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贵女的悠闲生活 (枇杷树的守候)


而另外一方面还要解决粮食等等其他的问题。可是,江南地区的乡绅根深蒂固,其中的联盟很难打破。最主要的是,十二皇子也来了这里,一切都要以他为首,可是十二皇子毕竟年幼,思想方面也并不成熟,之前的时候都是听四皇子的吩咐,等到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却并没有能力独挡一面。
穆清婉想到了十二皇子手里的一大笔粮食,就囤积在江南的私宅。于是就给穆二爷建议,让景晟带头施粥。并且,希望景晟出头联系各个乡绅,开仓放粮,必要时可以施加朝廷的压力,毕竟来时带的尚方宝剑可不是闹着玩的。
意外的是,等到十二皇子带头设立粥棚之后,太原李家率先开仓卖粮,粮食的价格甚至比平时还低了一分。很快,朝廷的赏赐下来了,因为感恩李家的大义,特封李家家主为安泰侯,一时之间在江南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大景原本的四侯变成了五侯,要知道建国之初封侯之后,就再也没有变动过了,现在李家得了封侯的赏赐,真的是大景独一份的荣誉。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为低下,商人最多的东西就是钱,所以商人们最想要的是什么?是名利,是高人一等的名利。李家虽然只是得了名头上的封号,又没有实权,可是那又有什么呢?其他的乡绅见状,纷纷效仿,一下子,情况好转起来。
这其中还有穆清婉的一份功劳。
来江南之前,穆清婉就已经了解了这边的基本情况,因此写信给了边塞的李雨欣,希望届时李家能够出一份力。李雨欣也有自己的打算,因此很快就写信回了李家。李家毕竟是百年世家,有自己的底蕴和心思,放粮可以,只是他们需要东西交换。
到了江南之后,穆二爷就去了李家与李家家主协商,答应了为李家请封的请求。原本也只是想着有个皇上亲书的牌匾,结果没想到,这一次建邺帝大方地很,一挥手就是一个侯爷的爵位。
大景建国以后,一直都是风调雨顺,第一次暴发了天灾,这一次,李家也算是抓住了时机,一切看起来都是水到渠成,因此别人也没有什么异议。
后来,尽管有其他世家效仿,不仅仅是出粮,还有献药、献衣服的等等,可惜都错过了最佳的时机。洪涝灾害之后,家园重建,江南的各大世家也面临的可能洗牌,也只有李家不用担心自己的地位下降了吧?
解决了粮食的问题,穆二爷的压力就减轻了许多,现在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疏通河道。有了诸多工匠的加入,慢慢地有了思路,所有事情也有条不紊地进行。
现在,穆清婉担心的就是瘟疫的问题,尽管已经把药方送去各个郡县,并且一级一级的下发,各地也都有一定的药材补给,但是难免有的地方官办事拖沓,或者贪墨物资,因此错过了最佳时机。
有些事情真的不经念叨。
穆清婉改良的药方,需要的药材都很平常,并不是什么名贵的草药。
清河的一个地方官员,向来有铁公鸡之称,一毛不拔。见朝廷派人过来之后,雷厉风行地救灾,灾情并没有之前担心地那样严重了,就心生恶念,暗中克扣了救灾的草药,一点点囤积起来,打算卖给百草堂赚钱。这也因此,这名官员一出手,穆清婉就知道了情况。
可是,官员已经囤积药材一段时间了,管辖区域内的百姓一直得不到预防,再加上官员懒散,交代的预防措施也没有及时地传达,一些百姓仍然在喝生水。终于,有百姓病倒了,也不知道最开始的源头是哪里,总之,瘟疫暴发了,从乡村开始漫延,一发不可收拾。


