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吆,不是他们不尽职的教导官家,是官家太可爱嗷。瞧这小眼神儿,看的人心都化了。
“官家要时刻记得--官家代表的是大宋。大宋乃是华夏正统,中国之邦。这些外族之人都是不开化的番邦外族,学了几天唐诗就蹬鼻子上脸的说自己是华夏正统,我们不能纵容他们的这股气焰。”
一向只论拳头不谈心的庞统将军难得语重心长的讲道理。无他,面对官家的小模样,实在板不起来脸。
王韶将军、林将军、石将军等人齐齐点头。林将军接口说道:“庞将军说的对,契丹人和西部羌人不一样,今儿我们认可他们的华夏人身份,明儿他们就能说我们大宋是外族人,他们才是正统的中国之邦。”
乖乖的听着的官家点头又摇头,“契丹人和西羌人有不同之处,确实是。但是朕认为,大中国,当是有容乃大。出征前朕曾经仔细的研究过海外之人提供的各种海图,在海洋的另一端,有很多的国家,和我们大宋一样大,一样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
“而在西域以西的大食国,交趾以南的印度,辽国以北的冰天雪地等等,同样都是大国度--有着古老传承的大国度。我们大宋不能把自己困在黄河以内,可以考虑把所有学习华夏文化的民族团结在一起,共同面对东西南北四方诸国。”
···将军们听得一脸迷瞪。官家的意思是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以后,还要出兵交趾、高丽、大食国、、、?所以官家上次提到的要研造战船训练水兵,不光是为了护卫他们的海外贸易,而是要打到海洋的另一端?
官家因为将军们的迷瞪,同样一脸懵。哪里没说明白?
然后他的表情看在将军们的眼里就是,那些地方不能打?
能,当然能。大唐兵都能打趴下高丽和倭国打到大食,他们怎么不能?
他们的官家是一统四域九州的大皇帝,他们大宋禁军是威震四方的虎狼之师。
“官家说的对,末将也早就看那个盘踞在南方的交趾小国不顺眼。打,就算打下来那个穷山恶水的小地方我们自己不要,也不能容忍交人天天上蹿下跳的生事。”林将军声音大的震耳朵,众位将军跟着痛快的哈哈哈大笑。
王韶将军怒形于色,“末将也觉得交趾国该打。自汉朝时期起,千年来交趾都是汉家的交州之地,虽然当年太=祖皇帝顾虑那边地势太偏不好统领而打算放弃,可是李家王朝太过可恶。”
“趁着太上皇和西夏打仗的时候,天天越界挑事欺压南方汉人和当地的少数民族。去年杨文广将军带着人去狠狠的打了一次,还是贼心不死。” 庞统将军想到随父出征的杨怀玉和他们讲述的交人可恶之状,狠得咬牙切齿。
最为稳重的石将军提起交趾李家,也是恼火的很,“交人没有血性,实在让人瞧不上,打不过就跑就投降,杨将军的兵一离开,又开始生事。穷山恶水出刁民,真是说对了他们。”
······
将军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全是对交人和交趾李家的愤怒和声讨。到了午休时间习惯犯困的官家,迷迷瞪瞪中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想到一直被交趾国欺压的南边州县,想到范仲淹在信里提到的南天国的国主侬智高给大宋送来的军资--黄金,想到他看到的交趾典故,交趾好像也产黄金?想到黄金官家小小的动了心。
“交趾国挨着大宋南部的山林烟瘴之地,国内都是山岭和树林,语言沟通不便且不好教化--但是不打也不行,需要好好地想个折。”
眼睛迷糊着快要睡着的官家摸着小下巴慢吞吞的说道;眼见过了午时没见官家回来午休的展昭和白玉堂,寻出来就听到将军们慷慨激昂的声音,待听到他心动的话语,俱是无奈的很。
这伙儿见了血,养出来的虎狼之师,如今也是打的起兴了。官家本来就有对交趾兴兵的打算,再听他们这一鼓动,岂不是真的要打?
展昭重重的咳嗦一声,瞪着这伙儿恨不得明年就发兵交趾国的人;将军们摸摸鼻子去议事帐篷商量大宋军过城事宜。困得眼睛睁不开的官家因为想到黄金的事儿更加高兴,转头对他俩送上一个开心的大笑脸,慢腾腾的挪步去午休。
右手臂伤势渐好的白玉堂瞅着官家懒怠的背影乐呵,双手抱臂不以为然的说道:“打就打吧,南边挨着交州几个州县的百姓天天被交人骚扰。一次狠打不长记性就多打几次。”
“展某岂能不知道交人的可恶?可是那么一个子民懒惰、地方困苦、地势偏僻险要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地方,打下来怎么接管?”
