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他们享受着属于权威人士的特权,有公信力,一句话比别人一百句话可信。另一方面他们也有相应的责任,说出这样的话就等于是给别人背书了。一旦有名不副实的传闻出来,他们的权威性也会受到损伤。
面对白明星这种地位高的前辈,郭麒就不好再如之前那样强撑着了。软和了一些道:“也不是,只不过外头传的太过了,觉得有些心烦而已。”
白明星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不要紧,人就快来京城了,到时候见到人就知道是不是名副其实——说起来志平兄也相当看好这位乔琏先生呢!”
郭麒不解道:“这是为什么?宋先生应该没见过那位乔琏先生罢?”
白明星呵呵一笑,没有解释。主要是他和郭麒的关系并没有到那个份上,不好说宋志平的一些私事。
宋志平对他并不隐瞒自己的心事,说白了他高看‘乔琏’一眼并不是因为她的小说,更不是因为丁一新的信件,而是为了许文华的态度!
相比起外眼中与他共同登顶,所谓‘北宋南丁’的丁一新,宋志平其实更加在意许文华这个后辈。没办法,许文华身上有太多他没有的东西了,整个人都是他憧憬的样子。
许文华对‘乔琏’的态度非常值得玩味,众人赞她的时候他是跟着赞了的。按照报纸的宣传,两个人关系应该很不错,同在一个圈子里活动,有很多共同的朋友。而与此同时,他似乎又对对方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没有单独的称赞,甚至经常在报纸上嘲讽对方——如果不是许文华嘲讽人是基本操作,报纸都要炒作两个人不合了。
但是到了宋志平这里,他看的很清楚...许文华一定注意‘乔琏’注意的不得了。特别是赌约出来了,他就更加确定了!
天底下许文华看得上的人实在是没有几个,当年他见到才进入上升期的许文华,那时候他的位置可比许文华高多了。但是对方的态度还是那样,实在是没有将他放在眼里。
“问我‘洛北公子’宋志平是什么样的人?懒得说,没意思——还问为什么?说了没意思,他的才华也就是那个程度了而已。说实在的算是普通人中间有天赋的而已,能红起来,但是红到现在的地步,不过是有好报馆、好书社支持,又遇上了好的天时罢了。”
当时他在屏风后面听到了这样一段话。
说实话,这段话如果换成是别人来说就显得是在说大话了,更进一步说,像是宋志平的黑粉。但是换成是许文华,那一股子理所当然的气质一下就出来了。关键是许文华说的话宋志平认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觉得自己并不是有天赋的作者。
能走到当时的地步,很大程度上有运气的加持。
虽然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但实力并不会随便消失,然而运气会。也是因此他成名之后特别努力,就是怕有朝一日运气消失了,他会从巅峰跌落谷底——刚刚成名的那段时间他总是非常焦虑,也是因为这个了。
等到后来,他的实力开始渐渐赶上来,这种焦虑也就慢慢散去了。然而,这个时候他再看许文华的小说,依旧有一种从尾椎骨沿着脊背缓缓升上来的无力感。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你费尽千辛万苦再去看周遭的风景,发现人家早就轻轻松松做到了。
他需要对自己不断进行打磨才能有后来的样子,而对方天生如此。
‘才压江南’许文华,这偌大的名声铸就了辉煌。如果对比两人的作品,或许会有粉丝会争辩他的才华并不比许文华差。但是宋志平自己心里很清楚,就才华这一点而言他差对方太远了。
而等到苏州新人‘乔琏’出来,更听说许文华也对他十分高看。宋志平第一反应觉得这是假的,许文华何曾有过高看别人的时候?就是丁一新,他也只是平平的。
然而研究过许文华的说法,然后再去看‘乔琏’的小说...宋志平忽然有一种诡异的相似,这和他当年第一次读到许文华的小说的时候何等相似啊!读完之后也是一种深刻的无力感。
有的人就是这样,什么努力都没有,就已经走到你前面去了。
还是个新人,能经过多少训练?这是宋志平的想法。然而读过小说之后他只剩下叹息了...字里行间快要溢出来正是作者快要失控的才气,作者需要做的并不是拼命挖掘有意思的内容,更多地展现自己,她需要做的是控制。
让自己的想啊适度地表达。
第337章
就在京城对连翘要来京的事情开始议论起来的时候,连翘这边总算等来了吴美娘。只在河房停留了一个晚上,第二日就有沈家的小厮通知要开船了,带着车过来帮连翘运送行李。
这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虽然夏天已经来了,但是如果是早上的话还是很舒适的。
连翘和吴美娘是早就收拾好了行李只等着上船出发了,看着小厮搬运东西,吴美娘低声与连翘道:“来之前你外祖母还说要来苏州送,幸亏被我劝住了,在嘉定送我上船就是了。”
这是当然要劝的,如果嘉定那边的人来了苏州,见连翘住的房子以及日常的派头,立刻就能知道她不是来这里普通做工的!
