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欣颜撇撇嘴,“自家孩子不管教,就算伤怀,又怪得了谁?”
赵刚失笑,解释道:“你那两个庶弟你也知道,安国公的确没怎么上心过,顶多也就是请了两个武师,学了一段时间,学不会,也就算了。安国公对你父亲却是下过辛苦的,怎奈你父亲和你走的是两个极端。你是骨头硬,死硬着不肯认错、也不改正。你父亲是骨头稀软,一有事情,忙不得的求饶认错,更别说打架练功了,一点点疼痛就能躺上一两日。”
“安国公府和你这里的下人书信往来频繁,传输的当然是你的事情。安国公苦于没有出色子嗣,如果他知道你这掌事做得比男子还要出色,只怕不甘心你流落在外,会把你召回去。虽然你是孙女,但有出息的嫡孙女,总比提不起来的庶出孙子强。一直以来,安国公并不喜欢你那两个装腔作势的庶弟。”
“可是,那个,”叶欣颜有些语结,更加想不通,“我不是死了吗?”
赵刚面上的神情淡淡的,“安国公想做什么,那还不是由着他吗?更何况这是他安国公的家事,自然他老人家怎么说,就怎么是了。”
一大把年纪了,安国公又极具身份,他说出去的话能随随便便就收回来?叶欣颜嘴角一个劲儿的往下撇。
“我虽然没见到安顺家的,但她能听你吩咐,陪着金嬷嬷去豫远郡做事,而留在这里的国公府仆妇对你也极为恭敬,想来是因为安国公对她们有交代。所以你要有回到京城的准备。”
赵刚接着安慰她道:“你也不要过于忧心,有你母亲和侯府看着,有安国公相护,你又是禹王殿下的管事,京城的日子不会难过。”
禹王殿下的管事?到那时,能不能管事就不好说了。
叶欣颜看向赵刚,“赵叔,您不是因为母亲想念我,就想着法子的忽悠我回去,只为我和母亲相见吧?”随即看到赵刚的谴责眼神,马上反口,赔笑道,“算了,当我没说,当我没说哈。”
赵刚烦恼的捏了捏眉心,表小姐这……其实依然难管,看起来主意更正了。那与生俱来的执拗,用一种迂回的方式展现出来,更让人无从下手。
…………
赵刚说的话,让叶欣颜连做事的心情都没有了。
送赵刚离开会客厅,她裹着一件厚厚的棉斗篷,趴在窗台上,从窗户的推开的缝隙中,无意识的看着院子里顺着的关禾指点练拳脚的齐三顺和齐嘉,旁边还有围观笑闹的一群大小孩子。
刘姨娘果然还是小门小户、没见识的女人,顶多也就懂耍些女人争宠的小聪明,废气巴力的营造出那样的大好形势,却没想过安国公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喜好,把两个儿子教成那样。娘的,直接导致她陷于如今的困境。
叶欣颜唇边溢出一丝冷笑。也有可能,刘姨娘觉得,还是京城那些权倾一时的宰相、阁老更气派些,风度翩翩的文臣名士更加风流倜傥。而像安国公和忠勇侯、镇远将军那样的莽汉,根本无法和风雅之士相比吧。所以她的儿子应该是睿智风雅的,绝不是安国公之流、只知道拿命博功名的粗鄙莽汉。
她把视线移到齐三顺和齐嘉身上。
齐三顺和齐嘉被关禾摧残了这些天,丝毫没见气馁。虽然齐嘉晚间也会抱怨浑身酸痛,却能继续跟着齐三顺坚持下来。齐三顺则一直对练功保持着高涨的热情,不但没有怨言,似乎还能乐在其中。
若是叶宏阳的两个庶子能有齐三顺和齐嘉一半的辛苦和决心,想来安国公也不会对他们视而不见。
第三百二十九章 祖父会不会这么做
叶欣颜把思绪转回京城。如果安国公真是个没底线的老狐狸,丝毫不怕颜面上过不去,随便找个借口就把她认回去。那么,就算是瑾融出面,也没理由拦住人家接孙女回家。而她
这个安国公的嫡长孙女,就必须听从吩咐,乖乖的回京城,重新回去安国公府。
尼玛!叶欣颜握拳,锤了一下窗台,却把自己的手打的很疼。
真不怪她暴躁,想她刚来这里的时候,接手的是原主留下的烂摊子,即将面对的是不见天日的圈禁生活。就算她成功逃脱,让安国公和京城很多人惊讶,可那几个月的逃亡生活,是她有记忆以来最艰难、最困顿的日子。
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就要被召回京城了?虽然严格说起来,现在过得不算多好,但也只是忙碌一些,胜在自/由、无拘束啊。比关在后宅、和一群整日无所事事的女人勾心斗角不知强上多少倍。
不行,叶欣颜站起来,顺手把工务间的窗户关上,她得为自己的将来争取一下。
…………
听到小厮报进来,齐叶求见,瑾融愣了愣。这还是叶欣颜第一次上门,难道遇到什么事情了?
