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想着想着,连翘想到了武侠小说和仙侠小说——这里的仙侠小说指的不是《神仙书》那种童话属性的修仙故事,而是带一点奇幻色彩的幻想故事。
这两种世界观下的人和现实生活中都不能等同,很多现实中显得奇怪的感情,进入到这种‘超常’的世界,读者往往能消化的很好。只能说,处在超常的世界中,人们自然不会再用自己原本的经验去看待其中发生的一切,包括爱情。
连翘其实是比较想写武侠小说的,大概是电视熏陶的厉害,这上面感情的拿捏似乎要强一些...至于仙侠小说,虽说小说看了不少,但大多数都是网文,囫囵过一遍就算了,其中的情爱也少有印象深刻的。
之所以放不下‘仙侠’这个题材,是她想到了前世今生这个梗,总觉得像日本动漫《犬夜叉》中那样,主人公的三角恋情是男主和女主,以及女主的前世——于是一切纠葛就显得情有可原而又暧昧非常起来。
这真是一个让人忍不住深入探讨,然后又很拉剧情的点子。
这种点子只能存在幻想系故事中,在别的故事中也出现这种梗未免就太违和了。
但最终连翘还是放弃了‘仙侠’,相比起一个突如其来冒出来的点子,还是小说的整体比较重要。有的时候一个太强烈的点子甚至会毁掉一部小说,就好比画画的时候老师总是会强调别只看到正在画的那个局部,不然就只能重来了!
而说到武侠小说,说到写情,那连翘能够联想到的作品就多了。
实际上在武侠小说的黄金年代,写得好的武侠小说往往写情也是非常优秀的。金古梁温,这些武侠大家,莫不是如此。
当然,一般人最熟悉的肯定还是金庸和古龙两位先生的。特别是金庸先生的,托电视剧的福,几乎每一部作品都熟悉到无以复加了。
第297章
金庸与古龙是两位风格差异很大的大家。具体到写情这一块,从连翘的感觉,古龙的情因为他的浪子情节,美则美矣,却很难让人印象深刻——对比一下就知道了,连翘可以轻易说出好多对金庸笔下的情侣,但换成是古龙的作品,人气角色更多,但CP就没有什么了。
古龙先生写人很厉害,往往能塑造出一大堆亦正亦邪、气质凛然的角色,让人爱煞!他笔下的‘情’依附于‘人’,很大程度上是人的附属品,感情的魅力取决于人物的魅力,而人物魅力本身其实不依赖于感情。就好比楚留香、陆小凤、花无缺等等人气角色,就算他们不谈恋爱也不影响分毫。
换成金庸先生的作品就不一样,金庸先生很多作品人物和人物的爱情是并立的,应该说人物的爱情让人物更进一步完满。就好像是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这些,如果没有他们的爱情,这些角色必然不会是大家喜欢的样子。
这两种取向的不同并没有高低优劣,就看作者偏爱哪一种而已。
从连翘的角度来说,还是学金庸先生好一点。古龙先生的小说偏离了正统情爱,很有可能不被许文华认可,毕竟他们打赌的内容是她得写一篇像样的爱情小说。而且,更重要的是,古龙先生的风格实在是太偏写意了...学起来太难了!
金庸先生也是大家,但是如果只是学个壳子的话,他的无疑难度低一些。
而说到金庸先生小说中的爱情,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连翘首先想到的作品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这三部。
其中《射雕英雄传》弱一些,因为这一部小说的感情线除了强化‘拙夫巧妇’这一经典互补CP外,其实并没有太多出奇之处。不过也正是得益于这种简单质朴,让读者印象非常深刻。
而相比之下《神雕侠侣》和《天龙八部》就不同了。
《神雕侠侣》开篇明义,主旨就是一个‘情’字,也正是这一部小说,元好问的《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一句才得以广为流传。在此之前,《雁丘词》虽然是好词,流传度却并不广,并不属于耳熟能详那一类。
而《神雕侠侣》的开篇,用的就是两段感情,而且是两段不正常的感情引出。一段是李莫愁对陆展元,另一段是武三通对何沅君。
前者在于放不下。陆展元和李莫愁确实曾经相恋,但是后来陆展元不再爱李莫愁了。现代的姑娘们肯定会大骂渣男,不过宽容一点来说,感情不和情侣分手实在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即使两人曾经海誓山盟也一样——恋爱的时候谁会想到今后会没有结果?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奔着天长地久去的。
两人分手了,悲剧在于李莫愁不明白自己还爱他,他为什么不爱自己了。终身为此辗转反侧,没有一个结果。
于是李莫愁选择了报复,残忍地报复,即使看到写着‘何’字的也不放过,只因为陆展元后来娶的女人是何沅君。
普通的爱情变成了恐怖故事,彻底黑化之后已经不正常了。
至于武三通对何沅君就更加明显了,武三通和何沅君是义父与义女的关系。这可不是现代社会的干爹干女儿,人家这是受到伦理约束的关系,越过这一步就是乱.伦!
