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融是知道自家老子的,这个时候找他,准没好事。之前那几件事让瑾融深切知道,皇帝老子在坑儿子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大有绝不回头的趋势。
瑾融一进御书房,就看见皇帝神清气爽,笑吟吟的对着他招手:“小六啊,来,坐。朕近日得了一罐好茶,喝着不错,你也来品品看。”
说着,吩咐侍立一旁的小太监:“给禹王泡壶白毫来。”
瑾融心里又是咯噔一下,皇帝老子这说话的语气,客气得超出常理。他几乎能看到皇帝那吟吟笑容中透出的刀光剑影。
“父皇,您有什么事尽管说,儿臣若能做主、能做到,一定不辜负父皇的期望。父皇对儿臣如此客套,儿臣这心,可是慌得厉害。”
他也就是有些银子,若是有个合理的理由、合适的条件,银子他能出。至于别的东西,大都是和江一凡媳妇合作的。那女子太难缠,他可做不了主。
皇帝呵呵的笑着:“皇儿,你看你说的是什么话?朕一向觉得你心性豁达,每每看着你,朕就心情舒畅,”很突兀的,原本让瑾融寒毛倒立的话锋立时就变了,“所以,你才是个能替朕分忧的好孩子。”
这就明晃晃飞舞起大刀片子了啊。
第九百四十四章 农具推广
瑾融认命的点头,能被皇帝老子惦记上,也算是好事,只要别太过分就好。
皇帝继续说道:“这几年,你的乳酪生意不错,听说养牛场也扩大了很多。距离旱灾地域最近的养牛场是哪个?”
“豫远郡南部有一个乳酪作坊,距离原州最近。”瑾融大概明白了皇帝的想法。
说到正事,皇帝也没了调侃的心情,正色说道:“持续了近一年的旱灾,虽然有降雨,可土地板结严重,加上灾民长时间吃不饱肚子,体力很是跟不上。朕想调用你养牛场里的牛,赶时节抢种荞麦。你看可行?”
瑾融皱了皱眉,乳酪作坊是他和叶欣颜合作的,当初建养牛场时,是他和江一凡各出一半银子办起来的,之后一直照着这个形式延续的。
江一凡倒是好说,可事关乳酪制作,牵扯到叶欣颜,就不那么容易了。而且,如今,叶欣颜可是江一凡的媳妇,怎么也得说通了叶欣颜才好。
皇帝见瑾融也会为难,不由问道:“怎么?很难办吗?”
瑾融道:“当初做这个事,是在豫远郡的清河村,是叶欣颜提议做起来的,其中有叶欣颜的几成股。”
这么一说皇帝就明白了,“你只管找她去说,朕看她是个有心胸的女子,事关天下苍生,想来她能体谅其中的重要性。”
瑾融看着皇帝不说话,天下是皇家的天下,空口白牙让叶欣颜放弃家当,去体谅天下苍生,指不定她就会说出什么噎人的话来,这个差事他可做不来。
皇帝大概也觉得这么做很不好意思,又想起广厦营造资助原州的活动板房和帐篷,说道:“广厦营造不是想承揽原州地区的寺庙修建吗?若是发往旱灾地域的耕牛安排得当,原州和周边地区修建寺庙的工程全部交给广厦营造。”
“行。儿臣这就找叶欣颜商量。”瑾融当即应允。
说起来,叶欣颜进京这两年没怎么赚钱。去年广厦营造最主要的工程是铺设轨道,建造了两个园子。其中的大头就是轨道工程,还被皇帝抹去了一半利润。
为了扳倒福王,任由福王的内应使用劣质材料,导致广厦营造今年对木质轨道返工。两个月时间,众多工人、工匠和材料垫进去,却没有半分收益。
若是原州等地的七座寺庙能交给广厦营造建造,不但能赚钱,还能顺利让广厦营造分号在原州站住脚。
有这个前提,叶欣颜一定会答应资助灾区耕牛。养牛场和乳酪生意是两家合伙的,可营造行却是齐家的独家买卖,叶欣颜在这里面下的辛苦是最多的。
果然,瑾融找叶欣颜把皇帝的意思一说,叶欣颜立即就答应了。
事实上,叶欣颜对这件事情看的很开。
这是她有安国公这个便宜祖父,安国公是国之栋梁,就算皇帝对老爷子也多有依仗,没有人敢等闲视之,叶欣颜经商自然也不会被强取豪夺。
若是遇到平常商家,朝廷需要养牛场的牛,说征用就征用了。顾点面子的,会给个名义上的补偿。若不顾面子,强行把整个养牛场的牛赶走,一个布衣商人,又哪里会有反抗的余地?
再有,这么大范围的使用耕牛,那么机械作坊那些新式农具,是不是也能趁势推广一下?
