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潘安的科举路 (范懒懒)


  没想到这次刘勇待他就比上次热情多了,“安弟,我已经在书房帮你备好纸张了,你安心抄写,若是有什么不便之处就和我说。”
  “多谢勇兄了,实在不好意思让你这么费心。”潘安拱手道谢,这《九章算术》的字数可不少,他得在这呆上两天了,他确实觉得挺麻烦人家。
  “不用如此客气,安弟,你我今年一同参加院试,可是同年,这点小事算什么。”刘勇姿态做得很足,说话字里行间都在拉近两人关系,潘安倒不是相信刘勇会觉得他会通过院试,估计是怎么他也是个童生了,都是人脉资源,刘勇商家出身在这方面比较灵透。
  既然人家这么周到,潘安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于是欣然接受刘勇安排,在刘家这两天呆得比较舒坦。
  他空闲时候就去书店转悠,刘勇好几次提出要陪他一起,都让他拒绝了,毕竟刘勇现在也在紧张备考阶段,他也不好意思耽误人家时间。
  在县城的书店找抄书的活计倒是比府城容易些,字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不过报酬也要低一些。
  他找到了一家给的报酬最高的,还是抄带插画的书,抄一本220文,别家都只给200文,也是这家是县城最大的书店,对质量要求高些。
  县城的纸张也比省城便宜些,这样刨除成本虽然比在府城挣得少,但是也没少太多。潘安还是很满意的。
  敲定了抄书事情,和老板约好一个月来送一次抄本并且结一次账,这时候潘安的《九章算术》也差不多抄完了。
  临走前刘勇把他送到门口,还与他说了一事,“安弟,再过半月将会在云鹤楼举办一场文会,来的都是本县的童生,到时你一定要来,听为兄一句,读书不可闭门造车啊。”
  这个道理潘安倒是懂,他倒是想交流,这不是没接触到愿意与他交流的人,刘勇这个提议他倒是有些兴趣。
  既然刘勇说都是本县童生,那么这个文会定然还是有些可取的,毕竟考上童生了,大家的目标都是秀才。
  不像潘平那隔三差五的同窗交流,你和一群不学习,没共同目标的能交流出什么,就剩下玩了。
  于是,潘安欣然答应。


