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不管文人学子是下战书还是写邀请函到大炎书斋,请大炎书斋转达这些邀约至昊安公子,都始终没有人见过昊安公子的面。
与此同时,承恩侯府与沈家已经走了“三书六礼”的大半流程,定好了婚期,就差最后的迎亲了。而在这期间承恩侯府给沈安荷下的聘礼到是让沈府的女眷们很是羡慕。不管是聘金还是其他的礼金盒等,都是可以说是在京里也是顶极规格的,而这聘金的多少往往代表着男方对女方的重视程度,承恩侯府在沈安荷已经失身的情况下仍然送如此重的聘礼,可见承恩侯府对沈安荷的满意程度了。
其实沈家老夫人等拥有管家之权的当家主母们倒是对这些聘礼很是心动,不是因为她们没有见过好东西,而是因为聘礼够重,难免会财帛动人心的,只是沈家既然想着扶沈安芙上位,自然不会做出贪墨出嫁女聘礼的事情,这要是做下了,还不得给人留下沈家落魄,家中寒酸的想法,说不得便会让后宫之中的娘娘们看不起,直接将沈安芙给刷下了。
要知道宫中的娘娘们给自己儿子相看媳妇时,首先便会相看女方家的权势,谁也不想找一个脱后腿的亲家,而是想找一个强有力的支持才是最好的。沈家目前的权势地位虽然算不上是金字塔的顶尖,但是至少在权势还是能够达到选皇子妃的标准地,沈家为了皇子妃的位置,哪怕是再心动沈安荷的聘礼也只能咬牙忍着了,总不能因小失大吧。
在此之后,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宴会,而今年的中秋佳节宴会并不同往年,因为有消息称,今年的中秋佳节宴会上,皇上和后宫娘娘会借此机会相看各府的姑娘们,而这此的相看对后续的皇子妃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京中各府便便地为此而忙活开了。
沈家亦是如此,不过沈家主要还是围绕着沈安芙转着的,给她从头到脚配了好几身的新衣饰,力求将她打扮的艳冠全京,让她在相貌上将其他府里的姑娘们给比下去。
其实沈府也知道女子太过貌美对于竞争皇子妃并不是最好的突破点,毕竟在娶妻娶贤的说法引导下,各宫娘娘们优先考虑的是姑娘的贤德,而不是美貌,但是沈安芙在这点上确是弱于其他府里的姑娘的。
其他府里的姑娘都是像沈安荷一样,早早地就贤名在外,而且贤德的名声是经过参加各府和宫里的宴会得到鉴证的,不容人怀疑。
而沈安芙则不一样,之前的时候并未传出什么名声,也未得到他人的印证,即使在中秋节宴会之前,沈府已经极力安排沈安芙参加各府的宴会,让她在宴会中表现自己的才学,但是时间确实太短,这样子的名声哪里会像沈安荷这样子从小就深入人心来的让人印象深刻。
既然短短时间内无法通过才学让众人对沈安芙印象深刻,沈府也只能另辟蹊径,看到沈安芙艳若桃李、貌若天仙的面容,便想着干脆立起她京中第一美人的名声也是不错的。
虽然这个名声可能会让其他的女人心生不满,但是对于男子来说还是很管用的,而皇子妃的决定权并不仅仅在后宫娘娘的手中,更多的则在皇上的手中,只要皇上愿意让沈安芙做自己的儿媳妇,那么即使后宫娘娘心生不满也无可奈何。
至于成亲之后,她们婆媳之间是否会有矛盾,沈府表示无所谓,反正皇子成亲之后便会分宫建府,以后又不是天天住在一起,能受得了什么婆婆的气,至于寻常的进宫请安会受到婆婆刁难之类的,则不在沈府的考虑之中。
“千年的和尚修成佛,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在沈府的众人看来,做媳妇的受到婆婆的气不是很正常的么,做皇子妃至少不用像寻常人家的婆媳一样,住在一起想避都避不了,以为谁都像沈安荷一样会遇到像仁孝公主那样会疼人的好婆婆么。
对于沈府的打算,沈安芙自然是心知肚明的,她知道自己的劣势在哪里,对于沈府这种博出位的想法自然是打心底里同意的。
对于成亲之后同婆婆之间的矛盾,沈安芙并未看在眼里,同婆婆相斗与同妾侍相斗并无什么不同,自己既然已经下定主意坐上皇子妃的位置,就知道自己以后的路就是和不同的女人相斗,反正同婆婆也是斗,同妾侍也是斗,又有什么关系呢!
