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禄看到了陈安夏剜了他一眼,他轻皱起眉头,正疑惑着,就听到了她这句话。
这一听,他眉头皱得更深了。
他自认为自己不是个聪明人,可陈安夏意有所指的话,他也是听明白了。
“我去跟你奶说说。”
一天卖三十贴,没有亲身体会过的人不会有所怀疑,可他前些日子整天跟着卖膏药,就算是第一天去,他们也是卖了三十贴。
如今生意越来越好,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ps:推荐好友商九歌新书《农门贵女:夫君有点田》……
第154章 注意分寸
说什么,他是不信一天只卖三十贴的。
饶是陈元禄心里琢磨通透了,也不好受。这制作膏药的原材料是他们家的还好说,可这原材料他们可是要花钱买的。
他娘贪下那么多,夏夏师父现在不在家,一时半会儿她不会发觉,可等到以后他们该怎么跟夏夏她师父交待。
陈元禄一想,立刻从凳子上站了起来,愣着头就往门外走。
刚走了两步,他就被孟氏给喊住了,“你去跟她说什么说!说了,咱娘能承认?说了,你能把钱要回来?你要是说了,咱娘不仅不承认,钱要不回来,估计还会把你给骂个狗血淋头。”
“那你说咋办?”
“能咋办?”望着陈元禄手一摊问她怎么办,孟氏也板起了脸,“这事除非分家。分了家,咱们家就自己卖膏药,赚的钱给夏夏准备嫁妆给二郎三郎四郎娶媳妇。”
卖膏药的事情,钱氏连商量都不跟他们商量就私自下了决定。
这件事,到现在孟氏想起来心里头就不舒服。
若是分家了,这卖膏药的事情,哪里还轮得上钱氏置喙。
“分家?就目前这情况,该怎么分家。”
这分家的事情,他们根本不能提。
要想分家,只有他爹他娘提出。要不然,连想都不用想。
目前这情况是没有办法分家,这个道理,孟氏自然懂得,“只要你有心想分家就行。”
“好了,这件事就先这么算了吧,反正夏夏师父最近不在家,等她回来了,估计娘也不敢做的这般明显。”
对于陈元禄这执拗的模样,孟氏十分不喜欢。
不过听他这话,她隐隐觉得对于分家这件事上,陈元禄心里头好像有些松动了。
松动了好!
松动了就证明陈元禄对正房那老两口心生了嫌隙。
如果是这样,真等到哪一天他们突然跟正房闹起来,陈元禄会偏向他们这边的。如此一想,孟氏心里头平静了很多,转过视线,跟陈安夏交换了一个眼神。
“爹,我娘是这样说,可这事还没完。今天吃饭的时候,我会提醒奶一下,免得她还这么做。”
陈安夏听孟氏说完,立刻把话茬接了过去。
师父对她好,就算是不给她制作膏药的成本,她师父也不会说什么。
可一码事归一码事。
在这件事上,她绝对不能便宜了正房跟大房的人。
“这件事,你随便,但你最好注意点分寸,别到时候你说错话,惹恼了你奶。”
此事是他娘做的不对。
换作其他事,他肯定是要包庇一下他娘的,可在钱财上,他绝不能这样做。要不然等夏夏师父回来了,他们该让夏夏怎么去面对她师父。
更何况,这膏药贴可是夏夏她师父给她的。
陈元禄一脸烦躁的回了陈安夏一句,随后说完,他人就拉开门走了出去。
这件事他夹在两边,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所以他不参与此事最好,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你爹终于看清楚了家中的形势。”
陈元禄一走,孟氏紧跟着站起身,走到陈安夏跟前,轻叹了一声。
第155章 一剂猛药
陈安夏听到孟氏的轻叹声,抬起眸子扫了她一眼,一双眸子闪烁不定,“要想让我爹彻底看清现如今的局面,估计光靠这一点是不行的,咱们还得想想别的办法。”
“要是此番,大哥考上了秀才还好说,说不定等爷竞选上村长,这个家肯定很快就会分了,若是大哥考不上秀才,爷跟奶绝对不会分家。”
陈景昊若是考不上秀才,陈令鸿跟钱氏还要靠着这一大家子男劳力挣钱供陈景昊读书呢。
就算是这个家闹起来,他们也不会分家。
“那你有什么法子吗?”
为了以防万一,分家这事,最好还是他们家主动一些。
毕竟谁知道陈景昊什么时候能考上秀才呢?
