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史瑶纳闷。
太子张了张嘴,冲站在二郎身边的四郎招招手,“让二郎说给你听。”
二郎大致说一遍,怕史瑶数落他,不待史瑶开口就告退。
史瑶望着快速往外跑的二儿子也想骂人,咬咬牙忍住,就问太子“大郎和三郎那样和父皇讲话,父皇没发火?”
“两万骑兵全军覆没是事实,父皇无法反驳。李广利是艺伎也是事实,父皇有口难言。”太子道,“别人家十一岁的孩子还只知道吃喝玩乐,咱家的两个什么都懂,还要为国效力,父皇觉得他俩不知天高地厚,心底也高兴,哪舍得打骂啊。”
史瑶担心道“万一明年秋……”
“父皇真启用舅父,他俩跟过去,我也不担心。”太子道,“虎贲军中有许多像大郎和三郎这么大的孩子,他俩别跑太快,我就问问他们想不想入虎贲军练一年,万一对上匈奴人,他们也能自保。”
虎贲军是由军人遗孤和武将子孙组成,仅听刘彻一人。史瑶得知虎贲军训练重,纪律严明,便想到特种兵,当时就在想如果大郎能领虎贲军出征,她是一万个放心,“明日妾身和他们说。他们今天顶撞父皇,这几天都会担心殿下训他们。殿下想和他们说这事,也堵不到他们。”
太子“你说得对,晚上可能都不回来用饭。”
兄弟三人晚上没回来,他们宫里有菜是留着明天早上用的,兄弟三人就跑去椒房殿探望皇后。三个整天忙得不见影的大孙子过来,皇后很高兴。不过,皇后也不傻,就问他们怎么突然来看她。
二郎一句,想祖母就来给祖母请安,祖母不希望孙儿来吗?把皇后堵的连连说,好好好,然后又故意问明日还来不来。
大郎就说明天还来。皇后很高兴,但皇后认为大郎哄她开心。第二天见到三个大孙子,皇后真高兴。
太子不知该说什么好,就问史瑶,“他们昨晚没回来,今天晌午没来,晚上还不过来,你也没让厨子给他们送菜,他们今天一天吃什么?”
“他仨聪明着呢。”史瑶道,“他仨正长身子,妾身也不敢饿着他们,就使门房出去盯着,一旦看到他仨过来就喊他仨进来,人家都没往这边来。”
太子“去父皇那边了?”
“在母后宫里。”史瑶道,“他仨不常去母后那儿,妾身使人出去打听,母后得知他们晚上还去椒房殿,吃过晌午饭就令宫人准备晚饭。殿下刚才回来的时候如果绕到椒房殿,在外面就能闻到肉香。”
太子气乐了,“这三个混小子。翟砚,进来,去椒房殿门外等着,见到他仨就说,孤命他们立刻过来。今天不来,以后都别来了。”
翟砚应一声“诺”就去椒房殿,紧赶慢赶,还没赶到椒房殿就看到三个小主子。三兄弟互看一眼,转身就跑。
果然知子莫若父。翟砚忙追上去,把太子交代的话告诉他们。三人停下来,跟着翟砚一起回去。
太子正在漱口,三个儿子回来了。太子不禁冷笑,“孤还以为你们打算躲一辈子呢。”
“孩儿不敢。”大郎道。
二郎跟着说“孩儿没有要躲父亲,孩儿只是不想当叛徒。”
“你闭嘴!”太子道,“领四郎去偏殿玩,孤不喊你不准出来。”
二郎给他兄和他弟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就拉着小四郎出去。四郎不想出去,看到太子冷着脸,史瑶面无表情,聪明的小四郎知道现在不能闹,老老实实跟二郎走掉。
大郎轻咳一声,“父亲,家丑不可外扬。”眼神示意太子,殿内还有许多宫女和宦者,想打想骂至少得先让他们出去啊。
“你还知道丑啊?”太子没好气道。
作者有话要说 我昨天头痛以为是困的,今天上午醒来喉咙痛,头晕才知道被冷风吹感冒了o╥﹏╥o
第117章 加入虎贲军
大郎呼吸一窒, 顿时明白太子很生气, 后果很严重,“孩儿很清楚自己长得和父亲一样,一点也不丑, 孩儿是怕他们知道祖父……”言尽于此,一副太子看着办的模样。
太子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呛着,无奈地屏退左右,“别说你祖父, 你祖父如何也轮不到你来说教。孤问你, 孤不使翟砚寻你们, 你们打算躲到何时?”
“父亲此言差矣。”三郎道,“孩儿没想躲父亲,是祖母太想孩儿,一定要孩儿去椒房殿用饭。”
史瑶冷着脸道“你俩差不多得了啊。你父亲找你们有正事,放心,不打你们也不训你们。”
“那父亲早说啊。”大郎道。
太子冷笑“还怪孤了?”