第二十六章 回程

官员一看傻眼了,最愚蠢的是,官员害怕受到责罚,因此瘟疫发生之后,第一举动不是立马上报,而是选择了隐瞒。这也造成了疫情的愈演愈烈。
谁不怕死?瘟疫暴发之后,百姓首先想到的是往城里去,毕竟那里的达官贵人聚集,也就意味着生机。可是官员封了城,不准城外的百姓进入,也造成了消息传递的不及时。等到百草堂的管事跟穆清婉汇报,清河发生了瘟疫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几天了。
穆清婉震惊,立马跟穆二爷说明了情况。并且根据管事描述的情况,在药方里面又加了几味名贵的药材,让他带回清河。
穆二爷收到消息之后,就去告诉了十二皇子。
本来十二皇子还沉浸在自己立下大功的喜悦之中,谁知道当头一棒打了下去,心里真是恨不得将清河的官员千刀万剐。
虽然愤怒,可是让十二皇子亲身去清河治瘟疫,他也是不愿意以身犯险的。于是,打包了几个太医送去了清河。
穆清婉让清河的百草堂的管事,想办法把药方送给太医,借助朝廷的力量扩大影响。
有了百草堂的加入,暗中提供了充足的药材,清河的瘟疫得以快速的稳定下来。可是,尽管如此,清河还是死去了大量的百姓,是整个江南死亡人数最多的郡县,地方官员也被十二皇子抄了家,压解回京,至于抄家得到的银子?自然一大半落入了十二皇子的手中。
穆清婉一直帮助穆二爷参与做善后的工作,忙得脚不沾地。幸运地是,江南的情势渐渐地稳定下来。穆清婉向穆二爷提出了以工易食得主意,河道修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以雇佣百姓参与其中,不仅可以提供饭食,还按照工作量发放工钱。百姓现在缺乏粮食,因此大有人愿意参与其中,也解决了穆二爷的人手问题。
有了百姓的参与,进度就快了许多。只是,让人没有想到,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就是,这边的救灾已经进入尾声了,朝廷又派了人过来。这次来的是镇国将军府的人,带了军队前来治水,穆二爷自然交接了手里的工作,于是,穆二爷的功劳和苦劳也被抢走了。
简单收拾了东西,穆二爷带着穆清婉启程回京。来的时候,身边是十二皇子的侍卫队,走的时候却只有一辆简陋的马车,这样的对比,不要太心酸。
“爹爹,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呢。”
穆清婉看穆二爷的脸色不好看,就出声安慰他。
“朝廷越发地糊涂了,而且,现在的朝局越发地不稳,各种关系错综复杂。虽然,爹爹的功劳被抢走了,但是能够躲开别人的关注,未尝不是好事呢?我本想着爹爹或许可以考虑外调出京城,这样,万一以后发生夺权……父亲也可以远离纷争。只是可惜,皇上升爹爹为工部尚书,现在怕是走不掉了。”
穆清婉虽然安慰穆二爷,却也忍不住心里叹气,世道不济。
“我想得不是这些,我其实是担心百姓,也不知镇国将军府的人会不会处理好后续的问题,蒋家向来急功近利,恐怕百姓们要吃苦了。”
穆二爷叹气,蒋家一心想要立功,到时候恐怕不会考虑百姓的死活。
“爹爹不要担心,有百草堂的人暗中帮忙,不会太差的。只不过,百姓们没有之前那样的条件罢了,可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咱们也不能一直给百姓提供粮食和药材,后来的重建工作,说到底还是要靠他们自己。”
有些东西给予的多了,只会让人心生贪婪。穆清婉觉得,已经做好了应该做的事情,后面的事情还需要靠他们自己,毕竟自己的钱财和资源,也不是白白得来的,再多的东西,也经不起这样的损耗。
“嗯,是我想多了。呵呵,清婉真的是长大了。”
穆二爷欣慰地看着穆清婉。
“爹爹是关心则乱罢了,咱们这些日子也够劳累了,好好休息一阵吧。”
穆清婉看着疲惫不已、人都瘦了一圈的父亲,心里也是心疼不已。对蒋家人的做法实在是看不上眼,可是又为穆二爷感到庆幸。
马车摇摇晃晃,往京城驶去……
自建国到现在,大景第一次遭受如此重大的天灾,江南是整个大景的经济重心所在,这一次损失惨重。
就单说穆清婉的庄子,一千亩的良田颗粒无收,因为要避免可能出现暴乱,遭到心怀不轨的人趁乱哄抢,琳琅阁的生意也停了下来,百草堂送出了大量的药材,不仅不赚钱,还往里面贴了不少钱。
这次灾害,对边塞也有很大的影响,仗打得格外地艰难。军粮都是从江南运送过来,因为灾情,军粮短缺。
敌方的军队此时却高高挂起了免战牌,妄图耗尽大景军队的军粮,不战而胜。也许正因为已经支撑不了太久,将士们只能背水一战,打起仗来越发地凶猛,将草原和宣国的盟军打得连连败退。
经过了一番腥风血雨,终于艰难地赢得了最后的大胜。对战双方宣布,休战十年。
七皇子景漓和十一皇子景遥拔营回京。
穆清婉和穆二爷等人先行一步回京,一辆孤零零的马车就这样回了京城,并没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
“小姐,这里是江南的情报。”
给穆清婉送情报的人,是个长相等等各方面都不起眼的人,这也是千机阁的特色。
穆清婉即便回了京城,可是依旧关注那边的情况。因为有了蒋家的参与,本来的施工进程慢了许多,穆清婉也是无奈。
“等到差不多的时候,百草堂就撤出来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