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也不由得温柔了下来,“老爷可要好好记着自己说的话。”
顾川又笑,“为夫若是不记得了,全凭夫人处置。”
撩人而不自知,大抵便是如此了。
****
王公大臣们排着队送银子要求装玻璃,顾川就是再享清闲,一时半会儿也清闲不下来,一直忙到3月份,所有的事情都差不多已经走入正轨了,即便是他不在那守着,也能够正常运转,这才踏踏实实回家来歇一段时间。
“澈儿来,爹抱。”可能是父子天性,小家伙一点儿都不认生,乐呵呵的搂着顾川的脖子。
“这小没良心的,爹一来就把娘给忘了。”姜氏捏了捏小儿子的鼻子,不枉她给这小子看了那么多回老爷的画像,没办法,哪怕是亲爹,哪怕是嫡子,孩子多了,难免就要分出个先后来,她这个当娘的当然得要帮着自己儿子了。
“我好不容易能在家歇一段时间,这些日子就先别让渲儿去兄长那边了,咱们带着他们这些孩子去庄子上好好玩玩。”顾川道,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不出去玩玩实在可惜了。
这几年一直是长兄在教导渲儿,就连家学也没让他去,毕竟家学里夫子的学识是没法跟长兄相比的,缘分这东西真是说不清楚,上辈子两个人是父子,这辈子就算当不成父子,却成了师徒。
姜氏当然不会不同意了,听老爷的意思,那些姨娘、通房都不带,就只有她们两口子带着一群孩子,想想都觉得高兴。
姜氏这几年也算历练出来了,安排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对她而言轻松得很,只不过衣食住行好安排,但是玩儿起来可就不好安排了,毕竟……孩子太多了。
说要放风筝,那就是十几个人一块放风筝,来来回回在草地里跑,稍微不注意就能撞上;说要去钓鱼,那一座就是一排的人,有一个人把鱼钓上来,欢呼声就能把附近的鱼全都吓走;说要爬树摘果子,那就得一个一个轮着来,老爷把他们抱到树上,然后再接下来,这可真真是个体力活……
总之,孩子多了,出来玩就太累了,这跟周围有多少下人没关系,当父母的总得操心,而且有些事情必须得亲力亲为,不能全都交给下人。
这才出来三天,姜氏就有些受不住了,这可比在府里待着的时候劳心劳力多了,本来出发之前她还想着,能有机会多跟老爷在一块散散步、聊聊天呢,但事实却是:他们俩谁都没有那闲工夫。
“老大他们都是请了假过来的,功课不能耽误久了,要不玩几天咱们就回去?”这哪是玩啊,这分明就是过来遭罪的。
顾川倒是没觉得怎么累,毕竟之前那一年多,他都是高强度的工作,体格又比姜氏好得多,不过这事儿确实是他考虑的不周到,“明天我带几个儿子去地里,从老大到老六都过去,女儿跟剩下的几个儿子陪在你身边,你们就在边上的亭子里等着,或者回房休息也行。”
这还行,如果只是在边上等着,或者在房间里休息,有下人看着就行了,用不着她操太多的心,不过,“老爷之前下过地吗?”她都怀疑老爷应该都不认识地里头种的庄稼,就像她这样。
好在这是自家庄子里的地,哪怕被他们弄得乱七八糟了,也没人会说些什么。
“不是有庄头吗?没事儿,到时候我就听庄头的。”顾川信心满满的道,他可是正儿八经种过地的人,该会的都会。
姜氏也不好打击自家老爷,不过她可没抱什么信心,这东西不是想学就能一下子学会的,搞不好老爷还不如几个孩子表现的好呢。
不过姜氏还真差了,顾川让人给几个孩子送去了粗布做的衣服,不过也只是外衣而已,但瞧这好歹也像是那么回事儿了。
“老爷你的呢?”儿子们下地要穿粗布衣服,没道理当爹的下地就穿绫罗绸缎。
“我就不用了,我又不干活,就在边上指导他们。”顾川理所当然的道,他让这几个小子下地,是为了教育他们,他又不需要被教育,而且这些东西他也都会,所以不需要干活。
明明也是没下过地的人,居然还想指导孩子,姜氏觉得不可思议,这是太过自信了,还是想偷懒呢。
第68章 假正经爸爸(八)
六个孩子最大的一个已经16岁了,最小的也有六岁了,全部都穿着粗布做的衣服,倒是越发显得皮肤白皙,根本就不像在地里干活的人。
“大家都听庄头的,他会安排每人都安排一个农户,告诉大家怎么种地。”顾川还是平时的衣服,手中甚至还拿着折扇,也不知道这三月天里,拿着扇子有什么用。
