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回到陈府已经很晚了,潘安也觉得很累,没有再多想什么,便去休息了。
第二天陈家的菜肴很是丰盛,对于陈贞拜师一事,陈家夫妇,姨娘以及陈贞的众多兄弟姐妹都表现出了十分高兴的样子,当然面上是这样,背后怎么想就不一定了。
陈贞从前作为小透明,这两年可是在陈家风头不断,不过上面有陈韬,他也不至于太吸引仇恨就是了。
不过这次确实是意外之喜,陈韬目前也是没有拜师的,他的文采自然高过陈贞不是一点半点,所以说这事得看机缘。
陈父是打算托他的县令四弟推荐一下,想要拜大儒为师不太现实,要是能是个五品官陈父觉得就是烧高香了。
没想到陈贞给了他这么一个惊喜,如今他觉得大儿子拜大儒为师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第69章 放榜
文会结束以后,潘安也没有断了和方永、杜仲的往来,而且杜仲不久后就要启程赶往京城,他们三人约定等到潘安放榜以后就一起吃顿饭为杜仲送行。
王钰和陈贞通过这次文会也认识了不少朋友,不过陈贞最近准备拜师事宜,昨天已经把自己打包到了他师父家里,据说他师父在看了他默出的乡试试卷以后,就觉得他没有必要来看放榜,还是过来和他学画画吧。
白石大家是同进士出身,在功名利禄上没什么追求,最喜游历山水,四处写生。不过同进士也是进士,这个出身指点陈贞绰绰有余。
陈父也是十分开心地在昨天就把陈贞送到了白家。
王钰最近状态有点反常,在文会上交了不少朋友,最近都在忙着应酬,潘安本想着放榜以后把两位好友介绍给新认识的两个朋友,但是目前看来是没戏了。
明天就是放榜日,潘安也很是紧张,不过他爹比他更紧张,前两天四处打听哪里有寺庙,特意跑到山上寺庙去给他求仕途。
潘安看他爹这样也是很感动,这两年潘安回家很少了,基本就是过年的时候在家呆一个月,如今弟弟妹妹都快三周了,想想时间过的真快。
戴上他爹给他求的符,潘安第二天一大早就和他爹还有陈韬、王钰以及他们的仆从一起到放榜地方的茶楼占位置。
郡城的人也是会做生意,这一天在茶楼门口搭了好几个棚子,摆满了板凳,不点菜喝茶不能坐,楼外棚子一个价钱,去酒楼里吃又是另外一个价钱。
而二楼能直接看到放榜情况的临窗位置只接受预约,而且是提前预约交定金,价高者得。
由于当天土豪太多,潘安一行人虽然去的早,也只是在茶棚抢到了位置,一行人点了两壶茶,就花费了不少银钱。
让潘安不得不感叹这位老板的经商头脑。
虽然茶棚人不少,但是目前气氛很是凝滞,潘爹攥着潘安的手直出汗,潘安也被他爹这紧张劲带起来了,感觉整个人都很紧绷。
潘安觉得自己这次还是答出水平来的,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虽然他有系统在手,但是这写诗作赋的天份系统是给不了的。
在府学他就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只能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并且保证基本不会出错,这样同样可以表现突出。
怀着十分忐忑的心情等待放榜,这时候也不忘观察小伙伴们的情况,陈贞已经去白石府上闭关苦练画技,他的成绩就由他哥哥来看了。
此刻陈韬攥着拳头,双眼略微失神的盯着要张贴榜单的地方,显然很是紧张。王钰同样沉默,他这次提前一天交卷,对此基本不抱希望,此时正在发呆,不知道在想什么。
潘安想劝劝他又觉得自己说不拜师没什么之类的,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毕竟拜师真的很有益处,就算拜个只有名头的师父也是不错的,看潘安就知道了。
这时候人群突然涌动起来,然后潘安就听到了敲锣的声音,几个官差拿着两卷硕大的红纸走了出来,瞬间在茶棚坐着的人都不淡定了,三三两两的站了起来。
潘安也是其中之一,他还是只是激动的眼睛随着官差走,他爹已经跑过去了,同时跑过去的还有很多人,瞬间在桌子旁边的只有潘安、王钰和陈韬。
不用官差说话,这些人就自动空出一条路让官差们过去,这些官差应付这种场面很是淡定,张贴榜单有条不紊的,而且乡试张榜之后是会唱名的。
这位唱名的官差嗓门十分大,潘安隔着这么远都听到了他的声音,“乡试第一名,解元,谢道源,徐州府,徽县人士。”
