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更有朝廷的低质量钢材和布匹等物,参与对外贸易,从境外换取大量稀缺物资。
以上种种,都显示出,天朝的工业化已经有了良好的开头,发展日渐稳定。
皇帝已年近六十,他觉得,他可以功成身退,过一过自己想过的日子了。
沉默了好一会儿,皇帝很突兀的说道:“你家孙女的确是个有远见的。他给朕推荐的煤炭生意,的确收益巨大。朕听说晋州的矿场极为宽阔壮观,朕想去看看自己的生意是什么规模。”
安国公并没应声,却在心里度量着皇帝话里的意思。听这意思,皇上真有退位的想法了了。
…………
瑾融是在第二天下了早朝,父子二人退回御书房之后,听皇帝提起此事的。
他先是听皇帝抱怨了一大通诸事繁杂,然后用询问的口气说:他是不是应该退位了?
瑾融最开始的反映和安国公一样,差点惊掉了下巴。
随即,听明白皇帝意思的瑾融面露纠结。继承皇位啊?虽说如今就是他在主持早朝,奏折也大多是他在批阅。可他终究还没有登基,也不是皇帝。
登基当皇帝是每个有野心的皇子的终极目标。很显然,皇帝现在说的就是这个终极目标的归属。
瑾融面部表情极为复杂,纠结了好一会儿,才说道:“父皇如今也不是很受约束,好端端的,干嘛要退位?”语气之间,怎么听都觉得少了一份诚意。
皇帝看着瑾融面上那欲拒还迎的表情,差点把他踢出去:“你小子就不能装的像一点吗?你拿镜子瞧瞧你脸上那表情,这是恨不得朕马上就把皇位交给你吧?!”
瑾融愕然:“啊?不是吧?有这么明显吗?”
这下皇帝真恼了,拿起案上一本册子,兜头向着瑾融砸了过去,“你个混账东西!居然还真是这么想的。”
瑾融忙伸手借下册子,满心满脸都是委屈,“这能怪得了儿臣吗吗?咱们这些有志向的皇子,哪个不想登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以父皇您的英明神武,就算儿臣装的再像,难道您还真能被儿臣骗过不成?”
皇帝瞪着瑾融,一时间竟然没法儿反驳。这大实话说的,怎么就这么诚恳真实呢?里面还夹杂着高超的马屁功。
皇帝豁然发现,最近他身边的人拍马屁的功夫都大为长进了。
“滚吧!好好办事,让朕再想想。”
…………
皇帝说退位的时候,似乎只是随口说的一个混沌想法。可是话一出口,皇帝的心就开始灼热起来。
江一凡几乎刚从安国公那里知道皇帝有这么个想法,就被礼部尚书找去,商议新皇继位、尊当今圣上为太上皇的礼仪安排。
江一凡如今任礼部侍郎。原因无它,只因为齐家机械作坊有他江家的一份,而机械作坊在整个大夏朝的工业领域中,算是首屈一指。
机械作坊和工部、将作监常有技术交流和银钱往来。为了避嫌,他被调任礼部任侍郎,算是又升了一大级。
时任礼部尚书的孙霆越,是禹王侧妃孙淑敏的父亲,算是瑾融的半个老丈人。
孙尚书心情极好,热情的把江一凡让到客位坐下,亲自给他斟了茶。交代江一凡事情的时候,脸上的褶子都要堆成一朵花儿了。
江一凡则是愣了愣:“这么大的事情,难道不需要在朝堂上商议一下吗?”
这种事情的正常程序,应该拿到朝堂上进行廷议。以瑾融这个继位者为首,包括朝中各大臣,都要痛心疾首、万般不舍的劝谏皇帝。
要用极其赤诚的感情,向皇帝表达,离了皇帝的指导,大家都做不了事情、都活的没有主心骨。
而皇帝则坚决表示,要效仿尧舜,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年轻人。当然,这个年轻人不是外人,是他的儿子。
这么你来我往的揪扯上三、五个月,然后才进入实质性的交接阶段。
可是,乾庆皇帝这是什么情况,太突然了吧?
第一零六零章 妇人于家道而言
孙霆越一向都是把江一凡当自己人的,他凑近江一凡,压低声音说道:“听说,圣上之前只是对殿下抱怨了几句,殿下也推脱了。原本以为还要等些时日,没想到陛下竟是很不耐烦。”
说着,他一摊手,“这不,前日才提了个头,今日就和阁部打招呼,不做廷议了,先让吏部准备礼仪。择日宣布,之后就举行大典。”
江一凡眨眨眼,不是说,皇家的人对皇位都有一份异乎寻常的执着吗?怎么到了乾庆皇帝这里,就例外了?
