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科举之男装大佬 完结+番外 (田大伏)


  程平笑着跟大家道“辛苦”, 问了为首的大商家两句路上是否平安之类的寒暄话, 然后便跟大家道“明日州府治宴, 给诸公接风。”
  众商家各带货物仆从散去,程平、吴长史等则迎了杨华进府衙细谈。
  “路上可曾遇险?”
  “经过木格拉旧河道的时候, 探马探到埋伏的一股回鹘人,但许是看使团有军队护送, 他们自知不敌,故而到我们过去, 都不曾有动作。回来的时候有绰度派人护送了老远, 就更安生了。”
  程平点头笑道:“绰度倒真是亲唐派……”
  杨华看一眼程平,笑道:“想不到你还是个心灵手巧的!据说你送给绰度之子纳音一个八音宝盒,能奏《霓裳羽衣曲》。纳音把这盒子献给公主,公主当时就落下泪来,言‘不意今生还能再闻乡音, 死亦无憾了。’绰度到底是公主之子,颇懂礼法,很是孝顺。几次让我谢你呢。我们献上这么多礼物,倒没得了他那么多谢。”
  程平知道这一半是歪打正着,一半也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和礼物的性质——自己是一州刺史,送的又是能奏玄宗《霓裳羽衣曲》的音乐盒子,这个盒子就具有了太多象征意义,谢这个当然要比谢金银珠玉合适得多。
  杨华又说回正题,接着介绍回鹘情况。
  回鹘由多个部落组成,可汗对各部族“统而不治”,平时各部族在自己的地盘上逐水草而居,回鹘王庭对其他部落百姓并不征发赋税徭役,也不管民生休戚。
  程平点头,游牧民族政权多是如此,平时散养,战时吹个口哨,大家伙儿拿起武器骑上马一块干……倒是省事!
  杨华又介绍了回鹘都城萨提尔城的情况。在中原人眼里,那城实在建得不怎么样,甚至比不上云州,但自从突厥人的黑沙城被毁了之后,已经是塞外第一大城了。回鹘各部首领有的跟自己部族在一起继续过游牧生活,有的则在王庭内任职住在都城。
  回鹘权贵们生活奢侈,尚慕唐风,最爱中原的珠宝锦缎香料,但很多百姓生活艰辛,奴隶们甚至还不如牛马。
  程平知道这个时候的回鹘人大约处在奴隶制时期,还带着些原始社会遗风,又受中原体制影响,也照葫芦画瓢地建立了封建政权,这要是放在课本上介绍,大约会被定性为半奴隶制半封建社会。
  杨华又言,各部族之间常有矛盾,夺地盘、抢百姓、夺牛羊的事时有发生。使团在那里呆了这短短的时间,便听了不少各部族之间的恩怨,其中还有对可汗不公平明晃晃的抱怨,有的部落首领大有干翻可汗自己上的意思。
  如此赤·裸·裸,让从小受忠孝节义教化长大的杨华很有点震惊。中原的政权争夺怎么也要戴个幌子,哪怕逼宫,也要搞成“禅让”,三请三让之后才好坐上正位的。
  看杨华说“化外之民,不通教化”,一副被重组三观的样子,程平笑着跟他解释,回鹘人原本就是游牧民族,回鹘与其说像国家,倒不如说像部落联盟,他们又还带着点先民气息,谁当大可汗,主要是拳头硬,但毕竟相去过去轮流制时还不远,倒也能理解。
  回鹘这种现状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各部族关系松散又有矛盾,凝聚力有限,也方便挑拨关系;不好的是,即便搞定了回鹘可汗,可能有些部落不买他的帐,还是会来云州犯边。
  杨华又说了王庭内的情况,果然如程平等之前设想的,回鹘王庭主要的问题是可汗生儿子太晚,王弟们势力强大,其中叶其阿能征善战,最有势力,绰度是唐公主之子,颇有令名,又受唐器重;可汗三子,最长者也不过二十岁,与王叔们比,还太嫩。
  “可见到了可汗本人?叶其阿呢?”程平问。
  杨华对可汗桑格略的评价是“暮年枭雄”,对叶其阿的评价则是“‘鬓如反猬皮,眉如紫石棱,’当世豪杰也!”
  程平看上次跟着一起接待过回鹘使团,这次奉命保护杨华的州府侍卫长邢楷。邢楷点点头,没错,就是上次跟着纳音的那个随从!
  “听闻这叶其阿早年颇为强硬,对唐不算友好,但这次我们去了,他却很是和悦,购置了不少商队中的东西,听闻还约刘尚帮他寻摸大枝的珊瑚下次带过去。”
  程平缓缓地点头,老叶啊,你到底想干什么?
