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金推完结+番外 (痒痒鼠)


  有她带着几个女娃儿做事,康熙皇帝确实可以放心,虽然他本来是想劳烦自己的郭洛玛麽给帮忙照顾孩子们的。
  但是对于自己的两个女儿,康熙皇帝却是有点儿犹豫。毕竟“抄写房”是在宫外,这皇家格格每天出入宫门到外头? “要问过三格格和五格格的意思先,还要征得太皇太后的同意才行。康王妃那里也是,需的先问过王妃本人的意愿。”
  “阿茹娜明白。皇上请放心。”
  胤礽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要落下了,想着阿茹娜格格肯定是有不少话要和康熙皇帝单独说,就开口道:“皇阿玛,儿臣答应了四弟和五弟,今晚接他们去毓庆宫陪伴儿臣。时辰不早了,儿臣先告退,到慈宁宫去接弟弟们。”
  “恩,去吧。” 康熙皇帝摆了摆手,他确实是有事情要和阿茹娜单独正式的谈谈。
  御书房里,康熙皇帝和阿茹娜格格面对面的坐着,“下个月初七仁孝皇后和孝昭皇后的梓宫正式安葬进景陵,朕会安排你和太子一起给仁孝皇后行礼磕头。”
  阿茹娜格格面色凄然,眼睛瞬间就红了,她这两辈子,都没有那个福气得见亲额娘一面。“我今儿个本想拜托太子殿下替我给元皇后多磕几个响头。谢皇上给阿茹娜这个恩典,可以再看一眼元皇后。””
  “太子二哥,胤禛今天要认得字都会了,胤禛要听那个童话故事。” 四阿哥胤禛委屈的看着自己的太子二哥,难得的太子二哥有点空闲时间陪陪他,他不想在毓庆宫做功课。
  一傍的五阿哥胤祺也是眼巴巴的看着太子二哥,四哥下午和他说过,要磨着太子二哥给他们讲童话故事。
  小太子无奈的笑了笑,就知道你们要听童话故事,还好他早有准备。于是小太子满口答应两位弟弟的要求,“好。太子二哥答应你们。现在先去用点膳,然后乖乖的梳洗,收拾妥当上床,太子二哥让小李子公公给你们讲《卖火柴的小女孩》。”
  “小李子公公已经把童话故事的背下来了,讲的非常好,比太子二哥说故事好听多了。”
  胤礽知道实在是没有讲故事的天赋,语气平平淡淡的,毫无起伏。可是自从上一次给三阿哥和四阿哥讲过之后,这小哥俩就念念不忘的想着下一次。于是胤礽就抽时间写了几遍下来,好在是童话故事的篇幅短,字数少。
  小太子安排一个识字的侍卫教会了毓庆宫的小太监们,并且让他们都试一试,看谁最有说书这方面的天赋,好准备下一次讲给弟弟们听。没想到居然真的让他在毓庆宫发掘了一个讲故事的天才。
  小李子公公不光是能把故事本身讲述的声情并茂,让人身临其境。更难得是他还会一些口技,可以把故事里面的各色人物们和各种动物们发出的声音,都摹仿的惟妙惟肖,跟书里的人物现身说话一样。
  

