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苦难是让我们痛苦,让我们难过,让我们悲伤的东西,我们别说喜欢感激,根本就不希望跟苦难扯上一分的关系。
现在很多电视剧电影里莫名其妙地说,该感谢让我们经历苦难的人,这些人对我们充满恶意,或者无心之失让我们经历本不该我们经历的,有什么好感激的?
我们真正应该感激的,是经历挫折苦难后,仍然坚强勇敢,不会再重蹈覆辙,从未放弃过的自己,是那些在危机时候帮助过我们的人,是在逆境中对我们不离不弃的家人和朋友。
而让我们经历这些的罪魁祸首,他们是应该为这一切付出代价的人。
饶是作为政客,早就已经是泰山压顶面不改色的秦老,看见这一幕,都面有动容,一旁的崔颢助理,早就是眼眶通红,泪流满面。
崔颢助理作为全程参与苏碧曦上诉的经手人,最为了解,苏碧曦作为一个惨案的受害者,到了今天,承受的屈辱和质疑实在是太多了。很多时候,她设想自己如果是苏碧曦,恐怕早就承受不住,根本连活下去都做不到了。
每逢她看见有人鄙夷苏碧曦,甚至在公交上不愿意跟她坐在一起时,她都没有勇气去找这样的人理论。
有一次她跟崔颢去找苏碧曦的路上,亲眼看见一个当地教会的人伸手就打了苏碧曦一巴掌,说她不知羞耻,那么小就做丑事,还恬不知耻地说出来。
她是一个懦弱而胆小的人,当时冲上去和崔颢一起护着苏碧曦,都恨不得冲着那个修女打回去。
世道何以变成了这样是非不分,恩怨不明?
等所有人都把手中的东西交给苏碧曦,把想说的话都说完的时候,苏碧曦挺直背脊,在座的众人也都站了起来,面向来访者,深深地鞠了一躬。
感谢你们,虽然历经艰难,仍然不改初衷,愿意秉持心中的善念而不断前行。
感谢你们,虽然不曾被社会善待,仍然对那些无辜的人怀有同情,愿意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感谢你们,虽然从未被正义和公理垂青,却仍然愿意相信,总有一天,公义终会到来。
……
一个风和日丽,天朗气清的日子,陈傅良案终于在华国最高法院开庭,进行最后的审判。
截止今日,全世界在互联网上实名同意判处死刑的人已经超过了一千万之多。单就华国国内,苏碧曦已经收到了超过一百万的签名和信件。
在最高法院庭审当日,法院广场上聚集了超过一万来自华国甚至世界各地的人,支持死刑和废除死刑的人在广场上泾渭分明地分坐两旁。
而几乎所有的宗教工作者,都站在废除死刑,轻判凶手的一边。
大理石打造的白色法院,中西结合的后现代主义风格,每一个雕像上都有象征着公平和正义的天平标志。
最高法院的大门前,不断闪烁着媒体的闪光灯,记者们根本舍不得停下来一秒钟。
华国皇室的皇后,皇储,王妃,公主,几乎大半个皇室都来到了最后的审判现场。
平时在新闻里面耳熟能详的政治家,诸如华国首相,司法大臣,公共事务大臣,都出现在了法院的旁听席上。
此外,华国龙城大学校长,法律界知名人士,诸多为了废除死刑奔走的宗教界人士,教育家,甚至很多知名的慈善家,都来参加了旁听。
作为受害者遗族的苏碧曦和孟照南父母,坐在旁听席位上。
宽敞的法庭席位,座无虚席。
法庭现场,自愿为陈傅良担任辩护律师的律师团人数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49名。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超过了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辩护团人数足足20人,堪称世纪律师团。
而在公诉人这一方坐着的仅仅九人,除了本案的公诉人陆璧晨以外,还有华国龙城大学的法律学院院长唐老,华国前任下议院议长秦老,曾经领导新一轮华国修宪的著名法律学者及律师齐老,以及诸多在律师界威名遐迩的泰山北斗级人物。
担任本次庭审的审判团的是十一名资历极深,最高法院副院长牵头的法官。
随着审判长宣布开庭,首先由公诉人来陈诉诉讼请求,事实以及理由。
陆璧晨从公诉人席位上站起,诵读经过大家日夜修改后的公诉书。
陈傅良案经过这么久的审理,在座诸人早就对于案情所有细节都极为了解。在审判长宣布由被告答辩,陈傅良再次以无比恳切的态度认错忏悔后,世纪辩护团出场了。
陈傅良的主任律师黄朝何道:“我在确认为被告辩护后,曾听见被告提起,他当时并未对受害人孟照南以及孟观远有杀意,也没有任何伤害他们的意图。之所以没有在之前一审,二审的时候提出,是因为当时被告的主张并没有被才难。作为一个未成年人,他说的话,堂而皇之地被执法人员忽视了。”
