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贵女的悠闲生活 (枇杷树的守候)


大皇子这一手,让四皇子党措手不及,毕竟四皇子一派的人,都在等着机会建功立业,数日的准备却让大皇子率先提了出来。
建邺帝询问这件事该交给谁的时候,大皇子提议让十二皇子前去。理由是十二皇子已经大了,是时候锻炼自己了,像十一皇子也不过是比他大一岁,现在已经跟着七皇子上战场了……大皇子的话让建邺帝很感动,毕竟这样立功的机会,被大皇子让给了弟弟,让他觉得兄友弟恭。建邺帝因此对大皇子赞誉有加,这样让四皇子党的人简直郁闷地吐血,真的是得不偿失。


第二十四章 临危受命

雨连续下了一个月,一些百姓用黏土堆的房子都已经塌了,江南的河道里的水势汹涌,很多的堤坝也都被冲毁了。数千亩的良田都被大水淹没,一些百姓没有了住的地方,被迫流离失所……整个江南呈现出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慌乱。
朝廷虽然荒唐,可是现在的情况也不能闭着眼睛装模作样了。
“皇上,八百里急奏。”
这天早朝的时候,太监过来禀报,不过有些忠心耿耿的大臣,看到太监慢悠悠地情景,忍不住心里叹气。如此紧急的情况,却是消极的对待,哎。
“传。”
建邺帝一声令下,就有一个裤脚上都是干了的黄泥、一身狼狈的人进了大殿。
“启禀皇上,臣是江南知州,黄河决堤,大水漫延三百里,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江南危矣。”
江南知州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地禀报,希望朝廷派人前去救援。
江南的情况比想象的还要严重,建邺帝一时之间也愣住了。
“众位爱卿,有什么提议?”
“臣以为,应尽快派工部的人前去。”
现在这个时候,大臣们没有不想着推脱责任的,毕竟水患这种事情,史书上都有记载,这不好治理啊。说这话的是左丞相,工部是在右丞相的管辖之下。
“回皇上,臣以为工部尚书可以尽快安排人前往。”
右丞相心里暗暗骂了左丞相一顿,最后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往下推脱。只是,话没有说死,毕竟工部尚书是自己的门生,有着不可明说的关系,自己也不能把他往死地里推啊。
“臣举荐工部右侍郎穆子坤前往。”
工部尚书这次直接点名了,穆子坤是中立派,工部尚书有意拉拢,可是他滑的很,油盐不进,这次工部一定要有人出去,有这样的机会,工部尚书头一个想到的是让他背锅。
“臣以为不妥,工部右侍郎经验尚浅,治理水患这样的事情,不能冒险,还是另外选派他人吧。”
提出异议的是穆琛的岳家护国公府的国公爷,护国将军府一直都是朝廷的中立派,很少公开维护什么人,可是跟穆子坤是亲家,而且自家闺女每次回来就一直都在说穆家的好,公婆体贴,丈夫疼爱,小叔子和小姑子对自己也很敬重,这种欣喜的感情溢于言表。自己的女儿虽然知书达理,可也是疼着惯着长大的,能够让女儿说出好来,可见穆家是用了心的。因此,护国公府对这门亲事也很满意。
镇国将军府没有人上朝,老将军荣养在家,王家大爷带军在外,能说上话的也就只有护国公府了。
“启禀皇上,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工部右侍郎已经在位五年,足以胜任此事。穆大人的能力有目共睹,臣以为,穆大人此时应该以大局为重,不可推脱。”
工部尚书对护国公府的维护,义愤填膺。
建邺帝打了个哈欠,扭头撇了眼身旁的贴身太监,就见太监动了动嘴型“美人等您许久了”。
建邺帝对下首的争执,有些不耐烦了。
大皇子见状,就上前一步。
“父皇,儿臣以为,既然工部尚书以为穆大人实力更加出众,朝廷从来不辱没人才,既然如此,工部尚书不防退位让贤吧。”
工部尚书是四皇子的人,穆子坤属于中立派,能够借助此事降了工部尚书的职位,而升了一个对自己没有什么害处的穆子坤,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穆子坤身后还有镇国将军府和护国公府,大皇子心里也有小算盘。
“就这么办吧,工部尚书降为工部右侍郎,穆子坤升为工部尚书。”
建邺帝早就嫌弃工部尚书叽叽喳喳了,就使了性子,降了他的职。建邺帝的做法,让不少的大臣无语,这样也太随意了吧。工部尚书,不,是工部右侍郎心里叫苦,自己为何要当这个墙头草呢。
“儿臣还要举荐十二弟,十二弟代表皇室,可一同前往江南。”
“准了。”
建邺帝因为之前的事情,对大皇子十分地看重,因为直接准了大皇子的提议。
大皇子的突然提议,以及建邺帝的“痛快”答应,都让四皇子党来不及应对。
穆清婉知道消息的时候,也无语了,自己的爹就这样被推出去背锅了。此次江南之行,治理的好,功劳是十二皇子的,名声是大皇子的,治理的不好,
承担责任的是自己爹的。
事已至此,穆清婉只有帮父亲准备妥当。在自然面前,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江南的水患,不是穆清婉想要防备就能防备的,现在只不过是借助自己头脑里多的一些知识,帮助江南的百姓度过难关罢了。
临出发之前,四皇子向建邺帝献了一张治疗瘟疫的药方,据说是无尘大师的手笔。穆清婉对此是不信的,梨花玉佩的秘密解开之后,无尘大师就没有了踪迹,浮山寺也换了新一届的主持方丈,有人说无尘大师是外出游历去了,也有人说无尘大师是圆寂了,真相如何,没有人知晓,穆清婉觉得,无尘大师已经消失了,去找梨落去了……无论如何,四皇子献出的药方不会是无尘大师所写。
穆清婉拿到药方的时候,这张药方里面的很多观点,眼熟的很,只是其中的一些建议其实并不完善。里面提到了用石灰粉杀菌,饮用的水要烧开,死掉的人的尸体要火葬等等,但其中的药方有残缺……穆清婉怀疑,这张药方是李盈和穆清筠的综合体,毕竟二人一个是现代穿越女,一个是古代重生女,见识自然优于其他人。
但这也给了穆清婉很多的便利,可以借助二人的口实行一些有效的举措,至于不完善的地方,自己补充上去了就是,反正也不会有人知道是谁加上的。
时间紧迫,十二皇子带着药材和粮食,由侍卫对护送前往江南,穆二爷随行。
临行之前,穆夫人给穆二爷收拾了行礼,尽管很齐全了。穆清婉打算自己混进穆二爷的随行队伍里面,一同前往。
瘟疫不是闹着玩的,古代的医疗水平如此低下,穆清婉决定跟着一起去。不仅仅是为了江南数千万的无辜百姓,也为了穆二爷的安危。


