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选中‘盗墓’这一行当作为她将要写的‘黑.道小说’开端有几个原因,首先就是足够吸引眼球!相比起生活中能见到的那些下九流行当,这个行当更加隐蔽、更加不为人所知,能够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当然,连翘对于这个行当能够写出的内容很多,也是重要原因。
其次就是此时对‘盗墓’的排斥远远超过了后世。
后世对于盗墓的痛恨其实已经弱了很多...主要是后世已经不流行厚葬了,即便是土葬,也没有什么珍奇的陪葬品,所以并不是盗墓贼下手的目标。盗墓贼下手的至少都是古墓,棍子打不到自己身上不知道疼,反正不会盗到自家身上,吃瓜群众当然做的乐呵。
还有就是观念,死者为大之类的思想虽然没有断绝,但是相对于古人对很多的传统思想拼了命的在意,差距还是很大的。而且新时代的青年们还大多有一种叛逆心理,对主流文化之外的‘亚文化’有着相当的追逐,‘盗墓’绝对是不折不扣的亚文化。
这样的排斥让连翘放弃了单独写一篇盗墓小说的想法...不然以盗墓这个题材,单独支撑一部小说也未尝不可。
而单独作为小说中的一个小部分,连翘又非常不甘心,所以将盗墓一节的地位提高,开篇就用‘盗墓’做引子,一直在行文中让‘盗墓’相关的时常出来遛一遛,也算是满足她的私心吧。
先将这篇‘黑道小说’的大纲写好,相比连翘之前其他的小说,这篇的大纲也更加容易——就按照下九流那许多行当,一个行当一个行当排就好,就当是各个行当的科普介绍了。只不过这个不能像是科普介绍一样干巴巴的,必须要有趣味!
相比而言,细纲就困难的多了。因为按照连翘的打算,是要写成冒险小说的。这类小说的穿针引线和节奏控制非常有难度,为了写的时候不出大流,至少不会后面崩掉,对细纲的要求就很高了。如果真的随心所欲地去写,除非是顶级的说故事天才,否则对整个故事绝对是一种损害。
而连翘很清楚,也并不是那种天才。
为了写好细纲,这些日子她都在‘闭关’来着。朋友们也收到了她正在构思新小说的消息,并没有来打扰。
说起来最顺利的还是第一部分,主要讲盗墓的这一块,不只是细纲顺利地不可思议,真正动笔的时候也是一蹴而就!
连翘设定了一个叫做‘魏师道’的二十多岁年轻人,如《鬼吹灯》一样,也说了一个当年爷爷辈的故事。
只说几十年前家中也曾阔过,然后出了魏师道爷爷,偏偏不爱家中财物,喜好修仙修道之流。后来不理俗事,专门出去学道去了。只不过学道之事虚无缥缈,最后什么都没学成,倒落得一个家财散尽。
家财散尽之后为了生存,魏师道的爷爷不得已,用以前学道时学到的一些东西给人算命看风水。只是他人太老实了,完全照本宣科,这一行里也就混个饱肚而已。后来是他以后的师父看他人老实,是一个可以托付养老的,于是将一身本领教给了他。
这个‘一身本领’并不算什么正派的本事,其中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就是算命风水之类,之前魏师道的爷爷是学过道,但关于算命风水之类涉及的不深,也不‘真’,这时候才算是真正学到了。
另一部分其实就是‘骗术’,后世都知道的,这些算命师其实就是精通心理学的‘骗子’而已,其中各种技巧是很多的。
譬如第一条,收徒时最上等的就是收长的仙风道骨的,再不济也要忠厚老实,如此才能取信于人。这只是第一条而已,收徒之后还有各种教导,真正第一等资质教导的‘行内人’,绝对不输于那些心理医生。只不过他们没有各种理论,有的只是实践出来的经验而已。
这里的故事写了一回,也安排了一些骗术的起源故事、收徒规矩、隐秘技巧之类。这里的故事写完了,这才轮到主人公登场。
在连翘的安排下,魏师道是一个胆子很大,而且非常聪明的年轻人。这个聪明并不是读书识字的那种聪明,而是市井生活、和人打交道的那种聪明,完全就是生活本身培养出来的。
魏师道爹娘死的早,又没有亲戚肯接手他这个累赘,于是大多是在街面上讨生活,最后养成了小混混一样。
然而这并不是说他就是一个坏人了,在耍小聪明,游走‘灰色地带’捞点小钱之余。他这个人也是非常讲情义,真正承诺的事情绝对会办到的那种!
