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第二天他醒来的时候,只觉得身体松快了不少,身上也是清清爽爽的,除了十分饿以外,就没什么大问题。
他醒的时候他爹就在他床铺旁边趴着,一看就是守了他一天,潘安无奈挠挠头,本以为经过上次院试受凉生病事件他已经痛定思痛好好习武,身体还可以啊,没想到这次也没好到哪里去。
看他爹这样子就是为他担心了一夜,觉得自己没什么事情了,轻手轻脚地开始穿衣服,然后把他爹搬到床上好好睡会儿。
潘永民睡得也是轻,潘安一动他他就醒了,迷迷糊糊地揉了揉眼睛,看着儿子醒了精神不错他也放心不少,“饿了吧,爹去给你热点饭菜。”
看他爹一醒就要给他张罗吃的,人刚醒乍一起来还有点站不稳,他连忙扶住他爹,看着他爹脸色也没好到哪里去,也是熬夜熬的缘故。
潘安觉得他爹这年纪越来越大,也不能老是这么麻烦他,看来找书童的事情可以提上日程了,就是多供一个人吃饭,他如今还是能做到的。
“爹,你别忙了,我没什么事了,出去看看贞弟和王兄,在他们那吃一顿就行了,你看你这脸色也不好,先躺床上睡会儿吧。”潘安睡醒了真觉得自己没啥事了,看来身体素质是好了,也不是第一次考试着凉了,这回睡一觉就没什么事了,确实不像上次还得缓个好几天。
潘永民鉴于潘安上次考试的表现,对于现在他说的话不置可否,怎么也不同意儿子刚醒就出去折腾,于是两人争论一会儿互相妥协,没办法陈家十分周到,一听到屋里动静知道潘安醒了,就送来了饭食。
酒足饭饱又喝了汤药,潘安觉得自己什么病都没有,身体好的不行,只想出门看看好友情况。
他爹看他没事就放了他出门,自己在房里补觉。
第65章 陈家事
潘安出门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他也见到了两位好友并了解到了他们考试的情况。
令潘安没想到的是王钰居然离起火源头那么近,这次被卷进火灾的考棚有七十个左右,他们三个里就有两个人中标,这运气也真是不太好。
而且王钰明显比潘安惨多了,好在他勉强把试卷答完提前交卷了,不过据王钰说他当时争分夺秒,字迹十分潦草,而且当时场面比较慌乱他都不记得后来自己写了什么。
对于此种情况潘安除了安慰好友也没什么可说的了,他俩在这场火灾里一个开头一个结尾,不过他这结尾好歹逃脱了提前离场的命运,王钰这开头的就不行了。
三个人唉声叹气了好一会儿,但是此时再惆怅也改变不了什么,所以三人收拾情绪也比较快,在等放榜的半个月里还是得做点什么,不然老是陷在这种消极情绪里可不好。
正好陈贞的父亲这时候接到了任书,陈父这些年一直没有申请任职就是对会试还抱有一丝希望,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对他来说还是打击有些大,于是现在就将希望放到他儿子上了。
他这次侯缺也是走了不少门路,他弟弟如今是安县县令,任职多年,在安县的根基很深,以他举人的身份也就是□□品的小官了,所以就想着还是去弟弟那里有照应,所以也让他弟弟陈县令帮忙活动了一下,看能不能去安县任职。
而去安县任职的话主要有两个职位,一个是县丞,正八品,一个是县主簿,正九品。
虽然说两个职位中间就隔了和从八品,但是地位就差多了,县主簿就相当于县令的秘书,而县丞基本上就是一个县的二把手了,在现代相当于一县的副书记兼副县长,是县令的副手之,也是地位最高的副手。
对于陈父来说,当然是更想做县丞了,不过这也得看天时地利人和,在他弟弟的疏通以及他的努力奔走下,好在是得到了安县县丞的位置,于是在乡试之后还未放榜,陈家就很有欢天喜地的气氛了。
如今陈父任书已经拿到手,过一段时间就走马上任了,不过身份和以前相比可是大为不同了,不再是白身而是官身了。
而且一上来就是正八品,可以说顶顶不错了,要知道以前潘安在府学中的训导也都是举人出身,但是训导一职是未入品的,连最低的从九品都不是,可见得陈父这次运气不错,人脉没白活动。
这时候陈父也有了一些官员间的走动往来,从前一些他不会参加的宴会也向他递来了帖子。
此时的陈家可以说上下一片欢腾,而且府中最近各院走动十分的多,可以说在表面的不平静下,内里更不平静。
