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爹爹既然说得出这些佐料,那女儿就做得出那味道!等着吧!”
“闺女真是厉害,爹没白疼你……”
便宜爹呵呵乐,笑得十分风骚……咳,闷骚。
连子心嘴角抽抽,小小腹诽道:您老啥时候疼过您闺女我了?前几天不还想大耳刮子刮我呢吗——嗯,虽然没有付诸行动,但心里一定有过这样的冲动——变脸变这么快,节操呢?
“梅啊,小酸梅啊,给二老爷的粥呢!”还是再喝一碗粥压压惊吧您!
不过连子心叫了半晌,迟迟没见小酸梅递上粥来。
三人转头一看,那丫头盛了粥,正一副举棋不定的样子,也没发现他们看过来了,想着想着,忽然下定决心——就偷偷尝一口!
然后,就见她张开血盆小口狠狠灌了一口,腮帮子鼓得像只小蛤蟆一样,然后嚼啊嚼的,突然停下来瞪圆了眼——喷了!
连向宗和沈氏愣了,而某个罪魁祸首的无良小姐却哈哈大笑起来。
“小姐,你……还笑!这怎么这么难吃!”小酸梅含泪控诉。
“我都不让你吃了,这就是不听老人言的下场。”某无良小姐耸肩。
“二老爷,您骗人!”小酸梅转而控诉起连二爷。
“我……啥时候骗你了?我也没说好吃……”连二爷也是受害者啊。
“不好吃那您还连吃两碗?呜呜,夫人……”小酸梅投向沈氏的怀抱。
沈氏也是觉着可乐,小酸梅这丫鬟,啥都好,平时做事也稳当,就是遇着吃就回归孩童本质。
“真有那么难吃?我尝尝。”
这倒是勾起沈氏好奇心了,什么样的粥既能让人连吃两碗又吃一口就喷了?
入口,不会啊,这糯米开花度恰到好处,粥香四——噗!
父女俩同时扶了扶额。
“呵呵,还行,其实还行……”沈氏擦了擦嘴,为了女儿她完全可以睁眼说瞎话。 分手妻约 ///
其实这粥的味道,怎么说呢?不能简单的定义为难吃,只能说,味道很特殊,很特殊……
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所有最后,那剩下的小半锅粥,三位女士一致大方地表示,就留给了二老爷了吧!
唔,本来也就是特意为他做的嘛。
二老爷,这是宝贝女儿的一番心意,不可辜负哦。
二老爷默默流着泪喝完了那锅粥,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
第六十四章 苦差事
腊八一过,这天儿愈发寒冷起来。
不过天冷心不冷,连子心最近没有什么需要操心的事,一直暖暖的。
有了爹娘的关爱。总比没有好,这算是精神上的富足。
当然,比精神上的富足更为重要的是——物质上的富足。
莲心院里每天白天的地龙都烧得足足的,夜里睡觉的时候,炭火也没断过,被褥暖和。
原先半旧不暖的棉衣也换了,扯了几身又软又暖和的新棉,她再也不用把自个儿裹得跟个粽子似的了,总之就是,她日日穿得暖,睡得饱。当然,还吃得香。
老太太知道她一直在吃郎中开的药调理身子,且效果不错,所以继续让她吃着。
不仅如此,还让厨房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补血养气的吃食儿,像什么:
猪蹄燕麦花生粥——猪蹄煮成浓稠汤汁和大米一起熬炖,加入花生仁、燕麦煮至烂稠,加入盐、香油、葱花……
猪蹄是多用途的良药,含有很丰富的胶原蛋白,能促进毛发、指甲的生长,保持皮肤柔软、细腻,使指甲富有光泽。
骨骼生成时。首先必须合成充足的胶原蛋白纤维组成骨骼的框架,所以胶原蛋白又是“骨骼中的骨骼”,还能补血。很适合血虚者和长身体的小孩儿食用,另外燕麦和花生也有不错的补气功效。
燕麦与大米浓香结合,猪蹄炖得烂烂的。骨肉分离肥而不腻,喝了一碗想两碗。
养生小元宵——山药和地瓜洗净去皮,用柠檬水泡一泡,蒸熟之后碾成山药泥和地瓜泥;红枣、党参、山药皮加水煮开,去渣取汁;莲子闷熟碾成泥,与桂圆肉一起切碎搅拌均匀成馅待用;之前的山药地瓜泥搓作成条,切块压平,包入莲子桂圆馅儿,揉成一颗颗小元宵;红枣党参汁煮沸,倒入小元宵小火煮至浮起。
山药补脾健胃、益肺肾,党参补气,桂圆肉补血加入红枣的药引子。调和固本!
