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让我冰雪聪明 完结+番外 (深山柠檬)


  碧彤这孩子,从当年老二媳妇闹事的时候起,他就发现她不同寻常。带在身边三年,看着她心思敏捷,沉稳大方。可是,昨日这事,她是提前知晓?还是临时随机应变?或者说,董氏与老二的手段,碧彤究竟知道多少?小公主肯替碧彤出头,又是知道多少?
  颜显中揉揉眉心,小公主当年的事情,他从前也不知道,只以为是小公主恼了齐珍。后来才知道原来,齐珍生前与小公主的感情一直很亲密,现在她对碧彤这般照拂,又隔三差五的赏赐青彤,恐怕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当年与齐珍姐妹之情的缘故吧。
  这一次小公主救了碧彤,她心中肯定会有所计较,这个计较对于碧彤的影响并不大,对于董氏等人的影响肯定就大了。只是永宁侯府,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绝不能就此分散。
  颜显中闭着眼睛,想到老妻马氏生前,伏在他膝上所说的那些话:“老爷,颜家只剩下您了,如今又有了小宇…往后妾身没办法再陪着您了,您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恢复颜家从前的辉煌。”
  颜显中的眼中蕴出泪光,他的老妻马氏,也是他舅家表妹,幼时没了双亲,投靠颜家一直跟在母亲身边。刚满十五便嫁给他,生了一双儿子,却在逃难途中全都死了。
  宣帝因为她的善心救助,得以活下来登基,也才有了永宁侯府的辉煌。可是她坚持在柳州侍奉母亲,母亲故后,当时的宣帝朝政尚处在动荡之中,为了让自己安心辅佐宣帝,老妻留在柳州守孝三年。好不容易夫妻相聚,老妻却产后出血而亡…
  颜显中将脸埋在手中,轻声呜咽,颜家不能散。他已经太老了,小熠彤也长大了,他本可以安安心心的去寻老妻了,可是如今,叫他怎能安心?


第60章
  碧彤被封郡主之事,转眼间传遍了洛城。尤其是贵女们都议论纷纷,深恨这样的好运气怎么不落在自己头上。而贵妇们则开始琢磨自家小子年岁是否相当,过两年是否可以求娶。
  小公主着人放出风声,倒是将整个事情还原,让一众群众都弄清楚了来龙去脉。
  原来去年冬天,大齐西部数个地方都受到雪灾,然而地方官员统统都压下,不曾上报。直到灾情压制不住,大量百姓闹将起来,地方暴动,打死了数名官员,此事才被上报朝廷。
  张国公立刻安排钦差大臣,各地驻军亦前往救援。此时闹得甚大,便是朝廷上下也都沸沸扬扬。由于救援并不及时,而朝廷未曾处理好灾后重建的问题,众多灾民就开始往附近繁华的城里涌去。
  洛城自然是许多难民的首选之地,他们相信,皇城脚下,是绝对不会发生卖儿卖女,吃死人的情况的。于是新年前后,大批的难民结伴而来,洛城东面环山傍水,倒是无甚影响,而南郊北郊西郊都有大量难民,尤其是西郊。
  西郊本就多流民,这时候大量的难民与流民糅杂在一起,时不时有冲突发生,周边的村落,也常常被袭,百姓苦不堪言,洛城指挥官与部下,这个年也过得极其郁闷,日日在外头跟着各知县里长,安抚百姓,驻扎流民。
  过了正月初五,廉广王照例开始安排救济施粥等事宜,不过他是天生贵渭,办的是洛城百姓的事情,主要施粥都在城内。西郊城外只安排下人过去,基本上是去一次,就被那些流民难民抢夺一空,王府有头有脸的仆人,身上的衣物饰品都被抢个精光。因此慢慢的,西郊城外,廉广王也不再安排人过去了。
  倒是豫景王得知此事,便主动去寻廉广王,说是打算安排二月初三去西郊施粥,想与廉广王一同前去。廉广王笑得一团和气,说自己已经安排好,二月初三这一天,要去南郊派米。
  豫景王自是不好强留,便说那自己带着人前去便可。这事情在小公主入宫,同几位太妃闲聊的时候得知了,原是唐太妃劝服不了儿子,担心儿子亲自前去,冲突之中受了伤。小公主得了此事,竟要求跟着豫景王一起去。
  便是太后都忧心忡忡了,豫景王好歹是男儿,多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公主,岂不是麻烦。然而豫景王与小公主都不当一回事,旁人又不敢深劝,便只剩下唐太妃天天在各太妃太嫔跟前抱怨了。
  二月初三,豫景王倒是安排了众多的人,如今他掌督察使之职,手中兵卫众多,又有下面的官员趋炎附势跟着,浩浩荡荡大队人马,那施出去的粥,也比往日廉广王的粥要稠上许多。
