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学好古文字对这些修仙者来说非常重要!
而说到古文字,首先让人想到的当然是‘甲骨文’。只不过此时甲骨文显然还没有发现!埋在地下的甲骨先不说,至于被农民捡到或者挖出来的,大都被当成是一味名为‘龙骨’的药材。最常规的做法就是碾成粉末,然后敷在伤口止血。鉴于其疏松多孔的特征,做止血粉效果倒是真不错。
虽然这时候大家还没有‘甲骨文’的概念,考究文字的金石家或文字研究者只到了金文就停止了。但连翘还是决定将甲骨文写出来,至于说担心大家不明白甲骨文是怎么回事,那就是多虑了。
华夏文字相比外国的古老文字简直好翻译太多了!因为华夏的传承一直都没有断过。从现今的文字一直往前推,楷书推隶书,隶书推小篆,小篆推大篆,大篆推石鼓文,石鼓文推金文,再由金文推甲骨文,事情就简单多了——要是中间没有传承,直接由现在的楷书翻译甲骨文,其中难度要大的多。
所以只需要连翘在书中这么一提,有心人再买几片‘龙骨’,轻轻松松就能知道说的是真是假。
当时写到这个情节的时候连翘人还在嘉定,还没有来到苏州呢。于是首先就到嘉定的大药商那里买了大量的龙骨,然后拣择其中的精品装了整整两大箱,这些留在家中。
后来她又来了苏州,也跑过两次大药商那里。次一等的都不要,只要那种甲骨完整,刻字多的,又收拾了满满两三个箱子。
这个时代金石古玩已经很有价值了,甲骨文的载体甲骨肯定也有其价值,但是很有可能比不上一般的古玩,更不要说后世的那种天价...这是由时代的审美特点决定的,此时的老东西中,类似甲骨文这种没有美感的东西可不怎么值钱。再者说了,物以稀为贵,‘龙骨’不算多也不算少,如果将来开挖越遗址,这东西就是以万片来计数的了。
不过相对药材‘龙骨’来说肯定也是贵得多的!而且刚刚有这个发现的时候应该会迎来一个短时间的溢价期,所以连翘敢肯定,多少能赚些钱。
其他人听连翘说‘龙骨’都不解其意,只有宋文静睁大了眼睛:“书上说的是认真的?”
连翘道:“八九不离十罢!幸亏咱们的文字是象形的,有些字我还能认出来呢!”
宋文静是连翘的编辑,特别是他还是连翘的读者,《神仙书》的文稿他是可以提前看到的。所以他当然很快想起《神仙书》中提到的,通过龙骨上的刻字研究上古文字也是里面小方士们的日常学习内容!
只不过当时连翘交给他文稿的时候提都没有提这件事,所以他也就以为小说中说的都是玩笑的,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回事。
要知道文字传承对于华夏人来说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要是有谁发现了比金文更加古早的文字,这在全天下都足够一个人名声大噪了。如果这个人是做学问的,自己默默研究出一些成果然后发表...简直就是赚取名望的不二利器。
然后就是这样一个大杀器,连翘轻轻松松写进书里面了,然后随随便便将文稿给她,就连说也不说。要不是今日闲聊聊到,恐怕她自己都将这件事忘记了!
连翘确实差不多忘记了,她买了几箱子精品龙骨之后就觉得差不多够了。要是真放开了收,恐怕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而且那么多的龙骨在手上,在龙骨的珍贵性被知道之后,怕有人打她这里的主意。
反正她又不缺钱,为什么还要给平静满足的生活增添烦恼?所以买了那许多龙骨,算是赚上一笔,这也就完了,至于其他的,何必多想?知足常乐么!
这时候让大家都知道了,若是相信她的话,各自买上一点屯着,也没有什么,多少能赚一点钱吧!