从这个开篇就知道了,暗示着这部小说要说一个怎样的故事——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是这部小说重点描绘的,在古代社会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如同父母与孩子。这两个人的结合,一样违背伦常,为天地所不容。
至于《天龙八部》,其中的感情要更加丰富,甚至不局限于爱情一种——当然了,爱情还是扮演了最为主要的角色。
这部小说评价‘无人不冤,有情皆孽’,可见一斑。
《天龙八部》太厚重太复杂了,初次挑战,写个《神雕侠侣》级别的还比较有希望。所以连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总算在确定了武侠小说这一题材之后,将小说基本的格局也确定了下来。
关于‘情’的探讨要有,譬如《神雕侠侣》。但不能深刻到晦涩,《天龙八部》乍一看并不难解,看电视剧的时候似乎也没有困惑过。但是只要仔细想想就明白了,那只是电视剧这种艺术形式带给人的错觉,实际上小说中到处都是细思极恐。
这种类型的小说,功力不到,即使连翘是在这部小说半个世纪之后才写小说的,也完不成——连翘那时候小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写这种思想内涵太丰富的小说,依旧是难以做到的。
确定了这些之后,小说就越来越接近‘定案’了。最后连翘考虑了很久,决定来一个‘性转版’《神雕侠侣》。当然了,具体情节上肯定还是有很多不同的,但人设上确实有些这个意思。
首先就是男主人公...前江湖大佬,隐居在无过涯,清心寡欲,不理俗事。具体的设定,参考了小龙女和黄药师。
女主人公则是男主人公的故人之女,当年年轻的时候男主人公曾经受过人家爹娘的一点恩惠。也正是为了还这个恩惠,单骑三千里,只为救故人的性命。没有想到到底迟了,剩下的只有一个三四岁的女童。
就这样,小姑娘被接到了无过涯抚养。
女主的性格需要古灵精怪、敢爱敢恨,连翘也不知道自己是参考了杨过多一些,还是参考了赵敏多一些,只能说金庸老先生笔下这种人物还挺多的。与此同时还给她加了一个王语嫣的‘万事通’buff,她从小跟着大佬长大,自己聪明伶俐,无过涯设定中又是可以比肩琅嬛玉洞的存在,似乎也很正常。
男女主角都是人中龙凤,他们之间的爱情阻力不来自于自身,而来自于身份,来自于外界——这一点和《神雕侠侣》一样。
男主是女主父母的同辈人,大了女主十六岁。两人相处过程中最早以叔侄相称,去无过涯拜访男主的江湖人都知道,这是他一个侄女儿。等到女主长大了,心中暗生情愫,不再肯称呼叔叔,而以姓名相称。这也没什么用了,因为在外界而言,叔侄名分已定。
加上男主不善言辞、清心寡欲的设定,这种阻碍足够剧情纠缠起来了!
直到这个时候,连翘的灵感才算是被激发了起来,填充大纲没有之前那样滞涩。
按照她的设定,故事可以分为四个大篇章。第一个是‘暗生情愫’,主要说男女主人公在无过涯的故事,女主人公就是此时渐渐对男主人公生出情思。男主表面无欲无求,看不出变化,但背后全是隐忍。
这一点就和小龙女不一样了,小龙女是不会介意这种感情的,因为她没有接触过外界的观念。她连买东西要钱都不知道,又怎么会知道世人不许她和自己的徒弟杨过在一起?
男主显然明白一些,他不在乎自己的处境,但是他在乎女主未来的处境。而且因为女主的年纪尚小,又是长年只与自己在一起,怕她不过是芳心无处托付,这才系在了自己身上...所以面对女主的爱情攻势,男主都是后退。
第二个篇章则是‘初入江湖’,因为种种原因,女主离开了无过涯,开始了自己的江湖游历。这之间发生了很多的故事,嗯,会有几个优秀的男孩子喜欢上女主,当然,双线剧情,也会有优秀的女孩子喜欢上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