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科举之男装大佬 完结+番外 (田大伏)


  众商家都是聪明人物,岂不明白刺史话里的含义,齐声称是。
  输出奢侈品是程平定的大方针,给了方向,还得画圈带紧箍咒,程平神色越发肃然,“朝廷禁止贩运的铜、铁、钱币、药材、兵器等物,其利虽厚,但不可少有涉猎。诸公都是聪明人,某就不背出法典来提醒了。”
  对上程平有些冷冽的目光,众人心头一凛,都站起,齐声称是。
  程平脸上露出笑来,“如此,某预祝诸公财源滚滚。等使团和商队平安归来时,某置酒为诸公接风。”
  一番软硬兼施,程平把商人们送了出去。
  云州最大的绸缎商之一的刘家家主刘尚笑着跟旁边卖珠宝玉石的常兴道:“咱们这位使君年岁不大,却着实是个厉害角色。”
  常兴低声笑道:“若不然岂能这样的年岁便身居云州刺史?不瞒你说,刚才跟程使君说话,我很有点战战兢兢呢。原来的谢刺史虽出身名门,有清流雅望,某也曾见过,倒不曾如此。”
  ……
  程平在琢磨的是领队人选,这个人要信得过,要聪明机敏,还得胆大——虽说按常理来说危险不大,但也不是一点危险没有。
  杨华自动请缨。
  程平笑着点点头,这事本也属意他去,但他才来,两人又是兄弟,倒不好意思说了。
  程平拍杨华的肩膀,笑道:“等你回来,给你接风。”
  杨华斜睨她一眼,过了一会突然笑道:“这种时候,一般都得把家小相托。我连家小都没有,倒省了事了。”
  程平也笑起来,自己不娶媳妇是因为没那功能,怎么这位也朝着大龄剩男一路狂奔呢:“你这是要学陆相呢吗?”玩单身主义?
  听她提起陆相,杨华突然产生了点奇怪的联想——陆相未婚,悦安也未婚,还有陆相的“爱屋及乌”……
  杨华又打量程平一眼,看着其圆润的面部线条,杨华突然有点不好意思,清清嗓子问:“听说陆相原来订过亲事?”
  程平想了想,到底八卦了一嘴:“我这次路上遇到那位夫人了,特别特别好!真正既美且慧的名门淑媛!”
  看着程平满脸的赞叹,杨华又觉得是自己想多了。