都是小孩子,既没有种过地,也没有吃过苦,所以对老爹的这个安排并没什么排斥,甚至还有点儿好奇和兴奋,站在田地边儿上就已经跃跃欲试了。
不过等到把农活干起来,可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这些个小少爷们,平时穿衣服都有下人,哪干过什么活呀,手嫩的就跟豆腐一样,拿着农具没多久就被磨红了,身上更是出了不少汗,这就算是遭了罪了。
每一个人看起来都挺狼狈的,但偏偏还没有一个人停下来,甚至连个撒娇的都没有,不过这可不代表他们愿意让‘罪魁祸首’在旁边清闲的当监工。
“爹,你也来试试。”
“对呀,爹特别好学,你试试就知道。”
“爹要是不会干,怎么当监工,你得先学会了才行。”
……
为了让顾川也下来干活,反正这些儿子‘威逼利诱’都用上了。
“我穿的衣服不合适,这么好的衣服,下地以后就不能穿了。”顾川拒绝道,“而且爹去年忙了一年,好不容易才有时间休息休息。”
当儿子的可以不在乎一件衣服,但是可不能不在乎爹的身体,所以当爹的都这么说了,儿子们也不能再接着往下劝。
不过,大家都很有‘同甘共苦’的意识,爹不能下来干活,娘和姐妹们就更不能了,至于年幼的几个弟弟连农具都拿不起来,但是家里又不是没有旁人了。
“爹,明天就是休沐日,你让人去请大伯过来吧,一家人在一起玩才好。”说这话的是只有六岁的顾渲,他倒不是单纯想让一直教导他的大伯过来陪他们种地,更重要的是要让大伯知道这项活动,以后有几个堂弟长大了,让堂弟们下地试试。
顾川立马就答应了,说实在的他还没有看过侯爷下地干活呢, “把你们祖母也请过来,让她也乐呵乐呵。”
这语气里的幸灾乐祸呀,不光是儿子们听出来了,过来送水的夫人和女儿们也听出来了,得,这干脆就分了两拨人,种地的,看乐呵的。
摊上这么个爹,大伙也没法子,干呗,反正也就是这几天的功夫。
好在顾川还没那么铁石心肠,一上午就让孩子们歇了好几回,下午干脆就不去了。
“瞧你折腾的,我还以为你是要让几个孩子把这块地全种出来呢。”姜氏调侃道,这回可把几个孩子累坏了,老大和老四都是她嫡亲的孩子,所以她刚刚也去看过了,手上可是都磨破了,长这么大哪说这个苦呀。
顾川倒是不怎么在意,在他看来这根本就算不得吃苦,“等秋收的时候还得再过来,以后每年至少要过来两次,男孩子就不能娇生惯养。”吃过苦了,才知道以前那是享福,省的这些孩子全都生在福中不知福。
在教育孩子上,姜氏一般不会反驳自家老爷,让孩子们吃点苦也行,不过,“都还是孩子呢,难免会体会不到老爷的苦心,我觉得老爷最好还是跟他们一块下地,也省得这几个孩子心里想不开。”
自家老爷倒好,几个儿子在地里头干活,他站在边上当监工,不是说这个干的不到位,就是说那个用的劲儿太小了,哪有这样教孩子的。
顾川知道夫人讲的有道理,但是能享福谁乐意去受苦,虽说那个劳动量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但是于他而言吃这个苦本来就没必要,今年干了以后年年都得干,不然的话,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干呢。
瞧自家老爷的表情,姜氏就知道是劝不动了,不过也体谅他这一年多以来的辛苦,整个人都比往年瘦了好几斤,更别说成日里那俩遮都遮不住的黑眼圈了。
当爹的当监工,当娘的就不能做监工婆子了。
姜氏第二日便也穿上了粗布做的外衣,头上也像普通农妇一样,一件首饰都没往上戴,只靠一块方布头巾将头发扎起来,不过脸上还是搽了粉上了妆的,毕竟她已经不年轻了,过了可以素面朝天的年纪。
顾母看着有趣,“给老身也来一套,还有吗?”
这位才是真正一辈子没吃过苦的,出身国公府,嫁的也是国公府世子,然后成为超品的国公夫人,唯二的两个儿子,一个是侯爷,一个是伯爵,京城里边的那些老夫人谁不羡慕。
毕竟是老人家,虽说只是用粗布衣服做外衣,但姜氏还是用绸缎做了内衬,完全就像是两件衣服缝在了一起,顾母以为大家都是这样呢,毕竟她们这样的人家,又不是用不起绸缎,没必要受这个苦,所以也没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