“被告在幼时曾经遭受过惨无人道的侵犯,父母对其长期忽视,使得被告对于强大而温柔的男性怀有极大的好感,希望得到他人认可的愿望过于强烈,才会在见到被害人孟照南时,失去理智,最后造成被害人死亡的遗憾。被告并非是想要杀死孟照南,或者强暴孟观远而侵入孟家,而是希望能够得到从未得到过的父爱和认可。”
第100章
“被告在尚是幼童时,被魔鬼施加了难以想象的伤害和折磨,却从未受到过任何救赎和理解。被告内心深处,一直盼望着有一位拥有强大力量,并且温柔的男性,来拯救他离开这个噩梦。可是因为死者孟照南的过激反应,引起被告的强烈不安,才造成如此的悲剧。被告当时已经完全丧失了神智,因此才会把枪里所有的子弹全部用光。任何一个正常人都知道,用枪打死一个人,怎么会用得了那么多子弹?只有丧失理智的人,才会做出这样不合常理的行为。”
辩护团的另一名尹律师意味深长地道:“为什么被告受到强烈刺激,丧失神智的行为,在检察官看来,就是丧心病狂地残忍折磨死者,就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恶毒,就是早有预谋的变态谋杀?那只是一个15岁的孩子而已,刚刚上高中一年级的孩子。试问这样一个孩子,连买菜都不知道计较缺斤少两,如何能够残忍到这个地步?被告在学校里面虽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优等生,成绩中等,性格较为内向了一些,却还是跟同学们相处和睦,从未跟人打架斗殴,连说脏话也没有过。这样一名品性良好的孩子,怎么可能是事先预谋好的谋杀,甚至奸杀死者呢?”
被告辩护团的蓝律师紧接着发言,“至于被告被指控的最严重罪名,奸杀及奸尸年仅四岁的死者孟观远。检察官和警方在判定案件时,忽略了被告最初最简单的动机,最可怕的诱因,而只看到了结果。”
“被告之所以会对年仅四岁的孟观远施加暴行,完全是因为当时受到难以想象的巨大刺激后,被告年幼时发生过的噩梦占据了他所有的理智。审判长,法官,各位,被告当年也是只有四岁,就被同村的恶棍蹂躏侵害,体无完肤,而没有任何一个人相信他,保护他,他当时也是只有四岁,只有四岁!四岁的孩子,有的还不会说话,吃饭还要人喂,上厕所还要人陪!而被告经历的是什么,被告当时已经被父母遗留在农村,被那个魔鬼一样的恶棍日夜侵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谁去管他,谁去心疼他,谁去救救他?这样的日子,竟然持续了四年啊,四年啊各位!四年,1461个日夜,35064个小时,年仅四岁的被告,没有慈爱的父母,没有柔软的儿童床,没有香喷喷的饭菜,有的只有数不尽的折磨和痛苦,道不清的蹂躏和残害,哭不完的眼泪和鲜血!这样惨痛的噩梦,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被告,没有一个晚上不来到被告的梦里。而被告的父母,只是让人揍了一顿那个恶棍,就没有后文了。被告因为长期的阴暗生活,导致性格内向晦涩,被告父母又因为有了一个更小更可爱的小妹妹,完全忽视了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被告。”
黄律师:“这样的被告,时时刻刻都被幼时的噩梦折磨,从未得到过一刻解脱,没有任何人来关心他,爱护他,甚至问他,是不是会痛?当被告失手杀害死者孟照南后,他受到了几乎是天崩地裂的刺激。这个时候,死者孟观远冲上来打骂被告,被告的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出了那个地狱深处的噩梦。”
“那个噩梦操控了他的思想,操控了他的行为,使得他不由自主地对年仅四岁的孟观远做出了那样惨无人道的恶行。被告也曾遭受过那样可怕的事情,他亲身体会过那样的苦痛,他被折磨过那么长的日子,他如何会对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做出同样灭绝人性的事情?”
蓝律师:“因为他病了啊!任何一个成年人,遭受到那样的噩梦后,心理上都会留下印象一生的阴影和创伤,何况是一个四岁,刚刚学会说话走路的幼儿!在事情发生以后,没有父母的关爱,没有朋友的温暖,没有心理医生的治疗,他就一直病着,越来越重。诸位,身体上的病痛可以用药来治疗,但是心理上的病痛,即便有神经药物,即便有心理医生,又有谁能站出来说,一定能够让他们痊愈呢?何况,被告根本从未得到过一分一毫的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