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允许明珠襄助,是希望他借此机会将功折罪,从此真心实意报效朝廷的。”康熙弯身将惠妃扶起,意味深长道,“倘若明珠说了什么不该说的——”
“索额图……就是堂叔的前车之鉴。”惠妃答话倒十分坦然,因为她心里就像康熙表面上看到的一样,没有一星半点儿的非分之想,“臣妾一定提醒胤褆好好做人,这次征战准噶尔是您给他的一个历练机会,他不应该因此凌驾于众兄弟之上。”
“胤褆这孩子心思简单,容易被人带跑,他有你这样的额涅,朕也就放心了。”知子莫若父,康熙对胤褆的担心也并非是多余——往日他无非就是在宫中读书习武,一切尚在康熙可以教导的范围内。一旦出了京城,身边人正直与否便成了关键因素。
“皇上考虑周全,臣妾感激莫名。”惠妃这么多年来一心扑在胤褆身上,自以为自己应当是这世上最了解胤褆的人了,可现在听康熙这样一说,她才知道子女众多的康熙并没有忽视胤褆,他对这个儿子的了解,甚至强过她许多。
“你回头还该感谢皇后才是,若不是皇后提醒,朕也想不到这些。”现在佟懿儿肩负着维系后宫和谐的重任,康熙觉得她完成的很是出色。唯一的不足就是过于低调了,低调到让康熙忍不住替佟懿儿吆喝一嗓子。
“皇后娘娘从来都是为后宫姐妹,为阿哥格格们着想,臣妾深有体会,亦颇觉惭愧,总是劳皇后娘娘为臣妾操心。”想起当初明珠罢相时,亦是佟懿儿好言宽慰。惠妃回忆往事,发现自己好像从来也没有为佟懿儿做过什么,一时很是过意不去。
“雨停了,朕还有公务要处理,就不久留了。”惠妃当然知道康熙是不会在延禧宫留宿的,因此只行了个蹲安礼目送康熙出了延禧宫门。
一阵西风吹过,惠妃觉得自己整个人整颗心都清爽了许多。从七月初六日起,她只需每日吃斋念佛,盼着儿子从战场上平安归来就好。
第119章 根本停不下来
康熙二十九年七月初六, 康熙在太和门前亲送抚远大将军裕亲王福全、恭亲王常宁、皇长子胤褆等王公大臣出征,佟懿儿始终有些担心这可能是她见佟国纲的最后一个机会, 因此只女扮男装混在人群中远远目送佟国维、佟国纲骑马出宫。
“懿儿, 你的眼睛怎么红红的?”仪式结束后, 康熙让佟懿儿跟在自己后面一路回到乾清宫,直到进了暖阁坐下来喝茶,康熙才觉察出佟懿儿的异样来, 伸手摸了摸她的脸颊笑着安慰道, “是不是舍不得你阿玛?”
“嗯……阿玛虽然能文能武, 可到底从未真正上过战场,所以懿儿难免会有些担心。”佟懿儿这么多年一直奉行不剧透的原则, 既然康熙认为佟懿儿是因为担忧佟国维的安危而眼眶发红,索性就顺着他的话接下去,“还有大阿哥, 这孩子还不到弱冠之年,虽然有裕亲王和明珠大人他们照顾, 到底是儿行千里母担忧……”
“做了皇后的人,果然是大不一样了!”康熙作为一国之君, 要考虑的事情当然涉及方方面面,他心目中的皇后也应该是和他一样,心中装着大局的人。佟懿儿担心佟家人,是出于做女儿, 做侄女的人伦天性, 但她也能把胤褆等阿哥视若己出, 实在让康熙倍感欣慰,“不止你这个做额涅的担心,朕也担心呢——过几日,咱们一块儿到蒙古那边看看,若是条件允许,朕就留在那边亲自督战。”
“懿儿谨遵圣旨!”有了康熙这句话,心中一直仿佛有一片阴云笼罩的佟懿儿一时多少有了一点希望。
“这次去北边不是为了避暑,所以阿哥格格们便都留在京城等朕凯旋吧——后宫的事,这些天你跟和卓交代一下,也得亏她操持削减贡物的事,也算解了朕的燃眉之急。”现在大军得以顺利出发,多有赖于各地督抚将原来频繁敬献的贡品折成现银。这十分关键的贡献,康熙自然不会忘记,“和卓这个人……很像她姐姐塔娜,虽然缺了点人情味,到底是个能做事的,后宫里也需要她这样的人。”
“是啊,若是缺了她,懿儿一个人还真忙不过来呢!”紫禁城里人口繁杂,好像是一架极其精细的机器,容不得一点马虎。佟懿儿即使再有头脑,也需要团结协作才能成事。
“这回去北边,曹荃会去,旭日干也去——胤祥已经断奶了,就让玉衡跟着你罢。孩子们有王嬷嬷和德妃宫里的那些婢女,应该就不用咱们操心了。”
“唉——”佟懿儿听康熙安排地这般精密,不禁摇头笑了两声,见康熙一脸困惑,佟懿儿忙解释道,“懿儿总陪在您身边,倒把那些宫里的活儿都交给其他姐妹们做去了,也不知她们心里头会不会怨懿儿。”
“你跟着朕又不是去游山玩水的——若没有你帮朕匡正了胤礽,往后你的那些姐妹们还不知要流多少眼泪呢!”康熙见佟懿儿现在整个人都因为过度劳神而瘦了一圈,不禁一阵心疼,将佟懿儿一把揽在怀里,“朕总感觉……似乎从没有机会让你好好歇一歇,朕从前还总想着有朝一日天下大定,能好好宠一宠你——鳌拜完了又是吴三桂,吴三桂完了又有郑氏,索额图这厮还害得你折腾‘假死’了一回……现在又是这不省心的噶尔丹,什么时候朕的心愿才能兑现啊——”
“人生在世,谁不是有源源不断的问题要解决的?”佟懿儿深吸一口气,她忽然想起从前在现代社会看到一个广告语叫做“根本停不下来”,仔细想想,自打成为康熙的女人之后,佟懿儿真的好像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一般,大脑从来没有一刻松懈的时候。如今做了皇后,只怕是更难喘息了,“何况您管着天下事,想歇着也不成呢!”