还是在广厦营造的会客厅,谈话有临时被瑾融拉来的江一凡作陪,叶欣颜对瑾融说道:“既然是抢时间播种,顺道可以把机械作坊几种新式农具也一同运去,和牛一道,借给农户使用。如此大规模的使用,若是使用效果好,农具会很快扬名,接下来的生意就好做了。”
机械作坊有瑾融三分之一的股,也有他派去的管事和账房。可是机械作坊具体做的东西,他倒不是很了解。
听闻新式农具,不觉诧异:“机械作坊还做农具?不是都在研制营造器械吗?还有那个什么蒸汽机,也是要紧的物什,不好耽搁的。”
“高效农具是之前就在做的,”叶欣颜解释道,“有耕地的,也有播种的,无论耕地深度还是速度,是普通农户劳力的几倍不止。播种机的速度也很快,抢节令的话,这些农具极具优势。若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对开荒和扩大耕种面积很有好处。”
在农耕为主的中原地区,发展农具很有必要,而且,别的东西还会牵扯到电和能源什么的。农具的话,没有现代动力,若是农具的结构好,就是使用牛和骡子牵引,在人力的协助下,一样能发挥效率。
叶欣颜说着,忽然想到现在传话到清河村,只怕时间不赶趟了。
她很有点遗憾自己缺乏前瞻性,“只是,现在派人赶去清河村,组织农具运送,只怕就耽误事了。”
若是明年再推广,没有朝廷的组织、没有灾害当前的理由,只靠民间商行的力量搞大范围借用,只怕不容易控制。没准儿就能把那许多农具打了水漂,追不回来了。
江一凡看了瑾融一眼,瑾融度量片刻。若农具真的具有高效,及时投入使用,不但能给机械作坊创收,最主要的,能保证旱灾地区赶节令耕种。
灾区有了收成,民心就稳了,朝廷的压力就会大减。
瑾融点头,道:“远凡手下有人手,是用鸽子在固定地点之间传递简单讯息的。此事事关百姓今年仅有的收成,用鸽子给豫远郡带信吧,连带耕牛的组织和转运,也用信鸽。由信鸽接受地的人把讯息转达到清河村,不会耽误事。”
叶欣颜原本就和机械作坊的杜大中通讯,计划推广试制成功的几样农具,只是这种古代商户性质的推广很缓慢。
有这个机会就不一样了,官府出面借出去的东西,妥妥的能收回来,不怕有人藏匿抵赖。还能让使用过的人知道农具的好处,再大范围的口口相传……效果仅次于电视广告。
“我们联系是有印信的,我这就去拿给你。”有这么美好的前景,叶欣颜乐呵呵起身取印信去。
她和江一凡在机械作坊有三分之二的股,农具的利润不如营造器具,但架不住农具使用广泛啊。如果农家能富裕一些,一家拥有一套农具都是可以的。
到时候,不但能大把的赚钱,还能提高农家劳力的耕种效率,多好的事儿!
叶欣颜走出房间,玖钰和宋平家的也跟了出去,瑾融低声问江一凡道:“替郑鹏飞脱身的事安排的怎样了?”
第九百四十五章 江一凡很为难
瑾融这话问的,很让江一凡汗颜。
他无奈笑笑,说道:“正吊着郑大哥呢。阿颜说就这一两天了,等到话本情节到了关键地方,欲罢不能的时候,再找郑大哥谈。”
他是真有些同情郑鹏飞了,居然被阿颜惦记上了。他这些天是眼睁睁看着郑鹏飞的,每次拿到一册话本,郑鹏飞都是万分纠结,看过之后,就万分期待下一册的到来。
瑾融的面色也是古怪,好半天,才说道:“那话本子,有那么好看吗?那天拿来我也看看。”
江一凡摊手,“估计阿颜不给你看,她为了增加分量,打算把话本全权交给郑大哥。若郑大哥愿意自己看着乐,就不给别人分享,阿颜一定鼎力支持。”
这!瑾融瞪了江一凡一眼,“老爷们能做到你这地步的,也够丢人了!”
江一凡两眼望天,“就这么丢人,有人还争不到呢。”
“你小子就这么嚣张着,等我以后整治你!”瑾融被狠狠的噎住,无奈丢下句狠话,才想起接下来要问的正事:“事情都计划好了吧?”
“嗯,到时候让叶老爷子配合一下,事情一定能成。”
…………
第二天晚上,给郑鹏飞送册子的不是识书,而是叶欣颜。
在江一凡的陪同下,夫妇两人一起进到郑鹏飞的房间里。
江一凡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尴尬,给郑鹏飞见礼之后,和叶欣颜坐在上次来时坐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