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输给妹妹你不服气?”看见胤禛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佟懿儿打趣道,“男子汉大丈夫,不至于罢——”
“今天遇到了太子哥哥,他身边那个索额图,真的好讨厌——”
原来胤禛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佟懿儿摸了摸他的额头,只说了一句话,“索额图是索额图,太子哥哥是太子哥哥,咱们要一码归一码,知道吗?”
“嗯……可是如果那个索额图很讨厌的话,汗阿玛为什么还要用他啊?”胤禛一向黑白分明,一看就是听多了侠义故事的孩子。
“这个……你长大以后就会明白了——但是额涅可以告诉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一定没有错的。你汗阿玛也许会重用一个不那么让人喜欢的人,但是一定不会原谅任何一个作恶的人。”
在佟懿儿看来,索额图现在并没有作恶,这是康熙会选择让他重回朝廷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有这么一天,康熙是不会放过他的,佟懿儿也不会。
第81章 儿女忽成行
“孩儿给皇贵妃额涅请安!”康熙二十五年元旦, 阖宫上下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景象。当日在慈宁宫向太皇太后、太后请安贺岁完毕, 胤礽即率领几位已入学读书的阿哥们一道往承乾宫向佟懿儿行礼。
“阿哥们请起——玉衡, 赐坐!”佟懿儿今日穿着大红色的五爪金龙吉服袍, 头戴东珠顶吉服冠端坐于紫檀木屏风宝座上。胤礽领着胤禔、胤祉、胤禛兄弟三人在珐琅掐丝的暖炉前围坐, 玉衡领着宫人们将热气腾腾的奶茶一一奉上。
“听皇上说, 太子如今正读《易》呢?”胤礽已经十二三岁年纪, 渐渐有了青春期该有的样子, 看着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佟懿儿总恍惚想起尼楚贺来。
“回皇贵妃额涅的话, 刚刚开始读呢——虽然这书名叫‘易经, ’可是读起来一点儿也不易!”
胤礽在旁人面前总要端着一副储君的样子, 唯独在看着自己长大的佟懿儿这里倒是率真。开玩笑似的说完了这句,胤禔、胤祉两个已经读了几章《易》的阿哥立刻心领神会地嘿然一笑,唯有胤禛才读完《论语》、《孟子》,左顾右盼也不知道哥哥们究竟在笑什么。
“阴阳八卦的学问可大着呢,莫要说你们了, 多少人学一辈子还是一知半解——”佟懿儿过去是学历史出身, 当然她所学的知识并不像这些孩子这般深入, 论背记默写她大概是要甘拜下风的,用几句玄之又玄的话唬住他们却是轻而易举, “这书虽有个‘易’字, 却是四书五经里最难掌握的, 你们不要被这个名字瞒过才好。”
“孩儿等谨遵皇贵妃额涅教诲!”胤禛虽听得云里雾里, 一双闪闪发亮的眸子却紧紧跟着佟懿儿的目光,显出十分崇拜的样子。他跟着哥哥们一道起身打了个秋千儿,默默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会会这本不易读懂的《易经》。
“听说大阿哥的骑射这些年来颇有长进呢——胤禛,你可得好好跟你大哥学学!”
胤禛刚刚随着大伙儿坐回杌子上,便听佟懿儿在那“哪壶不开提哪壶”,一时脸上泛起红晕,眼皮都不敢抬了——这胤禔读书一般,论起骑射来在阿哥里面可是数一数二的,长得人高马大,胤禛几乎觉得自己要仰着头瞧他。
“皇贵妃额涅谬赞了,听说四弟这半年来进益不少,于骑射方面颇为用心呢!”胤禛骑射不精是宫中人尽皆知的事,大家都愿意给他留几分薄面。胤禔平日不拘小节,却也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比别人格外敏感些,赶紧起身作揖道,“相信假以时日四弟一定会不负汗阿玛期待的。”
“嗯,孩儿今年一定争取拉开四力半的弓——”听胤禔这么给自己面子,原本有些沮丧的胤禛立刻来了信心,当着哥哥们的面立起军令状来。
“喏,你们大伙儿可都听到了啊——要给他做个见证!”佟懿儿这么一说,一屋子人皆笑出声来。
“皇贵妃额涅,这是孩儿额涅托孩儿转赠与您的。”寒暄了一会儿后,佟懿儿见阿哥们皆被外头的爆竹声声弄得坐立不安,便叫散了。胤禛见今日难得有机会不用上学,便早早拉着胤礽一起去玩。胤禔也毕恭毕敬告辞出去了,唯有胤祉留到最后,见兄弟们都出了院子,方将一只精致小巧的荷包双手奉上。
佟懿儿拿过那只秋香色的荷包仔细端详,只见上头绣着一柄如意并一对柿子,想来是取“事事如意”的兆头。
“荣妃姐姐有心了——”佟懿儿将那荷包递与玉衡,嘱咐她好生收起来,笑问胤祉道,“你额涅可有告诉你,为何要送这个给我?”
