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家个个是皇帝 (元月月半)



“你不应该去上林苑,应该去长秋殿。”三郎道,“母亲说过,她家乡很多东西都不用人亲手做,多是机器,母亲不会舂米,也应该见过舂米的机器。”

二郎:“母亲怎么没说?”

“大概没想到。”大郎道,“你们忘了雕版印刷?”

二郎看向三郎,叫他拿主意。三郎立即说:“回宫。”

史瑶不会舂米,舂米的机器倒是见过,在剧组见过水力舂米机。细节部分史瑶忘得差不多了,就把大概画出来。

二郎先找几块小木头做个巴掌大的舂米机,感觉可行也到除夕,四郎的小马也做好了。四郎还未满四个月,还坐不稳,史瑶就先把小马藏起来,省得他看见就要。

正月十二日,二郎出宫吩咐匠人做水车舂米机和折叠桌椅。没过多久,三兄弟就听说刘彻要起建章宫。在三郎看来有了甘泉宫和上林苑,完全没必要盖建章宫。

二月十二日,休沐,三兄弟去长秋殿陪父母用早饭。早饭后,三郎就对太子说他玩去儿。太子不疑有他,对三个儿子说,晌午不回来,使人提前说一声,他和史瑶就不等他们用饭了。

三郎应一声“诺”,拽着两位兄长去宣室。

刘彻吃过饭正打算出来走走,还没容他起身,三个孙儿就到跟前。二郎是被三郎拉进来的,刘彻看一眼拽着二郎的胳膊的手,肯定道:“找吾有事?三郎。”

“祖父好厉害啊。”三郎恭维道。

刘彻哼一声,道:“一准没好事。说吧,何事?”

“祖父,听说国库有钱,孙儿想管祖父借黄金千斤,行吗?祖父。”三郎问道。

刘彻挑挑眉,问道:“谁和你说国库充盈?”

“祖父先别管是谁。”三郎问,“祖父借不借?”

刘彻上上下下打量他一番,小心措辞,“吾借你,你以后拿什么还?”

“啊?”三郎睁大眼,“祖父有钱,还要孙儿还?”一副“你怎么这么小气”的模样。

刘彻顿时想打人,佯装生气道:“不还就没有。”

“没有钱祖父还要起建章宫?”三郎问。

刘彻噎住了,随即笑了,“你在这儿等着吾呢?谁让你来的?你父亲还是别人?”

“没有别人。”话说开三郎也不再绕弯子,“祖父,孙儿觉得你不要起建章宫。你有这个钱可以干点别的。”

刘彻挑挑眉,道:“比如呢?”

“比如做船。”大郎接着说,“祖父,孙儿听说在大汉最南端有个岛,一年四季是夏天,岛上有很多好吃的,其中一种食物产量是稻谷的四五倍,一个有两斤重,孙儿就很想去那边看看。”

刘彻心中一动,好奇道:“你听谁说的?”

“祖父不盖建章宫,孙儿就告诉祖父。”大郎道。

二郎跟着点头,“祖父,阿弟说建宫殿劳民伤财,祖父别建了,孙儿给你坐一条很大很大的船,像宫殿一样大。”

“那岂不是更劳民伤财?”刘彻反问。

二郎张了张嘴,好像是哦。戳一下三郎,你来说。

“祖父此言差矣。”三郎道,“船可载物,可以把南边海岛上的东西运到这里。真有大兄说的那种食物,大汉百姓和士兵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祖父不想成为名垂千古的皇帝吗?祖父,不想当盛世明君的皇帝都不是好皇帝。”

刘彻乐了,道:“又想说朕是昏君?”

“不敢!”三郎道,“祖父今年五十有四,孙儿说句大不敬的话,建章宫盖好,祖父又能住几天?”话音一落,刘彻脸色骤变,冷若冰霜。三郎很清楚他能听得进去,虽然会很生气,“祖父不如忍耐几年,流芳百世。”

刘彻深吸一口气,道:“如果朕执意起建章宫呢?”

“那孙儿造大船,出海不带祖父。”二郎道。

刘彻:“你们说太子不知,你们又没钱,拿什么建?”

“孙儿有钱。”二郎眼巴巴道,“祖父忘了?孙儿会做桌椅板凳,还会做很多很多东西。还可以雕几本书,开书店卖书。木器店和书店都能赚钱,祖父。”

刘彻乐了,打心底乐了,“朕小瞧你了。”

“祖父还盖建章宫吗?”二郎问。

三郎:“祖父不如再等几年,过两年百姓日子好了,朝廷真有钱了再建。”

“你刚才还说朕没几年好活。”刘彻没好气道。

三郎:“祖父不听劝,孙儿才那样说。祖父,阿兄再大点,让阿兄帮你建。”

“我?”二郎指着自己,“我会做东西,不会建房。”

大郎:“不会就学。”

“哦,对,可以学。”二郎看向刘彻,“祖父,孙儿需要六年,祖父六年后再建吧。”

刘彻又忍不住笑了,“六年后我就六十了。”

“阿弟说过,祖父能长命百岁。”二郎道,“阿弟,是不是?”