解元一出,顿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喝彩声,潘安就见他旁边这桌顿时汇聚了不少人,个个都在说恭喜谢解元。
潘安见这位谢解元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形貌颀长挺拔,穿着低调,但是不难看出布料的不普通,言谈不俗,行止很有气度,猜测这位谢解元很有可能是如今十大世家之一的谢家的子弟,就是不知是嫡系还是旁系。
就在潘安在那看着谢解元愣神思考的时候,恍惚好像听到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他一把就被王钰抱住了肩膀。
王钰笑得合不拢嘴,“安弟,你是亚元,你中了。”
这声音不小,旁桌的人自然听到了,都看向他们,在看到潘安年纪如此小的时候神色各异,不过这时候没人会扫兴就是了。
潘安被这消息惊的一愣,然后就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嘴角忍不住翘起,虽然极力保持镇定,但是也忍不住激动地抱住王钰,不停地拍他肩膀。
这几天两人间古怪的气氛顿时一扫而空。
这时谢解元也过来恭喜,两人一个解元,一个亚元,顿时成了人群中心点,风头十分盛,许多人过来恭喜。
可惜潘爹刚才冲出去的太狠,一转眼就扎堆到人潮之中,现在还没挤回来。
潘安对于不能第一时刻和他爹分享喜悦有点遗憾。
等到潘爹回来的时候正好念到陈韬,第十一名,也是很不错的名次了,不过有潘安在前,就没引起众人太大情绪。
此时王钰又有些神情落寞,潘安也为好友可惜,王钰可真是被这次的火灾坑了,潘安相信如果王钰能够好好完成试卷的话,以他的文采一定能中的,现如今很可能再蹉跎三年。
果然最后榜单念完都没有他,不过让人欣慰的是他在副榜上,这一旦上了副榜就有了去国子监读书的资格。
而且如果连着两次都能上副榜的话就可以参加会试,不过很多人不会这样做,很多人觉得这样即使考中成为进士出身也不够正统。
不过王钰的策论一半都是临时拼凑,字迹潦草都能上副榜,可见他实力之强,潘安十分为他惋惜。
王钰得知自己上了副榜之后状态倒是好了许多,看样子他之前是连副榜都没指望过的,如今这有所舒缓的样子让潘安安心几分。
陈贞就如他师父所料,无论哪个榜单都没他的影子。看来他提前去了白府学画是十分明智的举动。
潘爹回来之后拽着潘安的手大呼祖宗保佑,整个人精气神都不一样了,潘安觉得他爹现在看他跟看着金子一样,两眼放光。
潘安也觉得如在梦里,他之前是觉得自己答得不错,应该可以中,但是没想到名次如此靠前,竟然是亚元。
其实潘安此次得了亚元还真是有些缘故在里面的。
这次考场失火的事情闹得不小,郡城又离京城不远,这么大的事情想瞒也瞒不住,所以这次主考官以及副主考等被皇帝狠狠斥责了一番。
毕竟出了人命,虽然每次乡试会试有考生病逝都很常见,但是这不一样啊,这是意外事故,好在火势后来得到了控制,没有造成更恶劣的损失。
皇帝这次主要是罚俸禄,没有降官职简直是奇迹了,主考官十分满足,觉得自己死里逃生。
而在这场火灾里他对于潘安的印象十分深刻,毕竟这场火灾可以说是止于他的考棚,对于他当时有条不紊的救火行动主考官印象很深。
潘安的试卷答得确实不错,如果没有意外是在前十名的,不过解元,亚元要决定要通过各位考官共同商量,大家各执一词,谢道源以绝对实力位于第一倒是没什么争议。
但是之后的排名就很难确定了,考官们对于考生的家世也是要有所考虑的,前几名如果都是世家子那是不太好的。
而主考官正好对潘安颇有好感,觉得他的文采虽然说不是顶尖,但是基础十分扎实,书法十分的好,看的人赏心悦目,因此大笔一挥,他就成了亚元。
说来有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
第70章 国子监
潘安一行人赶回陈府,等着官差上门报喜,潘安的停留地当然也是填了陈府,所以一会儿官差会来两趟。
这几天陈府可真是好事不断,陈父陈思邈知道大儿子顺利考上以后就笑得合不拢嘴,和潘爹一起两人互相夸对方儿子,夸完再祝贺,贺完再夸。
陈韬一脸喜气,他是陈家这一辈最先成为举人的,也算十分给他爹争气了。
因为陈韬不仅成为了举人,而且排名十分不错,陈父觉得大儿子成为进士指日可待,但是目前陈韬还没拜师,这次文会也没有得到哪位儒士的赏识,所以给儿子找师傅这件事必须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