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男主高攀不起,告辞[穿书] (落雨秋寒)


  “请他们帮个忙。”
  “什么忙啊?”
  他们这些净身官啥也不会,就只会一门给人净身的手艺。宫大人来蚕室找他们这些净身官帮忙,不行,他要想歪了。
  宫大人看着他,吐出了两个字,“劁猪。”
  “劁……劁猪”
  “嗯。”
  好一会,净身官才回过神来,“宫大人,我让张扬去,他就是屠夫出身,一定能干好这活计。”
  他们蚕室只有在先新宫人入宫时,才是最忙碌的时候,平时倒是清闲得很。这会宫令箴要借人,倒也好说。
  文轻丢给净身官一个荷包,让他赶紧安排人。
  等林蔚然得知宫令箴竟然去蚕室找了两位净身官送到庄子上给她劁猪时,一口茶水喷了出来。好嘛,这些猪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了,去势时都用上国家最顶级的手艺最好的净身官了。


第113章
  “这是什么?”
  泰昌帝一坐下,一眼就被青花瓷缸里的豆腐脑儿给吸引了,白白的如同奶子一样,一看就好吃。再一殷,哟,今儿有几道没见过的菜肴呢。
  梁东海道,“是司膳署新上的新鲜吃食,叫豆腐脑儿,好像有两种吃法,奴才都给您备上?”
  “准了!”
  梁东海咸口和甜口的各调了一碗。
  两种口味的,泰昌帝各吃了一大碗儿。吃完之后还有些意犹未尽,但他也知道这吃食就混个水饱,还是得吃一些其他的才能饱肚。
  不过,这玩意儿估摸着太后和皇后她们会喜欢。
  “太后和皇后那边都有了吗?”
  “有了,不过这量也就只够供应您和太后皇后娘娘三位主子了。”梁东海知道泰昌帝的脾性的,所以早就问清楚司膳署那边是怎么安排这豆腐脑儿的了。
  “哦,我还以为这是司膳署那边琢磨出来的新吃食呢。”看这老货的表情就知道里面还有文章。
  梁东海屁颠颠地道,“哪能啊,司膳署那群朽木脑袋,干啥啥不行,连吃都不会做!这豆腐脑儿啊,是宫大人觐上的。”
  有了上次宫令箴进贡青菜的经验,泰昌帝这回倒不是很意外,“宫爱卿真如同我的左臂右膀也。”
  “皇上,您再试试这几道菜,也是宫大人一并进贡上来的。”梁东海指着那几道新鲜菜肴道。
  “哦?”泰昌帝都试了,特别鱼头豆腐汤和炸豆腐,极得他的心。豆干炒肉丝也不错。
  梁东海见皇上吃得满意,决定帮李槐广那老货探一探皇上的态度,“皇上,这不是快到寒食节了吗?李槐广想问问您,今年寒食节的主食用这些豆腐制品来担当如何?”
  “倒也不错。”
  “这豆腐既是他送来的,那他人应该到宫里了,怎么还没见到他人?”
  泰昌帝的话刚落,恰巧此时宫令箴到了。
  泰昌帝看了他一眼,“从谏议院到宣政殿你走了两刻钟?”
  “臣去了一趟蚕室。”
  泰昌帝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答案。
  连梁东海都纳罕地偷瞄了他几眼。
  宫令箴没继续往下说,泰昌帝倒是忍不住好奇了,“你去那地方做甚?”
  “借两人来用一用。”
  去蚕室借人来用?这答案更加出乎泰昌帝的意料。
  沉默了半晌,泰昌帝语重心长地说道,“令箴啊,私自阉割男丁是犯法的。你要使唤太监直接和朕说,朕赏你几个就算了。”
  宫令箴有些无语地看向泰昌帝,“臣借净身官不是为了给人去势,而是为了骟猪。国公府下有一庄子,养了两百头猪,已经三个月大了,该到了给他们去势的时候了。”
  噗,皇帝也喷了,“哈哈哈,你借了两个净身官就为了给两百头猪去势?那两百头猪何其荣幸……”
  宫令箴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的,况且他小妻子也说了,骟过的猪肉好吃,想吃,那就找人骟啊,多简单的事。
  等泰昌帝笑够了,又好奇了,“你为何要给那些猪去势?”那些猪怎么得罪你了?