  施粥的地方,正在千行山西面脚下,小公主的马车一路从东面绕过去,这路上,就遇到一辆普通的马车被流民团团围住。小公主一时善心,着人去问,这才发现,是被流民冲散了的碧彤。
  小公主自是将这个义女带在身边,准备等施粥结束,再送碧彤回府。
  正在这时,来了一群不知道是流民还是难民的人,口中辱骂小公主的车驾多么豪华,又说正是这高官显贵,只顾着自己酒肉欢愉,不顾百姓的死活,才叫他们无数□□离子散,流离失所。
  这一轰动,那些流民难民们,便蜂拥而至,想要从小公主和周围的丫鬟妈妈身上捞点值钱的东西。混乱之中,便有流民手执匕首,攀上马车,一边怒吼着小公主是吃百姓的血汗,一边疯狂的要刺小公主。碧彤眼疾手快,将小公主推开,自己中了两刀。
  后面那流民,自然是被护卫们拿下了。豫景王及时赶到,着人控制住现场,推搡之中也受了轻伤,他不甚在意,一直等晚上才回府就医,这才让伤口稍严重了些。
  之所以等晚上才回府,是因为豫景王即使受了伤,依旧站在高处,各种鼓励,鼓励官兵们多关心百姓民生,鼓励难民们放心,朝廷一定会妥善安排。又安排士兵们维持秩序,叫难民们好生排队,再没有发生那种一群人哄抢,老弱妇孺们得不到吃食的情况。而且这次的粥米稠密,不似廉广王惯施的薄粥,还有热腾腾黄黄的馒头,着实让众人吃了一顿饱饭。
  豫景王更是说明,他是替皇上做事情,皇上及其重视这件事情,大家务必要坚持,皇上与朝廷,定会让每个人都吃饱,让孩子们都能健康长大。
  如此一番,流民难民百姓们统统欢呼起来,觉得看到了希望,觉得就算进不去洛城,也有了安置。并且当天,豫景王还着人搭了不少简易的草木棚子,虽说着实简陋,连寒风都挡不了多少,但是总算有个栖息之地,百姓们更是有了盼头。
  小公主这一次渲染,更让洛城高官显贵吃了一惊。大齐国力不强,边城时有骚扰,多亏了齐国公驻守,三位藩王也肯出力,这是外忧。
  内患也很严重,六年前先皇薨逝,太子与二皇子夺位之乱,影响深远,这两年才有所好转。又遇上皇上无嗣,张国公迟迟不肯还政,朝堂动荡,国库也甚是空虚。
  洛城显贵历经三代,手握重权重金。若是想要安抚百姓,国库自是不够的,那显贵们的利益,势必要大大受损。他们又怎么肯?从前廉广王施粥派米,他们愿意付出些许,换个好名声。如今豫景王这番作态,可不是些许付出,就能了结的。
  本来高官人人自危,闹到张国公那里,处处申斥豫景王空口说大话,不顾国力是否安稳,沽名钓誉。而少许清流,或是新兴势力则认为豫景王是为国为民,也并非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是为了皇上与朝廷做事实。又说那些显贵们不过是吸百姓鲜血的蚂蟥,难民流民众多,既是天灾又是人祸,除了地方官员的好大喜功,压制灾情,更重要的便是朝中显贵们平日压榨太过之顾。
  两方人马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好逸恶劳的辰王站出来陈情,说是当日他本是想着去了解情况,怎奈发现百姓民不聊生,到处流民纠结,还险些伤了永宁侯夫人,幸而被他所救。辰王甚至入宫跪请皇上,早日下旨安顿流民,并愿意捐赠千两白银以及大量物资。平日里辰王可以算是那清流们口中的蚂蟥了,今日竟如此大方,倒是让清流一派以为自己戳中了显贵们的心事,闹得越发厉害了。
  辰王头一日与永宁侯夫人相遇之事,本就闹得甚大,如今这样一澄清,倒让人觉得是冤枉了他。毕竟辰王好幼童并非绝密之事,而永宁侯夫人年纪也忒大了。
  当然也有人暗搓搓的想着,辰王一定是做了什么事情,才肯这般作态,明显是替侯府澄清谣言。众人便打听到原来那日除了侯夫人,还有从前的李家小姐,被休回来,只带着个十岁幼女…于是李氏孙女的名声是彻底没了,不过李氏被颜显中送离了洛城,倒也无甚大碍。
  第二日,皇上与辰王齐心,倒是逼得张国公不得不接手这一通烂摊子。张国公虽不情愿,心中却琢磨着,要以此事威胁太后,不许为皇上纳妃,故而也算爽快。
  而皇上见张国公允了,便又说了一番,豫景王一心为民,且最得他的心。而皇后久不能生,国事繁重,他暂时也无纳妃之心。为免以后烦扰,着封豫景王齐真辉为皇太弟。
  朝臣们这两日接收的消息,着实之多,此刻倒是冷静,大多数心中明镜似的。皇上这是要和张国公杠上了,只苦了豫景王,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