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人们都很忙,而且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没有小孩子强,所以楚夏就将目标转移到了这几个半大的孩子身上。
不过,读书识字这些事情毕竟太遥远了,只能以后有条件了再作打算。
第48章 春夏
这是楚夏穿越过来后的第三个月。
这两个多月的时间,气温已经完全回升到暖和的程度。
楚夏终于要迈出制陶最关键的一步了。
一大早,部落里的所有人都聚集在窑洞周围,等待着楚夏的命令。
这是他们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共同努力出来的结果。
窑洞里面摆了十只大小形状相似的陶坯碗,灰白的颜色并不美观,却寄托着所有人的期待。
等炎他们把木炭加好,楚夏又检查一遍之后,楚夏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命令:“点火。”
楚夏有些紧张地闭上了眼睛,双手也扯着自己的衣摆。
若是仔细听,还能听出她声音里的颤抖。
虽然楚夏安慰自己,这是第一次,就算失败也正常,可楚夏心里还是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
这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事,更是整个部落的事。
与楚夏相反,部落里的其他人虽然也有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
炎上前去点了火,然后回到了人群中。
大家发出高兴的欢呼,似乎并不担心这次工程的失败。或者,他们并不明白失败会有多大的问题。
炎一直关注着楚夏,自然发现了她的紧张。
他走到她身边,抬手轻碰了一下楚夏的肩膀,轻声说道:“会成功的。”
“谢谢!”楚夏睁开眼睛。
――
烧陶需要的时间挺久的,窑子由之前安排好的人守着添炭,看着火候。
虽然楚夏不用守,但她现在也没有心思去做别的事,再加上她自己也不放心,就一直守在窑洞旁边。
一直到晚上天黑尽了,实在没有精力了才去睡了几个小时。
心里有事情,所以楚夏很早就醒了,等到上午太阳出来了,楚夏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叫人停了火。
又等了一段时间,等窑洞的温度降了下来之后,大家才打开窑洞取陶碗。
还好,结果虽然不乐观,但也不是太差。
烧之前放了十只,成功的只有两只,其它的都成了碎片。
好在还有两只成品,倒不至于颗粒无收。
楚夏捧着一只碗,差点热泪盈眶。
只是在这么多人面前,不想自己失态,硬生生忍住了。不过她微微湿润的眼眶出卖了她的真实感受。
人群中也发出惊奇的欢呼,显然,大家对这个结果都挺满意的,他们第一次知道,除了石头木头,还可以自己用泥巴烧出碗来,而且这个碗比其它的都要薄要轻。这几乎要颠覆了他们以往的认识。
大家七嘴八舌喋喋不休地谈论着烧出来的碗,像围观大熊猫一样看着它。
他们第一次见识到如此神奇的变化,明明之前放进去的时候还是软软的泥巴,用火烧一烧就变得这么硬了。
楚夏,自然也是开心的,第一次就成功意味着接下来不出意外的话,也不会有问题。
这离她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现在离春夏之交的交易会还有一个月左右,这段时间,应该能烧出不少陶器来。
到时候,部落就可以和其它部落多换一些盐回来。
这样,楚夏就可以开始她的储粮大计了。
不过现在,楚夏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去测试一下这个碗漏不漏水。
第49章 陶碗
来到小溪边,楚夏用竹筒碗舀了半碗水倒在陶碗里面,举到眼前,在阳光下仔细检查,看是否会漏水。
万幸的是,陶碗外侧干干爽爽,没有漏水的迹象。
这表明这两只碗都是可以用的。
楚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把碗举到大家前面,让大家围观。
众人虽然还不太能明白陶器带来的意义,但他们也知道这小小的碗会给他们带来方便,自然也都很开心。
部落里平时用来做饭的是一口脸盆大的石锅,锅身有人的手掌厚,因而特别笨重,一般人还般不动,要清洗或移动很不方便。
不方便倒也还在其次,更麻烦的是,想找到一口合适的石锅还不容易。
一旦部落的锅坏了,将面临无锅煮饭的局面。