  ……
  回鹘情况介绍会足足开了一下午,晚间置酒,给以杨华为首的出使官员接风。程平没让闹得太晚,让风尘仆仆的一行早点回去休息,自己则回到屋里写奏表——自来了云州,擦边球打得很多,这若是那些手握兵权、树大根深的节度使们这么做,估计皇帝该睡不着觉了。即便程平知道自己还不足以引起皇帝的忌讳,也一直小心着,勤请示,多汇报,不搞小动作。所谓沟通是避免误会的唯一途径,自己本也一心为公,自然要跟皇帝剖析明白。
  皇帝收到程平的秘奏,看着看着就笑了,“程平这个小子,不知哪来这么多鬼主意!”口气颇为亲昵。
  他手边还放着另一份秘奏,跟程平的是前后脚儿,内容也基本一致。
  旁边的宦者凑趣:“当初程刺史可是圣人制科亲自挑选上来的,是天使门生,自然是足智多谋的。”
  皇帝笑道:“你这老奴!朕可不是这刁钻的性子!”
  在皇帝说她“刁钻”的时候,程平正在组织云州军第一次军事实战演习。
  农耕搞完,程平就催着各县开挖“军事工事”——地道。先挖能藏人藏粮食的地方,然后再慢慢沟通连接,让它变成进可攻退可守的真军事工事。警戒树、警戒钟、各种明哨暗哨自然也都立起来。
  因为鸳鸯阵也练了一阵子了,为了检验演练成果,也为了让百姓们到时候不慌,程平玩起了真刀实枪地实战演习。
  云州军中骑兵有不到百骑,属于军中“贵族”,平时好吃好喝地养着,这时候程平都抻出来,去,扮回鹘土匪去!
  小子们玩cospy玩得很上瘾,甚至还打了胡哨,看这“百骑卷平岗”的架势,有的团练兵当时都呆了。好在指挥人员还算靠谱,赶忙列开阵型。
  程平带着州府属官、县令等观摩人员在不远处的土岗上观看。
  团练兵对募兵这些职业兵,体力上处于弱势,倒与真对抗回鹘人情况有点像了。
  开始团练这边有些乱,后来倒越打越有章法了。程平对负责团练的司兵参军及县令们道:“还是缺乏实战经验。”
  司兵参军道:“是,定下神儿来,按鸳鸯阵的要领来打,当能克敌。”
  程平的新幕僚陈胄对鸳鸯阵又提出了些修改意见,众人讨论起来。
  ……
  看完对抗,讨论了心得,程平又带着众人去村子里查验百姓们的“自保技能”。走了一遍空无一人的村子,程平挺高兴,你别说,大家这地道口挖得都挺隐蔽的,除非有人一点一点慢慢地搜,或者内部有汉奸,百姓们这保身的一“窟”算是有了。
  过去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守城池”上,可城池以外,还有大片的村庄,却没有多少人提——没法提,因为没法守。百姓们多数能逃就逃,能躲就躲,能不能逃过躲过,全看运气。
  所谓守土安民,程平希望自己治下的百姓都能平安,不管是城里的,还是城外的。
  作者有话要说:  依旧《世说新语》
  不好意思,今天又晚了一会。


第122章 陆相的快递
  外面知了一长一短地叫着, 程平坐在书房, 一边吃加冰的酪浆,一边看粮仓的账册。
  朝廷批准截留的夏税都入了仓,眼看见底的粮库又差不多满了, 程平的心也放了下来,这下子应该能吃到打秋粮了。
  忙了这大半年, 如今总算都差不多步入正轨了:城修得粗具规模, 跟长安、洛阳这样的大城是没法比, 但在北方诸边城中是头一份的;团练兵按这个时代的标准, 也算熟兵了, 便是各县的实战演习也都进行了几次;地道虽然还没完全做到“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 但也小有规模;再次赴回鹘的商队平安返回, 回鹘贵族们或许不喜欢唐,但绝对喜欢唐的奢侈品, 就像唐人也不喜欢回鹘,但喜欢回鹘马一样, 程平觉得照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和平”和“发展”兴许真能成为唐和回鹘边境的两大主题。
  唯一让程平担心的是, 护送黠戛斯使团的人始终没有回来, 虽说路途遥远,但……不过想想张骞出使西域十几年,程平又有些释然,再等等吧。
  看程平把一大碗酪浆都喝了,还兀自举着空碗, 婢子抿嘴一笑,轻轻上前拿过碗盘,收了出去。不多时,吏人捧上新送来的邸报。
  程平先翻找运河那边的情况。春天的时候,陆相以极其强硬的姿势把一个藩镇给揍翻了,节度使被斩杀于阵前,军队和地盘则被打散,连“番号”都没留,处理得相当不温文尔雅。
  鬼怕恶鬼,人怕恶人,虽然因为陆允明的强硬,皇帝的书案差点被弹劾他的奏表埋了,但下面运河沿线布防调整确实容易多了——大家终于认清了这个事实:朝廷对运河控制权势在必得。
  看陆允明的推进速度,程平啧啧两声,陆相这回是真凶名在外了,积极营建了三十年文质彬彬风流倜傥的文人形象全毁。程平颇有点幸灾乐祸,怎么原来不知道这哥们这么凶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