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种田直播日常 (平安如意)


  他拍了拍脑袋,将跟着在酒楼里忙得不可开交的小儿子提出来,让他去东家家里求助,再派几个人过来。
  冒着热气的蒸笼一笼一笼被送上餐桌,嫩白的豆沙包子上点了嫣红的一点,十分好看;咸味的包子上褶子整齐,包的十分漂亮。
  轻轻咬一口,包子皮有嚼劲,馅料鲜咸美味,肥瘦相间的肉馅、清脆爽口的笋丝、嫩滑的豆腐、浓郁的香菇、甜美的豆沙。
  客人们忍不住换着不同馅料的包子都轮着吃了一口,再来一筷子清脆的凉拌豆芽菜,喝一口热乎乎的豆浆,日子不要太美。
  豆浆是赠送的,每人一小碗,多了没有。当初云笙主推豆腐,却没有大力宣传豆浆,这让好吃的孙成不能容忍,故而给自家兄长出了主意,只赠送,不买卖。
  客人们将自己吃的肚子滚圆,还硬撑着一定要喝掉赠送的豆浆,遗憾自己还没有大吃特吃便已经饱了,然后付了钱,打着饱嗝满足地走了。
  香满楼生意大爆!
  再说另一边,金大娘虽然头一次因赌气出来做生意,但到底从小耳濡目染,颇有生意头脑。请了金溪村的厨娘后,她让人请了县里的小孩,四处去宣告:“金溪村云三娘手艺,给你无比的美味享受。金玉满堂,期待你的光临。”
  宣传效果十分不错,新丰县里的乡邻乍一听,还以为是云三娘亲自去了金玉满头。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请了跟着云三娘学艺的厨娘。这也不错,至少是云三娘亲传的。
  一波宣传换一波关注。金大娘仍旧不满足,香满楼也请了新厨娘,孙家四兄弟一向狡诈,光靠这些肯定赢不了他们。团团转了一圈后,她将目光投向了家里的丫鬟仆妇,然后忍不住眼前一亮。
  她和金二娘、金三娘商量了一会儿,便给家里长得干净整齐的丫鬟仆妇们定制了统一的服装。那服装白底镶蓝边,上衣下裤,看上去十分干净,活动起来也十分方便。让家里的丫鬟仆妇都穿上新衣后,又给她们梳了统一的发髻,带了相同的头饰。
  同时,她承诺她们,只要从她们手里卖出一笼馒头,就给她们一个铜板的提成。
  初时不愿抛头露面的丫鬟仆妇们立刻都同意了。
  金三娘还不满意,她托关系请了崔县令家的大丫鬟,让其教导金家的丫鬟仆妇们如何走路,如何笑不露齿,如何理智应对刁难的客人,如何忙而不乱。
  成果十分鲜明,金大娘选中的丫鬟仆妇都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金大娘聘请的厨娘中,有一个为了哄自家儿子玩,跟着云笙学了怎么捏各种动物形状。金大娘知道后,如获至宝,当即升了那厨娘的工钱,又对其他厨娘承诺,若是她们有特别的记忆,也能加工钱。
  修整一番后,金玉满堂和香满楼同一天,开业了!
  虽然不像香满楼一样菜色多样,但是光酒楼里的“女小二”们,就够客人们震惊了。
  那些女小二举止有度,笑不露齿:“小女菱娘,一号桌到三号桌都是我负责,客官若有疑惑,可以问我,若有吩咐,也只管找我。”
  金大娘给每张桌子都编了号码,每个娘子都有自己负责的桌号。
  跟随丈夫一同出来看新鲜的娘子,虽然乍一看到女小二不怎么高兴,但也没有多说甚。一来,女子总比男子爱洁,那些女小二从头发丝儿到手指甲都干干净净的,么有一点污迹,让人看了就放心。二来,那些女小二面含微笑,但是目光端正,从不乱看,十分正派。
  一点完单,她们就退到客人视线看不到的地方。但是一旦客人们有甚吩咐,只是招招手,负责该桌的女小二就会立刻上前服务,让人感觉十分舒心。
  除此之外,金玉满堂推出的“凤凰飞天”、“双龙夺珠”、“木兰从军”等新式菜肴,也十分受欢迎。
  凤凰飞天就是将肉泥蒸熟,雕刻上色描绘成凤凰模样,然后在一边摆盘上各种小鸟形态的包子;双龙夺珠便是将肉泥雕刻成双龙模样,用萝卜雕刻龙头,中间则是一只巨大的豆沙包;木兰从军便是肥嘟嘟兔子摆盘的包子,取义《木兰辞》中“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这一次,金玉满堂扬名新丰县。
  香满楼和金玉满堂,打了个平手。


第86章 、金溪菜肴(三)
  月亮还高高挂在深蓝夜空,整个金溪村便忙碌了起来。
  自打云笙教了豆腐的做法后,村里的石磨陡然多了起来。为了多赚点钱,各家都想尽办法去找寻石磨,实在找不到的,便只能排队等村里公用的。
  灯光点点,没过多久,村里便传出暖人的香味。
  钱东媳妇舀了四碗豆花,其中三碗撒上糖,另一碗则加了些腌菜。糖是金贵东西,撒上糖的豆花是给钱东父子三人的,她自己自然是吃加腌菜的。
  钱东将豆腐压好,看到媳妇端着甜豆花过来,把豆花往她那边推了推,然后又捧起那碗腌菜豆花,闷着头蹲在门口唏哩呼噜吃了起来。
  “唉,那是我的……”钱东媳妇又是气又是感动。他的男人虽不会说甚好听的话,但是对她是实打实的好。
  “阿娘,这糖你留着和小妹吃吧,我们不爱吃甜的。”钱东的两个儿子钱大郎和钱二郎也挑着豆腐走了出来。
  钱二郎不由分说地将两碗甜豆花放进了柜子里,等小妹醒来后热一热也能吃。
  “那你们也好歹得吃点。”眼看着两个儿子挑起担子就要出门,钱东媳妇不由地便有些着急。
  毕竟是凌晨时候,要挑着担子走到县里呢,不吃点东西怎么行?