而现在最重要的则是让自己先坐上皇子妃的位置才行,只有坐上了皇子妃的位置,才有可能担心以后会遇到的麻烦,如果自己连皇子妃的位置都坐不上,还何谈其他呢!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即然不管长远都会有忧虑,那么自己又何必害怕将来的麻烦,而舍弃现有的解决之法呢,何况婆媳这种天然的敌对关系,不管自己现在如何做,在将来都有可能会遇到的,自己又何必瞻前顾后而影响自己的未来呢!
第182章 世子渣男17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盛宴在众人的期盼之下终于到来了,沈安芙为了在宴会之中一举扬名天下知,便早早地起床梳洗打扮,务必要将自己装扮的艳绝天下,让人一见便难以忘怀,而她的装扮不仅她自己过目确认了一番,甚至还惊动沈老夫人等人也跟着一起相看,总之可以说是沈家人的焦点也不为过。
相较于沈安芙的大动干戈,沈府中的那些庶出姑娘们却是无精打采的,出席宫宴的姑娘们的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嫡出出身,或者庶出姑娘确实优秀,很得家中长辈的喜爱,才会被允许带入宫中的,只是这样子带入宫中的庶出姑娘也是极少的,而沈家此时已经是将全部的赌注放在了沈安芙的身上,又哪里会想着带庶出姑娘去宫中呢!去不了宫中,看不了宴会的热闹场景,更无法借此机会表现自己,让宫中的贵人们赏识自己,以便为自己谋一桩好婚事,这些庶出姑娘们的心情自然是不美的。
与沈安芙的大动干戈相比,沈安荷则是安静的多了,既未像沈安芙一般,为了这次宫宴准备了好几身的行头,也未像她一般准备了表演展示自己的节目,沈安荷只是用自己的私房置办了一身行头,做到不失礼便行。
沈安荷知道自己已经被赐婚给了承恩侯世子,已经不是皇子妃的竞争人选,自然也就不用在中秋盛宴上力争惊艳众人,这次自己再也无需时刻防备着被人设计陷害了,可以轻松自在地欣赏着中秋宴会了,而这样轻松的心态下参加宴会对于沈安荷来说,可谓是极少的。
以前她为着皇子妃的位置,不管是参加各府里的宴会,还是参加宫中的宴会,都必须随时保持着自己的风范,并且还需力争在名项才艺上力争上游,而保持这样的压力的宴会她已经都记不清楚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究竟参加了多少次,她只知道每次她都必须高度集中精神,以防一着失手被人打入谷底,再无翻身之地。
可是没想到最终自己还是栽了,栽在了自己的嫡亲的妹子身上,不过没想到自己现在却会因此而难得地可以保持无事一身轻地轻松地心态参加宴会了,沈安荷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要感叹一声“有失必有得”了。
最后沈家中有资格参加宫宴的女眷都集中在沈老夫人的院子里,等待着沈老夫人和沈老爷的一声令下,方可出发进宫。
因为沈家的权势地位还不是京中的顶层高峰,沈家二老也知道今日进宫的官员和家眷们都很多,估计等到靠近宫门中的那几条街时,就会发生拥堵了,所以沈家二老看到沈家人都已经打扮好后,尤其是沈安芙打扮好之后,确认沈安芙今日所需要表演的衣裳也都没有落下之后,便宣布出发了。
沈安荷看着沈老夫人和沈母都是一心在沈安荷的身上,细细地询问着她宴会的节目准备的怎么样,询问着她节目中所穿的舞衣等物品是否带齐,那种关心,那种爱护都是以前自己参加宴会时所加持到自己身上的,可是现在谁也没有关心自己,谁也没有留神过自己,这种冷漠的态度,哪怕之前沈安荷看到沈家没有派人给自己量身裁衣,只是关注于沈安芙的行头时,心里就已经认清了现实,可是现在依然会从心底里泛出一丝丝的疼。
这是从小对自己关爱有加的亲人啊,可是在自己无用之时,竟然会连一丝丝的关注都不给自己,沈安荷只觉得自己心目中的对自己疼爱有加的亲人一直在破坏着自己心里的印象,直到它们都面目全非。
沈安荷一路无言,只是默不吭声地看着沈家人表演着对沈安荷的关心与安慰,她觉得自己坐在这辆马车上就仿佛是一个外人一般,插不进她们的亲密氛围里。
这样子的隔阂一直持续到沈家的马车行至宫门前的启圣街,碰到了仁孝公主的马车为止。
做为皇上圣旨赐婚的亲家,两家马车既然相遇了,而且也知道里面坐的就是何人,又哪里能不招呼一声呢,即使沈老夫人心里对仁孝公主极其厌恶,但是她仍然能做到面不改色地同仁孝公主寒喧一番的。
互相招呼之前,仁孝公主便已经看到沈家人围着沈安芙转的样子,再看到一边沈安荷被沈家人孤立般的漠不关心样子,仁孝公主又心疼起自己的未来儿媳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