今年考上最好,万一一年考不上,两年考不上……
那到时候,他们全家不得因他一个人都耽误了啊。
她能有什么法子!
陈安夏抬眸看向孟氏,摇了摇头,“暂时还没有。不过咱们还是多在我爹跟前吹吹风,好让爹好生看看这个家每个人的嘴脸,这样万一日后碰到什么事,他还能站出来替咱们说话。”
前些日子去镇上卖膏药,她得到的两份点心都被钱氏拿给了陈景昊。
再加上陈景昊对他的不理不睬,陈元禄那时心里应该已经起了隔阂。
如今膏药一事肯定会加重陈元禄对那些人的隔阂,不过陈元禄的性子,陈安夏了解,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过来的。
还需一剂猛药!
陈安夏所说,孟氏十分赞同,点了点头,朝外头望了一眼,转移了话题,问道:“那待会儿你打算怎么跟你奶说膏药的事情?”
“为了让爹保持住现在的想法,也为了将来因为分家的事情闹起来,咱们有拿得出来的说辞,这事不能说重了,只能稍微提醒一下我奶。”
现在他们做的只有忍。
陈安宁时不时的挑衅,她忍!
陈安雪、刘氏、袁氏的算计,她忍!
钱氏昧下卖膏药的钱,她忍!
她一忍再忍!只是为了一朝爆发!要不然以她的性子,绝不会眼睁睁地看着钱氏渔翁得利。
“也好,那这件事你就看着办吧。娘没你聪明,帮不了你什么忙,当真是辛苦你了。”
关于分家一事。
她这个做人家儿媳妇的,其实不该提的。她若是提,那就是不孝。
可她却不得不急着早早分家。
若是陈景昊是个好的,他们分不分家倒是无所谓,等到有朝一日他考上秀才,说不定他们一家还能跟着他享几天福。
可他对他们整个二房……其实不止他们二房,包括三房、四房的人,他也从来没有看在眼里过。若真有朝一日,他考上秀才,他们这三房别说是享福,不被他翻脸无情一脚踹掉就够好的了。
不过相比于三房、四房,他们倒是不急着分家。
三房三个闺女,到时候嫁女随便准备一些嫁妆就能嫁出去了。四房两人刚成亲没多久,根本用不着为孩子考虑。
就算四房现在怀上孩子,等着长大,也需要很久呢。
第156章 有些心虚
可她呢?
三个儿子。
陈景云今年十三,陈景林十一。
眼见着过两年,景云就要说亲事了,他们家要什么没有什么,到时候拿什么给他说亲。
靠他们二房一家六口的厚脸皮吗?
不止要给他们两个小子说亲,他们还得积攒下一些银钱,等到分家之后,好安家落户。
陈家一共六亩地,银钱没有几个。
万一哪天分了家,他们家顶多分到一亩地算是最好的结果。
到时候一亩地,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他们喝西北风啊。
“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只是想着咱们赶快分了家,能早些过几天清闲日子。”
这样每天粗茶淡饭的日子,陈安夏过得够够的。
现在她都快营养不良了。
因此,她如今都十四了,大姨妈还未造访。
母女俩的谈话,随着院子外面一声高喊到此结束。
午饭已经做好了,一如既往的杂粮青菜粥。
看着就让人没有食欲。
可有些人却跟他们不同,吃着白面面条,里面还卧着一个鸡蛋。
为了这一碗单独给陈景昊做出来的白面面条,刘氏都没有让该轮到今天做饭的孟氏做饭。
不为了别的,只是害怕孟氏在做面条的时候偷吃。
这小心思也真是绝了,估计也只有刘氏能想的到。
陈景昊吃白面面条是单独吃的,不过此刻他并没有吃,而是在大声朗读着书,听到这道读书声,坐在饭桌上的钱氏可是好生夸了他一番,还让陈安夏、陈景林等一众子孙好好向他学习。
听了钱氏的话,众人哪里有敢反驳的,只得齐齐应了一声。
“老大家的,你去跟大郎说一声,吃饭要紧,别让他只顾着读书了。歇一歇,吃饱肚子再读就是了。”
读书声还在继续,钱氏心疼她那大孙子,便跟刘氏说了一声。
刘氏一听,赶紧起身,应道,朝外走了出去。
望着刘氏离开的背影,听着隔壁传来的读书声,钱氏是越来越喜欢她这个大孙子了。
放假在家,也一刻不得闲。
照他这般努力,早晚他会考上秀才,举人,进士。
如此想想,钱氏心里头更高兴了,嘴角都带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