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江湖黑话讲,这都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生意,对得起国家就可能对不起家人。两全其美当然是好,可若有个意外,他和刘指挥自然顶在前头,顶着漏了的天,但总不至于连家族也从此彻底的湮灭。
“何时动手,怎么动手,你可有章程?”杨计相沉吟了下,再问。
“自然有了计划,还需与相关配合的人再仔细商量。这种事,必须一击而中,绝不能留下后患。”刘指挥眼神闪烁,显然很纠结焦虑,“不过皇上和平王殿下……”
第498章 装病
“你担心他们?”杨计相抽了口气。
刘指挥点头,“前些日子皇上病重,平王殿下代行天子之职,民间都有人喊出二圣的名号了。这其中是谁做的手脚,不用猜也知道。可哪成想平王殿下也病了,后来才出了那两个女人垂帝听政一说。于穆苏而言,也是下策吧。”
他不禁嗤之以鼻。
他并不是看不起女人,前朝有过女帝。今朝他们对大长公主臣服,追随,也是死心塌地。
他只是看不上太皇太后田氏,那是个目光短浅,自私自利的。不然怎么会与虎谋皮,以为以田家之势,还妄想分一杯羹,并且能抗衡穆苏两个老家伙联手呢?
而阎氏就更不用说,人品低劣,见识浅薄得不能再浅薄,还自视太高,实则愚蠢透顶。
大江国主政的人是她们,那还有好吗?
“朝中动荡,皇位都岌岌可危,再瞒得紧,都这么多日子了,京城百姓也瞧出不对劲来了。如今东京城内外都很不安,很多人都道是穆大将军要败,大夏军要打过来了。人心如此不稳,再折腾下去,内忧外患,大江就真的要亡国了。”杨计相也忧虑道。
“所以我才要面圣。”刘指挥的眉头皱成了个疙瘩,“越是见不到就越不能安心,定心。”
“你是怕起事之后,他们对圣上和平王殿下不利?”杨计相懂了,吃惊。
“穆苏二人,联同宫里的田氏,挟天子以令诸侯。”刘指挥叹了口气,“虽说整个京城的治安,我完全可以掌控。但宫里,我伸不进手去。殿前卫,是穆定之的人。我们兵谏,谏的是谁?是皇上。可若他们真的狗胆包天,把皇上和平王殿下给……”他做了个咔嚓的姿势。
“大江国就真乱了。”杨计相立即接口道。
“虽然皇上还有个傻四哥,忠王殿下赵盛,但那是不能立为新帝的。可是,先皇还有近亲,那些叔伯亲王。虽有的远在外省,可京中也有呀……”
“你说的是那一位?”杨计相指了指的宗正的方向,又摇头,“业王赵冲是宗正寺宗正不错,但他是个逍遥派,又是大长公主的叔王。那老头看似糊涂,实际精明得很呢。他不会趟这趟浑水的。必要的时候,我倒觉得他可能倒向我们。”
“话是如此,可架不住有人硬攀上去,或者强迫他做些什么?能挟天子,还有什么不能挟的。所以我必须要见到皇上,保证他的平安才可行事。否则,就算胜了这场仗,又怎么向大长公主交待?先帝,可就留下这三条根了。大长公主与先帝感情极深厚,她是宁愿自已倒霉,也不愿意先帝绝后的!”
“这是个问题。”杨计相的眉头越越深,斟酌道,“不然明日你继续耍横犯混,让对方不能太顺手。但,切记不要太过了,逼得他们狗急跳墙于皇上和平王殿下不利。其他的事容我想想,必有解决之策的。”
“关键在宫里。”刘指挥又指了指皇宫的方向。
杨计相再不多说,匆匆回府,饭也吃不香,很快就进了书房,闭门不出。
可是到晚上天才擦黑,书房外就传来三长两短的敲门声。
他一惊,因为这是他与别人联络的暗号。
这人,正是大长公主的暗线总管,年轻的商户,不起眼的君易。
“刘指挥决定出手了吗?”被让进屋里,君易立即问。
他们之间的联络,就连杨计相的心腹仆下都不知情。每次,君易都是亲自前来,而且不惊动任何人。
杨计相点头,神情间有点羞愧,“他是我多年好友,生死至交,可我却与你联手,搞了场假刺杀,就为了逼迫他主导兵谏之事。”
“咱们这是迫不得已,兵阑,你我能倾力配合,但主导之人必是刘指挥。”君易冷静地道,“不过刘指挥是热血之人,可他爹能屹立这么多年不倒,还能主动放权给儿子,实在不是个好相与的。人老成精,他肯定看得出来那场刺杀蹊跷。但即便如此,刘指挥还是决定动手,其实是他们父子明知就算你我不提前动手,也会是这个结局罢了。计相想,若穆苏真的完全把持朝政,你以为他们会任由刘家掐在京城咽喉吗?早晚的事,刘老看得明白极了,不过顺水推舟。”
“那昨天也很吓人,万一伤了他……”杨计相后怕。
“计相,难道你这么不相信我的能力?”君易笑笑,“我能让他险像环生,可若真的危险,我自然也有手段化解的。放心,大长公主看中的臣子,我断不能让他伤了分毫。”
今天早上鼻青脸肿,身上好几次刀剑伤。虽是皮肉伤,可到底是流了很多血的,哪是“分毫”二字可以形容的呢?杨计相想着,却没有过多纠结此事。
“刘指挥做了决断,大事就已经成了一半。可是我观计相眉头紧锁,似有愁事,可否告之?”君易察颜观色,直接问道。
杨计相是孤臣,也是难得的纯臣,与谁的关系都不好不坏,凡事以公而论。当然,除了刘指挥这种从小交好的知交以外。所以,他此时若有什么发愁的事,一定是与他们谋划的那件大事相关的。
杨计相想了想,就把刘指挥的担忧说了。
君易扬了扬眉。
而看他面露笑容,杨计相的眉头也挑起,“怎么?这事你有办法?”
