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金推完结+番外 (痒痒鼠)


  后来的各朝各代统治者都发现了,这个方法对于皇家笼络天下文豪大儒的方便之处,因此基本上都延续了唐太宗亲自设定的这些尊师礼节。
  只是随着君权的不断集中,官场上开始越发的讲究起“天地君亲师”这一套规矩,“君”在“天地”后,“师”在“君亲”后。所谓的尊师重道对于皇家而言,基本上就是流于表面了。
  到满人入关后,虽然大多数都沿袭了前朝制度,大力推广和学习儒家文化,尤其在前朝兴盛的程朱理学。但是满人统治者跟着汉人大儒学习是一方面,教导皇家阿哥如何治理天下,当差办事甚至防备,领导汉臣又是另一方面。 于是皇家的老师们就变成了类似于辅佐阿哥们的“臣子”,“幕僚”这一类。
  比如康熙皇帝对于小太子的教育,因为不放心汉臣大儒对小太子的教导,怕小太子“移了性情”,儒家文化最重要的四书五经这一块,都是他在这几年里,每天挤出一点时间,亲自给小太子讲解授课的。
  现在他觉得太子性情已定,该学的地方也都学的差不多了,才给小太子安排了两个忠于满清朝廷的汉臣做老师,向天下人尤其是汉人们表示一下,满清统治者对于尊师重道这方面的重视。
  小太子来到无逸斋的时候,大阿哥和三阿哥还没到,打开书本,先把昨天皇阿玛讲解的经义复习一遍,再把后面要学的内容背背,一早上的时间就匆匆的过去了。
  小太子再次感激自己“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的能力,否则这么多书,不说都背出来,光是每篇的一百二十遍熟读,都要花好多好多时间。
  怪不得各类历史记载中对于康熙朝“胤礽太子”的描述都是非常同情,唏嘘不已的语气。
  打五岁起,每天4点不到就起床,晚上6点才结束学习,中午的休息时间也是非常短。就这样,长大成人后在代理监国,处理大小繁琐的政事,主持各种的祭祀封赏仪式的同时,还是要不断的学习。
  从小到大这么拼命的去做个合格的大清太子,最后却是不光被自己尊敬崇拜的皇阿玛猜忌防备,更是被兄弟们合着伙拉下了太子的位子,落得个圈禁到死的下场。
  虽然这其中也有“胤礽太子”自己的性格原因,尤其后期在各种压力下变得愈加暴躁偏激,结党营私的时候,确实有点儿像后世医学中,精神病症中的“人格分裂症”。但是总体上,康熙朝“胤礽太子”的整个人生,还是让无数后人们每每提到这些明君们的太子们的时候,都为之叹息不已。
  小太子把昨天晚上准备的那个小匣子交给康熙皇帝,没去关注康熙皇帝看到《标点符号使用说明》的惊喜表情,郑重的提出他要面见施闰章大人,商谈让他出任女子学院协理的事情。
  还有就是要提醒这次去拜访四位先生送手表礼的官员们,最好能说服几位先生们的学生或者思想学说的追随者们,进京做馆讲说,尤其是女子学院。
  小太子觉得这些事儿很重要,康熙皇帝却是觉得无可无不可,自是满口答应下来。
  此刻他已经没有了,因为昨天和阿茹娜格格的谈话一夜噩梦连连,萎靡不振,强打精神的模样。捧着那两张纸双眼发亮,如获至宝,在心里不停的琢磨着,怎么利用这个标点符号去打击一下汉人们,在历史文化传承上的优越心理,树立满人不再是“蛮夷”,更是博学多才的形象。
  毕竟小太子目前折腾出来的这些,包括蒸汽机和除尘机,哪怕这些东西对于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是方便实用,于国于民都着有大大的好处,也都只是“奇术巧技”。属于“士农工商”的中第三位的“工”,暂时还看不出来对于社会的统治阶层士大夫们有什么实际的影响。
  可是他现在手里的这个标点符号,却是实实在在的关系到天下士大夫们读书写作的大事,康熙皇帝当然不能以等闲视之。
  至于刚刚小太子和他解释的,这是后来无数东西方文豪大家的智慧结晶等等,康熙皇帝才不理会。他只知道这是太子孝敬给他这个皇阿玛的就好。反正太子这个天赐的小金童是他儿子,是个满人,这是不会改变的事实。
  ···只能庆幸小太子不知道他尊敬爱戴的皇阿玛这无比赖皮的想法儿。当然,以小太子对康熙皇帝“帝王性格”的了解和他那寡淡无波的性子,即使知道了也或许只是皱了皱眉,就丢过手不做理会。
