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潘安也不是没脑子的,现在是在太守府,人家是太守公子,吵起来栽的肯定是他,强权是不需要讲道理的。
潘安低头撇了撇嘴,向这位胡解元正常行了一礼,“在下姓潘名安,请胡公子慎言,那日的人是在下好友,他并未主动撞胡公子,一切不过巧合而已。”
这话说的已经很客气了,说是巧合就很给这位胡解元留面子了。
不过好在这位既然能成为解元也不是没脑子的人,他刚刚也是情绪不好脱口而出,其实说完他就有些后悔,觉得自己有些失礼,不过他觉得自己是太守公子,身份高贵,也碍不下面子同人道歉,看潘安给了台阶,他就矜贵地点了点头。
“嗯,确实是巧合,没想到我两人这么不巧会撞上,这都是小事,过去了就算了,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贤弟,贤弟好好赏玩,要是有什么事情可以找在下,在胡府我还是可以帮衬一二的。”这话说的也算得体,除却胡解元的态度有点骄傲以外。
潘安觉得和他应付也是心累,准备告辞去找王钰他们。
第68章 文会(下)
不过由于人比较多,而且流动性比较大,潘安转了一圈也没找到相熟的人,想着自己既然来了,不参加活动就没意思了,于是又回了北院,准备和大家切磋一下投壶。
虽然潘安觉得自己现在作诗词的水平还是可以见人的,但是这文会毕竟得临场发挥,他没有急才,让他当场做出一首词律俱佳的诗作他是做不到的,因此潘安还是很佩服那些传说中七步成诗的天才。
古琴他刚刚已经发挥了一段,虽然表现还不错,但是也没有太出彩,毕竟他在上面花的时间不多。
如今能让他感兴趣的就是投壶了,自从在学堂读书开始他就对这项活动报以不小的兴趣,虽然他的投中率都是靠系统作弊得来的,不过要是投不中的话这项活动就没有吸引力了,不管怎样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现在那位乡试亚元已经离开了,如今这里的气氛明显不如刚刚高涨,不过潘安也不在意,他现在投壶的准确率能达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之间,这个投中率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他这次上场很幸运,基本每个人上去都会投十次,有些觉得自己技艺高超的还会玩出花样,例如侧投,背投之类。
潘安投了十次十次全中,算是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投壶算是君子六艺中射的衍生,士大夫宴会必不可少的项目,因此他出色的表现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还因此结识了两位朋友。
他们因投壶结识,不过在投壶上的水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这两位朋友,一个叫方永,今年二十有三,世家子弟,已经是举人,不过这人性格十分外向,还带着几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天真,他投壶技艺简直不忍直视,投十个,十个都没中,改变距离离得近些,投十个,仍旧没中。
于是看到潘安的表现忍不住过来搭讪,想要请教一下技巧。
潘安相信他向不少人请教过,不过目前看来没什么用,有些人总是天赋异禀,在相反的方向。
另外一个叫杜仲,今年十八岁,同样是举人,他的父亲是御医,不过爷爷奶奶都是出身农家,他被爷爷奶奶养大,对农家出身的励志青年很有好感,看潘安和他一样在投壶上颇有天份,觉得很有缘分。
方永和杜仲之前只算互相知道,不过三人离得近,潘安是杜仲之后唯二可以投十中十的,而方永不中的表现被杜仲看到眼中觉得挺有意思,于是三人就这么聊了起来,聊着聊着发现彼此还挺投缘。
“安弟,还有三天就要放榜了吧,你可有把握?”方永这话问的很耿直。
潘安觉得他这次考的还不错,不过他这样认为,主考官不见得和他想的一样啊。
而且能不能中这件事真不好说,毕竟不同的主考官欣赏风格不同,评判标准也不同,所以怎么回答让他有点纠结。
“我觉得我已经考出自己的水平,已尽人事,结果如何,只能听天命了。”稍稍调侃一下自己,他确实是如此想的。
杜仲的情商比较高,他也有自己的关注点,“结果如何放榜就知道了,安弟啊,我听说这次乡试发生了火灾,不少人受伤,竟然还有活活被烧死的。”
潘安点头,确实有当场死亡的,潘安在积极准备救火的时候有听到周围的考生说。
“嗯,这件事情确实很让人遗憾。”然后潘安就和他们讲述了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毕竟这件事情他还是挺有发言权的。
潘安叙事能力还不错,当时也确实惊险,听得两人直吸气,方永属于情感丰富的类型,听得直拍胸口,之后用十分同情庆幸的眼神看着潘安,潘安能读懂他的意思,你真命大啊!