连翘想了想,立刻道:“这样说来还请人带个口信回去,告诉外祖母咱们安全上船了。”
吴美娘斜了连翘一眼:“还用你说,昨日就吩咐张嫂子去了一趟会馆那边,那边住着许多同乡,不拘让谁带个口信就是了!”
其实按照连翘的习惯肯定是写信比较好的,只不过吴美娘不习惯,在她看来找个同乡要简单的多,也更能说清楚事情——这某种程度上也是代沟的体现了。
东西收拾完毕,装了足足两辆车!这还是精简过好几次的结果,只能说这个时代出行一次,特别是出远门,实在是太不方便了。等到东西上车,连翘和吴美娘上了最后一辆车子,还有春儿和冬儿也上的这辆车。
另外张嫂子和小虎则是一人上了一辆行李车。
这一回出门,嘉定老家没有留人,吴美娘托付了娘家,十天半个月帮她看看屋子,敞敞窗子什么的。另外周遭的街坊邻居也照应一些,别被进了贼了。
而连翘这边则是留下云嫂和晚秋看家,至于这边单带了一个小虎,也是吴美娘的考虑——一屋子女人出门,有的时候得遣个人出去跑腿,那都找不到合适的!小虎还是个孩子,一起出门也不妨事。有的时候她们不方便出面的,有他在就省事多了。
最后叮嘱了云嫂和晚秋几句,连翘这才上了车。
马车‘嗒嗒’地走着,一开始在闹市区走的很慢。后面渐渐走的快了起来,直到看得见码头了,沈家的车夫才道:“连小姐,地方到了,小人直接往码头上去罢!”
沈家不同于一般人家,人家本来是官宦家庭来的,这时候就算是做生意,体量也相当大。现在是沈家的船队要出动,港口这边调节了一番,专门空出了一个码头给他家使用。
万恶的特权阶层!...连翘酸酸的想。
封建社会是典型的特权社会,不然的话这样繁忙的港口哪能专给一家人使用一天!连翘一面心里吐槽,另一面毫无芥蒂地享受这种便利。没办法么,她也是享受这种便利的人呀~
专用一个港口真的很爽!这就像是在人挤人的春运,专门给开通了一个绿色通道。畅通无阻、舒适悠闲,特别是放在当下的情境中,这就更加满意了。
连翘以往从苏州到嘉定也是要接触港口的,但是和海港,以及运河港口完全不是一个体量的。然而即使是那样,繁忙的时节也够呛!现在这样的清闲舒适是之前不敢想的。
吴美娘和连翘才过来,沈家的一个管事就急匆匆地赶过来了,拱手道:“连小姐、连夫人莫怪!如今许多货物正在过关,实在是忙碌的紧了!六少爷脱不开身,特意让我来引路。”
由吴美娘出面客气了几句,这才带了连翘一行人去了主船。
沈家这次运河的船队总共有二三十多条,其中大多数都是四五百料的漕船,这在大运河上也是最常见的漕船了。主船最为高大,却是八百料的规格。管事见连翘看船,介绍道:“原来家中用的主船是一千料的,只是这几年运河淤积越发严重了,水量也不够,一千料的船行船困难,便降了一等。”
说着苦笑道:“说不定过几年就能使用六百料的主船了。”
说到运河生意,管事一脸苦涩,其中原因连翘大致能够猜到一些。现如今海运才是王道,运河相比海运已经衰落了!运河航运过去真是流淌着金子银子,可是如今别说航程时间长、用的船工多,等等造成了成本飙升,就是钞关收税也要比海运高许多!
沈家不是那些小商人,所以一路上已经少掉盘剥了。然而即便如此,在这上头也吃不到多少利润。有的时候辛辛苦苦一年,到了最后也没有多少收益。
然而放弃大运河也是不行的,官家不允许。
当初运河改海运并不是拍脑袋想主意就行了,大家都知道海运比大运河便宜的多,但是这是能随便改的吗?要知道大运河一线养活了多少人口和产业啊!随随便便改海运,就算海运能够吸收一些人口和产业,但有些人失去饭碗,有些产业衰落...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