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奇葩事
看着小元宵白白胖胖,手脚有劲儿的模样,那些上了年纪又没能抱上孙子的婆子羡慕的不行,悄悄地问孟氏拜的是哪里的大师,她们也想让儿子儿媳去拜拜,得个大胖孙子。
孟氏怕多说多错,让人察觉出什么,就以大师云游去了别处打发了。那些婆子犹不死心,又对桑叶郑凛夫妻俩旁敲侧击,直到得到相同的答案,只能失望的离开了。
整整一个上午,上门的人就没有断过,郑家收的蛋和鸡鸭鹅也摆了满满一个屋子。郑凛用纸笔将每家每户送的东西一一记下来,以后都是要还回去的,弄错了就不好了。
到了下午,上门的人才少了些,桑叶却更忙了。她招来三婶子郑大成以及胡账房,了解这一个月里的经营情况和新作坊修建方面的事宜。
“小叶,你不在的这一个月里,咱们新招到了一百五十个工人。这些人现在能上手了,做出来的活儿还算入眼……”三婶子絮絮叨叨的说着这一个月的变化,说的多是有利的一面。
桑叶边听边点头,对短短一个月里能新招一百五十个工人很是满意。等到三婶子说完了,她随口问道:“有没有出过什么问题?偷工减料之类的事没有了吧?”
她不担心有人偷奸耍滑,毕竟她这里的工钱,是通过计件来的,多劳多得,少做少得,公平的很。可是如果有人故态复萌或是明知故犯,又出现偷工减料泄密等,那就绝不能饶。
“没,没有,自从你处置了几波人,就没有人再犯了,最多是捡一些用不着的边角料回去用,就是,就是……”说到这里,三婶子面色犹豫,不知道该怎么说。
“三婶,咱们都是自己人,有什么话您就直说吧!”桑叶倒是没把三婶子的犹豫放在心上,要真是作坊出了什么大事,怕是婆婆早跟她说了。
“唉——那件事算是我的过错,要是早察觉到不妥,兴许就没有后面的事儿了……”三婶子叹了口气,接着就把她口中的“那件事”说了出来。
原来,桑叶被安毓的人带走后没多久,就有一帮人跑到村子里,大声辱骂郑家的作坊不正经,尽干伤风败俗的事。
三婶子听说后气的不行,以为那帮人出于嫉妒故意跑来闹事,就带着本村的工人们把人围起来,让他们赔礼道歉。没想到那帮人却辱骂的更凶了,最后把族长也惊动了。
在族长的主持下,三婶子这边总算弄清了前因后果。却说带头闹事的人姓周,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这小伙本来有个未婚妻,打算年底就办喜事。
巧合的是,这未婚妻年初被招工进来,短短三个月就成了做虎头鞋的好手,每个月到手的工钱跟那些老手一样多。
本来这是好事,这姑娘能在出嫁前为自己攒一份体面的嫁妆,等嫁到婆家也能把腰杆挺的直直的。可坏就坏在她挣的太多了,比只能在家伺候几亩薄地的未婚夫强的多。
不知道是这姑娘见识广了,还是身边人给她灌输她能嫁的更好的思想,总之这姑娘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就在上个月她家人以还想多留她两年,不能耽搁周家小伙为由,向周家提出退亲。
在这之前,周家人一直觉得眼光好,相中了手巧能赚钱的媳妇,平日里不知道收到了多少亲朋好友的羡慕嫉妒恨。乍一听人家要退亲,无异于晴天霹雳,说什么也不肯。
最后两家闹了起来,且越闹越大,让人看足了笑话。被退亲的周家人咽不下这口气,也丢不下那张脸,于是就开始打听那家人退亲的缘由。
没想到,那家人要退亲,不是想多留姑娘两年,让她给家里多挣两年银子,而是那姑娘瞒着自己已订婚的事实,跟后郑村一个家境不错,同样在作坊里干活拿工钱的小伙子好上了。
周家人岂能善罢甘休,于是冲到女方家可着劲的闹。然而女方家也不是好惹的,当即召集亲朋好友把周家人狠狠地打了一顿。周家人岂能咽的下这口气,可是到底畏惧于女方家人多势众,于是就迁怒到了郑家作坊,就一家子老小闹上门了。
在他们看来,女方就是给郑家作坊干活儿,才拔高了心气看不起自家,也是郑家作坊提供了让她“红杏出墙”的机会,所以迁怒到了郑家作坊,觉得郑家作坊不正经,是伤风败俗。
虽然这纯粹是周家人无理取闹,人也被村民们撵了出去,但是到底让郑家作坊的名声蒙上了一层灰。那段时间,不少未婚却已经定亲的姑娘被家人强行留在家里,不许她们再来上郑村领活儿干。
甚至还有一些已婚的妇人,婆家人也不让来了。就是觉得郑家作坊还有男人干活,怕她们被别的男人给勾走了。
“也就是说,这一个月里,咱们虽然新招到一百五十个人,但是也走了不少熟手?”桑叶听的瞠目结舌,从来没想过自家的作坊会发生这样奇葩的事件,还直接影响到了作坊的正常招工。
说起来,在这件事的影响下,还能招到工人,三婶子他们真是功不可没!