山药地瓜泥的皮儿金黄金黄的,一颗颗入嘴即化,莲子桂圆馅儿粉糯甜香,红枣党参的汤汁甜中带着丝丝的苦,却苦得爽口……全都是来自食材的糖分,叫人连汤锅都想吃进肚里去。
麻香大枣饭——大枣与大米同蒸成一锅饭,黑芝麻爆锅炒香,饭蒸熟后撒入黑芝麻粒拌一拌,大枣与黑芝麻都是极佳的生血之物,简单营养又美味,配上两碟青翠腌水萝卜,一顿能吃三大碗!
马蹄爽萝卜双脆饼——马蹄磨成茸,与白糖、猪油和匀,倒入已扫油的铁盘上,放到蒸笼内蒸熟,趁热加入干糯米粉搋成粉团,压扁成圆饼形;红萝卜切成细细的丝儿,拌盐和白芝麻、香油,成馅儿包入马蹄粉皮儿;油锅烧热,煎至呈浅金黄色,再翻另一面,至两面同一色泽。
咬一口酥脆爽香,马蹄爽还有一股清甜,咬出里头的萝卜丝来,嚼起来满嘴的爽脆,皮甜馅香,皮脆馅也脆,一不小心舌头都要吞下去!
每天这些吃食儿送来,连子心、小酸梅和连子娴三人都要抢食一空。
她真觉得老太太把自己当成了小猪养……不过当一头猪,她挺乐意的。
当然,她知道当猪的日子并不可能长久,如果被眼前的安逸所迷惑,现在贪图一分的享乐,将来就会多受三分的苦楚。
所以连子心并没有真的成为一只好吃懒做的猪,该吃吃,该喝喝,每天晨起坚持绕整个暮苍堂跑步两圈,饭后院子百步走,午后有时候踢半个时辰毽子,有时候跳半个时辰的花绳,晚上的时候,就在屋里打打太极……你没看错,就是打太极。
前世在所有走在时尚前沿的女性都热衷于练瑜伽的时候,她迷上了华夏古老的太极拳。
有一段时间没事儿就上广场,跟着一群老头儿老太太“一个西瓜,切成两半,一半给你,一半给我……”还别说,人只要有恒心,总能有大成——练了三年多,她走上了牛栏坡社区太极拳大赛的舞台,夺得了青年组业业余组别的冠军!
……笑啥?哼,别瞧不起人,大赛总共有几百名参赛者呢,颁奖的还是著名的太极拳宗师!
不信?不服?来过两招,老娘一个四两拨千斤拍死你!
咳咳。
除了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文化运动她也是开展的滋滋有味。
每天按时去和老太太请安,接受她老人家半个时辰左右的谆谆教诲,听听她讲讲年轻时在家在宫里的光辉事迹,然后再跟她撒撒娇,说说昨儿吃的某样菜品的感受;
和小酸梅、连子娴下下五子棋,玩玩翻花花绳,打打这个朝代有的小花牌……虽然她觉得相当无趣,跟这两个小屁孩玩这些,赢的毫无压力好不好?
不过有一样叫她有些无地自容。
那就是写字。
前世她写了二十多年的字,但都是简体字啊,这个朝代的通用文字,自然是简体字——的添油加醋版,繁体字。
这繁体字,虽没学过,但现代社会的孩子从小啃港剧看台剧长大,认繁体字几乎成了自带技能!所以连子心是差不多能认个全的,可是她认识它们,它们不认识她啊!
再加上书写工具是毛笔,她简直成了一个文盲,写出来的字扭曲得不像话,连她自己都看不下去,心中万分懊悔,小时候怎么没上个少年文化宫或者报个书法培训班陶冶陶冶情操呢?
吃吃吃,光会吃了,你说就是吃一点墨水也是好的,可偏偏只有一肚子酱==。
虽然她的目标不在于成为一个什么才女,可是两只字拿出去还是得要人能看懂的。
所以练习毛笔字,也成了她日常计划的一个运动,虽然十几天过去了,她的字还是写得比六岁的连子娴差,但总算是稍微能看了。
嗯,只要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她总有一天终成大师……弟。
有俗语道:过了腊八就是年。
时间就在悠闲而又充实的日子中飞快地溜走了,转眼就到了小年,这代表大年也即将来临。
除旧迎新,大年无疑是古代人民最隆重一个节日。
家家户户都开始为这一年到头最后的一个节日忙碌起来,连府上下亦不例外,布置府邸、张灯结彩、采购年货……一派忙碌而喜气的景象。
连子心作为半大的小孩,又是府上的小姐,这些事情自然轮不着她来操心的。
不过就在她想回二房看看沈氏那边有没有什么需要她帮忙的时候,老太太却给她派下来了一个差事。不对,不能说给她,而是给“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