三郎点头,道:“是的。”

“你们几个啊……”刘彻虚点点他们,“信不信朕现在使人去找太子。”

大郎:“孙儿相信,父亲知道孙儿劝祖父,一定会和孙儿一起劝祖父。”

“你父亲知道朕想起建章宫。”刘彻提醒三人。

大郎:“父亲孝顺,见不得祖父不高兴,才不好意思劝祖父。父亲虽然没有劝祖父,父亲一直在琢磨如何开源。”

“是吗?”太子这些年搞出许多东西,刘彻倒是愿意相信大郎的话,“比如?”

大郎:“父亲说他喜欢吃辽东郡的米,一旦消息传到辽东,辽东郡的米价会比江南高,到那时会有很多人乐意去辽东郡开荒。

“父亲还把驴和马生出的骡子脚力好,寿命长的消息传出去,养不起马的人养头骡,帮别人驮东西,自然能给家里增添收益。百姓有钱,也能买得起商人从西域带来的东西。”

“难为你想这么多。”刘彻很清楚三个小孩开口就劝他别起建章宫,他心里一定不舒服,这么拐外抹角,看到三个孙子稚嫩的小脸,刘彻莫名觉得自己还没三个孩子懂事,“此事容朕再考虑考虑。”

二郎不禁嘀咕:“祖父真麻烦。”

刘彻抬头看他。三郎忙说:“祖父暂时不起建章宫,孙儿送祖父一样祖父从未见过,却一定会喜欢的东西。”

“威逼不成改利诱了?”刘彻似笑非笑地问。

三郎:“没有。只是那东西还没做好。”

“成,朕答应你们缓几年,成了吧?”刘彻问,“二郎,你过来。”

二郎高兴了,走到刘彻身边,“何事?”

刘彻朝他脸上拧一下,“吾麻烦?吾还没嫌你笨,你倒先嫌弃吾,以后敢不敢了?”

二郎连忙说:“不……痛,痛啊,祖父……”

刘彻松开他,问三郎,“李氏和吾说,你告诉她,她的病得多吃点好的才能痊愈,是真的还是糊弄她呢?”

“真的。”三郎道,“她上次生病,让孙儿去给她诊脉,孙儿就同她说了。”二月的天时冷时热,早几日李夫人又病了。这次是先找太医后找三郎,三郎很不想去,最后还是去了,“她不能再节食了,祖父。”

刘彻颔首:“吾知道了。你们退下,别在这里气吾了。”

“孙儿过些天再来看望祖父。”三郎说完,和两个兄长一起行礼,随后就转身出去。

刘彻望着三个孙子的背影,长叹一口气,莫名觉得自己老了。

二十多天后,烟花三月,辽东郡各地开始种育苗种稻,博望苑的酿酒师做出蒸馏酒。酒刚做出来,博望苑的人就来找三郎。

三郎到博望苑就令酿酒师把酒放在精美的瓦器内,送到他殿内,又嘱咐博望苑众人先别告诉太子。三月十八日,三兄弟在长秋殿用过早饭,回到三郎屋里就抱着三瓶酒去宣室。

卫青退了,刘彻偶尔想起来还是会宣他入宫,有时闲聊,有时议政。起初卫青还不愿意掺和,刘彻命卫青说,卫青才同他论政。不过,卫青每次都是休沐日进宫。

今天也不例外,刘彻正同卫青下棋,大郎、二郎和三郎到了。刘彻知道他的三个大孙子同卫青亲,故意问,“是来找仲卿的?”

“舅公也在?”今天天气不大好,三郎倒没想到卫青会进宫。

刘彻瞥三郎一眼,就转向二郎。二郎脸上的惊讶还没收回去,算是相信三个小孩不知道卫青在,“拿的什么?”

“答应给祖父的东西啊。”二郎说着,把瓶子放在案几上。三郎和大郎怀里的也放下,大郎就令宫女去拿两个酒樽。

刘彻扔下棋子,拿起瓶子,“这是喝的?”

“对,还是酒。”二郎道,“祖父,这个酒可辣了,不能多喝,一次喝一小杯。不然会醉的神志不清。”

刘彻手一顿,“你很清楚?不对,你喝过?”

二郎的脸刷一下红了。

大郎瞥他一眼,颇为嫌弃道:“三郎昨天下午和他说,酒烈不能喝,他不信,喝一杯就倒了。晚上都没去母亲那儿用饭,孙儿和三郎怕母亲担心,也没过去用饭,使人对母亲说,孙儿在宫里烤肉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