第120章 下乡去巡查
  送走了杨华等赴回鹘使团, 程平又开始满州乱窜。
  此时的农作物未经改良, 生产周期长,云州天气又冷,故而云州农作物都是一年一熟的。马上进入三月, 不管是种谷、种稻,还是种春小麦, 都正是时候。
  防备突厥人固然重要, 但地亩耕种也不能丢了。怎么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这是个问题。
  程平与属官们商议着, 农耕期间, 团练不再到各县校场统一进行, 而是各村壮丁以其三一之数守卫村庄,日常就在谷场上操练, 其余人等则耕田播种。团练壮丁之家的地亩播种,由村中其他壮丁共同协助完成——算是简单的互助合作社。
  另有些细则, 比如农忙参加团练壮丁以“轮流制”为主,等秋收时倒换, 允许报备后的自主替换;原则上先帮助团练壮丁之家完成农耕之类。
  这些规则发下去, 程平又对县令们郑重说了其中注意事项,说完还不放心,各县田间地头地视察——好些时候,经是好经,但就怕让不良的和尚们念坏了。历朝历代很多政策制定的出发点都是好的, 但难免有漏洞,执行得再歪一歪,轻则不起作用,重则引得民心不满,好事变坏事。
  程平站在田间,细问老农家里有几口人,几亩地,家里有没有人参加团练。
  老农自言有三子,二郎去团练,老大和老三在家里耕田。老农回头看看两个用人力拉犁的儿子,笑道:“今年有了上面给样子做的这曲辕犁,耕种比往年快了许多。往常没有牲口,耕得慢,也费劲。”
  程平点点头。
  县令周琦看刺史满意的样子,心里也松一口气。真是再没见过这么亲民这么较真儿的刺史,一声不吭就下了乡,田间地头地跑,跟百姓们问这问那,甚至还在村子里吃饭。幸亏云中县的活儿做得扎实,也没遇到使坏的,不然今年的考评恐怕就麻烦了。
  程平确实还算满意,总体情况比预想的还要好一些,百姓们基本上对农耕时候搞团练没什么怨言。这一则是有朝廷的赋税减免政策,能少交点税,再“服徭役”,百姓心理有安慰感;二是冬季时便推广下去曲辕犁,提高了耕种效率,人少了,但活儿干得不慢;三是各县把政策执行得不错,没出现什么强硬摊派以及官府和百姓之间的大冲突;再则,州府从团练一开始就让人宣传团练的意义,说被洗劫的村镇的惨状,百姓们对防备回鹘人还是上心的。
  当然,视察一圈,也有让人揪心的地方。
  云州北部一个村寨的农家小院。矮墙,枣木棍子栅栏门,三间草房,即便程平这样的身高,抬脚抬手也能够到房顶。屋里没有榻,倒有两把小胡凳,程平与一个老翁对面而坐。
  主妇端上两碗白面馎饦,一碗给“贵人”程平,一碗给作陪的公爹,不敢对贵人说什么,只在围裙上擦擦粗红的手,学着城里的娘子们褔一褔,便退了出去。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在屋门处探半个头朝里张望,被他母亲领走。
  程平叫住她,“让娃娃来!”
  妇人颇有些惶恐,但还是放开了孩子。
  或许是看程平面善,当然更大的可能是那碗馎饦汤的魅力,那孩子竟然真走到程平面前。
  程平让小妇人再拿个碗来。那老翁知道程平要干什么赶忙拦住。
  程平笑道:“大家一块吃,香甜。”
  小妇人看一眼公爹,又看看程平,到底又去取了一个碗。
  程平把自己碗里的大半馎饦都拨到另一个碗里,给那孩子,“吃吧。”又摸了摸他的头。
  老翁颇有些不好意思,一个劲儿地说:“这如何使得,如何使得?没什么好的款待贵人,总要吃饱……”又要把自己这碗推让给程平。
  程平笑道:“我饭量小。”看着老人脸上深深地沟壑和被愁苦的生活熬浊了的眼,程平安慰道:“总会好起来的!今年种了粮,到秋天就有收成,圣人又免了被抢村寨的粮税,只要粮不被回鹘人抢了去,日子就好过了。”
  老人被小刺史安慰得突然有点想流眼泪,但到底不好意思,便低着头也把碗里的馎饦拨给孙子。
  这个村寨因为靠近边界,这几年常被回鹘人劫掠,去年收秋时就被抢了一回,家家户户多少都有损失。谢刺史救济过一次,程平上任又发放了两次救济粮,好赖算是没饿死人。程平算计着,好赖熬过这青黄不接的时候,等瓜菜下来,再发放上两回粮食,也就差不多收秋粮了。
  看着这样的凋敝民生,程平在心里叹一口气,前世的时候读老白的《观刈麦》只是囫囵吞枣地背,如今才有真心的感触:“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自己可比白居易的工资多多了,如果治理上两年云州,百姓还是过成这副德行,就该辞职回家卖红薯去了。
  巡视完整个云州境内的春播情况,程平回到州府,先查看了修城工程进度,又抽空去看了看州府募兵鸳鸯阵练得怎么样了,真是恨不得有分·身·术。从校场回来,程平就下了招贤令——时不我与,得赶紧招人干活儿!
  在“短平快小”的州府公务员考试中,程平还真得了两个人才——对工程算学颇有研究的方敏,懂兵法有武力的陈胄。
  方敏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儒,长得高大但是很瘦,说话先习惯性地皱眉,他曾任过云州府学算科教授,但后来云州府学办不下去了,这教授就只能回家吃自己。老先生看着脾气不太好,但对各类算学很精通,还会画工程图纸。
  程平赶忙跟老先生套近乎,说自己也是算学制科出身的,以晚学后辈的身份请教了几个修城工程中的问题。方敏积压了小十年的郁气一朝散尽,在心里叹气,当年姜尚八十老叟终究遇到文王,大约就是自己现在的心情吧?
  陈胄算来竟然是前朝大将陈尉之后,祖上在武周朝以及中宗时还有中过武举的,但总的来说,这个家族不似前朝时那般显赫了。陈胄二十七八岁,长得极英武的相貌,使一柄·长·枪。程平让侍卫与他对战,陈胄虽是马上野战路数,与侍卫对招,竟然不落下风。程平问他兵法,也说得头头是道——但是不是纸上谈兵,就不知道了。不管怎么说,程平至少得了一员虎将。
  得了这么两个人,程平心满意足。
  方、陈二人上班的第一天,回鹘使团回返。


第121章 回鹘的情况
  看车队满载而归, 杨华等虽然风尘仆仆, 但气色不错,程平便知道这趟回鹘之行至少是没吃什么大亏。
  见程平亲自来迎接,众商家都齐齐恭敬施礼。这回大多数人一买一卖, 都颇有收获,更重要的是, 搭上了回鹘各部落首领的线, 这比本次多挣些钱还让人高兴。程刺史真是大家的贵人啊。若不是州府牵头儿, 又有军队护送, 一两个商队是万不敢去回鹘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