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领着陈安夏回到屋里,两个人都没有说话。
一人守在一边炕头,到最后还是孟氏没有忍住,开口劝解到陈安夏。
陈安夏知道她是好心,却心里头不这么想,“她说一次,我就教训她一次。我越不跟她计较,她越得寸进尺。我若真的一直忍,哪一天她还不得蹬鼻子上脸啊。”
她可不想忍陈安宁!
要不是念在他们还要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她早就好好教训得她服服帖帖。
“娘,这件事,你就不要劝我了,我心里头有数。”
陈安夏说完,见孟氏还要开口,她对上孟氏的视线,把她要说的话给堵了回去。
孟氏见她如此,轻叹一声,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随便你吧,爱咋地咋地。”
孟氏也不愿多管闲事。
还不是怕陈安夏吃了亏。
不过她既然都已经这么说了,那她也就不再管了。这段时日,她发现陈安夏越来越有自己的主意,就算是不管了,她也放心。
晚饭刘氏煮了一锅的鱼汤。
鱼多,里间炕上一盆,外间堂屋一盆。
香喷喷的鱼汤,每个人差不多能分两碗,再加上一个新蒸的杂粮窝窝头,这一顿饭,陈安夏也是吃的撑得慌。
吃完饭,陈安夏也不磨叽,洗洗漱漱倒头就睡。
不跟着钱氏他们去镇上卖膏药,陈安夏睡得很安稳,直到第二天孟氏做好饭,才叫她起来。
早饭做的很简单,杂粮窝窝头,配着小咸菜。
吃过饭,地里没活,可陈令鸿却吩咐一众小的,从今天开始去捡大粪。
望着连陈安雪在内一众人拎着竹筐跟竹子做的夹牛粪的夹子出了门,陈安夏这才跟了出去,独自一人去了凉河沟村。
她不去捡粪,陈令鸿看见她倒也没说什么。
转头叫上家中剩下一众人,拿着工具就上了山挖野菜。
山上野菜不多了,但挖一些是一些,挖的越多,冬天的时候日子还能好过一些。
第143章 有备无患
陈安夏一路朝着凉河沟村走去,脚步闲散,一路望着周遭的景色,心旷神怡。不过天气越来越热,虽走的不急,但也热出一身的汗。
掏出钥匙,打开门,陈安夏先去了厨房,馏上两个馒头。
馏好了,一个掰开喂给了小黑,喂完它,陈安夏又给它弄了些清水。洗了洗手,她把剩下那一个馒头给啃完了。
吃完馒头,陈安夏来到屋里,烧上一壶热水,拿出诊单开始翻阅起来。
等翻阅的累了,她就站起来活动活动,顺便等待着病患上门。
可等了半上午了,院子里是一点儿动静也没有。
翻阅诊单,陈安夏觉得十分无趣,正要站起身,突然听到一阵马蹄声,随后是一声马鸣声。
听到这道声音,陈安夏赶紧朝外面走去。
看到院子里一个身穿黑色紧身长袍的男子急急忙忙冲了进来,是赫连宇。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赫连宇整个人着急得很,着急的甚至直接忽略了迎面而来的陈安夏,快速绕过她进了屋,在屋里转了一圈儿。
“纪大夫呢?”
赫连宇找了一圈儿,没找到人,终于肯看向陈安夏了。
问了一声,把陈安夏问的一愣,反问道:“我师父她出门了,难道她没有告诉你们吗?”
应该是没有告诉,要不然赫连宇也不会急急忙忙的找她。
“那她上哪儿去了?我这就去找她。”
“你现在一时半会儿可是找不到她,她去了州府见一个老朋友,”见赫连宇着急,陈安夏倒是悠闲自在回了他一句,“对了,她走之前给我留了一张方子给秦公子,既然你现在来了,那就直接带走吧。”
纪大夫没在!
赫连宇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她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没在!
“公子的病又犯了,你赶快去拿药。”
“哦……好。”
陈安夏以前见过赫连宇两面,每一次他都是板着一张脸,冷冰冰的。
可没想到他也有如此着急的时候。
不过听他说,秦骁的病又犯了,陈安夏愣了一下,等反应过来,她脚步麻利地赶紧去里间从柜子里把她师父临走前包好的药给拿了出来。
一拿出来,她就把药包递给了赫连宇。
但赫连宇并未伸手来接,而是对上了陈安夏的视线,道:“陈姑娘,我有个不情之请。我家公子病犯了,你师父不在,我还要跑镇上一趟去请别的大夫,你能不能跟我去一趟三秦帮着把药给公子煮上,喂他喝下。”
公子要先喝药稳住病情,还要给他请别的大夫。
此刻赫连宇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来。
“干吗……”要我去,堂堂一个公子,难道只有你一个人在照顾吗?