瑾融首先想到的就是赵刚,赵刚才来没几天,叶欣颜就主动找上门来,是赵刚给她带来什么难以决断的消息了?
“齐娘子现在哪里?”瑾融一边往外走,一边问道。
弘武紧跟在他身后,答道:“已经请去会客厅了。”
瑾融点点头,往会客厅过去。一进门,就见叶欣颜悠闲的坐在会客厅的宾客位置,左右打量着屋里的陈设,并不见有多少焦灼忧思。
叶欣颜见瑾融进来,连忙起身行礼。瑾融摆手,“不用多礼,坐吧。”一眼看见桌上光光的,什么都没有,转头问弘知,“怎么不见上茶?”
自家六爷……这也太不淡定了……,弘知连忙答道:“已经去准备了,齐娘子才刚进来。”
叶欣颜也附和道:“是呢,才进来坐下,六爷就来了。”
瑾融随意的哦了一声,当先在主位上坐下,摆手势,让叶欣颜道:“做下说话。”
等叶欣颜坐定,他试探问道:“家中可好?”
叶欣颜不知道瑾融为什么这样问,连忙点头,“谢六爷垂询,都好。”
瑾融再打量叶欣颜的神色,的确不像有急事的样子,他说道:“我和远凡昨日提在宏鹤楼遇到赵刚一行人,只略略打了个招呼,没有详谈。不知他来这么偏远的地方做什么?只是替他忠勇侯和世子夫人看望你吗?”
叶欣颜点头,“目前是这样。”
“哦?”瑾融诧异问道,“目前是这样,这是什么话,难道以后就说不好了?
叶欣颜甚是勉强的点点头,才流露出些许烦恼样子,“六爷应该知道,赵叔之前就对我照顾有加,亲厚自然不同别人。我来您这里之前,赵叔找我说话,说我祖父有可能会接我回去。”
她见瑾融面露惊异,补充道:“只是有可能,并不确定。赵叔对我说,他见国公府的奴仆对我恭敬,而她们和京城的书信来往又频繁,所以赵叔猜测,是祖父了解了这里的情况,对她们有过叮嘱,她们才会在这乡野之地安心伺候齐家老小。”
叶欣颜大概把赵刚的意思说了一遍,问瑾融道:“依照六爷对我祖父的了解,他会这么做吗?安国公府去年才说孙女亡故,不过一两年,就会堂而皇之的把说过的话推翻?这可是死人的事情,不同别的,会说不过去吧?”
瑾融越听越觉得好笑,这个,还真有可能。安国公老爷子在大夏朝的地位,可不单单是军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他万事不拘的性格。若是他真想把叶欣颜接回去,什么理由都有可能说出来,反正有心人都已经知道真相。
只看安国公得知孙女在禹王府的势力遮挡之中,立即就派了仆从过来服侍,用的理由居然和金嬷嬷一样,看到一个和孙女长相一样的女子,所以当孙女一样疼爱。全不顾别人是什么看法、想法。
只是,不知道他老人家把叶欣颜接回去,会用什么理由。
瑾融笑着点头,说道:“依照安国公老爷子不讲理的性格,如果他想接你回去,不管用什么蹩脚的理由搪塞,那是一定会让你回去的,不会在意别人怎么看。反正即使有再多的理由,大家也不会相信,安国公府刚刚公布孙女离世,同样不见踪影的金嬷嬷就会路遇一个女子,和国公府大小姐长相一样的女子。”
叶欣颜脸上添了些许的忧思,再问道:“我祖父真的那么在意他的后代是不是勇猛,甚至可以忽略品行?”她还寄希望于安国公嫌弃她品行不端,从而放弃让她回去。
瑾融想到他昨日对江一凡说的叶欣颜的往事,沉吟道:“是个男人就不希望自己的儿孙瞻前顾后、不爽利。至于叶老爷子,这种情绪只怕更甚。再说,你的品行还算不错,最多也不过下手狠辣些,没有很多坏心眼。不算品行不端。”
叶欣颜听瑾融这么说,不由得把眼睛翻向一边。就原主那样的,还不算没坏心眼儿?好端端的,让庶妹显摆去呗,干嘛因为气不过,就使哪样的坏招?这是她穿过来了,如果当日被人围观的真的是叶欣仪,只怕叶欣仪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这还不算坏心眼儿,什么才算?古人界定品行不端的方式还真是够奇葩。
瑾融看着叶欣颜丝毫不顾及形象,失笑问道:“怎么了,你是不是觉得我说的不对?哪里没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