第449章 难题
如今虎头制品生意处在扩张阶段,由于做工的人手一直不够,能供给章家那边的货物就十分有限。要不是桑叶有先见之明,将这一点在两家签下的契书上写的清清楚楚,换作另一个合伙人,恐怕双方早就打官司了。
周家做下的奇葩事,不但影响了作坊的声誉,影响了后续招工,还让作坊流逝了不少人手,这对桑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由不得她不慎重,必须知道这件事的负面影响究竟有多大,要怎么做才能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听出桑叶语气里的不高兴,三婶子急忙说道“那倒没有,那些女工的家人也舍不得丰厚的工钱,每次来领料子和交货的人就换成了女工的男人或是家里其他人,就是招工的时候会有些麻烦。”
桑叶的脸色好看了些,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暂时这样吧,只是等作坊建好了,咱们要从远处招来的女工越来越多,这个法子恐怕就不行了。”
这件奇葩事也算是给她提了个醒,这里是男尊女卑,女子跟外男多说一句话就会被认定不守妇道的大庆朝,不是前世那个男女平等、民风开放的时代。
那个瞧上别人就退掉周家亲事姑娘,放到前世算不得什么,可是在这里就有不守妇道之嫌,是要被人吐唾沫的。且看似只是偶然事件,对作坊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一旦作坊建成,家远的男工女工都要住进来,到时候难保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尤其是已婚的男男女女,要是在长时间下见不到伴侣,干柴烈火之下搞出婚外情来,那作坊的名声可就真的要臭了。
在场的除了郑大成反应慢半拍,三婶子和胡账房瞬间就明白了桑叶的意思。三婶子着急道:“那要咋办?这作坊都在建了啊!”
三婶子跟着桑叶做了两年多,早就不是曾经那个没什么见识的普通婆子。她很清楚桑叶费尽心思修建作坊的原因,也知道只有修建作坊,这虎头制品的生意才能更好的维持下去。
作坊对桑叶来说很重要,对整个郑氏一族来说又何尝不是?眼看着郑氏一族靠着这桩生意,越来越兴旺,就要成为四里八乡有名的大族,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半途夭折!
胡账房思索了片刻,不确定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东家,趁作坊刚建不久,要不再在村西买块地,把男工安排在村东,那女工安排在村西,且作坊大门有派人守着,男女不得随意出入,把犯错的惩罚加重,想来能杜绝那些事。”
村东和村西相距不远,却也不近,从村子中间穿过,至少也得一两刻的工夫。
“好好,这主意好!”三婶子眼睛一亮,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连连附和:“这些人到作坊里干活为的就是银子,咱们就加重惩罚,想来他们就不敢了。”
郑大成听的一头雾水,还是没搞明白为什么好好的要把作坊一分为二,把男工女工分开。要知道做工的女工比男工多的多,女工多是绣活儿不错,做虎头衣虎头帽虎头鞋;男工力气大,纳鞋底更快更容易。
这要是分开做,中间还得把鞋底从村东运到村西,要多费不少工夫。
对此桑叶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她并不希望一手建立的作坊,要靠严惩来维持正常的秩序,也不想它死气沉沉,作为困住工人们的牢笼。只是问题得解决,偏偏这个问题又不好解决。
三婶子等人见状,就知道桑叶不认同他们的提议,一时间也沉默下来。
桑叶一时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也不想浪费时间便笑道:“大家回去再想一想,也可以跟家里人说一说,看家里人有没有更好的法子。要是谁想到了,能随时过来告诉我,到时候给你们额外的奖励。”
三人闻言,纷纷笑道:“那感情好,就冲着奖励咱们也该好好想了。”
等人一走,桑叶暂时放下这件事,拿起账本看起来。刚看了一半,郑凛就抱着饿哭的小元宵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