“大长公主在宫里是留了人手的。”君易道,“兵谏这样的险招,她也不可能不考虑到后果。除我之外,大长公主还有一个可用的人,名为万管事。我虽与他只是秘密联络,并没见过面,但知道他正在宫中行事。实话说吧,其实,皇上是装病。”
啊?!杨计相吓了一跳。
君易连忙道,“也不是纯装病,是真病了,但没有这么重。于是皇上在万管事的安排下将计就计,就是为了看看穆苏等人要如何做。也是因为朝中意见僵持,甚至相左,生怕再这么下去于皇上不利。不如退一步,示弱有时候不正是进攻么?”
第499章 三啊
“皇上是中了毒的。”杨计相只觉得一切出乎预料,却似乎又在大长公主的掌握之中。
因此,心里不知是放松还是汗颜,甚至期待着新的变化到来。
“大长公主常说,小孩子可塑性强,是可以成为任何人的。”君易模仿赵平安说话的语气说,“虽是不太恭敬,但皇上到底还是个孩子。他从前贪食,所有大臣都如此以为。可在大长公主和宋老师的调教之下,皇上已然分得出事情轻重了。计相常在朝中,应该看出皇上长进不少。而这个时候,说是国难当头也不为过,皇上怎么可能偷吃甘蔗去?”
“必是有人献与皇上的。”杨计相怒了。
再怎么年纪小,那是皇上啊。那群人,真能下得了手呀。
“献甘蔗的太监已经死了,无从查证。但皇上虽喜甜,却心中忧国,食之并未过量。饶是如此,也确实中了毒。但杨计相不知道,大长公主的师父和师兄前往西北而去,一路上还到处施医布药,传颂大长公主的名声。可实际上,走的只是科科师兄,石道长他老人家,秘密留在了京城,就居于深宫之中。”
啊?!这是杨计相的第二声惊呼了。
“大长公主孤身在外,知道皇上必不负她,却也担心皇上的安危呀。石道长身有神鬼之能,至不济,还能保着皇上的小命外逃。所以,这都是大长公主的安排。当然,真到了那一步就是下下之策了。”君易解释。
杨计相舒了一口气,点头,“石道长的医术,我是知道的。听闻就连大长公主那些奇技神药,都是石道长所传授。所以,是皇上虽然中了毒,但让石道长医好了对吧?”
君易点头,心里却有点犹豫。
他听宫里来的消息说,石道长用的是大长公主发明的法子,叫什么洗胃的。皇上可是受了不少罪,好在性命无碍,后来就要靠汤药调养了。大臣们去探病的时候,其中不乏能医理的人,何况还有太医在,所以看到皇上的可怕样子,确实也是石道长施针的结果。
若赵平安在此,听到君易和杨明的这些话,肯定会羞愧的。因为她每次都毫不犹豫的用亲师父做挡箭牌,为她的金手指做合理解释,实在很顺手。但,也很不孝啊。
“让皇上装病,是要保护皇上啊。”杨计相想了想,终于伸出拇指,由衷感叹道,“大长公主真是深谋远虑,普通人如你我之流,远远不如。”
君易点头,深以为然。
杨计相却又问,“那么平王殿下呢?”
“也是一样的。”君易一脸理所当然,“咱们这位小皇帝是个重情的,和平王殿下兄弟情深,知道大臣们要利用自已的弟弟,平王的生母又是那么个不上台盘的货色,所以求着石道长相救。不过,万管事告诉我,这几天情形有些不对,似乎朝中大臣要面见圣上和平王的要求比较多,穆苏党怕无法掩饰,怕是要对皇上不利。于是万管事干脆出手,把皇上和平王殿下,以及脑袋不太灵光的忠王四殿下一起偷出宫,藏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