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家个个是皇帝 (元月月半)



“可是我想和四郎睡啊。”三郎故意说。

小孩张了张嘴,突然想到,“是母亲点的,阿兄。”

“噗!”二郎刚刚端起山楂水喝一口,这先全喷了,“母亲,孩儿支持你揍他。”

小孩慌忙跑向大郎,叫到“大兄……”

“大兄保护你。”大郎前世也有不少孩子,然而,没有一个有四郎有趣,忍不住捏捏他的小脸,“二郎敢揍你,我帮你揍他。”

小孩不怕了,歪头看着二郎,你还支持母亲吗?

二郎没理他,拿着面巾擦擦嘴,把剩下的山楂水喝完,就问三郎,“咱们出去玩,不带四郎。”

“我领你。”大郎道。

四郎站起来把手递给大郎。史瑶忙提醒,“别出长乐宫。”

“孩儿知道。”兄弟四人也没到处跑,拿着四郎的明日穿的意思到大郎殿内又回来,向史瑶和太子告辞,才再次回去。

太子这几日被蝗灾搅得寝食不安,现在蝗虫被消灭,太子放松下来就觉得很累。

翌日,早饭后就把四郎抱在怀里,给四郎读《论语》。四郎的性子很难安静下来,但他很想和三位兄长一起玩,史瑶就骗他,背会整本《论语》就能和三个兄长去长信宫。

四郎依然不愿意,大郎就画一幅四郎,问四郎他厉不厉害。四郎满眼崇拜,大郎就问四郎想不想向他一样厉害。

四郎说不想。

大郎险些憋晕过去。三郎就直接和四郎说,他们不和什么都不懂的小孩玩。四郎怕了,才老老实实听太子“念经”。

最迟四郎只能忍一炷香,后来习惯了,史瑶往上加,现在已经能忍两炷香不乱动。太子也知道教孩子得慢慢来,不可能一蹴而就,给四郎念两炷香,就去拿蹴鞠,和四郎在殿后玩蹴鞠。

父子两人玩一刻,四郎累得满头汗,太子牵着他的小手回正殿歇息,刚喝一口水,就听到敲门声。

史瑶往外看去“谁呀?”没容身边人回答,就说,“殿下,这两年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妾身想让东南的百姓做些茶送过来。”

“宫里没茶了?”太子问。

史瑶“不是茶汤,是清茶。”

“你写出来,不难办孤令博望苑的人去东南置办。”太子说完,看到今日当值的党帛走到门口,“何事?”

党帛“启禀殿下,攻打匈奴左贤王的两万骑兵全军覆没。”

太子霍然起身“全军覆没?!”

作者有话要说  提前祝大家元旦快乐,赶去外地参加婚礼的我也没断更,是不是棒棒哒~?≧3≦?


第115章 主动请缨

史瑶慌忙拉住太子, “殿下别急, 全军覆没的意思为首的将军也被匈奴捉了去?党帛。”

“是的。”党帛偷偷瞟一眼太子,见他太子真被史瑶拽住了才说,“刚才来的小黄门以前经常被常融欺负, 皇上因常融诬陷殿下而处死常融,他就当咱们救了他,皇上那边有点风吹草动都来告诉奴婢。”

史瑶看向太子,“父皇知道此人吗?”

“父皇大概不知道。”太子道, “知道也不在意。”怕史瑶不信, “父皇对身边的人十分宽容, 只要别太过分。”

史瑶“大军开拔前,父皇有找舅父商议吗?”

“父皇这几年有些小瞧匈奴,谁也没商议。”太子道,“赵破奴以前时常随霍将军出征,父皇认为他很了解匈奴,此次才命他为将。”犹豫一下,又说,“舅父可能也是这样想的。”

史瑶“这是近些年大汉输的最惨一次吧?”

太子点点头, 长叹一口气,“孤去宣室。”

“别提此事。”史瑶道, “父皇主动提到朝中无人可用,殿下也别提舅父。”怕太子误会,“父皇这会儿应该已被赵破奴气得神志不清,待父皇冷静下来, 殿下再提醒父皇可以找舅父商议一下。”

太子觉得史瑶想多了,怕史瑶跟着担心依然说,“孤知道。”说着就往外走,脚迈出去突然想到,“别告诉大郎。”

“不讲也瞒不住啊,这么大的事。”史瑶提醒太子。

太子“瞒一天是一天,省得大郎小小年纪又惦记着领兵出征。”

史瑶答应下来。然而,夫妻俩忘了小四郎。午时两刻,四郎看到三位兄长回来,跑出去冲大郎招招手,趴在大郎耳边小声说,“大兄,我和你讲,父亲,母亲,有事瞒你。”

“什么事?”大郎没当回事,配合四郎笑着问道。

过去太久,四郎忘得差不多了,“匈奴,还有说,说全,全没,我忘了。”

“是不是全军覆没?”三郎忙问。

四郎仔细想想,使劲点点头,“阿兄好聪明啊。”

大郎和三郎相视一眼。三郎道,“用上全军覆没,肯定是说大汉军队。”抱起四郎道,“母亲现在何处?”

