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修文物 完结+番外 (安静的九乔)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安静的九乔
- 入库:04.10
李德全从来没见过石咏这样随和的人,年纪轻轻的二品大员,一点儿架子也不端着。而且雍正说起让他尝试这西洋来的奇装异服,他一点儿异样都没有就接受了。不愧是能与洋人打交道的人,这份胸襟与大度,确实能胜出旁人一头。
李德全还听宫里说起过一个传言,说是有人劝过三阿哥弘时来替皇阿玛试一试这种“洋装”,说是许是能讨皇阿玛欢心,拉近父子之间疏离已久的关系。然而弘时却严辞拒绝了。李德全心想,他不能说三阿哥不大度,毕竟身为储君候选人之一,多少要考虑风险。但是三阿哥的态度毕竟与石咏截然不同——岁数差不上太多的年轻人,怎么气度性情就差这么远呢?
石咏那头,当宫里的小太监捧了一面立式玻璃穿衣镜进来,让他照见镜里的情形,石咏也忍不住发怔——这哪里是石咏?这分明就是艾萨克·石顿爵士!镜中人的衣着相貌实在是像极了西方流传下来那些宫廷肖像中的人物,脖颈间竟然还打了个蝴蝶结。这令他自己也几乎要失笑,但是有一个声音在脑海中提醒:既然做了麻豆,千万不能笑场!
这时候郎世宁进来,见到石咏这副形象,大喜过望,大步冲上来握住了石咏的双手,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对他说:“咏大人,你这副样子,真像是我们西方的贵族。”
李德全在一旁淡淡地道:“石大人身上有爵位,他也是我们东方的贵族。”
郎世宁知道失言,赶紧点点头应是,石咏不动声色地看了李德全一眼,谢过这位总管大人替他说话,同时心里纳闷:什么时候竟让这位李德全大人也能帮着他了?
事不宜迟,李德全与郎世宁赶紧带着“变装”的石咏,来到勤政殿前,李德全进去通报,里面很快命宣,石咏便随着郎世宁一道进去了——
此刻雍正正在勤政殿侧殿一间小间里与怡亲王、庄亲王、果郡王、马齐、张廷玉等几个一向亲近的臣子说话。雍正的目光不时瞄着门外,庄亲王十六阿哥亦是如此,而怡亲王十三阿哥、果郡王十七阿哥这几人,是全无察觉,完全没有预料到石咏进来会是怎样一番情形。
于是乎石咏一进来,随着郎世宁一道行礼的时候,屋里立即静了,尤其是石咏自报家门的时候,他可以感觉到目光灼灼,所有的视线都聚焦在他身上。
片刻后,雍正率先朗声大笑出声。
接着是十六阿哥刚刚喝下去的一口茶尽数喷了出来,十七阿哥一个没坐稳,椅子歪倒在十三阿哥身边,十三阿哥笑得险些岔气,马齐一个不小心拈断了自己下巴颏上的两根长须,只有张廷玉与李德全二人还掌着。张廷玉眼里都是愠意,小声责备道:“茂行……”
“好啦,不要怪他!是朕这么吩咐的,朕早先看看咱们的臣子若是扮作西洋装扮会是什么样子,结果这么多臣子里,也就他肯!”雍正显然丝毫不以为忤,反而笑道,“这样的精气神,丝毫不输于那些外国的使臣,郎世宁,你说是不是这样?”
郎世宁在石咏身边已经竖起大拇指,说:“石大人年少英俊,在西方宫廷里,像他这样的人物,绝对是出类拔萃、凤毛麟角的。”
石咏闻言暗暗苦笑,心想都艾萨克·石顿了,能不凤毛麟角吗?
身边郎世宁紧接着下去说:“皇帝陛下,臣请石大人向您掩饰几种西洋人士绘制行乐图时非常流行的姿态!”
而石咏则绝没想到还有这一出,他原本只以为是穿上行头就完了,结果还真的要科斯泼雷。但是在这一刻,他没有半点儿退路,只好肃然立着,同时听凭郎世宁摆布,配合郎世宁摆出各种架势。座上十六阿哥一直笑个不停,几次三番试图逗石咏笑出来,石咏只能使劲儿屏住笑容,有时忍不住往十六阿哥那里偷瞄一眼,瞪他一记。
郎世宁让石咏摆的架势主要是室内的姿势,第一个架势正是让石咏在绘制油画。郎世宁一转身便命小太监们将油画的画架搬进来。石咏心想:竟然还有道具……
这一副场景便是画中人物手中持着调色板,另一手执笔正要作画,却仿佛听见观者的招呼而转过身来,面朝观者。
“大皇帝陛下,绘画在西方是宫廷里非常流行的一种艺术活动。因此这个场景可以体现皇帝陛下卓越的艺术品位。”
雍正饶有兴致地看着,点了点头,让郎世宁介绍下一个场景。
下一个场景却是乐器的,郎世宁从殿外提了一只小提琴进来,连琴弓一起交给石咏,石咏自然而然地将小提琴亲身枕在颈间,提弓欲拉。只听旁边郎世宁笑道:“石大人原来天纵奇才,知道小提琴的演奏方法——”
在座几人之中,十三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这三位全都是通音律的,康熙在世时他们也见过西洋乐工演奏这样乐器,只是没有人想到石咏竟然也会。这几位一时齐齐地双眼发亮。石咏只得赶紧,只说他与外国公使交流的时候曾经见过西洋乐工演奏这种乐器,但是他只能依葫芦画瓢地掩饰一下,但要他真的演奏,那可就露馅了。
雍正听了之后也笑,只命郎世宁讲解下一个场景……
最终,在十六阿哥等人的撺掇之下,雍正拍板,定下要绘制一副洋装侧脸半身肖像,以及一幅手持钢叉,力斗猛虎的“行乐图”。
石咏在一旁早已听呆了:他当这麻豆,不会还需要当真摆出架势,与猛虎恶斗一回吧!岂料这副呆相教屋里众人见了更是笑成一片。十六阿哥道:“说你是个呆子,还真是个呆子。你道皇上舍得真让你去打虎么?”
