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晴,你以为这样我就不会同杨大婶子说了吗?”刘亚眉毛一竖,粗声粗气道:“这保证书我不可能帮你写。”“刘大夫,请您相信阿晴,阿晴虽然读书不多,却是个有分寸的,不可能把自己往火坑里推,保证书之所以这么写,只是因为如果利益不足,是不可能让我三娘一家安生的。”杨晴压低声音,语气是与年龄
不相符的冷静。“你写了保证书就要践行承诺,否则日后你三娘拿着你这份保证书找上门可就麻烦了。”刘亚不敢苟同她的做法,语重心长道:“阿晴姑娘,我是拿你当妹妹,当好友看才这样劝你,你还小,不懂写下这份保
证书意味着什么。”
“刘大夫,这份保证书生效是有前提的。”杨晴淡淡道。
“恩?”刘亚狐疑地拧起眉头,脑中灵光一闪,他不可置信地张大眼睛:“你和牧小公子的婚事?”
如果她不与牧小公子成亲,不嫁入牧家,这份保证书就是废纸一张。
“是!”杨晴点头,就见一道青灰色的影从身边吹过,她连忙奔上前去,用力按住门栓。
“杨晴,你这是有主意?我看你是在犯傻!”刘亚咬牙,想将人推开,就见女子身子一横整个人贴在门板上,直叫他无从下手。“刘大夫您别激动,您先听我跟您解释,若您觉得我说的不在理,那就权当我是在犯傻。”杨晴言罢,不待男子应声,连忙道:“牧小公子悦美无数,您觉得像我这样生得中庸之姿,又大字不识几个的农女能
入得他的眼?”
闻言,刘亚一下怔住了。“您也觉得不可能对不对,我和牧小公子在定亲之前并没有太多交集,他怎么就看上我了呢?”杨晴说到这笑了声,平静道:“我和他的缘分起于一场误会,哪怕最后我解释清楚了,焉能保证没有人存疑?牧
家要名声,牧小公子娶我只是为了维护牧家的名声。”
“诚如您先前所言,牧家一个月能给儿媳妇的零花最多十两,可那是正常的量,我作为一个恬不知耻强行赖上牧小公子的姑娘,焉能有如此优待?”
“这”刘亚紧拧着眉头,沉声道:“此事并非你所愿。”“但牧家人不会这么想,牧夫人前脚去我家提前婚期遭拒,后脚我便遭受了牧小公子的冷脸,我知道,他心里没我。”面对刘亚,杨晴没再掩饰,就这么不喜不悲冷静地陈述着事实:“大户人家惯会粉饰太平
,做足表明功夫,我三娘一家只见表像,必会无休止地纠缠于我,届时我就是有十张嘴也解释不清。”
“”刘亚嗫嚅着唇,好半响,他轻吁了口气,低声道:“阿晴姑娘,你当真让我感到意外。”
他总觉得,她早就看透了自己和牧小公子的姻缘,她实在太剔透太冷静,全然不像一个未及笄的小姑娘。
“抱歉。”杨晴垂下脑袋,由衷道。
“杨大婶子知道吗?”刘亚朝后退了几步,算是答应了她的请求。
“我娘一心希望我嫁入牧家,我不想这么快让她知道,我怕她接受不了。”杨晴轻声回答道。
“好吧!”刘亚叹了口气,转身行至案桌后,提笔沾上墨汁,在宣纸上挥毫。杨晴小步上前,重复着自己所要保证的内容,待男子最后一笔落下,她在宣纸上按下鲜红的指印。
正文 第118章 杨三爷
“我宁康村杨铁柱之女杨晴在今日立下保证,一旦嫁入牧家村牧地主家为媳,一定帮堂哥杨宝轩和堂弟杨宝玉在牧家谋得一份管事工作,若是无法做到,则付一百两白银给堂哥杨宝轩和堂弟杨宝玉作为赔偿,同时每个月照管事薪资给堂哥杨宝轩和堂弟杨宝玉一人五两银子。作为条件,自乾帝二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起至次年二月十九日止,杨铁茂一家不得踏足宁康村,更不得滋扰杨晴及其家人,若有违约,
则此保证作废。”杨三爷念完保证书上的内容,又抬眼看了眼对面坐着的小侄女。
多年不见,她早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和记忆中的胆小怯懦不同,此时的她落落大方,身上似有一圈薄薄光晕。
“阿阿晴。”杨三爷舔了舔唇瓣,干巴巴地开口了:“这保证书,你可有同你爹娘打商量?”
一百两的赔偿和每个月十两银子的补贴,她当真付得起?
“没有!”杨晴摇头,语气温和依旧:“保证书上的内容三叔可还满意?”
