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难不倒九宁,她别的不会,摆架子、炫耀排场是她的强项啊!崔家的菜单随便拿出几道来,就足够唬人了。
看来那几个流民确实有来历,不然很可能不识货,毕竟不是谁都有机会见识世家家宴。
九宁两手一拍:正好还差一份生辰礼物,这几个流民来得太是时候了!
正得意着,多弟走了进来,脸上罕见的慌乱。
九宁瞥她一眼:“谁欺负你了?”
多弟摇摇头,警惕地探出头去环顾一圈,确定没人偷听,快步走到窗下九宁身边,附耳道:“九娘,江州出事了!”
九宁心中一紧,“出了什么事?谁告诉你的?”
多弟神色有些异样,小声说:“刚才我教灶房的人煮茶,想起箱笼里有琉璃茶碗托子,吓唬那些读书人正好,就转身回来取,路过长廊的时候,听到院墙后面灶房里的人边剥笋边议论江州,阿山听见,立马喝止他们,让人把他们拉出去了……”
九宁收起笑容,脸色慢慢沉下来。
江州出事,这不稀奇,乱世之中没有哪里真正安稳……但阿山的反应就奇怪了。
消息阻隔,十一郎送出来的信古里古怪,阿大南下后一直没有音讯,周嘉行知道她的身世后出乎寻常的淡然……
九宁心口猛地一跳,如骤起的鼓点。
她晃了晃,退后两步,手肘碰到高桌上的皮袋,哐当一声,皮革制成的囊袋跌落在地。
九宁弯腰捡起革袋,定定神。
她以前怀疑过周嘉行,后来发现是自己误会他了。这一次可能也是如此。
二哥犯不着骗她。
……
长安城外,风雪弥漫。
几匹高头大马慢慢驰向城门。
路边的行人认出马上身穿行衣、头戴斗笠的僧人,面露惊喜之色:“雪庭师父回来了!”
雪庭淡淡瞥一眼路人,手在斗笠帽檐压了一压。和以往比,精致如画的眉眼多了几分沧桑之色。
……
长安城外,风雪弥漫。
几匹高头大马慢慢驰向城门。
路边的行人认出马上身穿行衣、头戴斗笠的僧人,面露惊喜之色:“雪庭师父回来了!”
雪庭淡淡瞥一眼路人,手在斗笠帽檐压了一压。和以往比,精致如画的眉眼多了几分沧桑之色。
众人双手合十,默念佛号,目送他行远。
一匹快马撕破风雪,飞快靠近雪庭。
“周嘉暄来信了,他说九宁不在江州,也不在鄂州,周刺史也不知道劫走九娘的到底是什么人……”
顿了一下,来人小声说:“也许传言是真的,九娘可能不在了……”
雪庭深锁眉峰。
他离寺外出,不过一个月的光景,九宁不知所踪。
周家对此讳莫如深,周嘉暄告诉他九宁先是被送往鄂州,然后半途被人救走,之后就杳无音信,周家也在找她。
一开始雪庭以为九宁可能去了鄂州,追查过去,什么都查不出,鄂州换了个新主人后,风气为之一肃,从节度使的府邸到周边州县全都守卫森严,很难打听出什么。
雪庭四处奔走,哪里都找过了,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找不到。
他只能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长安,九宁知道她的身世,很可能悄悄来长安探访崔家旧人,找寻她的生父。
虽然希望渺茫……但他相信一定能找到她。
就像他第一次见到她时,亦费了不少周折。
雪庭勒马停下,抬起头,望着大雪笼罩下的巍峨城墙。
终究还是回来了。
第79章
这晚周嘉行没回来。
九宁坐在窗前,出神地看着外面落雪纷飞。
昨晚他们堆的两只雪狮子还在树下,不知是谁找来一根丝绦在两只雪狮子之间打了一个结。猛一看去,就像大的威风的那只雪狮子牵着小的可爱的那一只,两只雪狮子在雪中互为倚靠,和和睦睦。
几个流民吃饱喝足,被阿山领着去客房休息了,紧闭的房门传出有如幽咽的抚琴声,山河破碎,琴声自然欢快不起来,静夜里更显得凄凉落寞。
九宁没有什么亡国之思,不懂琴音里的抑郁伤怀,听了一会儿,听得昏昏欲睡。
叫来多弟,把一串泛着黄绿色泽的佛珠塞给她,“你想办法把这佛珠拿去西市,就说是要寄存在货栈里卖的,价钱要高点,越高越好。”
多弟点点头,接过佛珠。
“五百贯够吗?”
九宁愣了一下,五百贯当然不够,只够买辆牛车而已——但对多弟来说,五百贯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卖十万贯!低于十万贯不卖!”