“额涅说,如果没有皇贵妃额涅的帮助和提点,就没有她的今日。”胤祉不太知道他姐姐定亲的来龙去脉,自然也就不太明白荣妃为何要特意向佟懿儿表达谢意,只是她既然这样吩咐,做儿子的也就照做了。
“替我谢谢你额涅一番好意,这份礼物我收下了——她谢我的事,本就是我应该做的,她不必放在心上。”眼前这胤祉和她过去在史册中了解的那个胤祉十分相符,都是温文尔雅,一副谦谦君子相。她将双手轻轻搭在他的肩上,温言细语道,“你额涅自康熙初年起便入宫,如今她最大的指望便是你了,你要好好用功替她争气才是啊!”
“孩儿谨遵皇贵妃额涅教诲!”胤祉虽与佟懿儿交往不多,一直把她当作一个可敬可亲的长辈。常在荣妃处听闻不少夸赞佟懿儿话语的胤祉今日对母亲的话已是深信不疑。
“今儿个那帮大臣借着皇祖母病愈的事儿奏请朕早日立你为后,齐刷刷跪了一排呢——”一到年节,前朝筵席总是一场接着一场,在觥筹交错间康熙难免伤了脾胃,佟懿儿带了几样清粥小菜往乾清宫探望,正中他的下怀。
“您……答应了?”佟懿儿觉得皇贵妃和皇后其实都没什么两样,但满朝文武可不这样看。
“他们话音刚落,你三舅就站出来反对了!”康熙三下五除二将缠枝纹青花瓷碗里的小米粥吞下肚,将碗筷搁在桌上,冲佟懿儿坏笑道,“就是朕想这会子立你为后,只怕阻力也不小啊!”
“三舅这么一反对,肯定有不少朝臣附和罢?”佟懿儿早料到索额图会不想让康熙再立皇后,却没想到他的表达竟这般直接,看来回到朝野的索额图连伪装自己的精力都没有了。
“可不是!”康熙牵过佟懿儿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替她理了理耳边的碎发道,“虽说朕还没给他恢复内大臣的原职,但索三老爷在宫中的人脉可是四通八达,连朕都自叹弗如呢!”
“三舅他当初扳倒鳌拜,平定三藩皆有功劳,又是太子的叔姥爷,自然是颇有声望的。”佟懿儿听康熙的口气,像是自嘲,又像有几分无奈似的,只贴着他的脸软语相劝道,“当不当皇后原就不是什么要紧事,您不必放在心上。”
“你那三舅还说得理直气壮呢——说太子已经十三岁了还未出阁读书,此时立后时机尚未成熟,希望朕三思。”佟懿儿越是言语得体,就将索额图在康熙心中的形象映衬得愈发跋扈嚣张,康熙不禁从鼻子里哼出一笑来,“这下好,那帮夫子立刻见风使舵,劝起朕早日让保成出阁读书来了!”
太子出阁是明朝以来制定的制度,由皇帝指派身边的理学儒臣为太子日讲,以塑造储君。太子正式行过出阁读书的仪式之后才算成为大家心目中名副其实的皇位继承人。如今十三岁的胤礽只和其他阿哥一样在康熙与若干内阁学士的指导下学习四书五经,这显然不符合索额图的期待。
“三舅说得也有道理啊,您立皇太子也十余年了,保成也该有个一国储君的样子了。”佟懿儿想起今天听胤礽说起自己已读到《易》,一时觉得十分欣慰,“您不妨考虑一下罢?”
“小小年纪就让保成一本正经地有一个储君该有的样子,和其他兄弟区别开,懿儿你觉得这样好吗?”
康熙的问话倒让佟懿儿一时愣住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她都不曾想过这个问题。和许多人一样,她只觉得太子本就应该和其他皇子区别对待的。历史上的胤礽最终被废,难道是因为培养方式出了差错?
“朕幼年登基是因为汗阿玛早逝,不得不担起天下的重任——自那以后,除了皇祖母,除了你,再没有人与朕推心置腹了……”佟懿儿作为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从来没有把康熙视作高高在上的皇帝,作为与他一起成长的小表妹,她对他的感情始终如一。这一点康熙是不知道的,她也永远不打算让他知道。
“所以……您不希望保成也过早成为高处不胜寒的那一个?”佟懿儿恍然大悟,从一开始群臣建议立太子的时候,康熙就在抗拒了,只因为他想竭尽所能将自己的儿子护在羽翼之下。
“每次看见保成和胤禛在你这儿嬉闹的时候,朕就觉得时间若能停住该多好——”康熙点点头,让佟懿儿靠在自己肩上,“可是今天面对一屋子跪地不起的大臣,朕忽然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做皇上看似风光无限,其实也不是事事都能如意的……这个道理大概您从一开始就明白吧?”佟懿儿默默替康熙消化着他的无奈,将手搭在他的手背上,“无论未来的有多难,懿儿都陪着您,陪着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