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馆这些人来的虽然是客栈扎堆的区域,但是并没有住进客栈,而是来到了嘉定会馆。
会馆这种东西也有历史了,一般是指在外地混的同乡出钱修建,方便其他同乡居住、聚会、抱团等等的地方。看起来像是个住宿的地儿,这其中有很大的华夏乡土情结。会馆最多的当然是京城,两京一十三省,个个都有会馆,另外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州府,譬如苏州、泉州这样的,他们单独也有。
苏州是大城市,在这里混的外地各省人不少,久而久之也有了会馆。嘉定作为苏州本地的,地利之便,来苏州混的人很多,所以虽然是一个县城,但也是有会馆的。
嘉定会馆并不很大,前后只有三进,门脸也不大。不过房间并不少,因为都是修的楼层。
连翘和刘盈盈结伴住了一间,刘盈盈给她解释:“别的地方修房子的地并不值钱,但是这是苏州内城,寸土寸金,料子和工价超过了地价,所以一个会馆才会修上三层。”
古代房子的价格主要就在材料费上,人工其次,至于地价倒不值什么。这并不是说古代的地不要钱,只不过算账就知道了,修房子能用多少地,对比地价,确实衬的土地价值不算什么了。
苏州内城这种地方难得买到地,所以只能修筑‘高层’建筑了,古今也是一个思路咩~
大概收拾了一番东西,刘盈盈问连翘的安排,连翘想了想:“当然是跟着大家一起去报馆看看,也不知道和嘉定到底有什么不同。不过明日我肯定是玩儿不成的,明日我得去拜访家里在苏州这边的故旧长辈。”
连翘又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提议道:“还不是很迟,咱们去周遭看看吧,顺便吃晚饭。”
会馆提供食宿,针对同乡的价钱非常实惠,比外面经济的多。不过这就像是学校食堂的饭菜,不管好坏,学生总是想去外面吃的。
连翘和刘盈盈都是精力充沛的时候,而且天色确实很早。于是两个人收拾了一下,将一路坐船有些皱巴巴的衣服换下来,重新梳了头发,用了胭脂水粉,便手挽着手出门去了。
只不过才出门就被不知道哪里蹿出来的一伙给闪了回去,刘盈盈反应不及,还差点跌倒。连翘定睛一看,惊的不行...她看到了自行车——或者说应该是很像自行车的东西。
见连翘目不转睛地盯着远去的一伙人,刘盈盈拍了拍自己的裙子,笑着道:“没有见过那个?也对,咱们嘉定流行人力车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更不要说这两轮车了!”
说着给连翘解释了一下这个两轮车的事情,原来两轮车很早就有了,是二三十年前一个苏州木匠做出来的。当时基本上是木制,也没有可以改变方向的车把。虽然确实有用,能够让单人出行变得方便,但是骑行体验并不怎么舒服,以及很难学会——难度和马戏团骑独轮车差不多。
总之当时是一个新鲜玩意儿,大家虽然看热闹,但是没有什么人真的觉得这个东西有前途。
有钱人有现在已经改进的十分舒适的四轮马车来坐,中等人家可以坐人力车。至于没有钱的人,这样的人也不会有钱买一个这样的两轮车。
不过这二三十年间两轮车的变化挺大的,有了可以改变方向的车把,一部分结构也变成了金属,更加耐用。另外还有很多结构发生了微调,虽然和现代自行车有很多不同之处,但至少连翘能一眼认出来那就是自行车。
“如今这两轮车倒是挺流行的,大都是苏州城中等人家的年轻子弟在用,但在外地还是很少见的。”
对于刘盈盈的话连翘想一想就很明白了,看来不管是哪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是走在时尚前沿的啊!
不过也有人因此轻蔑道:“呵!不就是用不上马想出来的穷办法?整日街上乱窜,伤到人了可怎么好?”
两轮车现在在苏州已经有了自己的作坊,相比起原始版,这当然是已经具备商业价值的。而两轮车在苏州的宣传方向就是替代马匹的存在,要知道一匹马的价格可是很高昂的。就算这个时代大力引进了外国的马种,马场也算是给力,但是好马轻轻松松就能几百两,至于名马...根本说不上价格。
至于一般的马,十几两几十两总是要的。用来骑的马至少算几十两吧,再加上配到的马鞍,养马的马夫,每日的细料喂养。即便是苏州这种城市,中等人家也很难支撑的住。
打着马匹替代物的旗号,两轮车销售的确实很顺利。
说这话的是一个年轻人,看穿着打扮很是不错,旁边正有一个替他牵着马的小厮。看到连翘多看了一眼,立刻上前拱手道:“两位小姐是今日来苏州的?说起来咱们苏州风物不同,外头人有许多都不知道的,不如小生带两位小姐走走吧。”
连翘当然不想和一个如此有优越感的陌生人一起游苏州,然而还不等她摇头,刘盈盈先道:“不用劳烦公子了,我们小姐妹是拜访亲朋故旧的,并不忙着闲逛。”
说这拉着连翘就走,连翘疑惑道:“不喜那人,不想与人同游就算了,怎么这般匆忙?”