“阿晴,我觉得吧,此事你还是要同你爹娘打个商量,毕竟这上面不是一笔小数目,你一个小姑娘家家做不了主。”杨三爷好声好气地劝道。
“我要写了一笔小数目,三娘肯放过我?”眼前人一副老实憨厚的模样,杨晴看了,心中不由一阵冷笑。
或许这就是基因吧,他爹喜欢装老实人,让她娘唱黑脸,他三叔也喜欢摆出一副老实人的嘴脸,要真这么好心,拦着杨三娘别来讹诈她呀,讹诈完了竟然还嫌钱多,真是可笑。
闻言,杨三爷大窘,一张脸涨得通红:“阿阿晴,三叔知道你心里有气,你还是改改吧,你三娘和你奶奶那有三叔帮你说,你不必担心。”
“不必了。”杨晴言罢,施施然站起:“三叔要是没有别的事,阿晴就不送了。”
“”杨三爷嚅了嚅唇,最后只得站起,悻悻地朝外行去。走出杨家没几步,他又折了回来,自怀中掏出五两银子塞入杨晴怀中,真诚道:“阿晴,我知道你看病还需得大银子,家里钱都归你奶奶管,这是三叔这些年来偷偷攒下的私房,你先拿去应应急,就当是三
叔代你三娘向你陪个不是。”
手中银子还留有男子的体温,杨晴怔愣片刻,等回过神来,杨三爷早已走远。
她低头看着手中银子,不禁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
这个杨三爷,到底是假老实,还是真好心?
正想着,身后响起一阵脚步声,杨晴连忙将银子揣入袖中。
“你三叔走了?”杨大娘行至女儿身侧,极目眺望那远去的背影。
“恩!”杨晴点点头,忍不住出声问道:“娘,三叔是个怎样的人呢?”“你不记得了?”杨大娘有些诧异地看着女儿,随后幽幽叹了口气:“你三爷算是他们老杨家对你最好的人了,你九岁那年发烧,你三爷偷了家里的半两银子拿来给你治病,可那又怎样呢,她家婆娘揪着你的
面皮估价的时候,他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闻言,杨晴点点头,扭身行回院中:“娘,三叔拿来的十五两银子您拿着,您的银子我就不还您了,留着日后还给三娘一家。”
“好!”杨大娘应了声,见杨大爷从外头回来,话到嘴边又转了个弯:“过两日娘再去刘大夫那交药钱。”
“辛苦娘了。”杨晴从善如流地接过话匣,推开房门行了进去。
院子里,杨大爷负手行了进来,视线落在自家婆娘手中银子上,眸光闪了闪,压低声音道:“翠屏啊,阿晴情况如何?”
“刘大夫说了,会给阿晴用最好的药,争取在成亲前两个月把病治好。”杨大娘眼睛都不带眨地扯谎道。
“可以提前治好?”闻言,杨大爷眼前一亮,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好在可以提前治好,这要是压着成亲的时间,很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刘大夫还说了,允许我们赊账,毕竟阿晴日后是要嫁到牧家去的,他也不怕我们少他几十两银子。”提及杨晴日后要嫁到牧家,杨大娘别提多得意了。
一听这话,杨大爷顿时露出笑脸:“可不是这样,我家阿晴可是未来的牧家小少奶奶。”
就连刘亚刘大夫都开始上赶着巴结他们了,可见他家阿晴是稳坐牧家小少奶奶的位置了。
心中这般想着,杨大爷不免有些埋怨阿晚母女。
昨日这母女二人一唱一和的,弄得他好一阵心惊,好在是有惊无险,他家阿晴当真是个有富贵命的。
杨晴哪里知道,短短几句话的功夫杨大爷的心路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胳膊肘也从杨向晚母女身上拐到她身上。
此时她站在装衣裳的木箱子前,一手挽袖,埋头奋笔疾书。
三国演义的情节在她脑海中过了一遍又一遍,却始终无法完美还原罗贯中笔下的世界。
名著之所以为名著,每一字每一句都耐得起捉摸,若只是还原情节,并不能达到最佳效果。
先前写水浒传,一天只用写一个章回,她可以静下心来一字一句地浅斟细酌,以求最大程度还原原著,可现在一天写上十个章回,质量就明显下降了。
若说先前的还原程度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五,那现在撑死也就百分之九十,可为了银子,她吊着一口气也得撑下去。
杨晴这一站就站了足足两个半时辰,直到屋外传来呼唤声,她这才发现双脚早已没了知觉,一阵一阵地发麻。
墨水顺着毛笔尖滴落在宣纸上,晕开一片浅色的墨渍。
她将笔搁在砚台上,拿起宣纸吹干墨渍,随后小心翼翼地叠好,贴身放置,这才艰难抬脚小碎步朝门口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