陈安夏听赫连宇这么说,很想这么问问他。
但终究没有问出口,见他这般着急,她点了点头,“你且等着,我先把门给关上。”
说罢,陈安夏返回里间,提起来她师父平日里出门出诊时的药箱。
药箱里有腕枕、银针等一系列工具。
有备无患!
关门,上锁,陈安夏走到门口时,赫连宇已经骑在了马上。
第144章 到达三秦
他居高临下的望着她,大约知道她上不来马,大手已经伸了过来。陈安夏见此,倒是不客气,将小手递给他,还没有反应过来,整个身子像是失重了般,吓得心跳漏了半拍。
等反应过来,她人已经坐在了马上,还是在赫连宇怀里。
别别扭扭的坐直了身子,陈安夏小脸有些发热。
活了三十多年,她是第一次与一个陌生男人这般亲近。
陈安夏有些羞赧,赫连宇也是心跳如鼓,他亦是第一次与一个女子这般接触。不过心里想着男女授受不亲,他没敢动作,僵硬着身子,打马朝前奔去,速度极快。
马儿一奔跑起来,陈安夏这才彻底清醒,为了避免掉落下去,她一只手抓住药箱,另一只手死死抓住了马鞍。
骆山沟沟这条山路有些颠簸,等出了骆山沟,情况才好转一些。
不过一路马儿跑得快,陈安夏胃口当真是难受。
极力忍耐着,很快他们就来到了三秦。
三秦在骆山镇北边,也在骆山书院北边,离骆山书院差不多有三里路远。
这是陈安夏第一次来三秦。
三秦跟从远处看的一样,高高的青石墙将整个村子都给围了起来,只有数年的大树露出上面的形貌。
青石墙东西南北各有一个大门,大门无门,畅通无阻。
等进了墙内,三秦真正的面貌就呈现在陈安夏的眼前。
青瓦绿树,石径通达。
这三秦果真如外头传言一般,家家户户都住着青砖大瓦房,生活也十分富足。
一路坐在马上,陈安夏看到了不少三秦人家,他们个个穿着整洁的衣裳,而且很少有人穿的衣裳上有补丁。
“到了。”
到了?
正当陈安夏四处打量着,突然马儿来了一个急刹车,耳边传来赫连宇冰冷的声音。
随后,赫连宇快速下了马,将手伸向陈安夏。
而陈安夏望着眼前的荒凉景象有些发愣,但也没有忘记伸手。搭着赫连宇的手,借力,陈安夏下了马。
一下马,还没有开口,这边赫连宇已经又上了马。
陈安夏看向他,还没有开口,只见赫连宇,沉声道:“公子就在屋里,煮药的药罐在厨房,你先忙着,我去请大夫。劳烦陈姑娘了。”
说罢,赫连宇不敢停留片刻,调转马头,疾驰而出。
至于陈安夏,望着这座仿佛随时都会坍塌的荒凉小院儿,紧皱着眉头推开新做的木门,走了进去。
院子占地面积差不多有四分地,打扫的很干净,除了两棵有了年岁的梧桐呈一列立在堂屋前,偌大的院子只有东南方有盖着一个木板搭制的茅房。
那木板很新,应该是不久前刚刚搭建而成的。
坐北朝南的房子有五间,三间正房,两间偏房,跟陈家的格局一模一样。
东偏房拐过去是后院,西偏房西边是堆放柴火的地方。
一间厨房跟杂物间相连,坐西朝东。
杂物间南边还搭着一个木棚,棚子里一辆马车,正是前两次见秦骁时,她见过的。
把院落中的情况简单一扫,陈安夏赶紧上了屋里。
第145章 自言自语
这座宅子的房子虽是青砖瓦房,但是已经十分陈旧了。
好在外面看着陈旧,屋里头收拾的倒还算是利落。
堂屋里没有什么家具,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张桌子,几把椅子。
秦骁是住在东间,一张桐木新制的大床,一米多高的茶几立在床头,上面隔着一杯子,杯子里的水已经凉掉了。
而秦骁此刻正躺在床上,如此天气竟盖了三层厚被子。
被子是粗布做被面,摸上去十分柔软,应该也是新制的。陈安夏放在药箱,望着脸色泛青,躺在床上瑟瑟发抖、闭着眼睛的秦骁,立刻将手抚在他的额头之上。
好凉!
摸了一下,陈安夏赶紧缩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