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把犯人上交国家[快穿] 完结+番外 (米子君)


  ……
  易潇偶尔听到其他警察之间的闲聊,倒也没太放在心上。她在局里只工作一段时间,等离开后,流言自然会消失。
  这话却不知怎么传到了胡警官耳朵里。隔天易潇再去照顾胡警官的时候,胡警官说什么都要请易潇回去。
  易潇:“……那我给你买点午餐就走。”
  胡警官:“不用了,你走吧,女孩儿家家的,不要让我这糙汉子坏了你的清誉。”
  易潇:“……”
  某种意义上胡警官还有些可爱。
  另一边,粪便研究专家周博士的光辉事迹也在网上广为流传。这位专家被誉为本次案件最大立功者,当初要不是他吃了一口粪发现粪便里头有人骨头的话,钱超的黑心工厂至今都不会被发现。
  在案情一筹莫展之时,周博士甚至独自一人在粪便中试图寻找“人肉”,其不畏艰苦不畏恶臭的精神可嘉。
  回归岗位后,周博士受到单位和同事的一致好评,还拿到一笔奖励金。
  这一趟H市之行,周博士最终还是没能和粪便撇清关系。他把在H市的所见所闻写成文章,文章里不仅详细记述那一次吸粪车爆炸的经过,还有许多关于H市风土人情、尤其是“金粒餐”的描述。
  这篇文章被多家媒体看中。多家纸媒和新媒体联系周博士在报纸和杂志、公众号上发表,周博士借此还小小地丰收了一笔。
  对此,研究室的同行们表示:
  “老周,你这个屎,吃得真值。”
  ……
  专案组一直未停止追捕钱超,但钱超此人莫名其妙就失踪了,银行卡、电话卡、身份证等自案发后就没了动静。
  亲朋好友描述,说钱超此人谨小慎微,心细如尘,眼下在全国追捕的风口浪尖上,他估计早躲在没人认识的地方,不敢露出一丝马脚。
  钱超一家是土生土长的百劳村人,家中本就富裕。钱超学习一般,高中后离家创业,在外事业有成后回百劳村建工厂,“回报村民”。
  警方逐一调查钱超这几年的人际关系。钱超人际网非常广,这些年走南闯北结交的朋友数不胜数,他走到一个地方就有认识的朋友,寻求朋友的庇护不是难事。
  “话是这个理儿。”专案组的一名刑警说,“但是商场上这些利益往来吧,平时大家相互吃吃饭没啥问题,现在钱超被全国通缉,这要是被查到了,包庇他的人也得涉嫌个窝藏逃犯罪,涉及到身家性命的事儿,估计没那么多人敢收留他。”
  调查范围事实上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大。
  几经筛选排除,警方找到几名和钱超关系密切的朋友逐一调查,最终依旧一无所获。
  本案仍处于舆论高潮期,日日夜夜,H市公安局官微下有网民评论:
  “那个黑心老板你们还没抓住吗?干什么吃的?”
  “赶快抓到这个老板吧,简直是社会毒瘤。”
  “这种人不能放过他!他不光光是压迫工人,还生生害死了七条人命!这是大事,你们公安局是不是根本没放在心上啊?!根本没见你们有动静!”
  舆论压力接二连三落在专案组头上,警方丝毫不敢松懈,面向全社会征集钱超的线索,并发出重金悬赏。
  悬赏一出,许多人打电话来提供线索,却没有一个有用。
  负责运营H市官微账号的男警察每天起来都要面对网民的质疑,还必须耐心回复,多少次,小警察都想砸了键盘。
  这天上班后,小警察照例打开电脑看看网民今天又骂了什么话,打开微博后惊讶地发现今天评论只有平时的十分之一,再去看看热搜,好嘛,果然其他地方又发生了大事件,不少网民都被新事件吸引过去注意力。
  他打开热搜一看,最上面挂着四个字:
  “电击治疗”。
  这条热搜下,一篇自媒体发出的文章在短短半天时间内获得几十万转发和几万评论。
  小警察点进具体微博一看,转发评论却又变成一篇空白,上面的数字也跳转成“0”。
  尽管如此,早有热心网友保存全文截图重新发布文章内容:
  [自述:关于我在Y市“未成年人矫正与教育中心”接受电击治疗的那些事。]
  全文长达一万字,内容触目惊心。
  专案组众人同时也注意到了这篇文章。
  “小易,这是不是张扬曾经呆过的那个中心?我记得老胡曾经提到过这事。”
  易潇眉头一紧:“是。”
  当初胡警官说这个教育中心在其他市,H市公安局管不到那么远,便请当地的警察朋友帮忙调查一下这个教育中心。
  正是此时,胡警官给易潇打来电话:
  “小易,网上那篇电击治疗的新闻你看了吗?”