“母亲?”四郎往四周看了看,蹙眉道,“不在了。”

大郎“别问他了。四郎只顾告诉我们,没注意到母亲。”

“四郎,父亲为何要瞒着大兄啊?”二郎问道。

四郎摇了摇头,“忘了。”忍不住看一眼大郎,担心他为此生气。

三郎“四郎记下这么多已经很棒。父亲是不是不在宫里?”

四郎点点头“阿兄厉害,父亲去找祖父啦。”话音刚落,史瑶从殿后出来,隐隐听到四郎提到太子。

史瑶一边向四个儿子走去一边问“四郎在说什么?”

四郎抱住三郎的脖子。三郎拍拍他的屁股,示意他莫怕,“母亲,听说朝廷出大事了,领兵的赵破奴也被擒了。”

“你听谁说的?”史瑶忙不迭问道。

三郎不过是猜测,没想到是真的,脸色骤变,抬手把四郎递给史瑶,“母亲,孩儿去宣室。”

“站住!”史瑶拔高声音。

三郎僵住,转身看向史瑶“母亲,旁人不了解孩儿,母亲还不了解么?”往四周看了看,见院里全是人,小声说,“孩儿上辈子也称得上是马背上的人,可以说整个大汉,除了舅公孩儿是最了解匈奴人的人。”

“你们现在才十一岁。”史瑶提醒他。

三郎“孩儿知道。如果孩儿没记错,今年赵破奴带了两万骑兵出关,连一个人也没逃回来,孩儿总觉得有些蹊跷。”

“进屋说。”史瑶抱着四郎往正殿内去。

二郎抓住三郎的胳膊,小声问“你的意思有奸细?”

“我感觉有。”三郎道,“两万人不是少数,哪怕趁乱突击也应该能突击出来几个。”

史瑶“三郎,前方来报,全军覆没,意思是除了死的全被匈奴抓走了。奸细不要家了?”

“母亲,不是所有将士都是铮铮铁骨好男儿。”三郎道,“在一些人眼中父母远远比不上高官厚禄。至于妻儿,妻可以再娶,儿子可以再生。更何况现在我们根本不知道有没有奸细。没有更好,有的话我们不知道是谁,也没法把他们父母抓起来,逼他们反匈奴。”

史瑶仔细想想,“听你这样一说,真有内奸?”

“孩儿只是这样猜。”大汉的铁器比历史上锋利,百姓生活也比历史上好,对朝廷的怨恨也少了许多,在得知刘彻派赵破奴代表应付匈奴时,三郎才没拦着,“大汉兵强马壮,咱们的马现在还有马掌,论长途奔袭,匈奴的良马比不上咱们的马,赵破奴居然还和历史上一样全军覆没,孩儿才觉得奇怪。”

史瑶“你们去宣室吧。”

“我也去。”四郎忙说。

史瑶瞪一眼四郎“你别添乱。”

“母亲,让四郎去吧。”三郎道,“他早点知道也好。”

史瑶张嘴想问好什么,话到喉咙眼猛然想到不出意外四郎就是太孙,“到宣室不准闹啊。”

“我听话。”四郎冲三郎伸出手,“阿兄抱抱。”

大郎攥住四郎的小腿,“要这个干什么用的?”

“走路啊。”四郎道。

大郎“那你为何不下来自己走?”

“我喜欢阿兄。”四郎搂着三郎的脖子,恐怕三郎把他放在地上。

宣室离长秋殿有些远,三郎和大郎、二郎轮流着抱四郎也会觉得累,便命内侍备车。兄弟四人到宣室,宣室大门敞开,刘彻坐在案几后,太子坐在刘彻右侧,父子俩相顾无言。

四兄弟进去,宣室内静的掉根针都能听见,只有四郎没发现气氛不对,大声喊“祖父,父亲。”

“你们也知道了?”太子说他知道两万骑兵全军覆没,震惊又失望的刘彻也懒得问太子听谁说的,但他知道太子来宣室的时候,三个大孙子还在长信宫,“谁告诉你们的?”

大郎“此时恐怕已传遍长安。”

刘彻动怒,随即又想到两万人无一生还,哪怕他下禁令,边关百姓也会到处传,“你们过来就是告诉吾这件事?”

“不是。”大郎以前看过《史记》和《汉书》,然而许多细节早已忘得七七八八,便看向三郎让他说。

三郎没提他怀疑军中有细作,直接说“祖父,此次损失惨重,下次匈奴来犯,孙儿建议派舅公迎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