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金推完结+番外 (痒痒鼠)


  作为历经前朝和大清两个朝代的老一辈江南文人,那一个心里不是痛苦纠结,满腹的心酸无奈?
  出仕大清朝廷,对生养自己的前朝愧疚不安,觉得有负于“忠义”二字,可是不出仕,眼见着这些年朝野震荡,民不聊生,又如何能真正的不问世事,安心的躲在乡间老家,离群索居?
  现在姑父能首先打破无奈僵持的局面,让他的三个亲传弟子作为江南士林的代表,进京讲学任职,真的是非常的难得,非常的伟大。姑父这些日子,也不知道是这么样的伤心悲痛,在他养母王老夫人的坟前愧疚哭泣。
  明明是前朝的多年不作为加上天灾人祸,战败引起的时代变迁,却苦了他们这些老百姓。可是世事已经如此,他们除了接受又能如何?更何况现在还有一代明君的康熙皇帝和关心各民族子民的太子殿下。
  如今天下难得的太平,眼看着老百姓就要上安稳的好日子了,他只希望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国家和老百姓做点儿贡献,祈愿这片华夏大地再无战争,海晏河清。
  从往事里面回过神来的徐元文大人收拾心情,继续讲说,“当太子殿下得知,不管是做他的老师,还是来京城学院讲学,几位先生都是严词拒绝,也没有派学生随着进京的时候,还特意宣过公肃,亲自确认。”
  “本想另辟蹊径,通过公肃和绳祖兄请教问题,也因为当时绳祖兄的犹豫不决,没有及时的收到回复。太子殿下吩咐人传话给公肃,说既然几位先生志不在此,他不会再强求,请几位先生保重自身,安心的过日子就是。”
  “可是太子殿下虽然年龄尚幼,却很有主见。先是在拜李光地,张英两位大人为师的仪式流程中,硬是取消了唱诵朱子训学的那个环节。”
  “又在这几个学院的授课方面,选派了几位西洋讲师讲授西方语言,更是因为没有找到他心目中合适的经学讲师,直接就没有设立专门的四书五经科目,尤其是在女子学院,只讲解律学,算学这些,着重培养女子医学科。”
  “开办学院不教授四书五经?”王启之直接坐不住了,刷的站了起来,在屋里踱步沉思。
  其中几位常年跟着顾炎武先生和黄宗羲先生碾转各地讲学,见识非凡的饱学之士也都是面色庄重,沉默不语。
  怪不得熊老大人他们会沉不住气,去贸贸然的弹劾已经深得民心和帝王宠信的太子殿下。
  眼见着东南沿海因为海禁开放,几个大港口也都快建设完毕,沿海的海外贸易谁都可以看到这是要大发展了。
  而今年春闱过后,被取中的工科学子已经到京,准备应对接下来有工部,户部直接进行的考察。在工科,商贸大发展的时候,儒家的四书五经课程,居然在新办的学院里面直接给删减了。
  太子殿下本人是明摆着厌恶程朱理学那一套,当今皇上是明摆着宠爱太子殿下,还亲自给太子殿下成立了现在已经闻名天下的“玩具处”。
  熊大人他们身在朝堂,身为天下程朱理学的文人领袖,看到这种情况,能沉得住气才怪。
  当然,他们先生也是天天的批判“存天理,灭人性”的程朱理学,说它就是个假道学,实为“佛家禅学”却来冒充儒家经学,不配称为治国救世的传承文化。
  更何况太子殿下这满打满算,是七周岁了,老百姓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熊大人他们估计都在想,依照太子殿下这一年来对于工科,器械方面的喜爱,将来他登基上位后,岂不是要大肆的抬举墨家和墨家匠人们的社会地位,使劲的打压程朱理学和保守派士大夫们?
