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说的是穿越前很多常识性的知识,但是此时听来却非常不简单了。一般的人根本没有机会去积累这些知识,平常沈钰身边知道这些知识的都是经年的老掌柜,他们跑商多,各地风物信手拈来,而且言之有物。
连翘没有机会去外地,就只能是读书多了。
沈钰喜欢别人读书多,读书明理。当然,这书没有限定那些圣贤书,只要是有益的,他都觉得很好。
谈了一会儿各地城市风物,沈钰将地理志放下,拿起另外一本似乎是外文的书。翻过之后发现是自己认识的,原是那些西夷人用的拉丁文。
这本书的单词之类并不困难,显然是特意用来做入门学习用的。再看看前面一半已经注上很多笔记,笔记上面有汉字,也有另一种外国文字,因为外国文字有很多都相似,他说不准那是哪国的。
便道:“你在学西夷人的拉丁文?这上头注释的是哪一国的文字?用这一国的文字注释,你应该已经十分解这文字了吧?”
主要是惊讶连翘还会外国话!
这是非常稀奇的事情!这年头会外语的绝对是海商们争抢着要的顶级人才!但肯学的人不多,学的难度也很大,所以这上面一直是有缺口的。在海商那里根据语言种类的不同,翻译人才的月工资一般是在十两银子到三十两银子之间了!
比大城市里的一般白领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
不过海商需要的翻译人才大多是要随船出海的,所以需要背井离乡,并且还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拿这么高的工资也不算过分。
本土一些专做外国人生意的地方也需要翻译,不过需求量小,报酬也低了一筹,是多有不如的。
连翘见了他手上的封皮,回道:“是在学,学的头都大了!也是因为闲来无事,找些东西学,也是提高自己...也是凑巧,有一位夫人,她丈夫是外国商人,她是跟着丈夫学会拉丁文的,我常常请她来给上课。”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白天将昨天的更新弄出来了,也不用像前天晚上一样熬夜...今天起的很早,将两更已经码完
嗯,今天应该还有一章
这样一来估计今天能将明天的更新也弄出来——明天更新时间就又恢复正常的每天九点了【很抱歉给亲们造成了一定的麻烦
第333章
其实那位夫人就是外国商人养在国内的一个小老婆,后来外国商人不跑国际航线了,也就不来了。那位夫人养着三个孩子,不能眼见得坐吃山空,于是开始以教人学拉丁文为生。
连翘打听到这个,常常请她过来上课。
必须要说的是,此时的欧罗巴人有文化的人用拉丁文和希腊文,这也算是他们那里的通用文字。如果不会这两种文字,而是用本国文字读写,那么也会被人认为是文盲。
出来做跨国生意的商人,有的人确实是贵族,从小就学习拉丁文。有的人则是为了做生意方便,有了钱之后再学的。
连翘大致说了一下,这才道:“注释用的是英吉利文字,这也是欧罗巴一国的文字,其中有很多脱胎自拉丁文,所以不自觉用上了——我是先学的这种文字。说起来这个要简单多了,拉丁文实在是麻烦。”
连翘会的是现代英语,不过这个时代的英语其实已经和现代英语很像了。
相对于英语,拉丁语实在是冗长的可怕!一个英语中简单的单词,在拉丁文中找到祖宗,那实在是太长了!说实在的,后来拉丁语被淘汰,也不全是因为日不落帝国建立,带动了英语霸权。
拉丁语本身过于困难这一特点,让他像是文言文,淘汰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
这个时代的英语其实也有这个特点,真正变得简单还得是日后的事情——语言是一种使用的人越多就会变得越来越简单的工具,后来说英语的人多了,不断地影响、调整着英语,这才有了现代英语的相对简单。
“英吉利...?”沈钰有一瞬间的迷茫。跑过外国生意的他倒不是不知道有英吉利,而是觉得连翘懂得英吉利的文字非常古怪。如果是大小佛朗机,那还正常一些。
大小弗朗机其实指的就是后世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他们都被称之为佛朗机,为了稍作区分,所以才有一个叫做大佛朗机,一个叫做小佛朗机。
这时候的英国可不是后世的日不落帝国,此时欧洲海贸最强盛的国家正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所以拉丁文和希腊文之外,学这两国文字的也很多。而且这两国文字相似度很高,学会了其中一种,再学另外一种可以说得上是轻轻松松。
对于自己为啥学了小国文字...连翘也没办法解释,总不能说所有孩子都要学吧。所以只能勉强道:“兴趣使然,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觉得这种英吉利文字简单一些。”
天知道她学这个的时候头发一把一把的掉,初中时英语成绩死活上不来、拖后腿,被老师叫去说话,还哭过...她也是曾经被英语逼哭了的女人啊。
现在居然可以说出‘兴趣使然’‘闲着也是闲着’‘简单’这样的话,说实在的她自己都觉得虚伪。
然而沈钰相信了,主要是连翘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出国。这种情况下还学习外语,除了兴趣,沈钰也找不到其他的理由了。
沈钰还发现连翘不止会一种外语,高丽话和东瀛话都是会的!水平还不低!