这样的人其实只能算是游走在黑道世界的边缘,弄不好将来成亲了,有了比较正经的事做,也就和那个世界没有关系了。
而人生的不可捉摸也就在这里了,每天街上讨生活,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当一个快乐的单身汉——一切终结在一个傍晚,他半哄半骗地给一户人家新宅看风水。他这套本事传承自他的爷爷,只不过爹娘去的早,他还没来得及学多少,只能照着爷爷留下来的书,摸索着学一点儿。
然而就是这一套似乎是骗人的把戏,引起了两个穿短打,戴斗笠的人的注意。
当天晚上,魏师道就被这两个人绑了!
那一套算命的把戏在魏师道看来是骗人的,实际上也是。但是却是算命骗人那一套中有传承来历,非常正宗的那一支。也就是说,从古至今,比较有权势的人,包括皇帝,他们的陵墓建造使用的风水术,和这一套骗人把戏是一样的!
这两人是一对师徒...正是盗墓的!同时他们还有一个令他们自己‘骄傲’的身份,‘黑风义从’。
正如‘摸金校尉’是曹操为了盗墓获得财宝充作军费,然后设立的一个专门职位一样。这个世界的历史上也有差不多的事情,也是乱世之间,某朝太祖为了军费盗墓而设立。
传说当时是这位开国皇帝起家后有一伙盗墓贼加入——这伙盗墓贼在黑风山上落草为寇,做着主业盗墓,副业打劫的活计。后来天下局势越来越败坏,盗墓贼们也想趁着乱世谋一个出身,于是投了那位开国皇帝。
只不过这位开国皇帝显然没有曹操的大无畏精神,还特意设了‘摸金校尉’这样的职位。这位开国皇帝不好意思把盗墓弄得那样明目张胆,只称呼这伙人做‘黑风义从’。不过私下么,这些‘黑风义从’确实是带着军队做盗墓的活计。
这是这个世界历史上的真事,只不过和‘摸金校尉’一样,属于史家不太喜欢写,或者说不屑于写的内容。所以在历史上有记载不错,却没有什么人知道。
如果没有《鬼吹灯》,又能有几个人知道‘摸金校尉’。同理,在这个世界,连翘的新小说出来之前,也是没什么知道‘黑风义从’的。
从古至今都是这样,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之后腰杆子都会硬一点,古代尤甚。虽然早就已经不是‘黑风义从’的时代了,但因为有这样一层传承,即使是做盗墓这种事,这对师徒也是很理直气壮的...还会鄙视其他盗墓流派呢!
同时,有这样的传承,这对师徒的手法和规矩就不是一般的野路子可比。主人公魏师道因为通晓风水术被这对师徒绑架,强迫帮他们找墓。这一路上,借主人公的眼睛,可以一窥此时最专业最传统的‘盗墓行当’!
连翘特意让主人公处在一个被威胁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他帮助盗墓人盗墓,并且旁观盗墓,这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不然哪怕是这么一小节内容专写盗墓,恐怕也会引起读者的不满与排斥!
这个时候读者就可以代入主人公魏师道视角,仿佛是被强迫旁观了这一场盗墓。道德上的谴责不存在了,然后冒出来的就是好奇、偷窥欲,以及对这种惊险刺激类容的极大爱好!
第224章
在‘盗墓’这一篇章中,出场的不只有‘黑风义从’师徒二人,还有他们两个的一个伙伴,两个合作者,以及另一个如同魏师道一样,倒霉被绑架的。
那一个伙伴并不是黑风义从,但是力气大能打架,再加上个性老实,有些傻乎乎的,一直是师徒二人的打手。
合作伙伴则是江湖上拣‘杂活儿’的,平常并不做盗墓行当,而是在别的下九流行当里打转。但是真遇上了,也会凑上来。而且其中一个还粗通苗疆制蛊,对墓中机关、尸虫之类有自己一套对付的绝活儿。
至于一个绑架来的,则是走街串巷耍彩活儿卖艺的。他被绑架来纯属倒霉...据他私下和魏师道所说,他师父是盗墓行当里的大手子。后来嫌这行太阴损了,洗手不干转头卖艺为生去了。
‘黑风义从’师徒两个当他应该继承他师父的衣钵,解释也不信,绑来当帮手的。
大概是两个人同样被绑架,有些同病相怜,所以说话比较多——这个其实就是安排好的男二号了,他会在盗墓事件之后成为引领主人公魏师道走进‘黑道’的带路人。
盗墓是很精彩的,连翘能够拿出来的干货可比一般人多!而且别的行当也就算了,盗墓这一行在所有隐秘的行当里也算是神秘的那一类了,所以之后进入盗墓正篇,故事可谓是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