  “臣听说去势后的猪长出来的肉不腥膻。”
  原来是为了吃猪肉啊,“行吧,等那两百头猪能出栏时,你给司膳署送一头,朕也要尝一尝这经过净身官独门手艺阉割的猪,看看这猪肉味是不是不一样。”
  笑闹过这一回之后,泰昌帝随即问起他送豆腐脑儿的缘故,可见心里还在惦记着这事。
  宫令箴回道,无他,只是国公府今年寒食节的主食都换成了豆腐制品,想送些进宫让皇上和太后等人尝尝鲜。
  泰昌帝从他的话里捕捉到一个信息,这些玩意儿是某一种豆制的。
  “这些是哪种豆制成的?”泰昌帝好奇了。
  “黄豆。”
  黄豆炖羊肉,他是吃过的,炖的时间久了,那黄豆很是软棉,但味道尚可,泰昌帝想不到它能制作出那么多美味的豆腐制品出来。
  要知道这黄豆,也就穷苦百姓会当粮食焖煮来吃,贵族都是不怎么吃的,都是拿来喂马的。
  “朕记得这黄豆是不是产量还挺高的?”
  “产量尚可,主要是不挑地,山地坡地泥沙地都能种。”
  闻言,泰昌帝若有所思。
  “对了,臣还有一件事需要向皇上禀报一声。”
  “何事?”
  “是这样的,臣家里老太君等女眷想于寒食节前一日搭棚子恤贫。”
  搭棚子恤贫?泰昌帝神色一正,“京城里还有很多人吃不饱肚子吗?”
  穷苦的老百姓还是很多的,特别是这个时节,粮食刚种下,吃不饱是很正常的。
  “皇上,是这样的……”
  宫令箴随即将他们国公府的打算,即施粥送药给豆腐脑儿三套善行搭配进行的计划说了,并且还说了吃生水的危害。
  泰昌帝想了想,“先说生水这事,如果确有此事的话,朕会让太医院向民众普及。”
  “内子想开一家百味豆腐斋,让更多人都有机会品尝到像豆腐脑儿,炸豆腐等等的美食。”
  泰昌帝其实挺乐意宫令箴说这些生活中的琐碎之事的,从这些琐碎小事中,他能感受到一些市井的烟火气,也能窥见一丝在他治理下一些市井老百姓的生活。
  买卖买卖,等市集上有了大量的买家。黄豆作为豆腐制品的主原料,需求量必定是剧增的。黄豆价格必涨,黄豆的收益好了,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老百姓愿意种植黄豆。
  如此一来,在改善民生方面,他们就往前走了一小步。
  泰昌帝默默地看着宫令箴,“这次的你们府上恤贫,好好干,不行的话,朕让少府那边拔一笔银子补贴于你们。”
  “谢皇上体恤,臣便却之不恭啦。”
  皇上参与进来也好,不然这个时候搭棚子恤贫,且做的还不是面子工程,总会有些不和谐的声音,他哪有那个功夫和他们瞎掰扯啊。
  如此不贪功,泰昌帝忍不住拍拍宫令箴的肩膀,“你们虞国公府都是好样的,和那些躺在祖先功劳薄上醉生梦死的世家不一样。和朕一起吧,为了咱们大梁的百姓们能吃饱穿暖砥砺前行。”
  连梁东海都不得不感叹,宫大人待皇上之心甚诚。
  瞧瞧,从过年到现在,宫大人都立了多少功了。先是皇上茶饭不思的时候进贡上来的青菜,后来帮忙收拾科举改制的烂摊子,现在又送来了一批豆腐制品解决了寒食节饮食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如果这些豆腐制品作的寒食能让太后娘娘吃了后不生病,那就是大功一件了。
  对了,还有稻谷的新式增产种植方式。加上去年年尾那一段也是,皇上说派出去他就出去了,只为了寻找张国师推算出来的不一定能寻到的宝物。
  瞧瞧,这一件件一桩桩的这都积压了多少功劳了。这些皇上心里恐怕都记着哪。
  那九位上卿大人最好别犯大错,否则的话,屁股下的位子怕是不保咯。
  京城外两百里地,绿水青山,庄户林立。
  虞国公府在此地一南一北置了两个大庄子。这两个大庄子的庄头分别姓木和姓徐,这些庄头都是国公府的世仆家生子,忠心不容置喙。
  这一日,他们例行地按时间给主家国公府送一些庄户的产出。
  两位庄头一起结伴而行。
  路上徐庄头不由得感叹,“果然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朝天子一朝臣。自打大少奶奶嫁进国公府,掌权之后,咱们这庄子不像以前那样,随意的养什么种什么了。”
  这些庄头并不知道,他们大少奶奶是查了帐册,得知了往年他们进上的作物,然后又了解了每个庄子的地貌之后,经过了一番综合考量,才决定让他们加大某些作物的种植。
  他们也不知道,这在他们大少奶奶那里叫计划经济。
  木庄头道,“别叹气了,咱们只是被要求梯田地全种上黄豆而已。你可知羊宝庄被要求今年要多养猪,最少要养两百头猪。”
  徐庄头闻言大吃一惊,“养那么多?可贵人们都不吃猪肉的呀。”
  “可不是吗?但上头下令了,有什么办法。”
  “羊宝庄可是产羊大庄子,每年每月供给国公府的羊都是出自羊宝庄,这下多养了两百头猪,怕是忙不过来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