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数上,这个杨大夫四十多岁,都快可以当她爷爷了。
但以大夫身份来说,她是三钱大夫,杨大夫同样是三钱大夫,所以陈安夏见了他自是不必客气。
“不敢,不敢,请坐。”
杨大夫朝陈安夏走来,先是朝呆滞在陈安夏跟前的那人挥了挥手,让他离开,随后请着陈安夏坐下。
陈安夏是有事要问,并不想在这里多留。
“坐就不必了,刚才我看到一个熟人在你们医馆抓了一副药,我来是想问问他抓了什么药。”
昨天晚上她的确是给了陈元寿一副方子。
但是很凑巧的是,那张方子今天一早又重新回到了她的手中。
因为今天早上她种完地回家做饭的时候,吴氏来找过她,给了她一两银子和那张方子,说让她晚上回去的时候帮她抓两副药。
药,她已经抓了,现在正在陈景林手里拎着呢。
既然是这样,那么那张方子跟银子必然是陈元寿给吴氏的。所以说陈元寿的记性不会那么不好,早上交代给吴氏的事情,今天下午就给忘了。
这其中必然有猫腻。
“呵呵,陈大夫,这看诊抓药都是每一个医馆不外传之秘,你这样要求,恕我们难以从命。”
没有一个医馆会透露病患的资料。
这是不成文的规矩。
所以杨大夫想都没有想,直接拒绝了陈安夏。
陈安夏听此,也不恼,反倒转着一双大眼睛,嘴角含着笑,道:“若是杨大夫肯跟我说,那我就把怎么辨别疝气跟食物中毒的法子交给你。”
这……
这好叫人难为情哦……
“那好,就依你所言。”
杨大夫在陈安夏话音刚落之刻,他就拍手答应了下来,生怕陈安夏会立刻反悔似的。
“小吴,你给她看看刚才那人开的药方。”
小吴,也就是刚才招呼陈安夏的人。
“哦……哦,好。”
小吴在杨大夫开口喊陈安夏陈大夫的时候,他就猜到了来人是谁。
前几天骆山医馆开业,里面坐诊的是一个小姑娘,这事情都传遍了整个骆山镇。
第429章 怕她多想
所以他虽然没有见过陈安夏,但还是听说过的。
是以,按照他听来的,对号入座,他心里头就清楚了。
啧啧~
没有想到这姑娘看起来不大,竟然已经是一个三钱大夫了,真是优秀。
想他都二十多了,学医也有十来年了,才是一个一钱半大夫。
为何是一钱半大夫?
那是他自己封的。
因为他的实力已经到达了二钱,可考了三次二钱都差点儿没有过。
“陈大夫,这是刚才那人开的药,是一副安胎药。”
小吴对陈安夏很尊敬,双手捧着药方子给她看。
一边捧着,一边跟陈安夏说道。
刚说完,只见陈安夏抬眸看了他一眼,吓得他,浑身一抖。
还没有反应过来,陈安夏已经转身了。
那药方子,她瞄一眼就能判定上面开的是什么药。
的确是安胎药。
十三太保。
当归身、酒炒白芍各三钱,川芎一钱五分、黄两钱,灸甘草一钱,菟丝子、川贝母、厚朴各一钱五分,织壳一钱两分,姜活一钱,荆芥、醋炒艾叶各一钱五分,生姜三片,煎服。
“此女身体虚弱,应该再加三钱党参。”
小吴给她看的不仅是药方,还有病患的诊病记录。
这怀孕女的身体好像不大好。
“哦,是。陈大夫说的没错。”杨大夫一听陈安夏说,脸上一滞,应了一声。“不过……人家之前买了一些野山参须子。”
野山参须子虽是须子,但可比党参要金贵多了。
还野山参,吃的还挺不错。
陈安夏眯了眯眼睛,问道:“杨大夫可记得来这里看诊的女人?”
十三太保是七个月之后的孕妇吃的。
陈元寿怎么会给一个怀孕七个月的孕妇买安胎药。
“来我们医馆的人,每天都很多,我怎么可能会记得着吗。”
陈安夏不过是顺口一问,问完,听到杨大夫的回答,她就后悔了。
听他那口气,‘来我们医馆的人,每天都很多’,跟炫耀什么似的。
而他们骆山医馆却没有多少人。
都是同行,差距咋就这么大了。
陈安夏承认,她此刻有些妒忌了。
不过她也相信有朝一日,他们骆山医馆的病患肯定会越来越多。
“那就算了,你找张纸来吧,我给你写一下。”
“小吴。”
陈安夏虽没说写什么,但杨大夫已经知道了,伸手招呼一下小吴,他就领着陈安夏走到桌子旁。
等陈安夏写完,他就亲自将陈安夏给送到了门口,还邀请陈安夏常来他们医馆。
陈安夏听此,并未说什么,重新回到了凉茶摊。
“二姐,你问到什么了?”