  “没事,我们年轻小伙子,不在乎这一点。”话音刚落,两个大小伙子便已经蹿到门外了。
  钱东也挑起担子,顺便伸出一只手帮媳妇把蒸包子的物件一起推到门外,道:“等会儿你包几个包子给我,我给你带过去。”
  “唉,好。”钱东媳妇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一起和丈夫走出房门,然后上锁离开。
  在云笙那里学艺的十个妇人中,她的手艺是学得最好的。当初香满楼和金玉满堂来招厨娘时,头一个找的便是她。
  不过她没有答应,一来去给别人帮忙,不比自己当家做主做买卖来的自在,二来,十日才能回家一次,她怕家里的老小没人照顾。
  她走到丈夫身边,将一个奇怪的,仿佛椭圆形浴桶一样的东西往外推。那是她蒸包子的法宝。这个椭圆形的木桶底下有几个小木轮,走的时候方便滚动。桶的上面是三个大瓷碗大小的圆孔,圆孔下面装着同等大小的铁锅,铁锅周围又围着一层铁皮,连接铁皮的,是一层铁网,做成一个灶头的模样。
  往灶头里塞柴火,便能烧起来。把锅里的水烧开,便能蒸包子,煮面条,十分方便。
  这个大家伙,是云笙设计后请星际联盟里的专家修改过的,铁锅与铁锅之间的距离,铁皮和木桶间的距离,都是有讲究的,不然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把木桶烧了。
  别看这东西设计简单,但成本却不低。在大唐,铁是被限制的,价格十分高昂。一般人家用的都是瓦锅,有可能一辈子都买不起铁锅。
  云笙曾经用瓦锅试过,但是火力一大,没用几次,瓦锅便会碎裂。
  也就是钱东家,家里劳力多,底子较厚,又是真心实意想把这桩买卖做长久,才咬着牙换了铁锅铁皮。
  推着蒸桶到村口,那里已经围了很多人。也有其他人家向他们这般推着蒸锅的,他们的蒸锅有铁锅铁皮的,也有瓦锅泥灶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
  钱东带着两个儿子,和媳妇推着一起往县里去。和他们同行的有好几个人,其余的,则是往其他村落去。
  钱东和两个儿子挑着的豆腐,是要送到香满楼和金玉满堂的。到了县里以后,他们要先把给酒楼的豆腐送过去,然后去钱东媳妇那里帮忙卖包子。
  至于其他人,也有去县里卖豆腐的,也有去其他村里卖的。总归这是个空白市场,卖豆腐总是能赚钱的。
  到新丰县大门时,天色还是黑的,城门还紧紧关闭着。没过一会儿,守门的士兵就打开了城门。
  钱东等人忙又挑起担子,急急往坊市里赶去。
  坊市里,卖早点的店铺已经灯火通明。金玉满堂和香满楼不远,钱东和两个儿子分开,领了一个月卖豆腐的钱,便很快又会合去找钱东媳妇了。
  这时候,坊市里渐渐有了人。
  钱东媳妇已经将包子、烧麦蒸上,又将各类馅料、发好的面粉放好,又烧了一锅水,方便下面。
  钱东忙上前帮媳妇烧火,方便她腾出手来揉面。
  钱大郎将柴火卸下整理整齐,钱二郎则开始吆喝:“卖包子~馒头嘞,卖烧麦~面条嘞,好吃的包子馒头,金溪村云三娘亲传的手艺,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诶~”
  有许多路人被吸引过来。
  “这不是香满楼和金玉满堂卖的包子馒头吗?你这儿也做,不会是假的吧?”
  钱二郎一面手脚麻利地拿开蒸笼盖,一面道:“你说笑嘞,云三娘一共教十个大娘厨艺,学的最好的便是我阿娘了。只不过阿娘不想去酒楼,又不想埋没了这手艺,咱才出来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