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抓住那个穿越者 (茉莉画)


  王姐脸上露出老狐狸一般的微笑,继续指导说:“你还能告诉你亲戚,你有门路买到不要自行车票的自行车,一辆只要八十块。”
  聪明的张灵湖连忙提醒:“上海牌五十二块五毛,凤凰牌五十块。”
  王姐噗嗤一下又笑了:“自行车可是跟手表不一样,手表好是好,可是今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手表这种能将就的东西就不买了,自行车不一样,买一辆自行车,就跟农村里买头牛回家里差不多了,简直就是添丁进口。买粮买菜,载人载货,上班下班,走亲访友,处处用得到。”
  她歇了一口气儿,继续说道:“白同志年轻,他自行车的价格定的太低了,正好咱们可以卖到八十,一辆赚三十。”
  张灵湖一听这个话就觉得心里虚虚的,这已经超出自己的人品底线了,连忙摆手:“这个,可不行,我是不会赚我家亲戚熟人钱的,我就算是穷死了,饿死了,不能干这样的缺德事儿。”
  王姐无限怜惜的伸手摸了一下张灵湖的麻花辫儿:“小张,你就是太年轻,八十块不要票已经很便宜了,再便宜就会吓到亲戚的,你中间留着三十做活动钱,以后再找机会走礼补送给亲戚。”
  已经给自己贴上能人标签儿的付春花立刻举手说:“我懂了,五十块太便宜了,吓到亲戚不好的。”
  王姐满意的点头:“以后可别说投机倒把的傻话,咱们是友谊百货的售货员,不管帮亲戚买多奇巧的东西,都是应该的。售货员就是御赐的金牌,可以堂堂正正买卖东西的。”
  付春花底气十足的拍手:“对呀,我们是售货员。”
  张灵湖沉默,人心复杂,她们说的也是有些道理。
  于是王姐就又编排了一套说辞,三个人商量补充了一会儿,统一了口径。说的唾沫星子都喷到彼此的脸上了,也毫无察觉。
  最后需要商量的一件事,这三十块儿手表藏在那里啊?三个人在近百平方的文物库房柜台里来回转悠,觉得放在那里都不安全,万一被贼给偷了,可就要了人命了。
  虽然是寒冬,下午的阳光还挺不错,透过百货大楼厚重的玻璃窗子照进来,有明有暗,方块儿形状的光线交错。
  一排黄花梨木的货架上摆着端庄大气的康熙瓷,小清新韵味的雍正瓷,华丽绚烂的乾隆瓷。官窑的待遇还好,放在黑硬木的百宝阁上,民窑的瓷器就差劲了,胡乱用建国前的报纸一包,塞在酸枝儿木的货箱里,陶土和青铜器的待遇最差,沿着墙角堆积着,铜锈斑斑。
  三个售货员不停的转圈儿,嫌弃着这个破烂地方,贵重的手表藏到那里都不合适。最后还是决定分了,每人十块儿,随身携带,回家就带回去,上班再带回来。
  等快下班了,王姐张灵湖帮个忙:“今天晚上你先带二十块表回家,我今天要弄两辆自行车回家,还得再托一个人帮忙,要来回折腾。”
  张灵湖咬着嘴唇点头,感觉自己就像是红色的战士,在炮火和硝烟里,受到袍泽同志比性命还要重要的托付。
  下班的路上,心脏跳动的比往常要快一些,抱着两只显眼的牛皮纸袋子,张灵湖不敢坐人太多的公交车,步行走回去。
  回家立刻把手表藏了起来,晚饭的时候,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装成不经意的样子来,默念了一遍早已经商量好的台词,才出声背诵起来:“爸,妈,我们那个友谊百货,进了一批东西。自行车手表什么的。”
  “呃。”
  张爸爸吃了一口粥,张妈妈夹了一点儿萝卜咸菜,老两口神情随意的听着小闺女闲聊。
  张灵湖继续说道:“我现在是友谊百货的老员工了,有门路,能买到不要自行车票的自行车,八十块钱一辆,对了,还有手表也不要票,三十块钱一只。”
  张爸爸和张妈妈同时停下吃饭,看向小女儿,四只眼睛,瞪的老圆老圆。
  