  早膳过去,康熙皇帝去上朝,小太子则是回毓庆宫做拜师仪式开始之前的各项准备事宜。
  刚进毓庆宫,春兰姑姑就来向胤礽禀告,她亲自伺候着四阿哥和五阿哥梳洗收拾妥当,用完早膳,两位阿哥爷都很懂事,吃的也挺舒坦。膳后又亲自带人把他们送到慈宁宫交给苏沫儿姑姑。
  胤礽点了点头,春兰姑姑做事他是放心的。随后就在宫女太监们的伺候下,开始换上内务府特地为了他这次的拜师仪式准备的学生服“大清太子青衿”。
  说实话,内务府织造处的各位裁缝,这次真的是煞费苦心,超长发挥。
  这件学生服不光有让康熙皇帝和满清大臣满意的一些特色明显的满族服饰元素,又有小太子《冬装》一书中的新式服装味道。关键它还能让那些天天叽叽歪歪的汉臣们也喜欢,一看就知道太子殿下这是要拜师进学了。
  瞧瞧这件我们儒家读书人的“青衿”,在太子殿下的身上多儒雅俊秀,比我家那小子穿着好看多了。
  九点整,太阳又大又圆的挂在大清东方蓝蓝的天空上,几朵零散的白云在一阵阵西南风轻轻的吹动下,聚了又散,散了又聚,玩的是不亦乐乎。小太子这边的拜师仪式也正式开始了。
  文华殿院内两旁,宫廷乐队敲起了编钟,建鼓,奏起了埙、箫、笛、琴,庄重雅致的《中和韶乐》徐徐响起,玉振金声,天地同和。
  胤礽在康熙皇帝的鼓励下,在文武大臣,宗室勋贵们沉默的注视中,神色平静,步伐匀称的跟随着礼仪官走在去传心殿的青砖路上,那里是明清两代皇帝每次举行“经筵”前祭祀孔圣人的地方,也是今天小太子行拜师仪式的地方。
  张英和李光地两位老师分别候在孔子塑像的两侧,看到胤礽面色镇定的款款迈步而来,都在心里点了点头。在胤礽动作迅速的避开他们的君臣之礼的时候,更是十分满意。
  小太子整理一下自己丝毫无乱的衣冠,又在礼仪官端到他面前的水盆里洗了洗手,最后才到儒家圣人孔子的香案前,认真肃穆的上香,动作标准的鞠躬行礼。
  三炷香完毕,接着就是三献礼。初献是一段黄色的丝绸和一尊春秋时期的酒杯,礼仪官将这两样供奉到香案上后,开始宣读并供奉祭文,小太子和殿内众人紧跟其后,对着孔圣人的塑像五鞠躬,开始一起唱诵《孔子赞》。
  后面的亚献和终献都是献香献酒,分别由礼仪官将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再来两次和初献相同的程序。
  因为此前在小太子的要求下,取消了时下读书人拜师的时候,由礼仪官唱诵《朱子训学》那一段儿,因此给他们节省了不少时间。礼仪官直接奉上康熙皇帝给小太子准备的两份束脩,让小太子分别敬送给张英,李光地两位老师。
  这也就是天下读书人拜师,不管是皇太子还是州县地方上的学子们的通礼,“帛五匹、酒二斗、修(肉干)五脡;州县学生仅须奉帛一匹,酒与修则相同”。
  张英和李光地两位大人接过了小太子的拜师礼,又喝了小太子双手奉上的敬师茶,就开始了他们的“师傅训话”阶段。小太子恭敬的站好,肃着手认真的聆听师训,然后又双手接过两位老师回赠给他这个学生的礼物,两套笔墨纸砚和四书五经。
  到了此时,这个耗时两个小时的拜师仪式基本就是完成了。
  小太子在礼仪官的引导下从传心殿侧门转出来,就听到整个文华殿里,满汉大臣们此起披伏的恭贺康熙皇帝“家有好儿初长成”的声音。当然他的皇阿玛此时是满脸的“谦虚诚恳”的笑容,乐呵呵听着一位又一位大臣的捧场之词,照单全收,来者不拒。
  

  第63章 电

  接下来的拜师宴中, 康熙皇帝更是按奈不住的兴奋,把大臣们和宗亲们敬的酒也都给“照单全收, 来者不拒”。
  平时庄严雄伟的乾清宫今儿个真的是烟火气十足。正殿前方,宫廷乐人和舞者在宽阔的院落里载歌载舞, 意气昂扬。殿里宴席上的大臣们也都是找自己相熟的官场好友,几个一伙的聚在一起谈笑风生,你来我往的敬酒,整个乾清宫都是气氛热烈,热闹非常。
  三十二名宫廷舞者装扮成野兽,戴着黑黄各半的丑面具,眉目传神, 形神兼备的做着跳跃撕咬等各种动作,就好象真正的野兽在森林里大发威风一样。
  另外八名扮作猎人的舞者随后也依次出场,他们的身上都携带弓箭, 踩着高跷,骑着假马, 动作发扬蹈厉, 矫若游龙。其中一名猎人率先发箭, 弓弦响处,一只“野兽”轰隆一声,倒在地上。其余的“野兽”纷纷俯卧在地, 一副害怕驯服的姿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