潘安也觉得自己的运气不错,恰好烧到他那里火势被控制住了,而且幸运地他的考棚没被烧塌,他坚强地挺到了最后。
听了潘安的经历,方永十分用力地拍拍潘安的肩膀,“安弟,就凭你这大难不死的运气,这次一定能高中。”
看着方永笃定的眼神,他说自己能高中这还是挺让人高兴的,前面那句就当没听到。
三人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又来到了小花园,不过这次友人相伴,潘安就很有赏花的兴致了,太守很喜欢收集各种花卉,尤其是比较少见的,不见得名贵,但一定要独特。
所以潘安看到了很多变异品种,觉得挺有意思,三人一边辨认植物,一边谈天说地,至于脑海中响起的系统声音,“恭喜宿主获得花卉农艺应用技能,该技能分类在生活模块。”
没想到升级以后探索出新技能还有语音提示了,这倒是挺方便,没有过多在意这个问题。
没想到小花园逛到一半又碰到胡解元了,潘安也是无奈了,他和这位解元还真有缘分。
胡解元显然是和方永还有杜仲认识的,不过看样子也不怎么熟悉,寒暄几句就各走各的了。
就是这么普通,没有世仇,没有旧怨,没有基情,也没有人找茬。
就是有点巧,潘安如此想着。
不过男人间也少不了八卦,更何况这是在太守府邸,他们在北院还看了一场亚元投壶场上碾压解元的戏码。
方永因为性格外向原因很是健谈,就说起了太守的八个儿子和美艳寡妇不得不说的故事,听着就是胡扯,扯得还很离谱。
不过也能听到一些有价值的消息,例如太守姓胡名元尚,据说年轻时相貌十分出众,出众到什么地步呢,许多人把他认成女子,甚至有人在知道他为男子后仍然追求,据说这个有人是皇家子弟。
说起来胡太守的官途如此顺利也和长相有挺大关系,他当年会试第三十六名,殿试之后直接被点为探花,然后就进了翰林院,出来以后官位一直在稳步上升,而且还娶了工部尚书的女儿为妻。
虽然岳父身居高位,很有权势,这位仍旧纳妾,并有多位通房,听说还有外室,颇有些风流名声。
因此他子嗣不少,不过由于他妻子长相普通,所以他的嫡子嫡女相貌大多一般,并不怎么得他喜爱。
这位胡解元也是嫡子,长得很清秀,也能算帅哥一枚,但是和他爹就没法比了,而且他娃娃脸,看着很显小。
不过年纪轻轻就是解元了,这位也很是上进了。
人家的家事稍微八卦一下也就行了,大家都懂得点到为止。
一直到傍晚,这文会还有放孔明灯,猜灯谜等项目,不过夜路不太好走,陈府离着这里不近,陈父觉得已经达到此行目的,因此决定带着几人回去。
回去的路上几人的兴致都不错,可见大家的经历都比较愉快。其中最高兴的就是陈父了,潘安也是上了马车以后才知道。
陈贞今天在文会展现自己在画画上非凡的天份,然后就被白石大家看中了,提出要收陈贞为徒,陈贞能怎么样,哪有拒绝的理由。
可以说是欣喜若狂了,潘安知道陈贞一直对白石的画作很是推崇,这可是当代大家。
陈贞被收徒纵然有运气原因,但也是他实力强劲,不然哪能在一票人中脱颖而出被白石前辈看上。
陈父陈思邈可以说是十分高兴了,儿子有出息他当然开心,这可是当代名家,既然看中陈贞天分,说不准陈贞就是下一个白石呢。
陈贞天性单纯,性格懦弱,确实不适合吃人不吐骨头的官场,这种单纯性子倒是很适合搞文艺,因为心思纯粹,作品也纯粹,这样的人更容易创作出佳作。
潘安很为陈贞高兴,不过他也没忘了好友王钰,在顾及他人感受方面潘安比较敏感,他也看到了在得知陈贞拜师那一瞬间王钰错愕不甘的眼神,后面恭喜时的笑容都有点勉强。
三人中对于拜师这件事最渴望的就是王钰了,而且他也是三人中才华最出众的,可是现在两位好友已经拜了名师,他文会努力表现,与人周旋,处处结交世家子弟,却没个结果,一时就有点想左了。
潘安此时也不好立即劝王钰什么,他深知好友品性,相信他能自己想明白,这种事情也算缘分一种,强求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