…………
虽然就这几年的形势来看,禹王继位只是早晚的事情。可是,朝廷正式宣布,当今圣上要传位于禹王的时候,还是在朝野上下引起了极大震动。
早些年,任谁也想不到,六皇子禹王会是下一任皇位的继任者。
十五年前,福王和太子在朝堂上较劲,想取代太子成为皇储。那时的禹王远离朝堂,和皇帝打了个招呼,就去自己封地溜达去了。
禹王回来之后,其势力和影响力一发不可收拾,居然走到了登基这一步。
这个时候,大家再看江家,用的就是看当朝新贵的炙热眼神了。据说,江大人和禹王殿下结识于少年之时,一直鼎力相助殿下。虽然在此之前,江家夫妇就多得乾庆皇帝看重,可新皇登基,江家只怕更得圣眷。
叶欣颜虽然也愿意瑾融当皇帝,只不过,既然已经是囊中之物,早当晚当在她眼里没甚区别。
所以她得知这个事情的时候,并没有表示出太大的喜悦,只顾筹备齐友年返乡事宜。
齐友年今年已经七十一岁高龄了,虽然身体依然硬朗,可年龄在那里摆着,就算为了手中生意和齐嘉儿今后的发展,不能回乡居住,却也要在身体硬朗的时候,再回家乡走一趟。
而且,齐三顺少年离家,距今已有十年。他今年二十一岁,已经说好了亲事,只等齐家大房的人进京,替他操办娶亲事宜。
齐三顺是关禾正经收的徒弟,十几年学艺,武功着实了得,如今在禁卫军任职。为了护送齐友年回家,同时接大房一家进京,他特意和上官告了三个月假。
叶欣颜得知朝廷开始筹备传位礼仪的时候,齐友年和齐嘉儿、齐三顺即将启程。
临行前,祖孙几人前往大觉寺进香,求佛祖保佑路途平安。
这些年,齐友年和叶欣颜都在为了生意忙碌,并没有多少消闲的时候。如今分别在即,叶欣颜又无法跟随齐友年返回清河村,这时自然要好好聚一聚。
所以这次出来,是为了进香,同时也利用这一天,一家人趁着春日,出来踏青郊游。
同来的齐家爷孙三人,叶欣颜带着自家一双儿女。
她的第二胎很给力,生了儿子,起名江晨。这名字是江一凡自己取的,人家皇帝和瑾融不稀罕男孩子,没和他强。
阿秀七岁,江晨四岁。大概阿晨没有一个当王爷的干爹,也没有皇帝钦赐的名字。所以,他虽然是个男孩子,却文秀的很。不像阿秀那样,完全就是一个闯祸精。
另有赵氏,赵氏也就是扶正了的赵姨娘,带着叶缘同行。叶缘今年十一岁,已经是一个生龙活虎的少年了。
其余还有关禾、紫凝和汪桥、周碧瑶,两对夫妇各自带着孩子。
一行人天不亮就来到寺院,待到寺门大开,以齐友年为首,一行人烧了头炷香。
早饭之后,几个大人听了一个时辰的经文,然后才带着孩子们出来玩耍。
叶缘小时候,是连滚带爬,跟着齐三顺、齐嘉儿一起玩耍的。待到齐三顺、齐嘉儿大些,就是叶缘带着关晓和阿秀一起玩耍。
安国公有意不拘束他,这小子也没让安国公失望。五岁接任安国公爵位,待年纪稍稍大些,知道自己是一等勋贵,而且听惯了自家姐姐从小的嚣张故事,又有安国公宠着,性情嚣张的很。
一等勋贵的叶缘,带着有个武功高超父亲的关晓和皇帝赐名、王爷认了干女儿阿秀,那简直就是京城三霸。京城大小孩子遇到三人,都得礼让三舍。
也就是叶欣颜看着三人的时候,他们能有个正形。
这时,三人又凑到了一起,叶欣颜叮嘱了好大一通不准闯祸,才放三人和一众仆从离开。她自己牵了江晨的手,和赵氏、周碧瑶、紫凝等人,往一处暖阁走去。
结果一条小道还没走完,身后就响起了几声惊呼,然后是小孩子的哭泣声,一阵纷乱嘈杂响起。
叶欣颜做了个无奈表情,周碧瑶则幸灾乐祸的看着她笑。人家紫凝心大,面色平静的向后看去。赵氏倒是有点担心,却也没显出慌张。
哎,她这个命啊!叶欣颜哀叹一声,只得转身向后望过去。
让她安心的是,三个小家伙并没有很嚣张的跳脚闹事。他们对面,两个丫鬟正扶起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子,一边哄劝,一边抚平他的衣裳。
关晓和阿秀看起来也在哄劝那孩子,叶缘则像模像样的给那孩子一处的大人行礼。
叶欣颜这一眼看过去,直道冤家路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