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人,能提出科举改制一策。那他一定像宫令箴一样,具备见微知著的能力,窥见了弊端。但这样的人,一定也能意识到改制的时机未到,又怎么可能将这事办得如此糟糕呢?
知道这事办好了,就是名垂青史的大功。拥有大智大慧的人,一般都具有非常人能比的忍耐力,怎么可能如此草率地对待科举改制这事?
所以第一种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第二的可能性很小,不过也不能排除,所以可以待定,再看看再说。
而且看看现在从提议至今,科举改制实施起来,竟然一团乱糟糟的,没有取得任何一方势力的支持。除了皇帝,可现在看看,皇帝的支持力度也不是很大。
像是小孩子抢了大人的玩具,却又不得其法。
这也从侧面佐证了第一个可能性的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倒是和第三个可能性很像。
林蔚然可没有忘记那林昭然觉醒了两世记忆,并且她人已经来到了京城,不搅动一下风雨怕是不可能的。
但是呢,她是觉醒了两世的记忆没错,可重生并不会增长智商,只会让她凭借着两世的记忆先知先觉地抢占资源。
那么如果她的猜测成真,背后之人是林昭然的话,那她究竟抢了谁的政绩呢?
在林昭然的两世记忆中,这科举改制必定是取得极大成功的,否则她也不屑抢,谁是那个倒霉蛋呢?
林蔚然把玩着手帕无意识地思量着。
宫令箴从耳房出来后,另取了一条干布巾,接过晴雪的活,并让她出去了。
晴雪对此见惯不怪了,她是发现了,姑爷在房里很乐意接手小姐的事的,大大小小,喜欢亲近着小姐。
当林蔚然的视线触及宫令箴时,她一愣,不会吧?宫令箴会是那个被林昭然窃取了功劳和政绩的倒霉蛋吗?
但她想想又觉得没什么不可能的了。在林昭然的两世记忆中,宫令箴都是极强强悍的存在,盗他的功劳政绩有什么不可以?反而还觉得保险吧?
林蔚然突然开口,“那萧凡是谁的人?”
宫令箴一愣,林蔚然极少关注朝堂之事的,这回怎么?
“如果不出意料,应是竟陵王萧子琅的人。”
林蔚然一愣,林昭然怎么和一个异姓王搭上了?
“都姓萧,他们是亲戚?”
她记得,竟陵王出自祖籍南兰陵萧氏,与兰陵萧氏两三百年前同出一脉。
后萧子琅的祖父萧雄兵跟着世祖皇帝征战天下,因战功和让位被先帝封异姓王,正一品王爷,赐封地竟陵,享俸禄食邑,可世袭五世。
至此,萧雄兵的后代以竟陵萧氏自居。
“萧凡应该不是吧?”林蔚然觉得应该不是。
宫令箴赞赏地看了她一眼,“看来你将世家及京中各要员的关系图谱背得不错,萧凡出自兰陵萧氏一族。”
提到这个,林蔚然是真觉得宫大夫人给的各世家及京中各要员的关系图谱很有用,否则她外出行走,不定什么时候就无意中得罪了一片人而不自知。
也是看了图谱,林蔚然才知道太原府真是世家扎堆,甚至连杨皇后都是出自弘农杨氏。太原杨氏,也是弘农杨氏的分支。
提到世家,林蔚然不得不感慨世家的庞大,朝中的大臣,百分之八十都是有来历的,或者出身世家,或者与世家有着极其亲密的关系。也难怪世家兴盛,连文世祖都是在老虞国公爷联合众多世家的拥戴下登基为帝的。
林蔚然替他觉得可惜,这次的科举改制,真可谓是虎头蛇尾,完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科举改制的事,不会就这样,渐渐的没有声息了吧?”想起这个,林蔚然总是觉得不得劲。
“若无意外,基本就是这样了。”
“你不打算管吗?”
“你想让我管?”
“倒也不是,只是觉得怪可惜的。”
宫令箴给她擦头发的手顿了顿,“是啊,怪可惜的。”
林蔚然也不知道怎么说,根据她方才的推测,科举改制毕竟是朝堂之事,林昭然一深宅闺妇能够得知,必是此事影响甚大。也就是说,科举改制在林昭然的记忆里是成功了的,甚至取得过耀目的成就。
一想到那么好的施政政策到了林昭然手里就成了这样,林蔚然气就不打一处来。
打个比喻,将科举改制比作一颗树苗,林昭然趁宫令箴这园丁不备,从他的园子里将这株树苗给偷了过去,偏偏还没能力将它照料好,致使它都快夭折了。
偏偏林蔚然还知道,它要是做好了,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惠泽诸多寒门百姓。
你说呕不呕?