之所以断定水平还不低,那是因为他在书架上陆陆续续找到了连翘翻译的英、日、韩三国的小说。
虽然不太了解翻译的工作,但是他也是会外语的人,翻译文学作品的难度肯定要大于翻译日常内容。不过他不知道,连翘就是翻译着玩儿的,翻译过来的东西水平很低。
但话又说回来了,这个时代想要翻译这些小说,水平都高不到哪里去。一个是翻译人员水平有限,另一个就是大家也不知道翻译文学作品的很多原则。就像后世一个外语水平很高的人,如果没有经过训练和指导,直接就去翻译小说,出来的作品质量也不一定很高。
沈钰不会高丽话,但是他会东瀛话,翻阅东瀛小说的时候两人还用东瀛话对话来着。连翘的日语是跟着动画片学会的,不够系统,但口语反而比读写要好一些,和沈钰对话很简单。
听了半天笑着道:“教你东瀛话的定然是个大阪人。”
“?”沈钰不解。
现代人非常了解口音这件事,其实古代人也很了解,只不过古代人了解的口音限制在自己国内。而出了国,哪里知道外国有个鬼的口音——欧罗巴大陆上的除外,各国皇室之间通婚,他们确实了解另外一个国家的正统口音到底是什么样子。
不过现在是东瀛口音...或许学的时候他们意识到了东瀛话也是有不同口音的,但是并不在乎。更谈不上辨认口音,反正只要能听懂就可以了。至于研究各种口音,那是现代人看原声动画的乐趣。
大阪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日本重要的城市,学到这里的口音是很正常的。
连翘笑着指了指自己:“我说的是江户口音,江户是东瀛将军开幕府的所在,所以应该比较正宗...?不过我也不确定,或许他们觉得京都口音要正宗一些,那里毕竟是多年都城所在,就算衰落了,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如果是此时的普通人说话,谈到东瀛,能够说到的东西就是东瀛女子、东瀛货物这样。东瀛女子算是东瀛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之一,属于这个时代的黑暗面,不用多说。东瀛货物则是以工艺品为主,像家具之类的,在国际贸易上非常受欢迎。
但是说到这个国家有哪些城市,这些城市有些什么不同的意义。又或者东瀛国内奇怪的政治传统——就是天皇、将军、大名等等这些,和国内迥异的。
别人不知道,说不出来。如果不是对沈钰,说不定连翘还要主动解释什么叫做将军开幕府,又为什么将军开幕府之后江户的地位就迥然不同了。
两人本来在说两种口音各种不同,说着说着连翘就道:“其实哪一种都说不上高贵,似乎他们的贵族有一种类似‘鸟音’的特殊语言。”
想到这里,连翘也笑了:“实在是不解他们,撮尔小国而已,有多少人,多少地呢?贵族竟然还特意弄出这一套,难道自己不难受吗?还要多学一样话呢!”
现代的日本也有一亿多人口,当然不能说是小国。但是在这个时代,日本地狭人少,说是小国没有丝毫问题。
“大概算是上古遗留的一种罢,东瀛虽然学我们的进行各种改革。然而这是强行学去的,不比我们千百年自然流变,肯定是新旧交杂。很多东西表面上变了,然而骨子里还是那一套。”沈钰说的轻描淡写。
但连翘必须要击节称赞,这个时代有这种见识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两个人又针对东瀛的国民性做了一番论述,连翘翻阅过一遍《菊与刀》,说这个当然是她的强项。然而沈钰去过日本,而且对这个时代的日本更加了解,所以...大概是理论派与实践派的交锋?
连翘最终总结道:“这个国家的国民天生就有不安感,这是因为岛国地狭,四面面海,无所依托,再加上东瀛国内各种天灾频繁——这样一来国民就容易有危机感,国民性格其实并不是无根而来,很多是周遭环境影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