第17章 新技能
  潘安这次去县城也不光只去转了书店,他把各种类型的店铺都挑挑捡捡地逛了逛,倒是有了些想法。
  他家是肯定不能做生意的,毕竟被定性成商户对于潘安两兄弟的仕途不利。所以就只能钻钻空子想办法了。
  潘安回到家中后就去山脚下转悠,对着一地的草开始念念叨叨,“哎呀,这个叫什么来着,车前草,原来我家后大坝那地上全是,这儿也遍地啊,我记得是个中药材。”
  “这里蒲公英好多啊,这个也是中药材,我还沏过水喝,可以预防乳腺增生。”潘安一脸认真回忆前世,这些药材怎么炮制呢,这他还真不知道,能知道这两种是中药他觉得自己常识还不错。
  不过学习机也是终于给力了一把,没枉费他在这冥思苦想,当他点开晋江学习机,123告诉他生活模块出现新技能,学习机正在升级。
  潘安松了一口气,就看出来的是什么技能了,希望不会让他失望,回去时候脚步就轻松了许多。
  等回到家他背了一会书,在123说升级结束后再次打开系统,第一时间点开了生活模块:
  烹饪(熟悉):8%
  植物鉴别(入门):1%
  潘安看着这百分之一在思考,生活模块和才艺模块的进度与掌握状况的对应不好判断,这植物有那么多种,不可能他念了两种就到了这个进度,估计是还有以前的积累,毕竟他前世上大学学过植物学,树木学和花卉学,还是认识不少植物的。
  再点开抽奖转盘,看到果然又多了一个红格子,而格子里面的东西让他十分激动,经过这么久摸索,她也看出来这抽奖转盘是根据宿主目前的需要来放置抽奖物品的。
  多的那个红格子赫然写着:
  药草鉴别与炮制(入门):50%
  这时候潘安就开始琢磨了,他又点开了知识模块:
  三字经(精通):5%
  千字文(精通):3%
  百家姓(熟悉):65%
  弟子规(精通):2%
  孝经(精通):57%
  幼学琼林(精通):1%
  大学(熟悉):100%
  中庸(熟悉):100%
  论语(熟悉):100%
  孟子(熟悉):100%
  诗经(熟悉):100%
  礼记(熟悉):94%
  周易(熟悉):100%
  尚书(熟悉):100%
  左传春秋(熟悉):100%
  潘安现在手里有一瓶初级强化水,一瓶中级记忆强化水,还有一次抽奖机会。
  这时候潘安就开始想怎样快速得到更多的抽奖机会,首先要把礼记释义背完,因为潘安目前为止都是机械背诵,从没好好融会贯通,所以一直没到精通,背完之后就得好好看书结合释义来理解,毕竟院试要考经义。
  经义有点像简答题,让你根据几句从四书五经中拼凑起来的句子来做小作文。,不过只有二三百字即可。
  所以要把目前所学的书本都好好再理解一番,启蒙书籍比较容易理解,他打算先把启蒙基本书籍用几天时间看一看,先刷出几次抽奖机会,这样要是能得到药草鉴别与炮制,他就先试验一下看能不能卖给药店,这样对家里就是个收入来源了。
  这样想着他就十分有干劲,启蒙书籍还是很好理解的,就从最基础的三字经开始吧。
  于是潘安就用了一瓶初级强化水,在理解其他书籍的同时也抽出一些时间背礼记释义,正好他在抄书,也能提高书法和水墨画的进度提高速度。
  不知不觉十多天就这么过去了,这一天就在潘安十分欣喜终于把启蒙的六本书都好好理解,融会贯通,并且把礼记释义背完了以后,姑父钱贵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周秀才又开始收学生了,说起武安县的秀才,基本上每次院试基本能出两三个,但是也有没什么好苗子,一个都出不了的时候,可想武安县一共能有多少秀才,这些秀才各个年龄段的都有。
  按理说今年是乡试年,八月初九乡试就在郡城举办,乡试每隔三年才有一次,几乎每一个有志科举的秀才都会参加,在这时候收学生的秀才一定是放弃了。
  这位周秀才潘安曾经和潘平一起在他那里学习过一阵子,不过时间不长,因为周秀才今年五十四岁,身体又不是很好,在他们去他那学习了刚两个月,周秀才就病了,于是他和潘平再次辍学。
  看今年周秀才在这时候收学生,看样子就是放弃继续科考了,毕竟他也是爷爷辈的人物了,他的大孙子今年六岁,到了启蒙的年纪,听说甚是聪明伶俐,看来周秀才是想赚些钱培养孙子了。
  周秀才一年的束修要二两银子,比起以往收学生的秀才要贵了一些,但是想去的人可是不少,毕竟现在县城就这一个秀才收学生。
  潘爷爷爷爷听了姑父带来的消息,当即就决定要送潘平和潘安去读书,虽然潘家现在还欠着姑父一些钱,但是这不是外人嘛,先不急着还。
  前一阵子大伯潘永贵刚刚接了一笔活,这次的主家好说话,听说潘家现在急等钱用,而潘永贵的手艺信用都没得说,就把工钱先预支了,大概要做一个半月的活计,支付了二两银子的工钱。
  再加上潘安把他在府城抄书挣得钱留了三百文给张氏,毕竟女人嘛,都爱攒个小金库,手里有钱才不慌,他比较理解他娘,留着改善下他们伙食也好。
  剩下的钱就交给了潘爷爷,毕竟家里情况不好,他能出份力也是好的。
  潘爷爷用手指敲着桌面,估计是在思考潘平潘安该读多久,毕竟这钱不多。
  “这样吧,大柱二柱都先交半年的束修,等家里有了钱再交以后的。”潘爷爷显然有自己的考量,潘安年底院试,潘爷爷显然也在惦记着攒些钱。
  其实潘爷爷刚刚在心里寻思让潘安一个人去读,毕竟潘安年底考院试,而潘平明年二月才考县试。
  不过他又想了想,觉得潘平通过县试府试成为童生的概率可能比潘安通过院试成为秀才的概率大一些,不过也不一定,于是潘爷爷仔细想了想,觉得还是得两手抓。
  而且这事得表现公平,不然老二老三家不满意闹起来可让人头疼。于是他就干脆两人都去,先上半年看看。


第18章 亲事
  “爹,这大柱二柱马上就要去县城读书了,得做一身衣裳吧,不然会被人瞧不起呢。”二婶王氏显然还惦记着潘安买回来的三匹布,那些布自从带回来后还没动过,这时候过年都不见得能穿上新衣服,显然这三匹布要是不提得存好久。
  王氏一说做衣服,屋子里几个女孩的眼睛也亮了,毕竟她们都知道有一匹是粉色的,男人做衣服不可能用这个颜色,周氏王氏和张氏这个年纪也很少穿这么嫩的颜色,显然她们比较适合。
  于是三个女孩眼巴巴地瞅着潘爷爷,潘爷爷点了点头,看了看一屋子的人,显然在估量这布怎么用。
  一匹布大概能做十身衣服还有富余,现在孩子们大了是得有体面衣服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