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七零搞玄学 完结+番外 (红叶似火)


  况且根据几十年后的解密显示,京津冀地区,各地好些地震办公室都模糊预测到了有大地震发生,但一直没引起上面的重视。上面不下通知,各地政府官员即便知道了这件事,也不能对外宣扬,因为地方政府没有擅自发布这种灾情的权力。
  所以姜瑜这次是打算走真正的群众路线,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更多的普通民众。不过两百多封信恐怕还不够,姜瑜琢磨着在看还能不能再弄点信。
  把信写好,装好后,包了起来,在七月十号这天晚上姜瑜就带着东西出发了。她去了火车站,没买票就挤上了车。感谢这个年代买票不用证件,感谢火车站还没有监控,她也不用担心被人发现。
  上了车,姜瑜才补了一张站票,然后窝在角落里睡了一觉。等第二天早上八点,火车已经到了距黎市好几百公里外的另外一个城市。
  姜瑜下了车,拿着包,直奔邮政局而去,先买了几个信封,然后寄了十来封信,再换个邮局,继续寄信。
  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姜瑜每次都只寄不超过十封信。就这样,她花了三天时间,坐着汽车跑了十几个城市,去了好几十个邮局,分别把这三四百封信从不同的地方给寄了出去。
  等姜瑜忙活完,已经到了七月中旬。这些信大约要一个星期到十天才会被送到唐山,那时候就是二十几号了,距地震只有几天的时间了。
  姜瑜估算了一下,三四百封信就意味着有三四百个人很可能会得到这个消息,然后这三四百个人并不是孤零零的个体,他们有家庭,有父母妻儿子女,还有兄弟姐妹和朋友,然后他们的亲朋又会有其他的亲朋好友。
  一传十,十传百,最终具体会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消息,进而受到影响,改变命运,姜瑜也没法估量。她把自己能做的做了,剩下的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但愿这一次有尽可能多的人逢凶化吉。
  做完这件事,姜瑜回到家,好好睡了一觉,然后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她明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今天的报纸,可报纸上一直没这方面的消息,姜瑜等得很焦灼。
  殊不知,唐山人也很焦灼。不知何时,民间流传出了一个消息,说28号凌晨有大地震,让大家那天晚上别在屋子里睡觉。这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不少人心里都泛起了嘀咕,真要大晚上的来了大地震,谁都跑不了。
  渐渐的,有人开始寻找地震的作证,屋外晾的衣服上爬满了蚂蚁,有的井水冒泡发浑,蟾蜍成群结队出洞……这些似乎都是地震发生的前兆。
  宁可信其有,还不到28号,不少人晚上都不敢在屋子里睡觉了。反正是夏天,气温高,大家索性在院子里打起了地铺,就连住楼房的不少居民也去有院子的亲戚家借住。不少院子里,到了晚上,铺了一地的凉席,蔚为壮观。
  这消息先在民间发酵,等传到有关领导人的耳朵里时已经是26号了。当地政府一方面去查找这个消息的源头,一边向上级反映,并向预测部门询问此事。
  可因为消息的源头太多,而且五花八门,一时半会儿根本查不清楚,地震办公室那边也反应,一位姓杨的专家在五月底的时候确实做过这样的预测。
  但这个预测一直没引起郭嘉地震局的重视,因为当时是把重点放在了西部,五月的时候云贵川地区才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学界的主流意见是,地震带已经转移到了西部。
  当地政府很头痛,思来想去,最后做个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妥协方案。以电力不足为由,27号晚间全市放假,所有夜班工厂一律停工休息一晚。至于地震的传言,政府装作不知,没有站出来辟谣,任凭流言发酵。
  ***
  27号那天晚上,姜瑜也没睡着,她一直亮着灯,打开收音机,慢慢地等着。凌晨过了,两点,三点,四点……收音机里一直没播报这方面的新闻。
  熬到28号快天亮的时候,一直没这方面的消息传出,姜瑜揉了揉红通通的眼睛,又看了一眼当天的报纸,上面也没刊登这件事。莫非她穿越的翅膀一扇,改变了这个世界?这也有可能,说不定现在这个世界是个架空的平行世界,并不一定会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运行。
  若真是如此,那简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姜瑜眨了眨干涩的眼睛,放心地躺到了床上,准备好好睡一觉。
  但她睡到中午就被人给推醒了。
  姜瑜睁开眼,然后就看见一身笔挺军装的梁毅坐在床边。
  她打了个哈欠,问道:“几点了?你怎么回来了?今天是星期三,不是周日啊。”
  梁毅的神情很严肃,他伸手把姜瑜拉了起来,轻轻抱了她一下,语气凝重地说:“今天清晨五点半,唐山发生了大地震,华北多地有很强烈的震感,京津冀地区不少房屋坍塌。我要去救灾,车子进城,路过家里,回来跟你说一声。”
  远赴千里救灾不是三五天的事,这么大的灾难,甚至三五个月都不一定能赶得回来。所以梁毅才会挤出时间,特意回来一趟,亲自跟姜瑜道别。
  但姜瑜现在关注的另外一个问题:“你说地震是早上五点多发生的,不是三点也不是四点?”