多弟倒吸一口气,赶紧捧心肝似地收好佛珠,她还从来没拿过这么贵的东西。
她扭头看一眼半支起的窗,小声问:“九娘……我们要防着二郎吗?炎延他们在城外……要不要叫他们进城?”
九宁收回凝望雪狮子的目光,摇摇头说:“没到那个地步。”
各自梳洗睡下,半夜又传来拍门声,阿山亲自开门和来人寒暄,两人大声谈笑,九宁依稀听到怀朗和阿青的声音,没有起身。
第二天她穿了身窄袖袍,下楼的时候果然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坐在桌前喝酒,阿青、阿山几人围坐在桌旁和他说话,一群人个个神色激动,黑瘦的脸兴奋得发红。
看到九宁下来,他们赶紧给背对着楼梯的怀朗使眼色,止住话头。
怀朗站起身,回过头来朝九宁行礼。
九宁笑道:“我闻到酒香就知道你来了!”
周嘉行身边的亲随平时不敢多饮酒,唯有怀朗是个特例。
怀朗哈哈大笑,朝她挤挤眼睛:“可别告诉郞主,不然我的酒壶就要被收走了。”
“我看不是二哥要收你的酒壶,而是你怕我抢酒喝罢?”
怀朗脸上露出苦恼状,拍拍酒囊,“还真没多少了……”
阿青几人怪叫起来,骂他小气。
怀朗挥挥手,赶走一群毛头小子。
说笑了几句,九宁问:“怀朗大哥可是从南边来?”
怀朗赶紧道:“我可当不起这一声大哥……”
九宁看他一眼。
怀朗眼底闪过一抹异色,很快又恢复自然,笑着打哈哈:“你是郞主的妹妹,你叫我大哥,我岂不是成郞主的兄长了?要不得!要不得!”
又道,“九娘长高了好些,我第一眼都不敢认呢。”
看他顾左右而言其他,拙劣地想把话题岔开,九宁心里了然。
周嘉行果然不想让她知道南边的消息。
十一郎、阿大,还有周嘉暄的信,难不成都被他偷偷拦截了?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完全犯不着啊?
九宁心底第一时间浮起的情绪不是发现被瞒在鼓里的暴怒,而是一种说不清的感受——闷闷的,有些难受。
到底有多难受,她也说不清。没有伤口,一点都不疼,但就是突然觉得心口堵得慌。
她连仆从特意送来的精致茶食都不想吃了。
一方面,九宁觉得自己接近周嘉行目的不纯,没几句话是真正走心的,好像没资格去质疑他。
另一方面,为了任务,也不能和周嘉行闹得太僵。
但是理智是一回事,她心底还是忍不住直冒泡泡,像煮了一锅黄连水,苦兮兮的,还加了姜块,辣得呛人。
她暂且不露声色。
吃过早饭,九宁告诉怀朗和阿山:“昨天收留的那几个人是世家子,不能怠慢。你们去找几个懂针线的绣娘,赶几套衣裳出来,要上好的料子,最好是绫罗、宫绸、妆花缎,别拿那些粗布敷衍,也不要尽挑花团锦簇的,好看大方为上。还有巾子、幞头、头冠、环带、靴子……什么都要备好,送去他们房里。”
她又详细说了些佩饰的分类。
几个大老粗听得晕头转向,抱着涨得疼的脑袋发懵:他们什么时候这么讲究过?又不是娇美小娘子,大男人裹一身干净衣裳不就够了?
九宁气道:“这可大不一样。你们想想,二哥以前去见世家家主和去见胡部首领时,穿戴一样吗?”
阿山猛地摇头:“不一样不一样,还是见胡部首领简单,带把好刀去就行了!”
九宁赞赏地瞥他一眼。
阿山骄傲地挺起胸膛,得意地看一眼其他人。
阿青切了一声。
九宁笑着催促阿山:“快去置办吧,这些读书人最难伺候的,一会儿一个主意,别等二哥回来全都被你们得罪光了!”
阿山挠挠脑袋,脸都红透了:“可是……我不懂啊!”
阿青哼一声。
九宁环顾一圈,目光从每个人脸上掠过。
“你们都不懂?”
众人嘿嘿傻笑。
他们常常拿珠宝玉石、兽皮香料和中原商人交换货物,知道中原丝绸贵重,但具体是什么讲究就不清楚了。
九宁叹口气,“算了,让我的侍女和你们一道去,免得你们连门都摸不到。”
多弟揣着那一串佛珠,和阿山几人一起出了门。
契丹即将南下入侵,城中富户纷纷举家迁移,西市明显冷清了不少,许多临街的货栈连门板都没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