  ☆、011三只牛上天了

  
  吃着咸菜的张妈妈呛了,端着饭碗喝粥的张爸爸蹭的一下子就站起来了,手里还拿着饭碗,两个人同时开口说:“真的呀?”
  张灵湖也吓了一跳,十分心虚的问道:“怎么了啊?”
  “好事呀!”张爸爸把碗放到方桌上,又坐了下去。“这是好事,你现在上班也快半年了,我和你妈正好商量着,你在友谊百货,是热衙门里的冷板凳儿,卖些瓶瓶罐罐的破烂儿,实在站不住脚儿,我们过年要想想办法,给你走走关系。没想到现在你干的还挺不赖,单位上领导看中你,内部货也给你指标。”
  张妈妈也是开心,满脸红晕:“领导看重,那就是算站住脚儿了。最小的闺女都这么出息了,我们做老人的也放心了,你一定要听领导的话,可别跟同事们闹矛盾啊,要有啥事都给家里说说,我们都老了,经验多。”
  张灵湖乖巧的点头:“好的。”心里却在吐槽,给你们说,说了怕是要吓死你们了。
  张妈妈接着说:“你领导说是给你分了啥指标?手表?”
  张灵湖只好又硬着头皮重复一遍:“是的,领导说了,自行车八十块,手表三十块,男女都有,都是新货,不要票。”小组长王姐也勉强算是她的领导吧?
  张妈妈高兴极了:“手表要给你二姐!”
  她听到这个话,就立刻决定把手表分给家里二姑娘,实在是因为这是一个心病,时常隐忍着,因为张二姐结婚的时候,家里底气不足,婆家算是高攀了一等,就没有陪嫁手表。
  再一个手表也不是必需品,家里过日子,要用的东西太多。手表这个东西,建国前传下来的怀表也还是能用的。年轻人怕丢人,不戴怀表。大家庭里买一个打鸣的大立钟也实在,全家都能看,又便宜。到了上班的单位,单位里总是也有立钟和挂钟。
  不要手表,理由是可以说出来很多种。可是张妈妈又实在是心里觉得自己委屈了二姑娘,她婆家的同一辈分年轻夫妻都是有的。她的二姑娘长得也端正,又能干要强。嫁妆在手表一样上面比别人差了,那心里可定也是委屈。
  张妈妈心里盘算许久了,等家里五个孩子都立住了,就买一个女士手表,给二姑娘补一份嫁妆。
  见妈妈这么说,张灵湖立刻答应说:“行,给二姐买。”
  张爸爸却又有不同的意见,此刻老夫妻两个也已经不吃饭了,筷子都放在碗上,认真的讨论起来。张爸爸说:“你这个是不会计划,老二那里再艰难,她也已经嫁人了。总能熬得下去。小闺女都十八了,这是她上班的第一个好处,自然是该给她戴,十八岁的小闺女子,戴个表出去,多好看!还有……”张爸爸递了个眼神给张妈妈,你懂得,小闺女也快谈婚论嫁了,戴了手表底气足。
  张妈妈心领神会,也觉得张爸爸说的更有道理些:“那手表就先给小闺女。自行车,自行车要给她小姨家。”
  张妈妈的妹妹嫁的特别好,干部家庭,小姨小姨夫对张家的帮助很大,张家五个孩子都是放在他们夫妻心上的,年年月月,说不清的关心,张家有这样的好处,自然先尽着小姨家,小姨家的小表弟也刚上初中,要是能骑个自行车上学下学,全校的老师和同学都要高看一眼。
  张爸爸却另有安排:“她小姨家路子广,要真是想给孩子买,也不差二十块钱加一张自行车票。上次他们说让咱们家多存粮食的事儿,我这不是还没有买到吗?我看要是把自行车的指标让给粮站的老屈,他肯定能帮咱把粮食凑齐了,你给老大老二都捎个信儿,让她们婆家也准备点钱,买一批的粮,一个人情全办了。”
  张妈妈又觉得张爸爸说的有道理,只好点头赞成:“那,那听你的吧。”她转向小女儿,满脸歉意:“按说自行车也该给你,你上下班辛苦。可是今年事情太多,等家里再攒一年,就给你置办。”
  张灵湖决定恶作剧一把,豪气的说:“现在我们友谊百货,最近这批货数目挺大,自行车和手表都不缺了,工厂里有流水线传送带,轱辘轱辘的,一次生产几千个几万个那!”
  她崩着脸,忍着笑:“我们领导说了,给我分十个自行车指标,十个手表指标。我们同事,以前给你说过的王姐和付春花,都和我是一样的。”
  张爸爸和张妈妈顿了半天没说出话来,张妈妈伸手摸女儿的额头:“乖女,你没发烧吧?”
  张灵湖索性大声议论起来:“这个有什么好发烧的,我可是友谊百货的售货员,内部员工啊,有指标多正常。这些年,国家对咱老百姓多好,出了多少惊天的事?分房子分工作分粮食。”
  张爸爸张妈妈恍然大悟:“是啊,国家对咱老百姓可好了,翻身做主人。”张妈妈双手合十,冲着堂屋里领袖像的位置行了个礼。
  十个自行车,十个手表的指标。这简直就像发了巨财一样,手头一下子宽松了。夫妻两个已经无心吃饭,等女儿吃完了,也跟着将就将就,三口两口吞了。收拾碗筷,夫妻两个密谋去了。
  密谋的结果,即便是十个自行车还有十个手表,竟然也是不太多的。刚开始还没怎么样,现在一算账,吓一跳。活了五十多岁,大半辈子了,多少年前的人情都被他们翻出来了,挑挑拣拣,亲疏远近。夫妻两个尽量做了最周到的安排。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