  梁毅点头,唇抿成了一跳直线,神情很不好:“没错,我们是七点多接到的消息,广播里也已经播报了这件事,确实是早上五点多。”
  姜瑜一怔,蝴蝶的翅膀没把这场地震扇没,而是晚了一两个小时,逼近天亮。这算是一桩好事吧,要上班,比较忙碌的人应该早早的就起来了,死伤会更少。
  “那你知道伤亡情况吗?”姜瑜焦急地问道。
  梁毅神色凝重,轻轻摇头:“听说唐山已经沦为一片废墟。具体的伤亡未知,短期内也没办法查明。”
  是了,这么大的灾害,而且这时候的科技还不发达,别说现在,恐怕一个月后都不一定能统计清楚死亡人数。
  “小瑜,时间来不及了,我要走了,你在家好好的,别乱跑,我签了字,我的工资以后由你代领,你没钱了就直接去领。遇到难事,你就去找姑姑和秦老头,不要逞强,知道吗?”梁毅握紧姜瑜的肩,不放心地说道。
  自从两人在一块儿,这还是头一次分离这么长的时间。他这一去,连过年都不知道能不能回来。
  姜瑜点头:“好,我知道了,你别担心我,你在外面好好注意安全,小心余震。”
  大地震过后,有不少的余震,这个时代,机械还不够不发达,救人、清理城市的废墟,很多时候都是靠人力。梁毅这个任务并不轻松,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姜瑜想起沈红英在浮云县法院门口给她说的那番话,心里不安极了。
  想了想,她蹭地站了起来,抓住梁毅的手:“你等我几分钟。”
  她迅速地爬了起来,连鞋子都没顾得上穿,就过去翻出药师打开了柜子,取出一个小木箱,从里面拿了一块拇指大,不是很规则的椭圆形玉片,然后抓过梁毅的帽子,拿起针线,在帽子里面打了个补丁,将玉片缝了进去。
  “拿着,答应我,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揭下帽子,就是睡觉的时候也要戴着,好吗?”姜瑜郑重其事地盯着梁毅。
  梁毅知道姜瑜是有些奇奇怪怪的本事的,别的不说,光是秦老头,来他家干了一年的活,吃了一年的菜,身体上的那些小毛病都没有了。连同他那几个老伙计,也不住疗养院了,都回了家。这些都是姜瑜的功劳。
  这块玉肯定不是普通的玉,姜瑜把它缝在帽子里,就是不想被人看见。梁毅点头,两只手捧着帽子,戴在了头上:“我一定会随时都戴着帽子。”
  说完他又看了一眼手腕上的表:“小瑜,我得走了。记住我的话,要是一个人在家太孤单了,就去姑姑家住,等我回来。”
  “嗯。”姜瑜把他送到了门口。
  临走时,梁毅忍不住用力拥抱了她一下,然后松开了她,大步跑向停在巷子外的那辆汽车,直到上了车,他才回头看了姜瑜一眼,降下车窗,冲她挥了挥手。


第144章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 街头巷尾,都有不少人在议论这场天灾。就连一向嬉皮笑脸的秦老头也开始唉声叹气, 似乎连最钟爱的大西瓜都办法抚平他的忧虑。
  他的焦虑表现在脸上, 姜瑜的焦虑藏在心里。这个时代信息传播得太慢了, 而且渠道非常有限,也就广播和报纸,至于电视,都是九寸、十二寸的黑白电视机, 不但价钱奇贵, 而且还要票, 普通人没有门路, 就是有钱也买不到。
  姜瑜本来对黑白电视机是没什么兴趣的, 因为这时候的电视画面极差, 非常不清晰,而且能收到的电视台也非常少, 节目也乏陈可善。这对享受过等离子大屏幕高清电视机,电脑、手机都普及的姜瑜来说, 实在没什么吸引力,所以她从未想过买电视机, 哪怕梁毅提过, 也被她给否决了。
  这玩意儿除了浪费钱, 搁在家里占地方,她实在不觉得有什么用处。姜瑜估计自己一年都开不了几回机。
  但这场大灾难的到来让她改变了想法。她迫不及待地想拥有一台电视机,希望从电视上更多的了解目前灾区的情况。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