白玉堂听着他一口气说了这么一长串话睁大了眼睛,瞅着他愁眉苦脸的样子好一会儿,一直到展昭忍不住瞪了他一眼,他才飒然一笑,学着官家懒洋洋的语气说道:“那就不管。把他们打怕了就行。”
赖皮的语气让展昭听得一顿,叹了一口气细细的解释给他听,“交趾地形复杂山势崎岖,关键还老林子遍布,虫蚁毒虫多。”
“外地人一进去就受不住,不熟悉地形的大宋军进去后根本摸不清方向,尤其是士兵们因为不适应当地的气候生病的很多,否则去年杨将军也不会轻易的退回来。”
“那我们就拿他们没办法?”白玉堂自觉咽不下这口气。
“慢慢的想办法吧。暂时也顾不上南边儿。”展昭眉头紧皱,心里挂着接下来的幽州之战。
幽州距离云州大约六百里地,大军行进需要十来天,现在已经是九月中旬,到了幽州的时候就是十月份,冬天马上来临,他们的时间真的不多。
官家和将军们当然也都明白他们的时间紧迫。
午休起来用过午膳后,官家正式答应了大宋用银子赎回云州,派大宋文人到辽国上京交流甚至帮助辽国办学等事儿。
面色沉痛的萧义将军红着眼睛送上降表,大宋的中路军开拔过云州城。端坐在绝地身上的小官家遥望着云冈石窟的方向,难得的没有睡过去--满脑袋都是驻守边境多年的杨文广将军献上来的阵图,以及他研究出来的攻取幽燕之策。
第44章
官家一路上都在琢磨着, 大宋不通过刀枪和霹雳弹收复幽州的几率有多大。如果最后必须大战而幽州军民誓死抵抗, 大宋要怎么打这一仗。
只有打下来幽州, 才是真正的收复了燕云十六州。
幽州, 最为关键的幽州。此时此刻的辽国主耶律洪基, 也是日夜不安的思虑着幽州的局势。其他的十五州失去了不足为虑,关键是幽州--大宋汉人梦寐以求的幽州。只要守住了幽州,其他的都可以夺回来。可是幽州如何能守得住?
大宋的左路大军虽然一直不动弹, 却是时刻据守在宋辽边境,配合和大宋边防军--杨家军和种家军牢牢的顶着辽国铁骑南下实行“围魏救赵”的进攻计划。
大宋的官家领着的中路军三次横渡黄河, 从开封到秦州到银州到雁门关再到云州,东西、南北、西东饶了一圈儿,目标非常的明确, 决心非常的坚定, 不收复幽州不回汴梁。
有了幽州,大宋就有了天险可依;有了幽州,大宋就有了养战马的牧场;有了幽州,大宋就如虎添翼,可以和大唐最强盛时期一样统一四域九州。
幽州之事刻不容缓。九月初二十, 阴风阵阵、阴雨绵绵, 辽国上京的早朝之上, 主战派和主和派激烈的争论着, 闹得差点儿打起来。耶律洪基坐在高位听着他们争论的原由, 无非就是辽国没有投降的契丹人和识时务者为俊杰等等言词。
主战派举例了当年大宋的杨业将军誓死不投降辽军战死沙场, 以及三川口战役中大宋一万人全部战死无一投降西夏的例子;主和派列举了当年大宋和辽国、西夏签订澶渊之盟和庆历合议, 忍气吞声、休养生息的例子。
耶律洪基越听越是心里拔凉。不管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都对这次的战事不抱一丝希望。
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出班奏道:“微臣以为当战。大辽国没有不战而降的将军。”说着话,他还意有所指的看了一眼耶律仁先一眼。
最是看不惯他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陷害忠良的耶律仁先被激的差点儿蹦出来,被他后面的一位将军眼疾手快的拉住。
辽国汉人中的新权贵,耶律乙辛的同党张孝杰眼见耶律仁先不上套,随即站出来表示他作为一名辽国汉人的决心,“虽然微臣是汉人,但是微臣在辽国出生长大,深受国主隆恩,不管是战还是和,微臣都誓同辽国共存亡···。”
听着张孝杰声泪俱下、唱作俱佳的表现,耶律乙辛和张孝杰的死对头林牙官萧岩寿,以及耶律仁先等主和派俱是义愤填膺。然而耶律洪基听到心爱的枢密使立主战,心爱的汉臣站在辽国这边,却是被他的两位宠臣感动的眼泪冒了出来。
一直沉默不语的王太叔耶律重元听着耶律乙辛和张孝杰惺惺作态的一唱一和,想到被他困在家里的儿子,暗暗的叹了口气出列奏道:“战争总是死伤无数,此次的宋辽战争若是硬打,估计更甚以往。国主向来仁爱世人,臣以为,我们可以和大宋的官家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