林蔚然喉咙痒痒的,最终只徒留一声叹息。
如果他出手,怕还能挽救一下。否则的话,恐怕这科举改制渐渐的随着时光的推移要被人遗忘的。因为后续没有人强而有力地支持它的话,连再提起的机会都不会再有,因为在大梁史上它就是一个失败品。
在她的印象之中,就没有失败的政策方针会被再次提及,并加以完善推进的可能。
“头发要干了,准备就寝吧,别想太多了,仔细肚子里的孩子随了你是个爱操心的命。”
林蔚然白了他一眼,“我这是爱思考,防止老年痴呆呢。”
宫令箴失笑,“你才多大,就要防老年痴呆了?”
林蔚然摸了摸头部的发根处,发现确实是干了,发尾处还有点润,不过这样子睡也可以了。
“宫大人,手艺不错,以后再接再厉!”
“谢夫人夸奖,不知有没有奖励?”宫大人凑近了她低声问。
林蔚然睨了他一眼,“你要何奖励?”
宫大人上前揽着她的腰,携手上榻……
后来宫大人一语中地。
林蔚然无数次后悔自己在孕期用脑过度,以致于儿子小小年纪就满肚子心眼儿,她觉得这都和她当初胎教不好有关。
第111章
萧凡被揍一顿并没有完事,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以及家人一直被弹劾,大至纳妾为德行有亏,小至酒后言语失当为修身不严,差点连三岁时穿开档裤有碍观瞻等小事都弹劾了。
真是越来越不像话,直到泰昌帝真发了火,那些世家才消停了。
世家这边是暂时消停了,但对于第二次考核一事,许多考生都是消极应对的。
好好的一个科举改制,弄得怨声载道,泰昌帝也很不是滋味。
因为科举改制一策是萧凡提出的,泰昌帝少不得要垂询萧凡有何良策能改善一下如今的局面。
可萧凡这阵子都被世家们整懵了,加上那科举改制一策并不是他自己琢磨得来的,他哪有什么良策能解决眼前的局面啊。
“宫爱卿,对于如今科举改制造成的局面,你有何良策能改善一二吗?”
泰昌帝并不怎么抱希望地问。一般大臣都不会帮对手或者别的同僚描补他们的错失的,这也是他之前先问萧凡的原因。
宫令箴想起了小妻子谈起这个问题时那惋惜的小模样。
宫令箴不知道林蔚然当时是替他惋惜,是心疼他被蒙在骨里,并不知道他被林昭然偷走了多么重要的东西。
他只以为小妻子会有那样的表情,皆因科举改制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想法,还包含了林蔚然的,以为她为科举改制一策被萧凡他们弄得七零八落而惋惜。
犹豫了半晌,他拿出了一张奏折呈上。
皇帝眼睛一亮,忙让梁东海将之呈上来。
只见奏折上面写着:皇上可下旨说明,将此次科举改制第一科拟为恩科,恩科会加大录取人数,此后三年才再次开科。
而作为科举改制后第一次开科,殿试的试题难度会是大梁史上最低,三年后再次科举就不是这么容易了。
先前进士科与秀才科考了前十的考生,此次重考不糊卷,由皇帝亲自阅卷。
泰昌帝阅完之后,大喜,于是令人将之拟成皇榜,张贴于贡献大门左边。
然后接下来的局势果然如泰昌帝所料,捋顺了。
这些意见考虑了方方面面,将整个消极懈怠的局面都扭转了过来。
听到取士人数会比之前还要增加两成,考试的难度还会降低,并且三年后才能再次科举,而非每年一次了。
听到这些,考生们大多都愿意并且感到庆幸。
只是前面考得好的,比如谢洲之流,他们本来就考到了前十。重考于他们而言的风险很大,谁也不敢保证他们能拿到之前那么好的名次。
如果没有最后一条补充,那么这道标为科举改制的补充说明的圣旨,不过是牺牲极少数人的利益,成全了大多数人而已。
但有了最后一条的补充,这下皆大欢喜,之前进士科与秀才科前十的考生都有机会让皇上直接阅卷,这是多么难得的荣耀与机会啊,也是最真实的检验。
种种举措出来,消弥了考生们的不满情绪,考生们满意了,他们背后的家长世家们自然气就顺了,不再胡搅蛮缠。
听到考生们都回去埋头苦读了,而不像之前那样,流连于酒楼妓院。泰昌帝很高兴。
相似小说推荐
-
好男人操作指南[快穿] (糖中猫) 晋江金牌推荐高积分VIP2019-6-5完结6426955495时恒的工作是救赎。穿梭在各个世界,变成各种渣男,一点点洗白自...
-
原配战无不胜[快穿] (半袖妖妖) 晋江高积分VIP2019-6-12完结2861 5635遍地女配,重生者,穿越者,穿书者,抢夺女主光环和气运,致女主不幸。侯夫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