  第61章 电

  带着两个弟弟简单的用过今天的最后一顿饭, 胤礽安排宫人们伺候他们梳洗上床,又吩咐小李子公公开始准备讲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此脱身, 自己坐在了毓庆宫的书房。
  他要好生想想,怎么把昨天他和皇阿玛提到的那四位先生给请到京城, 做镇女子女院。哪怕是四位先生都不愿意亲自来京城,他们能推荐一位学生,或者当世的哪位继承他们思想学说的文人也好。
  既然黄宗羲能安排他的学生万斯年先生来京城参加《明史》 的修订,当是大局观非常强,非常理智的一位当世文豪,让他再安排个学生来女子学院讲学,应当并不难吧?小太子摸摸鼻子, 心里实在是没有底气。
  当年满清和前朝的战争旷日持久,死伤无数,实在是太过惨烈, 对于这些心学大家们的身心伤害都很大,尤其是王夫之老先生。他的全家人在战争中到处流浪, 天灾人祸之下损失了七七八八, 血亲所剩无几。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 胤礽并不想去打扰这些先生们现在安稳宁静的晚年生活。
  可是当前朝野之间都极尽的推崇的程朱理学,小太子承认这个学说有很多优点,但是它里面的那些“存天理, 灭人欲”,“三纲五常”等等说法对于当前的社会发展,尤其是对这天下的女子, 危害实在是太大。
  小太子想舍弃掉它的这个部分,只选取其优点。就需要和他对立的心学大家们的支持,比如王夫之先生,顾炎武先生以及他们的思想学说追随者们。他们若能站出来,建立系统的教学材料,教授天下学子,进而影响这“八股科考”,才是上上策。当然,心学的理论也不全然都是优点,也需要舍弃一部分。
  润润笔,胤礽在纸上写下一行字:华表或者祠堂和拜访万斯年先生。
  华表或者祠堂,胤礽想的是把他们建设在扬州,表示当朝政府对当初“扬州三日屠”的后悔和歉意,以及现在要民族大融合,慢慢的消除民族等级制度,共建大清帝国的决心。但是这个估计皇阿玛目前不会答应。就算皇阿玛答应了,八旗旗主们也会极力的阻止。
  划掉“华表或者祠堂”,另外想办法去缓和民族矛盾。小太子开始考虑拜访万斯年先生的可行性。
  想了好一会儿也想不出来怎么去拜访万斯年先生,真是好生的纠结犹豫,他怕万一把万斯年先生给惹恼了,一气之下回了南方讲学,那他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还是找机会先问问大学士徐文元的意思吧。于是这一条也画个叉。
  想到万斯年先生在修订的《明史》,再想到皇阿玛在修订的《大清律》,还有明天的拜师仪式,小太子灵机一动,刷刷的,把后世二十世纪到四十世纪的人们,通用的标点符号给具体详细的写了下来。
  古华夏在汉代以前,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那时候的人们对于文献资料的理解出现了很多的偏差,甚至对于一个句子都有了相反的解释,读书写字都非常的不方便。于是到了汉朝时期,就出现了简单的符号,比如用于断句的竖线,横线,下勾线,顿号这些。
  到了宋明时期,读书著书中需要用到的符号基本完备,出现了密圈,密点,大小圈圈等等。只是不够系统完善,在实际使用中也不是很方便简洁。而且因为每个读书人写字看书的习惯不同,对于标点符号的使用习惯也不同,因此这些符号的具体意思并不统一。
  尤其是遇到好的文章的时候,满篇的密圈,密点,大圈圈,小圈圈等,极为妨碍看书人的心情。胤礽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也都是先在开头写下几句说明,大圈圈什么意思,小圈圈什么意思,等等,非常的麻烦。
  简化和统一标点符号,是有必要在大清境内广泛推广的。小太子把写好的纸张吹干,放在一个匣子里,打算明天送给皇阿玛和两位师傅,作为附加的拜师礼。也是让他们帮忙参详参详,根据目前在使用中的标点符号情况,看看有什么需要修改或者补充的地方。
  考虑到四位先生就算肯答应派学生来京城也是远水不解近渴,而且,就算他们来京城估计也是和万斯年先生一样,坚持不领官职不拿俸禄。
  所以小太子急需一位能认可大清女子的才华能力,同情他们的不平等遭遇,还能认识到程朱理学不合理之处的文官,来协助苏茉儿姑姑处理女子学院的各项事宜。
  哎,本来这个事情应该是皇阿玛和满朝文武要烦恼的,可是小太子真怕他们又选了一个“汤斌大人” ,到女子学院教授那些女孩子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嘟嘟,搜索康熙朝初期的所有文人资料,我挨个的看看。”
  “好的,主人。” 随着小太子的身体变好,嘟嘟的体型也变的明显了很多,鱼尾上的鳞片一片片的分明,闪闪发亮。听到小太子呼唤它,开心的甩了甩自己的鱼尾巴。
  在程朱理学风行天下,遵循明朝体质“八股取士”的大清朝,要找到想要的人,真的是很难。小太子看过一个又一个文豪大家的资料,终于找到了两个符合心意的。
  戴廷栻,在康熙十九年,也就是去年“被迫”赴京参加了“博学儒”科考试,目前在山西闻喜县做训导大人。而且他还与顾炎武先生交好,擅长书法,尤其在散文方面的造诣,广受赞誉。看资料就觉得戴先生真的挺合适,如果他愿意来京城做事,应该是一位很好的书法和散文讲师。
  施闰章,不光是同情被父母抛弃的女婴,积极营救,还筹措资金在他管辖的地区办学做教育事业。在康熙十八年,也就是两年前,参加了“博学儒”科考试,名列二等第四名,被授于翰林院侍讲的官职,负责纂修《明史》。施大人居然在京城,太好了,就是他了!
  胤礽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人,心里高兴的同时,也对这个“博学儒”科考试产生了兴趣。
  “博学儒”科考试就是“博学宏词科”简称词科,在唐朝开元年间首创,也称宏词或者宏博,主要是用于考察天下文人的真实才华。它也是属于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之一,是在科举制度之外,发掘和笼络全天下饱学之士的另一种手段。
  参加考试的资格要求很低,非常的空泛,不管是秀才还是举人,也不管是已经出仕做官的官员,还是闻名乡里的大儒,只要有各地督抚大人的推荐,就可以直接到京城参加考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