“不敢。”大郎忙说。
三郎问道“父亲找孩儿何事?母亲。”
史瑶先同他们说虎贲军,随即又说虎贲军训练很苦,末了才问“你们想不想成为虎贲军一员?”
三郎上辈子虽然贵为皇帝, 前半生也没少吃苦,自然不怕, “孩儿愿意。”
“孩儿也愿意。”大郎上辈子年轻时是皇子,可他领兵打仗时身先士卒,没少受伤流血,去虎贲军再苦再累都没上战场和敌人拼杀累, “何时去?”
太子“去问你们祖父。”
“祖父还不知道?”三郎佯装失望,“孩儿还以为父亲和祖父讲妥了呢。”
史瑶“虎贲军是你祖父的亲兵,你父亲不适合插手,别说你们不知道这点?”
小心思被戳穿,三郎有一点点尴尬,“孩儿现在就去找祖父?”
“去吧。”太子道,“我得提醒你们一句,你祖父最近很喜欢刑娙娥,此时你祖父也该用过晚饭,你们过去极有可能碰到刑娙娥。”
三郎停下来,转过身说“天色已晚,孩儿就不打搅父亲和母亲歇息,孩儿先行告退。”
史瑶白他一眼,“四郎这两日没见你们,挺想你们的。”
“孩儿知道了。”大郎和三郎一起到偏殿,就收拾一下四郎的衣裳,二郎抱着四郎,兄弟四人一起去东边。
太子望着三个大儿子出去,才叹气道“大郎和三郎是越大越无法无天。”
“才能突出的人胆子都大。”史瑶道,“舅父是个老实人吧?第一次出关就敢去龙城,现在大汉对龙城不陌生,在舅父之前大汉臣民恐怕都不知有没有龙城这个地方吧?包括父皇。”
太子看着史瑶有些奇怪,“你不担心他俩?”
“殿下担心,为何还让他俩入虎贲军?因为殿下知道雄鹰也有老去的一天。”史瑶道,“大郎和三郎不是小鸡仔,是雏鹰,早晚要学会振翅高飞——等等,妾身突然想到海东青,殿下听到说过吗?”
太子仔细想想,肯定道“没有,怎么了?”
“那就算了,可能这里没有。”史瑶道,“是一种雄鹰。”
太子“我从未听说过。”
“那就当妾身没说。”史瑶站起来,冲太子伸出手,“大郎他们那边没什么吃的,妾身去庖厨挑些菜和肉送过去,他们晚一点饿了也有的吃,殿下去吗?”
太子把手递给史瑶,拽着史瑶站起来,“给他们挑些鱼虾,易消化。”
“鱼虾放到现在不新鲜,应该也没了。”夫妻二人到庖厨里,只看到鱼头和鱼尾以及一些个头比较小的虾。史瑶看向太子,“挑一些蔬菜送过去?”
“大郎和三郎喜欢吃肉。”太子道。
准备刷锅洗碗的小厨子忙说“殿下,还有些鹿肉在冰上放着。”
“把鹿肉和这些青菜送过去。”史瑶指着长几上的菜,“见到大郎宫里的厨子,记得提醒他大郎、二郎和三郎喜欢吃烤肉和烤青菜。咦?还有蒸馍啊。”
小厨子“晌午做的,殿下和太子妃没吃完。”蒸馍是白面做的,没有史瑶吩咐厨子也不敢擅自吃掉。小厨子先前听几个大厨子议论,打算明日再问杜琴蒸馍该如何处置。
“把这些也送过去,切成块放木炭上烤。”史瑶道,“不能直接放煤炭上面烤。”
小厨子“奴婢谨记。”随即又喊两个小厨子和他一起把肉、菜和蒸馍给大郎送去。
现在天黑的晚,皇后也是酉时用饭,也就说三胞胎刚下课她就吃饭了。亥时左右,大郎把四郎哄睡着,还不困的兄弟三人坐在正殿内聊天,主要是大郎和三郎说,二郎一边雕送给四郎的小猪,一边竖着耳朵听他俩说。没过多久,晚饭用得比较早的兄弟三人就饿了。
西边送东西过来的时候大郎有听到,就吩咐内侍去置办些吃的。两刻后大郎看到烤馒头片简直惊了,忙不迭问“这个是谁做的?”
“厨子说是太子妃吩咐的。”端着一盘烤藕片进来的宦者道,“这个也是。”
二郎喜欢吃藕片,夹起一片发现不对,“怎么只有六片?”
“大概是太子妃吩咐的。”宦者道,“以前三位皇孙住在永寿殿时,太子妃时常提醒皇孙,快睡觉的时候少吃一点,否则不舒服。太子妃可能交代过厨子,厨子才不敢烤太多。奴婢看到庖厨里还有很多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