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坐了祥顺斋的马车,一路前往镇东头的姚记。
约莫小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了姚记的门口。
谢悠然随吕明枫从马车里出来,抬头便看到了姚记陶器几个大字在太阳下闪闪发光。
举目一扫,店面面积并不小,到处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陶器。
店里伙计认得吕明枫,马上将他和谢悠然迎进店里,奉上好茶,另有伙计早进去通报给了老板。
趁着这功夫,谢悠然在店里转了转,将摆在店里供顾客观看的成品陶器先过了过目。
这家姚记的陶器种类还挺全的,从上到大户人家用的精致好看,到庄户人家的大气适用,应有尽有。
且造型多变,看起来并不单一。
很快,姚老板便迎了出来。
不见其人,早闻其声,老远便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一个颔下蓄着短须的中年男人阔步而来,冲着吕明枫拱手道:“欢迎欢迎。少东家今日怎么有空光临我这小店?”
吕明枫笑着起身回礼,道:“今日给姚老板带了位贵客来。”
说着将谢悠然介绍给他,“这位是谢姑娘,是她要找姚老板你谈笔大生意。”
谢悠然顺势起身,欠了欠身道:“姚老板你好,我叫谢大丫。”
“谢姑娘好。”姚老板一听对方要谈大生意,顿时来了兴趣,“不知姑娘需要我们烧制什么样的陶器?”
谢悠然将画好的图纸给他,“这种款式的陶罐,姚老板能烧制出来吗?”
“没问题,”姚老板满口道,“这个不难,比这更难的陶器我们姚记都烧过。”
谢悠然大喜:“那太好了,那就有劳姚老板了。”
本来这种小地方的陶窑,也不能指望人家能做出多精美的东西来,能在陶罐上烧出字来就不错了。
姚老板点头,“不知姑娘什么时候要看样品?”
谢悠然问:“你们最快什么时候能做出来?”
姚老板道:“三天左右。”
谢悠然道:“那行,你们烧出来后送到祥顺斋,三天后我过去一趟。”
“好嘞。”姚老板应了,又保证道:“姑娘尽管放心,我们姚记烧出来的陶器,绝对会让姑娘满意。”
谢悠然笑了笑,“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又和姚老板寒暄了一阵,请教了一些陶器方面的知识,两人便起身告辞了。
从姚记出来,谢悠然谢绝了吕明枫派马车送她回村的提议,只让他们把自己送到瓦市。
家里做卤煮面的九种香料消耗得差不多了,需要补给,她要大采购,自是不能让人家等她。
更何况,这些东西都是她做卤煮面的关键,可不能让人瞧了去。
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人潮攒动里,马车上,吕明枫若有所思。
第099章 巨大的利润
三天后,谢悠然再度来到祥顺斋。
雅间里,吕明枫和姚老板已在等候。
谢悠然看过了烧制出来的陶罐成品,很是满意,当即就和姚老板签了长期供货的合同。
不过,在签之前,她提出了一个要求,因为自家条件有限,所以要求姚老板陶罐烧制好了之后,给她拉到家里。
这么大笔生意,姚老板自是不在乎这点小要求,反正家里有马车,送一趟就是了。
于是很爽快地答应了,双方愉快地签了名字,摁了手印。
因谢悠然一个礼拜后要货,签完合同后,姚老板便急急回去准备了。
余下谢悠然和吕明枫把他们之间的契约也签了,双方拟定,一罐秋梨膏祥顺斋给谢悠然的成本价在五十文,十天供货一次,第一次供货二百罐,后面的看销售情况再适量增减。
但如果因为秋梨膏本身的质量问题导致顾客吃出了问题,则后果由谢悠然全权负责。
契约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十天供货一次是谢悠然提出来的,毕竟做秋梨膏需要大量的红枣,虽然三天前她从镇上回去之后,就带着二丫三丫漫山遍野地摘红枣,并且已经开始在晒了,但晒成干枣至少需要一个礼拜的时间,她需要一个缓冲期。
再者,她家里还有魔芋豆腐和卤煮面的生意,时间太紧的话,根本忙不过来。
对此,吕明枫没有异议。
签完契约后,他吩咐陶掌柜去一品香定一桌酒席,宴请谢悠然,预祝合作愉快。
但谢悠然谢绝了,她对这些应酬不感兴趣,只喜欢赚钱。
再者,家里一堆事儿,她也放心不下。