刘盈盈恨铁不成钢一样瞪了她一眼:“来苏州之前不了解了解的?这可不是咱们嘉定那种,男女之间多少扯得上关系,大家不过请着吃顿饭,看场戏!我听说苏州这边有一些算不得富豪公子的,最爱装的有钱,瞅到有刚来苏州的女子就会刻意接近。好人家的女孩子哪里知道其中的奥妙,被人骗了都不知道——人家就是玩玩儿而已。”
连翘当然懂得刘盈盈的未尽之意,同时也被这个事情震惊到了。
刘盈盈又发愁地看了她一眼:“你日后要来苏州的,还这样没戒心,那可怎么办啊!你又生的招人——刚才那人一直在看你,显然是因为你才搭话的!”
第148章
连翘曾经听过一个说法,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时候总会有各种乱现象,道德方面的水平大大降低是很正常的。具体的例证可以从世界上各个国家寻找,都是证明了这一点的。
当然,相对而言不同的文化圈子乱的程度不一样,就比如东亚文化圈就是比欧洲、非洲、西亚等等地方要稳定,所以即便是最乱的时候也是有底线的。同等情况下,东亚国家要比其他的国家稳定。
连翘穿越之前的时间,东亚的治安就是全球最好的,只不过社会发达一些的国家更好一些,穷一些的国家没那么好而已...很多时候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经济问题,社会科学有的时候还是有意义的。
而连翘现今所在的世界,中华大地正处在急速变化的时代。如果不明白的话具体可以参考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那是一个怎样能够的时代——壮志凌云、伟大梦幻,同时,按照大文豪狄更斯的著名论断,‘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美丽的东西在天空闪耀,辉煌灿烂。与此同时,污秽与阴暗流淌在人间,活在现实中。
当时的英国首都伦敦,世界工厂,也是日不落帝国的心脏。那里有工业革命的所有成果,有上流社会的衣香鬓影,有各种成功传奇留待后世青史留名......有无尽的荣光。
但是与此同时,那里有那个时代最悲惨的无产阶级,无数的孩子沦为童工,活不到十岁。无数的女性沦为妓.女,具体的比例大的惊人。在阴影的暗处,罪恶在发生。在离繁华地段仅仅一墙之隔的或许就是悲惨的贫民窟,那里的居民因为恶劣的生存环境死亡率居高不下。
当然,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彻底滑坡的道德——与其说他们是不道德,还不如说那个时代没道德。
而在‘礼仪之邦’的中华大地,这种情况要好一些,但是并不是说这种情况就没有。
有刘盈盈提醒,连翘立刻想起来了,之前在苏州种种的逸闻中就听说过有这种男子。对单独行动的外地女子进行诱惑,追求她们、玩弄她们。
有这样一件事,原本高涨的热情就像是迎头一盆冷水给熄灭了。连翘和刘盈盈只是在会馆附近的铺子随便逛了逛,然后就回了会馆。在会馆还是安全的,这里全都是同乡,另外还有同行的同事。
好在这种低落来的快去的也快,第二天就已经忘的差不多了。连翘随着报馆的人一起去到一家和自家报馆有合作往来的报馆,先是在人家的安排之下看了看他们的工作情况,然后又请资深的编辑和管理人员给他们介绍。
参观起来其实和嘉定第一报馆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他们各个报纸所在的房间,每人的书案都用类似屏风的格挡给隔开了。这样一方面让大家更能专心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显得更加冷漠了。
很像现代的公司呢,连翘这样想着。
倒是同来的嘉定第一报馆同事忍不住道:“看上去好没人情味,同一份报纸的人说不定一日也说不上一句话了。”
然而带领参观的管理人员却告诉他们,这是今年很多苏州报馆完成的改造,是和别的生意学的。据说这种方法能提高工作效率,现在正流行呢。
上午只在报馆内进行了参观,讲演、培训都要等到明天。那个带领参观的应该是个领导,情商很高,对嘉定第一报馆这些人都很周到。中午的时候请他们去报馆附近的馆子吃饭,推辞不过,只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