第二十五章 救灾

一进入江南的地界,穆清婉就觉得心里并不好受。
放眼望去,一片的汪洋,各种的烂木头漂浮其中,甚至有时候,水面上居然能够看到泡的发胀的尸体。
去江南的官兵,途中也经历过几次难民闹事。幸运的是,很快地就被镇压了下来。
一路走来,大家都是疲惫不堪。
江南的很多城镇都已经封城了,主要是难民太多,为了以防难民闹事,城主下令封城。
景晟凭借皇子身份的令牌,进入城里面。一行人最终进了太原,主要是景晟的要求。
因为青云书院的关系,太原多书香门第,百姓的思想觉悟较高,因此一些措施也便于实施。比如,尸体火葬。古人认为入土为安,死后若是尸骨无存是对先人的不敬,因此火葬是不能轻易被人接受的事情。
一切的措施,在太原实施地还算顺利。
穆清婉仔细查看了一下,目前还没有发现瘟疫发生,这算是比较幸运的事情。因此,建议穆二爷提早预防,比如饮用水一定要烧开之后再用,坚决做到防微杜渐。穆清婉改良了十二皇子的药方,药效更加地显著,无病的人喝了对身体也没有什么害处。
现在,最主要的事情,是粮食的问题。大旱之后就是水涝,田地几乎是颗粒无收,现在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虽不至于饿殍遍野,但是现状也很不乐观。
现在的江南形成了两个极端,富商缩聚在城镇里面,因为囤积了大量的粮食,衣食无忧。一些商人利用水涝发财,哄抬粮食的价格,妄图大赚一笔,能买得起的人,咬咬牙缩衣减食,可是受苦的还是贫民老百姓。买不起粮食,就只能挨饿。一些百姓家里已经开始了卖儿卖女的日子,年老的老人,看透生死,把粮食留给了年轻一辈的人吃,活活把人饿死的情况时有发生。
穆清婉很早的时候,就交代王管事开始施粥,各地的百草堂免费提供百姓汤药,可是面对偌大的江南,这只是杯水车薪,粮食远远不够。
穆二爷来了这里之后,着急上火地满嘴起泡。一方面跟江南知州商讨如何解决水患问题,毕竟,德妃等人提出的疏导河流的方法,也仅仅只是个概念,具体怎么去做,没有人知道。水利方面的事情,穆清婉也不懂,但穆清婉让各地的管事把有名的修建工事的能匠推荐上来,希望集思广益。有了多位工匠的加入,已经初见成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