬牙切齿的模样,好像女儿已经被人抢走了一般!
桑叶一愣,仔细地观察他的脸色:“你是说真的?”
郑凛双手将元宵递给她,下一刻把闺女捞起来抱紧了:“为夫从未想过把她嫁到外面去!”
第513章 吃亏
郑家的亲戚不算多,没几天年就拜完了。等正月十五出了年,两个作坊热热闹闹的放了爆竹,正式开工了。
有郑凛在,桑叶就当起了甩手掌柜,把作坊的大小事全部撇到他身上。距离桓儿县试只有不到一个月,本来她打算跟桓儿一道去县城,照料桓儿的饮食起居,让桓儿安心备考,结果被桓儿以弟弟还小需要娘亲照顾为由拒绝了。
桑叶很是落寞,看着身量快到脖子的儿子幽幽的说道:“都说‘娶了媳妇忘了娘’,你这媳妇还没影儿,就已经嫌弃娘了。”
桓儿是个虚岁才十二的小少年,尚未想过娶媳妇的事,听完娘亲的话哭笑不得:“娘,我没有嫌弃您,且不说县试就在县城考,魏婆婆向来妥当,难道您还不放心吗?”
桑叶何尝不清楚这些,只是县试是桓儿科举之路上的第一场考试,比前世的中考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哪能安安心心的窝在家里带孩子,什么也不管?
但是她又不希望加重桓儿的压力,见他这么反对自己去,就只好打消陪考的念头,叮嘱道:“那你好好照顾自己,晚上少看书早点睡,想吃什么就告诉魏婆婆,万万不能苛待了身子。”
想到这天气冷的不像话,考试的那几天还只能着单衣不能穿夹衣棉袄(防止有人夹带舞弊),于是翻箱倒柜的把郑凛的狐皮裘找了出来,咔嚓几剪子裁剪了一番,没有半点心疼。
狐狸皮难得,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货。郑凛的这件,还是他早前得来的。只是他不怎么怕冷,寻常用不上就一直搁在柜子里头,如今瞧着跟没穿过一样。
确定桓儿穿上不会碍事,桑叶才满意的点点头塞到包袱里,叮嘱道:“这件皮裘比你那件兔毛的保暖,进考场前你套在外面,不然坐在四处漏风的考棚里,会越坐越冷。
桑叶的动作太快,桓儿反应过来想要阻止时,她已经下了剪子。看着鼓鼓囊囊的包袱,他只觉得重如千斤,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娘,您放心,我定会好好考,跟您挣个头名回来。”
桑叶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笑骂道:“臭小子,娘是心疼你吃苦,不是非要你考个状元回来不可。你要是为了科考把身子熬坏了,娘才要狠揍你屁股,让你歇了科考的心思。”
想象着自己趴在板凳上被揍屁股的情景,桓儿难得羞红了脸,却也认真的应道:“娘,我不会的。”
他的娘亲跟书院里很多望子成龙的娘不一样,每次听那些同窗诉说被爹娘逼着上进的烦闷和无力,他就很庆幸有个会用心教导他,也尊重他的娘亲。
桑叶揉了揉他的脑袋,心里同样为养出这么个儿子而自豪。
桓儿一走,家里就空荡了许多。尤其是汤圆儿有时候忘了哥哥回书院了,没找到哥哥就会下意识的问起,然后一个人闷闷不乐。
不满一岁的元宵也习惯了这段日子有哥哥的陪伴,起初还哼唧着在家里到处找,没找到就冲抱着他的人大声的叫唤,怕是以为家里把他的哥哥藏起来了。直到好几天过去,渐渐淡忘了哥哥才不再找了。
桑叶闲得慌,就经常带着两个孩子往桑家跑,八卦给小江找媳妇的事。没想到的是,于氏的行动力十分强悍,竟然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抓到了小江的“尾巴”,顺着挖出他有喜欢的姑娘的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