众人听说还有这样的事情,立刻追问连翘甲骨文的事情——虽然都不是那种死做学问的读书人,但是这种发现了最古老文字的事情还是很让人兴奋的。这就好比植物学家翻山越岭发现了一株没有被命名的植物,这本身对生活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用自己的名字给这株植物命名,对这位植物学家来说无疑是很有意义,很值得激动一下的,名流千古么。
连翘对于甲骨文认识的并不多,只是出于兴趣看过几眼相关的书籍,但是比较简单生动的几个字是认识的。当下手指头沾水写了几个出来给大家看,笑着道:“甲骨文,有骨头也有龟甲,龟甲要明显一些,上面还有特意钻的孔,而文字则是记录在裂痕旁。我猜测应该是那时候进行占卜,然后将占卜结果刻在了一旁。”
烤裂龟壳占卜,这个占卜手法流行的时间很长,历史书上一直有记载。虽然此时最常见的手法是‘火珠林’(也就是几个铜钱扔出来的那种),但是连翘说龟壳占卜,大家都是听得懂的。
宋文静听连翘说的这样轻描淡写,原本满脑子的想法也淡了去了。他哪里知道连翘并不是真的有那么淡定,只是发现‘龙骨’这件事又不是真是她做的,她怎么激动的起来!至于说发现比金文更古老的文字这件事本身,她也是早就经历过了,到她穿越的时候大多数甲骨文都已经破译出来了!
第191章
《神仙书》连载到新阶段,随着主人公以及他的小伙伴们上课,各种神奇的课程内容让读者大饱眼福。相比起大家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涯,这些在昆仑山仙府里学习的孩子们显然让人十分艳羡!
闻所未闻的各种法术,手工课一样的法器制作,千奇百怪的灵草灵兽,相对熟悉的炼丹...这些娓娓道来,显然让大家迅速迷上了《神仙书》中塑造的世界。
不过真正搞出一个大新闻的还是‘甲骨文’事件,连翘在小说中提到了。法术都传承自上古,而上古文字寓意更加深远,更加合于自然,所以符咒、符阵等方面的进修都需要一定的上古文字基础。
这本身很有道理,上古造字往往取材于身边各种事物的造型,这更加接近于图形文字。说这种文字亲近自然,没有毛病,大家很快接受了这个观点。
但是在小说《神仙书》中,教这门功课的老师拿出了一枚龟甲,并且告诉他们上古时期文字记载大多在这种东西上面。甚至直说可以在普通人的药材铺里买到一种名为‘龙骨’的药材,这就是上古时的巫师占卜所用,记录在上的文字正是占卜结果。
修仙者世界将这种最古的文字称之为‘甲骨文’,更古老的就只能是上古陶器中的一些符号图像了,那可能是古早文字的前身。这也是修仙者们要学习的,一个符号文字往往就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呢!不过如果要说文字,‘甲骨文’已经是最早的了。
一开始大家没有把这个当真,毕竟发现最早文字这种大事,这应该是那种老学究、真正的大家才能做的——古代也有专门研究文字的人。进行这方面的修订,确实只有当时公认的学问大家才能做!
而这种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对生活没什么影响,但一直是很严肃的!严重一点,甚至可能关系到封建时代帝王法统的正统性!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某位皇帝当政,发现了甲骨文,并且注释了很大一部分甲骨文,由此编纂出一本书来,那么就可以大力宣传这位皇帝德行高尚,是一个好皇帝了。
古代讲究天人感应那一套,如果不是天子有德行,那么又怎么会有这样的好事呢!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这么重要、这么严肃的事情,结果出现在一部小说里...说出来大家都是不信的。大部分的人没有当回事,但总有人有研究之心,大概是《宦海》的关系,导致了连翘死忠读者中有很多读书人。
读书人本来就对这个更加敏感,立刻有见过‘龙骨’的意识到这件事没那么简单。之后马上就有人去到药铺买了龙骨加以研究,不对比不知道,一旦对比了,这种事就非常清晰了!
华夏文字的传承始终没有断过,这是非常清晰的!在此之前也有国家组织编纂过相关书籍,对字形演变做出了注释。对照这本书中记录的金文,甲骨文中一些比较容易的字立刻就能理出一个大概来。
“乔琏先生说的竟是真的!”知道这件事的人有了这个结论,惊得说话声都变了。
这不是他们少见多怪,在连翘所写的其他小说上也会有一些超出时代的东西。比如说《文魁》中的读书方法、考试技巧,又比如说《权柄》中的经济手段、政治思维。但是那些东西的影响是隐藏着的,或许影响很大,但是表面上看不太出来。大家会欢呼,会学习,然而也就是这样了。
《神仙书》中提到的甲骨文则不一样,华夏人对于‘文字’的重视不言而喻,这是华夏人的根子之一!怎么推崇、重视都嫌不够。这个时候忽然说发现了比‘金文’更加古老的文字,说的夸张一点,简直就是上达天听、天下震动的事啊!
礼部肯定要对这个事情进行研究,然后上报给皇帝,最后专门进行研究。甚至有了甲骨文以及这些甲骨,通过甲骨上记载的文字,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解析甲骨文时代的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