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铁器,所以很难开凿石头。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是选一块有凹陷的石头,再慢慢打磨,在石头中间掏出一个洞来。
这样的方法不仅效率低下,制出来的石锅还不一定好用。
但有了陶器就不一样了。
虽然现在因为制陶工艺还不成熟,只能烧制小样的像碗啊,杯子盘子之类的小东西,但随着以后的进步,肯定能烧出陶锅来。
到时候,想要多大的锅就有多大的锅。
并且,有了陶锅之后,楚夏还想提出分开做饭的想法。
经过这两个多月的摧残,楚夏实在是不想吃这毫无滋味的饭了。
之前楚夏轮流做饭的时候做过一次,但那次因为才来部落不久,也不敢整出什么幺蛾子,就按照部落其他人的做法规规矩矩地干了。
后来楚夏成为巫医之后,雨她们就没有叫她做过饭了。
其实,饭菜的口味都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部落的卫生条件实在令人堪忧。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最初楚夏吃到过带毛的肉,这导致她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都有些敏感,总觉得食物没有自己弄的干净。
虽然后来楚夏也和雨说过,肉和菜要洗干净才能吃,不然会生病。但可能是因为部落里已经习惯以前的做法了,除了楚夏一开始提出来的时候遵守了几天,后来就又恢复原样了。
所以,楚夏很想分开做饭。
再加上,再过不久,就要去交易会了,楚夏觉得这次有了陶碗,应该能多换些盐回来。
不管做什么吃的,都需要盐,而部落里为了省盐,经常只在汤里放一点,因此,楚夏吃的大部分食物都是寡淡无味的。
所以,楚夏才会那么希望分开做饭。
不过,这些都扯远了,现在最要紧的是抓紧时间多烧一些陶器出来,到时候好拿去换盐。
――
看到大家对自己手里的陶碗如此热情,楚夏也不独占,把碗给他们挨个传着看。
炎虽然也对陶碗感到惊奇,但他对楚夏的兴趣更大。
她好像什么都知道。
她是巫医,能治病救人;她还会制弓箭,这让他们打猎方便了很多;她还会制陶,用泥巴烧成了碗;最后,她还会吹笛子,那是他从来没有感受过的美妙。还有什么是她不会的呢?炎想。
楚夏似乎就是一个迷,他不知道她从哪里来,他不知道她以前生活在哪里,也不知道她将来会不会离开。
和楚夏生活的时间越长,炎反而觉得自己越看不懂她。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有些自卑。
他似乎除了打猎,对其它的都不太擅长。他甚至不知道,如果有一天楚夏真的要离开,他该怎么留下她。
炎望着楚夏,深邃的眸子里尽是迷茫。
内心
感觉到有目光注视着自己,楚夏回头一看,原来是炎。
看到他的眼神,楚夏有些不解。
炎的目光有些复杂,楚夏看不懂,不太像高兴,反而像是有些担心。
楚夏不知道炎会有这种感受,难道制出陶来他不高兴吗?还是有什么其它的问题?
楚夏不知道。
楚夏有点想去询问,又觉得自己和炎的关系还不到这种程度,贸然问别人的隐私有些不礼貌。
炎自然也发现楚夏的反应了,但他现在还没有勇气对她说出自己内心的感情。
他不知道为什么这感情来得那么突然。
从前也有过别人向他表达过好感,但都被他拒绝了他对那些女人并不喜欢。
那时候,在他的世界里,除了打猎和部落似乎已经装不下其它的了。
可见到楚夏的那一瞬间,他感觉她似乎是一束阳光,照亮了他灰暗的踽踽独行生命。
后来的发展,在炎的意料之外,但好像也在意料之中。
炎没想到楚夏懂那么多,会治病,会吹笛,会制弓箭……。但同时又觉得,她好像天生就应该知道这些,如果不是她,其他人也不会知道了。
炎想靠近楚夏,又怕吓到她,让她更疏远自己,因而一直以来都是小心翼翼,不敢逾越的。
炎想接近楚夏,于是,他在不自觉中开始模仿楚夏的行为。
楚夏早晚要去小溪边洗漱,他便也开始早晚刷牙洗脸;楚夏吃饭前会洗手,他便也去把手洗干净;楚夏会每天打扫山洞,他就抢在她之前把山洞打理好;楚夏每次说话都会先说一遍她原来的话,他也开始学说楚夏的普通话。
在不知不觉间,楚夏对他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骨髓,融进了血液。
现在,楚夏要烧陶,他便全力帮她挖泥巴,筑窑洞,攒木炭。
炎只希望,楚夏能一直在部落里快快乐乐地活着。
――
楚夏是一个好奇心较低的人,除了最亲近的几个人,她是不会主动去探究其他人的内心的。如果他们愿意主动倾诉的话,楚夏也是乐意倾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