石咏这才放心,轻轻地吁出一口气。见了他这样的“呆气”,屋里人们更加乐不可支。雍正紧接着又与郎世宁商议,打算在这个夏天里,由郎世宁领衔的画工处,为他绘制出一本《胤禛行乐图册》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1见第四十二回
2雍正各种科斯泼雷的美图可见《胤禛行乐图册》,可能当时能想象到的cos,这一位基本上都做到了。
第401章
石咏认为, 雍正对于“变装”或是“行乐图”的偏爱,大约是那高强度政治生活之中的一点小调剂。
以后人的眼光来看, 雍正与他的父亲康熙相比, 那绝对是一个宅男没跑。这一位自从登基一来, 基本上只在紫禁城与圆明园两处打转。康熙皇帝每年都会出京行围, 至少要去一趟热河行宫。而雍正登基已经四年了,一次热河都没去过,巡幸过的地方都还没有他做皇子的时候多。再加上每日是极高强度的政治生活, 议政、批折子、接见官员……每天只睡两个时辰, 他就像是一枚高速旋转的陀螺,几乎没有能够停下来的时候。
然而这位帝王竟然能够享受这种来自二次元的快乐。
一个夏天过去, 在画工们群策群力的努力之下, 《胤禛行乐图册》基本上绘制完成。领衔与技术指导是郎世宁,也正是郎世宁绘制了石咏当过麻豆的《雍正捕虎图》, 图中的雍正穿着石咏曾经尝试过的那套行头, 手持一柄钢叉, 在山石间快速冲向一只猛虎。
除此之外,画工处其余画工们绘制了各式各样的雍正行乐:他或是一个手执弓箭射雁的波斯武士,或是一个从黑猿手上接过桃子的突厥王子, 或是正在召唤神龙的道教法士, 又或是一个在河滨做着白日梦的渔夫。他还曾经装扮成在雪山洞窟里参禅的喇嘛和尚,或是在端坐在山顶上眺望远方的蒙古贵族。但最多的时候他还是以汉族文人的身份和形象出现,或倚石观瀑、或悬崖题刻、或静听溪声、或竹林弄琴1。
最后当这本行乐图册送到雍正手中的时候,雍正每翻一页, 都忍不住要坐在案前暗笑一回,凭空遐想,渐渐那心里便宽了,最终与御案跟前写下一联:“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待到由夏入秋的时候,这位帝王心里的结,大约便终于渐渐都解了。
据石咏所知,至少在雍正之前,中华还没有任何一任帝王会用这样的形象来塑造自己。似乎也正是通过这种投影,雍正多少获得了在繁忙政务之中,让心灵暂时远离的机会。
而当初石咏曾经试穿过的那一套洋装,雍正果然下旨赐给了石咏,连带那顶假发一起。石咏回家,依葫芦画瓢地一回装扮,也将自家人逗得笑了个不住。这回是石喻喷了一口茶,敏珍矜持莞尔,石家几个小的则都躲在如英身后,几乎不敢认这个亲爹。
只有随如英一起去过广州,见过不少西洋人物的安安跳出来大声为亲爹辩护,说:“爹难道没有那些洋人穿戴起来俊俏么?”她拉着如英的手问,“娘,您看爹穿了这套衣裳,岂不是将广州那起子洋人都比下去了?”
石咏喜不自胜,心想还是闺女贴心,不愧是辛辛苦苦养大的小棉袄呀!
岂料下一刻安安开始敲老爹竹杠:“爹,娘,这样的衣衫,安安也想要一套!”
如英一下子板了脸,但是她牢记着石咏说过的,自家的孩子,无论多年幼,要教训的时候自己小家关起门来教训,不在旁人面前折孩子的面子。所以如英到底将“成何体统”几个字吞了回去。
相似小说推荐
-
女皇成长日记[穿书] (七月与烧酒) 2018-05-21完结68 192 营养液数:78 文章积分:5,976,320女版世子爷的日常~准确来说就是子安本想逃脱原主的命运...
-
快穿之绝色 (若然晴空) 2018-12-02完结14429 19503 营养液数:10549 文章积分:286,418,944姚夏觉得自己挺好。可偏偏她家系统觉得她是...