“嫁给朕……有没有后悔?”康熙想起自己当初不过是年少冲动,见鳌拜剔除了佟家的女儿才把佟懿儿强制带回宫中,没想到让这个女子与自己一道经历了这么多风雨,一时倒有些惭愧了。
“不瞒您说,原先倒是很不情愿的。”已经是老夫老妻了,佟懿儿便也在康熙面前有一说一,不再遮遮掩掩,“可是后来,懿儿发现也只有懿儿能做您的‘定海神针’,为天下苍生计,也只好勉为其难了——”
“好哇——敢情你这臭丫头根本不爱朕,倒是朕自作多情了——”康熙当然知道佟懿儿不过是开玩笑,却只佯装生气,一路将她逼到床榻之前,将她压在身下挑逗道,“朕今儿就要‘山呼海啸’一回,只怕你承受不住……”
昨夜一阵翻江倒海,弄得二人筋疲力竭,康熙自是要早早起身上朝,见佟懿儿睡的正香,康熙也不敢惊动她,只轻手轻脚下了床,更衣洗漱上朝去了。佟懿儿睁眼时卯时已过,丫鬟婆子们伺候她打扮妥当才回了承乾宫。
“额涅,您怎么又要走了——”既然预备要往北边去,佟懿儿自然要好好收拾便于行动的衣裳出来。见佟懿儿又要远行,近些时饱受离别之苦的靖月自然是不大高兴的,“靖月也要一起去!”
“这回额涅陪你汗阿玛去,可不是为了避暑的,北边打仗了,知道吗?”佟懿儿放下手中的衣裳,弯下身子对一脸不悦的靖月耐心解释道,“你汗阿玛不放心你两个姥爷,还有你胤褆哥哥,所以要去看看。”
“靖月也不放心他们,靖月要当花木兰!”七岁的靖月越来越像个假小子一般,听说北方战事,更加跃跃欲试起来,“带靖月去嘛!”
“嗯……等你再大一些,就带你去好不好?”其实佟懿儿倒觉得让靖月成为一个巾帼英雄并不是什么坏事,满洲的姑奶奶各个能骑马弯弓,靖月当然也可以。只是靖月毕竟还太小了,还需要她和康熙的保护,“你看你的那些兄弟里也就你胤褆哥哥去了是不是?你就跟着你胤禛哥哥好好在家听德妃额涅、王嬷嬷她们的话,好好照顾十三弟,这也是帮你汗阿玛的忙呢!”
“好……好吧!”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给她一个任务,她便马上转移了注意力,“那……您答应靖月一定要好好的,平平安安地回来!”
“好,额涅答应你。”看着靖月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佟懿儿的心瞬间就熔化了——靖月至始至终都在担心佟懿儿会离开自己,她是靖月与胤禛“失而复得”的额涅。她上前拥住靖月,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会让儿女们担心自己了。
“启禀娘娘,惠妃与荣妃娘娘求见。”刚刚将衣衫分门别类放好,宫人便通传有人来访。佟懿儿匆匆整了整衣衫,出前殿相迎。
“臣妾等给皇后娘娘请安!”现在并不是朝见皇后的时候,二位穿着石青色常服袍子特意来访,后面跟着端捧衣衫的宫婢,佟懿儿已知道了她们的来意。
“二位姐姐请起,坐罢。”佟懿儿在宝座上坐好,荣妃与惠妃方才入座了。佟懿儿瞧了一眼站在她们身后的宫婢,笑道,“想必二位今日来,是给前线的两个孩子送冬衣来的吧”
“娘娘您果然心细如发,臣妾等的心思瞒不过您。”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说话的荣妃自女婿乌尔衮随军出发后,便也和惠妃一样担心着出门在外的孩子。听说佟懿儿要随驾去蒙古,便商量着各做了一件冬衣托佟懿儿带去,“听说七月以后乌兰布统那地方寒气重,还是要给孩子们添些衣裳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