一回村,她就找了秀兰和桂花过来,让她们把消息传播出去,说他们家大量收购沙梨和红枣,有多少收多少。
于是,继魔芋的收购热潮之后,烟村又掀起了一股沙梨和红枣的收购热潮,谢悠然和家人忙得像陀螺一样。
男的们挖魔芋,女人和孩子打枣,摘沙梨,所有赋闲在家的人都出动了。
一时间,凤凰山漫山遍野都是人,甚至连外村的人都加入了这个队伍当中。
谢悠然一夜成名,所有人都知道,她家挣大钱了。
至于家里的这三门生意,谢悠然也规划得很清晰,魔芋豆腐基本上都交给了韩家,她连最关键的几步和做碱水的方法都告知了韩墨辞。而二丫跟着她做了这么久的卤煮面,早已得到真传,所以她把卤煮面的具体事宜也交给了她,自己主要负责秋梨膏。
毕竟跟魔芋豆腐和卤煮面相比,秋梨膏才是真正的大买卖。
一罐五十文,二百罐就是十两银子。也就是说,只要十天的时间,她就能挣十两银子。
十两啊,在这个普通人家一年的家用才三五两银子的年代,十天赚十两,那绝对是一笔巨款。
这其中的利润,可是魔芋豆腐和卤煮面万万都不能企及的。
所以,她把其他两门生意都交给了韩墨辞和二丫,自己专心做这一项。
但由于家里地方太小,根本没法晒那么多的枣,于是,她告知了众人晒枣的方法,她这儿一律只收干枣。
沙梨的话,她只收新鲜的,蔫吧的,烂的一律不收。
这样下来,她自己就省了很多事。
另外,她又去找了里长,花了三两银子把韩家隔壁的一块荒地给买了下来。
韩家位于整个村子的最后边,后面连着一大片的荒地,这些地土质不好,种不了庄稼,所以一直都空着。
谢悠然眼下极需地盘,所以便将主意打到了这些荒地上。
因为王癞子的事,里长跟他们家生了龃龉,本来并不乐意把这块村里公家的荒地卖给她,但是谢悠然请出了门氏去说和,结果自然得偿所愿。里长再不情愿,也只得受她要挟,将挨着韩家的那块一亩左右的荒地卖给了她。
其实依着谢悠然的想法,她恨不得将整片荒地都买下来,将来好好规划,盖房子也好,做其他的用途也好。
但眼下手头紧张,到处都要用钱,便只得省着点花。
荒地买下来之后,她请人搭了个大棚,砌了院墙,前院收沙梨和大枣,后院搭了几口很大的灶台,专门用来熬制秋梨膏。
为了保密配方,前后院砌了一堵墙隔开,后院除了他们自己家人,一般人都不允许进来。
谢悠然还把谢保顺叫了回来帮忙,收购魔芋的事情,全权交给了韩家父子。
经过了好些天的辛勤忙碌后,谢氏秋梨膏新鲜出炉了。
姚记她定制的首批二百个陶罐也如期送来,姚老板亲自送的货,可见对这笔买卖的上心。
其实装秋梨膏还是用瓷罐比较好看,但这小地方产不了瓷器,瓷器如今只有京城那些大户人家才用得起。
好在这批陶罐比谢悠然想象的做得还要好,而且运输过程中用干稻草将陶罐都裹得很严实,一路颠簸,也只打碎了几个而已,似乎也考虑到了这个情况,姚老板额外送了二十个陶罐给她。
秋天夜凉,熬制好的秋梨膏放一晚后,虽然没有现代的冰箱效果好,但也很令谢悠然满意。
祥顺斋那么大的企业,自然有保鲜制冷的法子,她只管将新鲜出炉的秋梨膏交到他们的手上便是。
秋梨膏送货的这一天,全家人都起了个大早。
毕竟,这可是他们家有史以来第一笔这么大的买卖,所有人都很上心。
不但即将临盆的杨氏挺着大肚子起来了,连韩家父子也早早地过来了帮忙。
大家一起动手,将装满了秋梨膏的木头架子给搬到了牛车上,用麻绳固定。
牛车是头天谢悠然去镇上租好的,约好了一早来接她。
之所以雇牛车没雇马车,是因为牛走得慢,走得稳,马儿太快了,容易碰坏罐子。
而这种装秋梨膏的木头架子是谢悠然灵机一动,仿造祥顺斋看到的货架,叫隔壁的木匠二牛打造的。
一共打了两个架子,一个三层,一个四层,每层都有三十个小格,每一格刚好能容纳下一罐秋梨膏。三层的那个架子装了九十罐,四层的那个装了一百二十罐。多装了十罐,是防止路上颠簸有打碎了罐子的,用来补缺。
架子固定好了,谢悠然也跳上牛车,对着众人挥挥手,笑眯眯地上路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帝娇[穿书] (林宴歌) 2019-7-29完结9303734在《为后》一书中,顾娆是个不折不扣的恶毒女配,处处挤兑女主,把还是弱势的男主当玩物欺负...
-
反派大佬的心尖宠 (柔七七) 2019-7-30完结502 1637初穿进了一本高虐言情文里,成为姐姐不喜妈妈不爱的女主小可怜,男主是个大反派,结局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