至于为什么,当然是陈父即将走马上任的问题,既然陈父要去安县任职了,他基本上就得长期在安县那里呆着了,除非他升迁或降职,但是他再升就是县令了,有他弟弟这个进士在他也不可能,就算他弟弟走了也轮不到他,所以要是没什么大机缘他这辈子也就是个县丞了。
所以基本上可以确定陈父就要去安县扎根了,但是郡城的祖宅定是要有人在的,按理说陈爷爷和陈奶奶是要在祖宅的,可是如今大儿子和最出息的四儿子都在安县定下,他们一把年纪定是要儿子养老的,所以也会去安县。
所以不用说陈韬身为嫡长子定是要留下的,但是其他人就是走是留就看陈父的决定了。
陈父子女众多,各有各的心思,所以潘安本来以为十分和谐的陈家这两天十分热闹。
陈贞目前作为陈父第二看重的儿子在众人眼里还是很有拉拢的价值的,所以这几天潘安和王钰去找他的时候经常能看到陈贞的三哥、五弟、六妹、七妹、八弟来找他串门,至于九妹为什么没有来,是因为今年只有两周岁。
陈贞对于这事也是不胜其烦,经常往潘安和王钰这里躲。
“哎,你说他们过来找我有什么用,爹又不会听我的。”对于这几天发生的事潘安和王钰都看在眼里,所以陈贞也不避讳和他们聊自己的家事。
对于这些兄弟姐妹的弯弯绕绕王钰比较了解,“你这些兄弟姐妹年纪也不小了,总要为自己打算,安县再怎么好也就是一个县城,哪能和郡城比。”
陈贞摇头,“也不全是想留在郡城的,例如我三哥,他就是想跟着爹去安县,怕爹把他留下来才想让我去探探口风。”
这位三哥潘安很有印象,就是考上童生的时候比陈贞还小的那位伤仲永,曾经差点威胁陈韬地位的那个庶子。
看来还是挺有上进心的,留在郡城或许日子过得自在,毕竟只有陈韬这个大哥在,长辈们都走了,但是没有长辈在很多事情就得靠自己了,跟着陈父去安县,陈父必定会为他们留心差事的,更何况还有亲叔叔在那当县令,现在一个县的县令就相当于这个地方的土皇帝了,权利还是很大的。
所以说吧,这去与留有利有弊,端看自己怎么想了。
说曹操曹操到,这话音刚落,敲门声就响起来了。
“四弟,你可是让哥哥好找,快快开门让我进去,看看三哥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一听就是陈晖的声音,哥三个对视一下,眼神中皆有稍许无奈。
陈贞起身整整衣服,对着潘安王钰叹了口气,就去给他三哥开门,“三哥,你来就来吧,还带什么东西。”
陈晖进门来就拿出了一墨色的请帖,一脸神秘的塞进了陈贞手里,“这是父亲让我给你带过来的,说是这文会有不少文人名士到场,可惜至少得是秀才的身份才行,哥哥是没这福气陪你了,你可以让你这两位好友陪你一起。”
原来是借花献佛,潘安还以为这陈晖为了贿赂陈贞给他说好话下了血本买了什么名贵物品呢。
看他这高兴样子,再加上刚从陈父那里过来,看样子已经心想事成了。
陈贞点头谢过,他这三哥并没有久留的意思,给他送了请帖便走了,让还以为要纠缠一场的陈贞松了口气。
而晚上的时候陈贞就得知了这次要去安县的兄弟姐妹有哪些。说来要随他爹走的有四位,一个就是陈贞的三哥陈晖,还有就是年纪尚小的七妹、八弟和九妹。这里面只有老三是主动要求要去的。
按理说陈贞的五弟六妹和他三哥一样是姨娘所生,他们二人却没有和他共进退。
老五是个自在性子,从小读书就没天分,也不上心,就喜欢吃喝玩闹,如今能有机会离开陈父的管束,自然是求之不得。
而这位六妹,说来还和潘安有点牵扯,说来也只是陈父一时兴起提了一句,要把这位庶女许配给潘安,当时可是把潘安吓了一跳,当场表决心一心只有圣贤书,不金榜题名绝不娶妻,委婉表达了自己目前不想婚配的问题,而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不是潘安能做主的。
在那之后潘安还曾和这位六小姐在陈家回廊偶遇过一回,如今民风比较开放,许多贵女会上街游玩,所以潘安能见到这位小姐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这位六小姐名叫陈依依,由于陈父陈母的强大基因,陈家几个孩子就没有生的丑的,陈依依相貌十分明艳夺目,今年十二岁,初见少女形态,便有两份媚色。
不过潘安初见此女便觉得她性子有些高傲,应是在遇见之前听说了陈父想把她许配潘安之事,看潘安的眼神就像看货物,在估量货物是个什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