  “看到了。胡警官,该不会……”
  “对,之前我拜托当地的警察朋友去查查这个教育中心,我朋友刚刚给我打电话,说……”
  易潇:“说什么?”
  胡警官:“……出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祝大家平安夜快乐~圣诞节快乐~


第94章 电击恶魔女德班(十二)
  炎炎夏季, 以“电击治疗”为核心的在网上疯狂传播的文章给人们当头泼一盆冷水。
  尤其是, 治疗对象多数为未成年人。
  十几年前, 还在上高中的张扬逃课早恋打架上网,公务员父亲和教师母亲将家中这个顽劣的孩子送往Y市的“未成年人教育与矫正中心”接受治疗。
  当年, 互联网刚兴起没多久,不少家长将青春期少年少女的叛逆归咎于网络和游戏,张扬的父母也不例外。家里的老大老二老三从小到大成绩优异, 就是因为小时候没有网络, 没有电子游戏, 只知道学习;到了老四张扬这里, 逃课是为了上网打游戏,换句话说, 张扬不成材就是因为不听话, 就是因为网络游戏。
  张扬父母向周围人寻求解决之策, 无意中听同事说:“好多专家都讲了,网瘾是种病, 得治,你家孩子也得抓紧, 不然就没救了。”
  两人于是把正上高一的张扬送进Y市的未成年人矫正与教育中心,这一去, 就是整整两年。
  如今的张扬性格分裂,接受审讯时精神极其不稳定,想必与那两年的遭遇紧密相连。
  胡警官请求Y市警方帮忙调查这个未成年人矫正与教育中心。不久前,当地警方对此中心进行一次突击调查, 发现此中心在教育“不良”未成年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比如采用体罚等措施。
  警方对经营者进行了警告,要求他们今后停止采用人身暴力的方式对待未成年人。
  “但是谁小时候还没挨过打呢,有时候吧,不打小孩,他们真的不长记性,就我家那个娃,小小年纪就在邻居家玩的时候拿走了一个玩具,屡教不改,我后来教育他的时候没忍住,也打了他脑袋几下……咱们小时候不也是挨打过来的嘛。”
  一名突击调查教育中心的民警这样说。
  警方的调查仅限于此。没人报案,没出事故,没闹出人命,似乎没有插手的必要。
  然而正是警方这次调查引发了之后一系列事件。
  小卫是一名大一学生,一年前他也被家长送到此教育中心,备受折磨,三个月后侥幸说服父母,离开此中心。
  小卫的一个亲戚在Y市的一个派出所当大厨,有一次偶然听见民警们在讨论前段时间突击调查教育中心的事,便把此事告知了小卫的父母。
  小卫的父母在饭桌上和小卫说:
  “你看看,警察都调查过这个中心了,这个中心肯定没问题,要不早被警察查了。杨教授的治疗方法挺好的,哪像你当初说得那么可怕。”
  小卫听得气血上涌,拍桌而起:
  “妈,你儿子在那儿受了三个月虐待,你还觉得那儿没问题?!”
  “……你看你,急什么,我说错了吗?……虐待,你这个词用的不好,妈当年也是一大家子里长大的,当初我就是偷吃了我哥一个馒头,你姥姥一巴掌就打我头上来了,我也没说你姥姥虐待我呀,现在不还是该孝敬就孝敬你姥姥嘛……”
  说着,小卫的母亲叹了口气,埋怨道:“你们这一代小孩啊就是太娇生惯养,我看都得让杨教授给你们上上课,学学咱们北国的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呀。”
  小卫说不过母亲,气得回屋蒙着被子就哭。
  人们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小卫今年快二十岁的大男人了,却始终过不去心里头这道坎儿。
  抽泣之中,他决定做点什么。
  当晚哭过以后,小卫打开电脑,在电脑前一字一句记录着他在Y市教育中心三个月的经历。
  一万字,他写了整整一周。
  这篇只有文字的描述一经发布到网上,迅速引起不少同龄人的注意,经过转发扩散,更得到许多大V的转发支持。
  然而还不到一天,网上便出现大规模删帖,小卫的社交账号不知因何原因无法使用。更恐怖的是,发布帖子后不到24小时,小卫的父母便接到了教育中心负责人打来的电话,要求小卫不再发布相关诋毁言论,否则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中心的名誉。
  这个打电话来“威胁”小卫一家的人,便是教育中心的运营者、头号心理疾病治疗专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