对于陈元寿的出现,最挂心的就属陈安笑了。
所以看到陈安夏一回来,她就赶紧问了一句。
“没什么。”陈安夏摇了摇头。“你爹就买了一些陈皮,估计是拿回家泡茶喝的。”
这件事,陈安夏并不打算跟陈安笑说。
怕她会多想。
而陈安笑听陈安夏这么说,并未多问,点了点头,跟在了陈安夏身后。
陈安夏把此事给放在心上,不过并未影响到她接下来的行程。
第430章 定下目标
找到一家布店,陈安夏买了好几种布。
她打算给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做一件衣裳。
当然她只负责买布,孟氏负责做。
陈安夏不仅给他们家里的人买了,还给陈安笑买了四米她喜欢的布,以及六米大青布让陈耀拿回家给他娘。
当然,孟家庄的一些人,她也没有忘记。
统统都买了。
一共花了四两银子。
买完布,陈耀拿着陈安夏送给他娘的布,其他的布都让陈安夏放到骆山医馆了。
这么多布,她要是往家里拿,被人看见了,平白会惹出一些是非来。
买完布,陈安夏等人就往家中走去。
等回到家里的时候,陈元禄跟孟氏已经从孟家庄回来了。
他们俩是乘坐着去孟家庄送药材小厮的马车回来的。
不过陈安夏一行人从镇上回来,倒是没有看到那小厮,估计孟氏跟陈元禄回来的也有一阵子了。
“这是啥?哪来的?今天挣得啊?”
孟氏见陈安夏一回来就拉着他们进了里屋,还让陈景云关上了门。
之后,就看到她拿出来一堆银子放在炕上。
十两,二十两……五十两……六十一两……
我滴个乖乖!
这么多银子!
孟氏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陈元禄也没有见到过。
其他几个小的,更没有见到过。
所以一时间大家看呆了。
“不是今天挣的,是我师父给我的。她知道我没钱种药材,所以就给我拿了一百两。今天买药材种子花去了三十五两,我又买了一些布做衣裳。布,我都放在医馆了。”
“你师父是个好师父,不过也是个可怜人,等她老了,你一定得好好孝顺她。”
原来是这样。
孟氏等人听到陈安夏说,点了点头。
随后,孟氏坐直了身子,感慨了一番。
陈安夏听此,只是点了点头。
师父对她的好,她记在了心里,等师父老了,她肯定会好好孝敬她的。
“这三十两银子,咱们家用来盖房子。这三十两,先拿出五两送四郎到镇上上学。剩下的,咱们留做其他备用。”
六十一两银子,陈安夏三下五除二就分完了。
分的让在场的人心服口服。
不过最高兴的当属陈景深,一听到陈安夏要送他去上学,还要去镇上上学,他高兴坏了。
站在炕边,直蹦高。
“二姐最好了,我最喜欢二姐了。”
蹦完高,陈景深就扑倒陈安夏的身上,撒起娇来。
陈安夏抿着嘴,脸上带着笑,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瓜儿,嗔道:“你这小嘴儿也就这个时候甜了,平日里也没有听到你说最喜欢我。”
说着,陈安夏把手捏在陈景深的小脸上。
他的小脸儿很白,长得很清秀。
但是没二两肉。
看来她想把三个弟弟都养成小肥猪的目标还很遥远啊。
她得继续努力才是!
不过现在她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今年彻底解决温饱,来年奔上小康,第三年发家致富,扩展产业,第四年争取坐上小地主。
等到第十年,她争取混个江州府首富。
第431章 进入正轨
以后再慢慢朝大周国首富慢慢靠拢。
不过这个目的遥远且漫长。
好在她还有一生的美好时光去奋斗。
打定主意以后,陈安夏的视线一一扫过坐在这里的每一个人,夕阳落下,透过窗户打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多少年后,当陈安夏功成名就之时,闲来无事,每每都会想到今天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