  徐元文大人岂能不明白好友们的想法?现在朝堂上保守派的士大夫们也都在担忧这个问题。“目前朝堂上的情况就是这样,刻不容缓,一触即发。礼部把几个学院开学典礼的流程,送给皇上批示。”
  “公肃昨天和礼部一位好友打听到,这次的开学典礼仪式上,也没有朱子训学这一段,儒家单拜孔圣人,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道家老子等等却都在列。”
  “公肃真担心,开学典礼能否顺利举行。”
  文平之最先恢复冷静,以当今皇上万事求稳,思虑周全的性情,应该不会这么直接的,一点儿不给天下的读书人留脸面。
  “此举可是太子殿下的意思?要恢复秦朝“焚书坑儒”以前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徐元文大人更无奈了,他想到有一次太子殿下在批阅他写的折子的时候,嫌弃他话多啰嗦的事儿。“据公肃所知,太子殿下确实是比较推崇法家和墨家。而且皇上已经在教导太子殿下如何批阅奏折。”
  好嘛,那也就是说,太子殿下直接按照自己好恶分明的小儿想法批复了奏折,然后当今皇上疼爱儿子,也就顺水推舟的同意了。
  文平之看了看师兄弟们,让他们稍安勿躁,“公肃兄,先生他经常说“天下一家,文化天下,天下四维,兴利天下”,“天下人教天下,天下人治天下。”
  “愚兄这些年来观察太子殿下的行事,很有先生说的“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富国利民”的品格儿。只是愚兄还是想要公肃一句准话。”
  “平之兄但请发问,公肃知无不言。”徐元文大人见老大哥文平之一脸严肃,也跟着端正神色。
  “好,愚兄就直接问了。请问公肃,当今皇上和太子殿下,可是要坚定不移的实行“富国利民”的大变革?”
  一时间,屋子里静若寒蝉,三双双眼睛齐刷刷的看向徐元文大人,屏息静气的等着他的答案。
  徐元文大人沉思片刻,满脸郑重的慢慢说道:“据公肃个人观察,皇上确实是有这个意思。”
  华夏大地的有识之士们都知道,从上到下坚定的大变革,和一时小打小闹的变法运动是两回事儿。
  像前朝的张居正大人主持推行的专门针对时弊的变法,为何会昙花一现,没有长期的实施下去?
  不就是因为在张居正大人意外去世后,当时的万历皇上不光没有魄力,弹压住那些反对变法的保守派和激进派,还耳根子软的听信谗言抄了张大人的家底子?
  他们这些随时准备以身报国的文人志士,怕的不是皇上想要削弱士大夫们的权势地位,给老百姓谋福利,强国富民;当然也不怕自己将来和秦国商鞅的结局一样,把这一条小命搭上。
  可是他们很怕皇上犹犹豫豫,没有足够的雄心魄力,最后不了了之,让他们在死后也不能甘心合眼。
  “有公肃这句话,我们师兄弟就可以放心了。愚兄会写信给老师,黄宗羲先生,王夫之先生等等有识之士,将此事详加说明。相信几位先生都会重新思考,尽快做出决断的。”
  “关于公肃着急我们进京的原因,愚兄也大体明白了。公肃是想让我们出面,在这几个学院里面教授儒家四书五经科目,缓和一下皇上和程朱学派的矛盾?”
  徐元文大人真的心里苦,他害怕皇上哪天准备充分,不想忍了,不光会发落熊老大人,还牵连到他三弟身上。
  “平之兄,公肃是实在没有办法了。熊大人乃是三弟乾学的授业恩师,公肃总不能见死不救。”
  “公肃认为,姑父的学说,不光是发展了儒家经典,更是直接批判了程朱理学,以及一些阳明心学的偏激言论,与目前皇上,太子殿下的行事风格很是相符。皇上和太子殿下,也一直都对姑父的人品学问很是尊敬。”
  “而汉人儒家这方面,以姑父在江南士林的地位,程朱学派也会给你们这个面子,毕竟大家名义上还都属于儒家文化。
  “因此,有你们三位在中间缓冲,皇上和程朱学派暂时就不会这么剑拔弩张,直接撕破脸皮。当然,如果能邀请到黄宗羲先生或者是他的学生来学院任职,那是更好。”
  师兄弟三人互看一眼,同时有了决定。
  既然皇帝老儿和太子那个小金童下定决定要大干一番,富国利民,身为汉家的读书人的他们,当然也不能落后了。
  没瞧见黄履庄那个墨家的痴小子,在太子殿下的“玩具处”混的风声水起的模样?他们儒家的文人又岂能都是老古板,软脚虾?
  于是有点儿露出本性的王启之,走上前用力的拍了怕徐元文大人的肩膀,嬉皮笑脸的玩笑道:“公肃兄你尽管放心,虽然程朱学派那些“假和尚”确实不讨喜,可好歹大家都认识多年了,自是不会袖手旁观。”
  “以后有我们和那帮天天喊着“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的“假和尚们”打擂台,他们也就没空去找皇上和太子殿下的麻烦了。”
  好像又回到了很多年以前,大家一起跟着顾炎武先生进学,意气风发,指点山河的年少时光,徐元文大人忍不住的笑了起来,“谢谢三位兄弟仗义相助。”
  “公肃还有一个消息,你们应该会感兴趣。皇上已经决定邀请梅文鼎先生进京讲学,或许还会让他担任太子的算学历法老师。另外石溪道人也将会不日到京,担任太子殿下的书画老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